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39)
2023(12677)
2022(10589)
2021(9442)
2020(7649)
2019(17718)
2018(17660)
2017(34003)
2016(18105)
2015(20531)
2014(20510)
2013(20374)
2012(18532)
2011(16546)
2010(16385)
2009(14703)
2008(14203)
2007(12026)
2006(10407)
2005(8917)
作者
(52241)
(43412)
(42939)
(40759)
(27506)
(20607)
(19680)
(17114)
(16387)
(15257)
(14804)
(14371)
(13579)
(13417)
(13249)
(13219)
(12875)
(12856)
(12289)
(12156)
(10702)
(10403)
(10200)
(9700)
(9536)
(9484)
(9481)
(9461)
(8692)
(8544)
学科
(74167)
经济(74098)
管理(51481)
(50027)
(39716)
企业(39716)
方法(34886)
数学(29804)
数学方法(29481)
(22950)
贸易(22935)
(22236)
业经(20105)
中国(19084)
(18668)
(16946)
地方(15589)
(15112)
产业(12689)
(12594)
理论(12334)
农业(12294)
(11700)
技术(11530)
环境(11314)
信息(11139)
(11078)
银行(11045)
(10551)
(10323)
机构
大学(258193)
学院(255725)
管理(106122)
(102422)
经济(100088)
理学(92767)
理学院(91789)
管理学(90327)
管理学院(89865)
研究(82729)
中国(59934)
(54567)
科学(51554)
(43939)
(40207)
业大(38127)
(37853)
中心(37576)
研究所(36889)
财经(35934)
(35414)
北京(34130)
(33825)
师范(33560)
(32702)
(30828)
经济学(29951)
农业(29722)
(29576)
商学(27365)
基金
项目(183302)
科学(143832)
研究(135798)
基金(132705)
(114923)
国家(113995)
科学基金(98346)
社会(85444)
社会科(81093)
社会科学(81070)
(71222)
基金项目(70800)
自然(63180)
自然科(61707)
自然科学(61695)
自然科学基金(60562)
教育(60476)
(59463)
编号(56252)
资助(53881)
成果(45000)
重点(40314)
(39607)
(39119)
(38305)
课题(37292)
创新(35643)
项目编号(35297)
国家社会(35078)
科研(34929)
期刊
(105533)
经济(105533)
研究(73280)
中国(44216)
学报(39566)
管理(36767)
科学(35447)
(33223)
(30494)
大学(29817)
学学(27577)
教育(27028)
农业(23925)
技术(21389)
图书(20324)
(18817)
金融(18817)
业经(18161)
经济研究(17866)
财经(15917)
(15329)
问题(14776)
书馆(13800)
图书馆(13800)
(13492)
理论(13420)
情报(12777)
国际(12649)
实践(12639)
(12639)
共检索到3637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高晓雨   王梦梓   贾怀勤  
数字贸易正在成为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全球贸易的未来发展趋势。数字贸易区别于传统贸易最主要的特点在于是否通过数字化的方式实现交易,但目前各国按照服务类型而非交易方式统计服务贸易,为数字贸易测度带来挑战。本文基于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从“数字可交付贸易”到聚焦“数字实际交付贸易”的研究,对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数字贸易测度手册》的数字贸易宽口径指标,确立宽口径的数字贸易核算框架,并采用贾怀勤(2018)提出的数字技术融合比计算方法,对我国2018—2020年数字贸易规模进行试测算。结果显示,2020年,我国数字贸易进出口规模为4.0万亿元人民币,其中,数字交付贸易规模1.32万亿元,数字订购服务贸易规模0.99万亿元,数字订购货物贸易按跨境电商计算,规模为1.69万亿。本文深化了数字贸易规模测算研究,为进一步完善我国数字贸易规模测算体系和提出促进数字贸易发展的战略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葛顺奇  王秀玲  
自由贸易协定框架下设定数字贸易规则条款,成为全球各个经济体参与数字贸易国际治理的主要方式。基于TAPED数字贸易规则量化数据和UNCTAD服务贸易出口数据,利用多期DID模型和生存分析方法探究数字贸易规则签署对数字交付服务出口的影响。结果表明:首先,FTA框架下数字贸易规则签署有效促进数字交付服务的出口;其次,细分条款对出口的促进作用不存在明显差异,但类似于“欧式模板”规则签署的贸易促进作用更为明显;第三,数字贸易规则通过降低贸易成本的渠道促进数字交付服务出口;第四,贸易双边基础环境差异会抑制数字贸易规则的正向贸易效应;最后,数字贸易规则能有效延长出口持续期,且类似于“美式模板”规则的签署更有益于贸易关系持续。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王晶  徐玉冰  
