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657)
2023(19036)
2022(15907)
2021(14451)
2020(12064)
2019(27056)
2018(26808)
2017(51589)
2016(28178)
2015(31261)
2014(30895)
2013(30782)
2012(28121)
2011(25341)
2010(25006)
2009(23326)
2008(23173)
2007(20520)
2006(18344)
2005(16447)
作者
(83490)
(69618)
(69177)
(65514)
(44108)
(33285)
(31247)
(27235)
(26327)
(24754)
(23688)
(23392)
(22172)
(22085)
(21561)
(21001)
(20937)
(20724)
(19939)
(19849)
(17533)
(16984)
(16850)
(15847)
(15537)
(15494)
(15490)
(15345)
(13938)
(13679)
学科
(115306)
经济(115139)
(100918)
管理(96204)
(89298)
企业(89298)
方法(50716)
数学(40357)
数学方法(39960)
(35958)
业经(35809)
(35557)
中国(28197)
(27519)
贸易(27505)
(26717)
(25566)
(25033)
财务(24964)
财务管理(24933)
农业(24471)
企业财务(23610)
(22879)
技术(21277)
地方(21056)
环境(21051)
(20955)
理论(20356)
(19773)
(18445)
机构
学院(407132)
大学(405261)
(165240)
经济(161926)
管理(161845)
理学(139769)
理学院(138303)
管理学(136133)
管理学院(135416)
研究(134588)
中国(101489)
(85892)
科学(83706)
(77230)
(74590)
(67826)
业大(64943)
研究所(61625)
财经(61418)
(60475)
中心(60245)
农业(58932)
(55822)
北京(53550)
经济学(49128)
(49080)
(49020)
师范(48493)
(48052)
财经大学(45388)
基金
项目(276594)
科学(216700)
基金(201166)
研究(198960)
(176748)
国家(175263)
科学基金(150158)
社会(126354)
社会科(119831)
社会科学(119798)
(108691)
基金项目(106970)
自然(98518)
自然科(96183)
自然科学(96155)
自然科学基金(94451)
(90719)
教育(89120)
资助(81831)
编号(79650)
成果(63545)
重点(61717)
(60079)
(59452)
(58908)
创新(55051)
课题(54208)
科研(53121)
(52463)
(52290)
期刊
(182770)
经济(182770)
研究(116536)
中国(74823)
(68858)
学报(68452)
管理(62069)
(61417)
科学(60765)
大学(51509)
学学(49057)
农业(47174)
教育(36922)
(35111)
金融(35111)
技术(33553)
业经(31898)
财经(30128)
经济研究(28453)
(26518)
(25777)
问题(24818)
(21733)
技术经济(20530)
科技(20285)
(20021)
现代(19234)
商业(18810)
国际(18617)
理论(18338)
共检索到5967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珊珊  
绿色低碳转型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数字贸易为此提供了良好契机。本文通过选取2013—202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考察数字贸易对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贸易整体上促进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数字贸易四个维度对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的促进作用从大到小依次为:数字贸易能力、创新要素基础、对外贸易潜力、基础设施环境。数字贸易对沿海地区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内陆地区的影响不显著;在产业集聚、人力资本水平高的地区,数字贸易的促进效应更强。数字贸易主要通过技术创新、消费升级和要素配置等渠道推动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且存在显著的知识产权单一门槛效应。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承毅  李欣  
数字技术发展有助于提升资源要素重组能力和提高环境规制效能水平,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实现“双碳”目标的新引擎。运用2006—2019年省级平衡面板数据,考察数字技术发展视阈下环境规制驱动高碳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的内在机制,实证分析数字技术对正式和非正式环境规制影响高碳制造业低碳转型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显示:正式和非正式环境规制均能够倒逼高碳制造业企业进行绿色创新,促进高碳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数字技术能够显著推动高碳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增强正式和非正式环境规制对高碳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的促进作用;正式和非正式环境规制均对高碳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具有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且数字技术在这一过程中存在明显的调节作用。因此,可通过加大数字化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强化正式和非正式环境规制的倒逼作用、创新区域高碳制造业绿色发展的协同机制等政策措施,促进高碳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郑慧   吴玉明   周懿  
