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12)
- 2023(10743)
- 2022(8592)
- 2021(7220)
- 2020(6011)
- 2019(13956)
- 2018(13450)
- 2017(26005)
- 2016(14047)
- 2015(16053)
- 2014(16350)
- 2013(16466)
- 2012(15894)
- 2011(14549)
- 2010(14639)
- 2009(13824)
- 2008(13961)
- 2007(12974)
- 2006(11144)
- 2005(10189)
- 学科
- 济(66823)
- 经济(66760)
- 管理(37669)
- 业(37035)
- 方法(29535)
- 企(28507)
- 企业(28507)
- 数学(25643)
- 数学方法(25382)
- 贸(21618)
- 贸易(21608)
- 易(20972)
- 农(18406)
- 中国(17240)
- 业经(17206)
- 财(16086)
- 学(13797)
- 地方(12928)
- 农业(12176)
- 产业(11389)
- 制(11361)
- 融(10565)
- 金融(10563)
- 银(10266)
- 银行(10226)
- 行(9774)
- 信息(9654)
- 出(9397)
- 务(9282)
- 财务(9261)
- 机构
- 大学(216430)
- 学院(213604)
- 济(92489)
- 经济(90590)
- 研究(79221)
- 管理(77002)
- 理学(65562)
- 理学院(64766)
- 管理学(63604)
- 管理学院(63211)
- 中国(59101)
- 科学(48725)
- 京(46851)
- 农(42949)
- 财(42619)
- 所(41540)
- 研究所(37691)
- 中心(36106)
- 业大(34469)
- 农业(34342)
- 江(33752)
- 财经(32833)
- 北京(29795)
- 经(29689)
- 经济学(29132)
- 院(28850)
- 范(27748)
- 师范(27367)
- 经济学院(26664)
- 州(26218)
- 基金
- 项目(140010)
- 科学(107862)
- 基金(100313)
- 研究(99834)
- 家(89512)
- 国家(88799)
- 科学基金(73311)
- 社会(62398)
- 社会科(59180)
- 社会科学(59161)
- 省(54126)
- 基金项目(51586)
- 自然(46926)
- 划(46497)
- 自然科(45768)
- 自然科学(45748)
- 教育(45083)
- 自然科学基金(44934)
- 资助(41652)
- 编号(40429)
- 成果(33802)
- 重点(32445)
- 发(31285)
- 部(31021)
- 创(28788)
- 课题(28246)
- 科研(27671)
- 创新(27100)
- 计划(26635)
- 国家社会(26458)
共检索到3298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沈玉良 高疆 李鑫 徐乾宇
文章沿用2020年全球数字贸易促进指数的指标框架,对2022年全球74个经济体的数字贸易促进指数分项指数与人均GDP进行拟合,发现基础设施、法律安全环境和商业环境分指数的表现与各经济体的人均GDP正相关,但市场准入分指数与人均GDP的相关性并不明显。一方面,美日等发达经济体正通过RTA向部分发展中经济体传播其数字贸易规则;另一方面,即使是部分人均GDP水平较高的发达经济体(如欧盟),也并非维持高水平的数字市场准入承诺,而是酌情选择适合自身的数字贸易开放水平。同时,南非、泰国、沙特等发展中经济体的数字基础设施指数排名上升明显;日本、哈萨克斯坦和中国等因出台或修订数字贸易监管的相关立法,从而大幅提升其法律安全政策环境分指数的全球排名。文章从国际组织视角分析国际组织在推进数字贸易标准和规则制定方面的作用,由于在“数据”“人工智能”和“隐私”等领域缺乏全球共识,因而全球数字贸易标准和规则的制定将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从全球数字贸易的发展趋势看,数字技术特别是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将进一步开拓数字贸易新领域。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沈玉良
COVID-19以来,全球数字化转型加快,也带来了数字贸易的发展,但数字鸿沟的存在将进一步扩大经济体间数字贸易不平衡,主要经济体也将继续围绕数字技术、数字贸易标准和数字贸易规则展开竞争。文章沿用2020年全球数字贸易促进指数的指标框架,对2021年全球74个经济体的数字贸易促进指数进行测算和分析后发现,全球排名居前的经济体仍然是以北美、欧洲和东亚发达国家为主。这表明数字贸易的综合发展水平与一国所处经济发展阶段密切相关,而与经济规模的相关性较弱。文章同时发现,英国、欧盟和以色列等经济体因参与更高标准的RTA数字贸易规则而使其市场准入分项指数排名明显提升,埃及、肯尼亚和南非等非洲国家因加快国内数据相关立法进程而使其法律安全政策环境分指数的全球排名大幅提升。
关键词:
数字贸易 数字技术 数字贸易规则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周念利 王达 吴希贤