新形势下,数字经济优势不断凸显,成为推动产业升级改造的重要引擎。与传统服务贸易相比,数字经济衍生出的数字交付服务贸易依托于互联网信息通信技术,具有不同的贸易内容和形式。2019年我国数字交付服务贸易额为2240.53亿美元,对我国服务贸易的贡献率达到79.12%,服务贸易数字化已成为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显著特点和重要趋势。但由于数字交付服务贸易涉及个人隐私、商业机密以及国家信息安全问题,这使得我国数字交付服务贸易发展面临极大挑战。在此背景下,我国应积极参与双边及多边数字贸易规则谈判,加大数字技术创新力度,夯实数字交付服务贸易软实力,提高我国数字交付服务贸易整体竞争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晓娟   李兴绪  
文章在OECD-AMNE数据库基础上,构建了区分产品部门类型,包含中国、美国和其他国家三部门的国家间投入产出模型,将国民收入指标嵌入其中,通过分解各国外资企业的增加值,测度了中国和美国数字产品部门的国民收入,并分析了中美数字产品贸易特征和贸易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中美两国数字产品部门的国民收入主要来自各自境内的内资企业,且数字服务部门带来的国民收入远高于数字货物部门;中国与美国相比,数字产品内资企业的创新发展、对外投资、数字服务产品领域等多个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中国和美国互为重要的数字产品贸易伙伴;中国需要大力发展数字产品行业,推动数字产品贸易的升级和转型。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王拓  
数字技术应用的加深推动服务贸易的数字化发展,出现数字服务贸易新贸易模式。首先,在理论方面,本文借助OECD分析框架对数字服务贸易的定义和内涵进行阐释,并分析数字服务贸易的发生过程,指出其中所出现的数据安全、电子合同、第三方金融、数字知识产权保护等多个新领域对传统贸易政策和监管机制提出挑战。其次,在政策研究方面,本文根据数字服务贸易限制性指数(Digital STRI)对世界主要经济体的数字服务贸易限制性政策进行了分析,认为世界各国的限制性政策呈现增多趋势,并且中国的限制性措施比发达国家更多,这主要是由于监管模式差异性导致的。最后,本文选取中国存在的主要限制政策内容,在基础设施连通、电子商务开放、电子支付系统监管、电子合同规则、数字知识产权保护等政策领域进行国际比较,将国际先进管理经验与我国管理政策进行对比,并提出促进我国数字服务贸易发展,提升管理水平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戴翔   林益安   王昱涵  
在数字经济成为全球重要经济形态的背景下,正确认识数字贸易强国必须建立在科学构建数字贸易强国指数的基础上。本文在理论上分析了数字化程度对贸易利益的微观影响机制,据此构建了数字贸易强国综合衡量指标,继而测算了2012—2019年主要经济体的数字贸易强国指数,并从质量、规模等多个维度进行了分解。结果显示:第一,样本期内中国数字贸易强国指数位于世界第二,但在数字贸易质量方面与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第二,从产业层面看,中国数字产业领域的数字贸易具有显著优势,保持了领先地位,这源于在全球价值链分工条件下中国数字产成品出口占据了数量和质量优势,但在融合数字技术的传统产业方面数量和质量均不占优;第三,基于产品层面的测算结果表明,在作为数字产业核心的中间产品方面,中国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建设数字贸易强国,中国亟待由数量优势、产成品优势向质量优势和核心中间产品优势转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晓娟  李兴绪  
信息通信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发展扩展了贸易的方式,衍生出了数字贸易,也对传统的贸易统计提出了挑战。原有的统计核算体系虽然在某些方面已经体现了数字化的特征,但是却无法反映数字贸易的全貌。测度数字贸易就要清晰界定其概念内涵,采用科学规范的测度方法以及可行适用的数据获取手段,OECD-WTO-IMF的《数字贸易测度手册》提供了很好的国际可比的做法。文章通过文献归纳,比较了国际国内对数字贸易内涵理解的异同点,阐述了测度数据的来源问题,重点总结了数字贸易测度的难点以及针对性的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岳云嵩  张春飞  
当前,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数字贸易蓬勃兴起,带动全球创新链、产业链和价值链优化整合,引起各国广泛关注。数字贸易统计测度是相关理论研究和政策设计的基础,对推动数字贸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聚焦于数字贸易统计测度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分析,首先综述梳理了数字贸易概念内涵,分析了OECD、WTO和IMF《数字贸易测度手册(第一版)》提出的旨在统计测度的数字贸易定义、概念框架和数据报告模板;然后对概念框架中最主要的数字订购贸易和数字交付贸易的统计测度方法、面临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了我国相关统计测度工作开展情况和存在的不足;最后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数字贸易统计测度的设想和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雪春  曾园园  
十余年来,全球数字贸易日新月异,但数字贸易的国际规则相对滞后,双边与区域自由贸易协定及数字伙伴协议成为数字贸易规则的实践平台。本文回顾了WTO数字贸易的相关规则,比较了主要国际数字协议的异同,并剖析了主要国家在数字贸易的定义和测量、关税制度、数据治理方面的共识及主要分歧。本文认为,WTO及其他多边机构都应努力提升数字贸易规则的有效性,主要经济体需要考虑其他国家的立场,以折中的做法获得更多共识。此外,中国应在大力提升国内科技创新和数字经济以及完善国内数字服务贸易治理框架的同时,积极参与全球数字服务贸易规则的制定。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孟晓华  许军  李杰  