“双碳”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世界各国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低碳经济的实现有赖于工业的低碳发展,而传统制造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在节能减排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当前形势下,我国传统制造业既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会,又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本文分析“双碳”目标下传统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面临的挑战以及我国传统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双碳”目标下传统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的策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高萍  高蒙  
我国制造业长期的粗放模式发展导致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严重,造成了"负外部性"市场失灵,通过政府的税收调控可以加以矫正。文章构建了涵盖环境、资源、经济、科技四方面的综合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测度2000—2014年我国制造业绿色化状况,并就税收绿色化对制造业绿色转型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税收绿色化对制造业绿色转型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因此,通过完善税收绿色化能够推动制造业绿色转型,并从提高税收绿色化和完善配套措施两方面来提出促进制造业绿色转型的相关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高萍  高蒙  
我国制造业长期的粗放模式发展导致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严重,造成了"负外部性"市场失灵,通过政府的税收调控可以加以矫正。文章构建了涵盖环境、资源、经济、科技四方面的综合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测度2000—2014年我国制造业绿色化状况,并就税收绿色化对制造业绿色转型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税收绿色化对制造业绿色转型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因此,通过完善税收绿色化能够推动制造业绿色转型,并从提高税收绿色化和完善配套措施两方面来提出促进制造业绿色转型的相关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新  
选取2012—2021年我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数字金融对制造业绿色转型的影响,并重点考察技能溢价在其中的作用机制与实现条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发展可以显著促进制造业绿色转型,且技能溢价在二者关系中发挥显著部分中介效应;数字金融对制造业绿色转型的促进作用存在地区异质性,具体表现为在西部地区的影响作用最大、中部地区次之、东部地区最小;技能溢价发挥中介作用的条件是平均劳动报酬处于双门槛效应下合理区间。据此,建议积极推进数字技术与金融深入融合,打造区域数字金融联动发展模式,建立多方位劳动技能溢价提升机制,借此加速推进制造业绿色转型。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新  
选取2012—2021年我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数字金融对制造业绿色转型的影响,并重点考察技能溢价在其中的作用机制与实现条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发展可以显著促进制造业绿色转型,且技能溢价在二者关系中发挥显著部分中介效应;数字金融对制造业绿色转型的促进作用存在地区异质性,具体表现为在西部地区的影响作用最大、中部地区次之、东部地区最小;技能溢价发挥中介作用的条件是平均劳动报酬处于双门槛效应下合理区间。据此,建议积极推进数字技术与金融深入融合,打造区域数字金融联动发展模式,建立多方位劳动技能溢价提升机制,借此加速推进制造业绿色转型。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畅  潘慧峰  李珮  冯雅欣  
不同于以往文献采用词频统计度量企业数字化转型,基于上市公司实际资金投向构造了新的数字化转型的度量指标。以2009—2020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数字化转对制造业企业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及机制。实证结果表明:(1)数字化转型能显著提升制造业企业的绿色创新效率,在国有企业和重污染企业样本中更为显著。(2)数字化转型通过强化媒体监督、应用虚拟仿真技术两个渠道提高企业绿色创新效率。本文从绿色创新效率视角为理解数字化如何引领绿色化提供了有益参考。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杨俊玲  
本文聚焦全球供应链视角下的贸易承接对中国制造业绿色发展的影响,研究认为需认清承接全球供应链贸易对中国制造业绿色发展的实质性影响,以牺牲环境来换取全球供应链贸易的发展是不可取的;需构建合理的全球供应链贸易绿色考量体系,将环境因素纳入到全球供应链贸易承接考量中,形成有效的考量体系;需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引导行业和企业推进制造业关键领域的技术创新,形成持续、有效的绿色发展模式,提高国内制造业关键领域产业的绿色竞争力;需关注全球供应链贸易的具体承接形式,提高贸易承接的绿色外溢效果,实现全球供应链贸易承接体系下全生命周期的绿色监管。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于世海  杜子喆  赵玉崟  