文章对2008~2019年全球缔结的区域贸易协定(RTAs)中的数字知识产权规则进行全面盘点,并构建指标体系对每项协定的“数字知识产权规则深度指数”进行测算。借鉴联合国贸发会议的测算逻辑,文章对于全球30个出口经济体对53个进口经济体的双边数字内容贸易规模进行估算。在此基础上基于扩展的引力模型,文章针对RTAs框架下的数字知识产权规则对全球双边数字内容贸易的影响展开经验研究。研究发现:RTAs数字知识产权规则深度提升能显著促进双边数字内容贸易;不同类别的数字知识产权规则的影响存在异质性,“数字版权保护”和“数字商标权保护”条款能对双边数字内容贸易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数字技术保护”和“数字知识产权执法”条款的影响不显著;数字知识产权规则对数字内容贸易的影响也存在行业差异,其中对数字游戏贸易的促进作用最大,数字图书贸易次之,数字视听贸易相对最小。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裘莹 袁红林 戴明辉
《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作为全球首个数字经济国际合作的专项协定,具有模块化、包容性和促进数字产业跨境合作的典型特点。本文从产业和企业两个维度构建数字价值链的概念框架,分解为领导型数字企业、本国创新系统和数字企业技术与学习能力三大主体,梳理了三大主体之间通过促进路径和反馈路径产生的关联性,提出了DEPA从激励领导型企业、促进贸易便利化、提升数字技能、加强价值链治理话语权与完善顶层设计等五个方面全方位促进中国数字价值链构建与升级的机理。通过阐述DEPA影响数字价值链动态演进的四条路径,即渐进式升级、跨越式升级、停滞与降级,提出了DEPA背景下促进中国数字价值链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张明
在国际硬法规则制定日趋激烈的情势下,探索通过制定国际标准的软法路径推进数字贸易全球治理应成为中国的现实考虑。在此进程中,中国应推动政府与市场共同参与,兼顾技术需求与市场需求、全球与区域相结合的国际标准制定路径。从参与主体看,在政府积极推动制定国际标准的同时,市场主体可考虑通过国内标准的国际输出或国际标准化两种形式予以推进。从标准领域看,在回应数字技术而积极探索技术标准化的同时,数字贸易国际标准的布局也应当回应市场需求,关注数据分级分类、跨境数据流动以及数据隐私保护等焦点领域的标准研制工作。从制定路径看,在依托ISO等全球性国际组织的同时,中国应持续依托“一带一路”倡议从区域贸易层面推动数字贸易标准的国际输出。
关键词:
国际软法 国际标准 数字贸易 全球治理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杜雨芊
随着数字技术和全球市场一体化的快速发展,数字贸易成为推动全球产业链升级和国际竞争力提升的重要力量。首先分析了数字贸易对全球产业链位势的影响,包括扩大市场规模、提高企业效率和创新能力等方面的作用。然后,探讨了数字贸易促进机制,包括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化技术应用和数字化贸易规则等方面的因素。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进一步推动中国数字贸易发展和全球产业链位势提升,包括加强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培育数字经济创新企业和改进数字贸易规则等方面。
关键词:
数字贸易 全球产业链 位势提升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博 钟晓兵 周杨
一、中国技术贸易亟待发展广义地看,技术贸易属于服务贸易范畴,但是由于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技术贸易在国际贸易中就凸显了它的特殊地位。它的特征主要表现为无形性、系统性、极强的商品属性,以及贸易作价方法的特殊化。目前,涉及产品设计、计量和测试、设备制造等技术的贸易在中国技术贸易出口中的比重高达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怀林
中国加入WTO已近四年,各领域全面开放并迅速融入世界经济大循环。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标准在跨越技术性贸易壁垒,提高企业、行业乃至国家竞争力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 因此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此背景下,有必要研究标准在促进出口、产业升级、可持续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等方面的重要作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雪春 曾园园
十余年来,全球数字贸易日新月异,但数字贸易的国际规则相对滞后,双边与区域自由贸易协定及数字伙伴协议成为数字贸易规则的实践平台。本文回顾了WTO数字贸易的相关规则,比较了主要国际数字协议的异同,并剖析了主要国家在数字贸易的定义和测量、关税制度、数据治理方面的共识及主要分歧。本文认为,WTO及其他多边机构都应努力提升数字贸易规则的有效性,主要经济体需要考虑其他国家的立场,以折中的做法获得更多共识。此外,中国应在大力提升国内科技创新和数字经济以及完善国内数字服务贸易治理框架的同时,积极参与全球数字服务贸易规则的制定。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齐俊妍 李月辉 强华俊