数字贸易正成为全球服务贸易增长的新引擎,与传统贸易相比,数字贸易具有数字化、平台化、普惠化等特征疫情催化数字贸易蓬勃发展2019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然暴发并在全球范围内的迅速扩散不仅让世界各国在阻断病毒传播方面措手不及,也对各国零售、餐饮、航空、酒店等传统行业造成严重打击,受此影响,被迫倒闭公司的数量甚至超过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下的数量。然而,依托互联网平台以数字化形式传输产品和服务以及基于数字化平台完成传统货物交易的数字贸易却得到了快速发展。根据联合国贸发会的"可数字化服务贸易规模"数据,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孙杰  
数字贸易是随数字经济而出现的新贸易形式,虽然赋予了传统贸易一些新内容和新特征而成为现代服务业,但主要还是以服务于传统经济活动为目的。因此,数字贸易不会从根本上替代,更不会颠覆传统的贸易与经济活动,而是提高了传统经济活动的效率。与此同时,数字经济也会挑战一些经济学的传统假定和分析框架,并带来了一些新问题。这些问题最终都体现在应该如何制定数字经济与数字贸易规则问题上。处于不同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出于不同的考虑对如何建立新规则肯定会有不同诉求,但是这些诉求不应该也不太可能从根本上背离已有贸易规则的基本理念和基本原则。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郭根龙  冯宗宪  
电子商务技术和国际外包活动等新型商务实践的发展明显促进了过境交付服务贸易的发展。本文在缺乏准确统计数据的情况下,通过对现有相关统计指标和统计数据的处理,就电子商务和国际服务外包引起的过境交付数字传媒产品、电子服务贸易、IT和商务处理服务贸易等的发展程度做了粗略估计,并就这些新型过境交付服务贸易产品发展所引起的关税损失、服务质量监管和知识产权保护、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收益和经济社会安全等特殊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艳秀  
文章构建了数字贸易规则深度指标,对TIVA数据库中63个经济体相互签订的50个包含有数字贸易规则的FTA进行了测算,以2005~2015年的双边增加值贸易数据为样本,分析了数字贸易规则深度,数字贸易规则中市场准入、贸易便利化、消费者保护和争端解决四类条款对成员总贸易、不同产业出口的影响:数字贸易规则深度以及四类条款深度的提升对成员间的总出口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分行业数据显示,四类条款对全样本、发达-发展中经济体间的制造业和服务业出口均有促进作用;市场准入和消费者保护规则对发达成员间的制造业出口有抑制作用,但不同指标均显示其会促进发达经济体贸易行业结构改善;调节效应检验显示,服务贸易规则深度对数字贸易规则与价值链贸易的关系有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孙玉红  于美月  赵玲玉  
作为数字经济的依托,信息通信技术(ICT)在世界经济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鉴于ICT产品生产全球化的特征,其贸易规模和种类决定了一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程度。在数字经济时代,ICT产品贸易除了受到关税措施的影响外,新兴的数字贸易规则对其产生的影响不容忽视。目前,WTO建立统一的数字贸易规则遭遇困境,而区域贸易协定(RTA)中的数字贸易规则不断繁衍生息,演变为数字贸易规则的先驱。为探索RTA数字贸易规则对ICT产品贸易的影响,文章以APEC成员间59个RTA为研究对象,考察RTA数字贸易规则对ICT产品贸易流量的影响程度、作用途径和类别差异。结果显示,RTA数字贸易规则对ICT产品贸易流量具有明显的提升作用且结果稳健。分解ICT产品贸易二元边际进行检验发现,这种促进作用来自于集约边际而非扩展边际;区分数字贸易规则类别发现,电子商务和数据流动条款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区分不同国家检验发现,相较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RTA数字贸易规则对ICT产品贸易促进作用更强;区分ICT产品种类发现,半导体产品贸易受RTA数字贸易规则影响更大;区分RTA成员数量发现,多成员RTA中的数字贸易规则比双边RTA对ICT产品贸易的影响程度更显著。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陈维涛  朱柿颖  
随着数字化与全球化的发展,数字贸易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各国机构与研究人员也均将数字贸易作为研究重点。本文对数字贸易的发展历程、理论内涵进行了总结归纳,并分析了数字贸易在推进过程中所带来的正面与负面影响;同时,还对当前数字贸易规则制订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总结与对比分析。本文认为,随着数字贸易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或地区必将更加积极地参与数字贸易规则的制定,我国要全面提升数字贸易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以提高我国在全球数字贸易规则制定中的话语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