数字技术是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动能,制造业数字化是未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基于OECD数字服务贸易限制指数对全球50个经济体出台的数字服务贸易限制措施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利用国家间投入产出数据(ICIO)和网络就绪指数(NRI)构建制造业行业数字化转型指标。研究表明:各国数字服务贸易限制措施会显著阻碍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进一步分析发现:对发达国家负向影响并不显著,对发展中国家存在显著负向影响;细分领域内,电子商务、基础设施连通性、跨境支付均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有显著阻碍作用,知识产权和其他限制性措施的阻碍作用不显著;按制造业行业研发密度分样本分析结果表明:研发密度越高的行业受到的阻碍作用越大,阻碍程度按高研发密度、中高研发密度、中研发密度、中低研发密度依次递减;按制造业行业要素密集度分类分析发现:对劳动密集型行业影响并不显著,资本密集型行业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均受到显著负向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邢明强   许龙  
数字化与绿色化协同发展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手段。作为碳排放的重要主体,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绿色创新的实现仍是较长时期内的研究重心。文章利用2011—2021年中国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检验了数字化转型、动态能力对企业绿色创新的作用机制,分析了政府环境规制和市场竞争程度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通过增强动态能力促进制造业企业绿色创新,且受到环境规制和市场竞争程度的调节,经过一系列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后结论依旧成立。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庞燕  王忠伟  汪洪波  
低碳经济环境下,钢铁制造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理论的运用,就在于对原有制造工艺流程进行改革创新,加强对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钢铁、废钢渣、粉尘排放量等的控制、回收和循环利用;构建钢铁制造业"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绿色供应链结构;探求一条钢铁制造业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循环可持续的"绿色"发展之路。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瑾华  陈强远  
中国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制造业的绿色转型事关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必由之路。绿色转型研究由"增长的极限"转向"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双赢"的可持续发展,从转型过程与转型绩效视角界定绿色转型内涵,并探究主动转型和被动转型两种方式对绿色转型的影响。本文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从政府、企业和消费者三大视角梳理了体制机制障碍、意识障碍、技术障碍、资源障碍四重挑战,并阐述了碳中和目标下中国制造业绿色转型的四大路径: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制定环境规制措施;加快建立多效环境制度与工具体系;加快建立绿色制造管理体系;持续推动形成绿色消费体系。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田晴  谢娟娟  
中间投入品作为物化型技术溢出,是制造业企业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从行业间投入产出关联的视角出发,以历年外资准入政策为事实依据,结合投入产出表,构建了与上游中间品外资进入自由化程度指标,并探讨了其对下游制造企业绿色低碳转型的影响。研究发现,外资中间品绿色技术溢出导致的有偏技术进步和企业自身的技术吸收能力是最重要的影响途径,且中间品外资进入自由化程度提高对绿色低碳转型的促进作用在低技术行业和低生产率企业中更加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外资中间品的绿色技术溢出对内部治污能力弱和外部减排成本低的下游企业作用更大。鉴于此,我国应进一步调整并优化外资引进策略,积极参与国际生产分工,加强上游中间品生产商绿色技术与下游行业低碳生产之间的衔接与互动,促进企业绿色低碳转型。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包彤  
在推动制造业绿色高质量发展进程中,数字技术能否成为制造业升级与结构转型的有力抓手,这一问题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运用投入产出表识别了数字技术对中国制造业的渗透程度,检验了数字技术对制造业结构转型的影响及机制。研究发现:(1)数字技术能够促进城市制造业内部结构高级化转型,但是并未对制造业结构绿色化转型产生显著影响,进一步区分数字投入来源发现,国外来源的数字技术促进效应更明显;(2)机制检验得出,数字技术通过降低交易成本、扩大市场规模以及加剧高、低附加值行业间的技术差距,使高附加值行业、企业获得了更多生产要素和市场份额,并吸引高附加值行业进入市场,改善了资源的跨行业和企业间配置效率,从而促进了制造业高级化转型;(3)异质性分析表明,优化数字人才结构、完善要素市场发育、提高产业集聚程度有助于数字技术更好地赋能高级化转型,通过构造城市——2位数制造业结构高级化指数得出,技术复杂度较高行业以及与国民经济命脉息息相关的重点行业能够更好地吸收和呈现数字红利;(4)基于制造业结构绿色化的拓展分析发现,环境规制和数字技术的交互作用能够引导资源从污染行业转移到清洁行业,并加速污染企业退出,带动制造业结构向绿色化方向转型,实现了效益提升与绿色转型的双重优化。文章首次关注了数字技术对制造业内部结构变动的影响,丰富了数字经济与产业转型的研究范畴,为数字时代背景下如何高效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