文章利用跨国行业面板数据,考察一国对外缔结RTA数字贸易规则对本国产业数字化的影响。研究表明:RTA数字贸易规则覆盖率水平提高主要促进了国外数字投入,也能够通过促进国内数字投入推动本国产业数字化发展,中间品贸易成本削减、中间品技术含量提升和数字监管环境优化效应是重要影响渠道;数字知识产权条款对产业数字化促进效应大于电子商务和数据相关条款;RTA数字贸易规则覆盖率水平提高对数字特征行业的数字化促进效应更为显著,其他制造业和服务业次之;北方国家规则广度扩大和南方国家规则深度提高分别具有更强的促进作用,与不同类型伙伴国缔结RTA数字贸易规则也存在异质性效果;更加完善的数字基础设施发展环境有利于RTA数字贸易规则对产业数字化促进效应的发挥。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贺少军 夏杰长
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信息技术对各传统行业渗透和融合发展的不断加快,全球数字贸易呈现飞跃式发展,主要经济体布局并抢占数字经济制高点,数字贸易规则博弈加剧等发展趋势。我国数字贸易发展,既具备数字经济规模庞大、对外贸易竞争力强、跨境电商发展迅速等有利条件,同时又面临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数字贸易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规则制定能力不高等挑战。必须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数字贸易发展相关法律法规,完善数字贸易监管政策体系,积极参与规则制定,加快培育数字贸易新模式新业态,推动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陶爱萍 李丽霞
本文主要研究了技术标准贸易效应的理论机制。基于12个国家1994—2011年的国别面板数据的估计结果显示,在一定程度上,技术标准对于进口和出口都有促进作用,但是,技术标准和进出口之间的关系总体上呈现出倒U型的特征;人口规模和贸易规模正相关,实际有效汇率和出口负相关,而与进口正相关;贸易伙伴国GDP的增加会促进出口,本国GDP和进口正相关;技术创新和外商直接投资对于进出口贸易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技术标准 国际贸易 贸易效应 面板数据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武娜 苗培 王群勇
本文在社会网络分析框架下,利用时间指数随机图模型(TERGM)探索数字贸易规则对高技术产品贸易依赖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贸易规则的深度对于高技术产品贸易依赖关系没有显著影响,但数字贸易规则中的核心经济体更容易接收到来自其他经济体高技术产品的贸易依赖关系,从而在高技术产品贸易依赖网络中处于优势地位。通过对条款的异质性分析发现:签订的双边数据流动条款和服务贸易条款存在创新的溢出效应,可以缩小双方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的差距,减弱该贸易依赖关系;而双边深度知识产权保护条款则会促进双边高技术产品贸易依赖关系的形成;电子商务条款深度对高技术产品贸易依赖关系的影响不显著。从绝对数量来看,四类子条款签订数量和深度推动了经济体创新水平的提升,对于经济体接收贸易依赖关系均有显著正向影响。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俊 付鑫
数字贸易逐渐成为国际贸易加速升级和演变的新趋势,数字贸易通过在全球范围内配置数字经济资源来重塑全球数字经济产业链供应链,数字经济的发展升级亦有助于培育数字贸易的国际竞争力。文章基于跨境电商及数字服务贸易视角,在深入分析数字贸易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机理与典型事实的基础上,从加快体制机制创新、促进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及数字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加强数字贸易平台载体建设、拓展数字贸易发展朋友圈等方面提出了中国以数字贸易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数字贸易 数字经济 跨境电商 促进机制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鲍晓华 王磊
贸易促进和投资促进是一国外向型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政府和行业协会的作用功不可抹。入世以后,我国各项产业更大程度的开放是我国促进贸易和投资活动的一大契机,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并不排斥而且更加需要政府和行业协会的引导和协调。对贸易和投资促进的做法进行国际比较,其经验总结有助于我国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