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200)
2023(15665)
2022(12831)
2021(11479)
2020(9551)
2019(21213)
2018(20448)
2017(39268)
2016(20505)
2015(22651)
2014(22014)
2013(21347)
2012(19126)
2011(16947)
2010(16534)
2009(15174)
2008(14453)
2007(12064)
2006(10095)
2005(8352)
作者
(57369)
(48175)
(47753)
(44945)
(30469)
(23115)
(21716)
(18894)
(18204)
(16436)
(16105)
(16075)
(14838)
(14801)
(14634)
(14537)
(14370)
(14220)
(13682)
(13639)
(11697)
(11645)
(11331)
(10944)
(10853)
(10737)
(10242)
(10218)
(9537)
(9446)
学科
(88341)
经济(88248)
管理(62844)
(62331)
(52198)
企业(52198)
方法(46269)
数学(41396)
数学方法(40986)
(24977)
贸易(24967)
(24266)
(23209)
(21669)
业经(20843)
中国(20542)
(15465)
财务(15426)
财务管理(15396)
企业财务(14600)
(14581)
农业(14310)
地方(13726)
技术(13530)
产业(13305)
(13202)
金融(13201)
(13179)
环境(12546)
(12475)
机构
大学(289350)
学院(287629)
(124450)
经济(122538)
管理(118124)
理学(104694)
理学院(103683)
管理学(102071)
管理学院(101540)
研究(89919)
中国(66597)
(57374)
(54000)
科学(53211)
(46662)
财经(45256)
业大(44279)
中心(42920)
(42077)
(41652)
经济学(39378)
(38832)
研究所(38793)
农业(37200)
经济学院(36067)
北京(34382)
财经大学(34308)
(34072)
师范(33616)
(33404)
基金
项目(210529)
科学(168115)
基金(158389)
研究(148964)
(139985)
国家(138582)
科学基金(120436)
社会(99758)
社会科(95061)
社会科学(95036)
基金项目(83426)
(80075)
自然(78861)
自然科(77158)
自然科学(77136)
自然科学基金(75811)
教育(68542)
(67941)
资助(63693)
编号(57066)
(47311)
重点(47075)
(44955)
(44017)
成果(43660)
国家社会(43246)
创新(42076)
科研(41503)
教育部(41390)
人文(40310)
期刊
(116438)
经济(116438)
研究(73896)
学报(46542)
中国(44467)
(41464)
科学(41386)
管理(41324)
(39820)
大学(36091)
学学(34503)
农业(27559)
技术(23700)
(23020)
金融(23020)
财经(21945)
教育(21715)
经济研究(21057)
业经(19658)
(18777)
(18710)
问题(16634)
国际(16280)
(15978)
商业(14495)
统计(14046)
(13781)
(13477)
世界(13344)
技术经济(13270)
共检索到3928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杨慧瀛  杨宏举  符建华  
在数字贸易“井喷式”发展的今天,深入探析其对一国全球价值链位置攀升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基于RCEP框架内国家2011—2020年的数据,实证考察数字贸易对一国全球价值链位置提升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贸易与一国全球价值链位置攀升之间存在着U型关系,数字贸易发展在初期会降低一国的全球价值链位置,但达到某一阈值后,则会提高价值链位置;数字贸易对全球价值链位置攀升的促进作用受到贸易便利化程度的正向调节效应影响;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发现,发展中国家尚处于数字贸易前期积累阶段,对全球价值链位置攀升的抑制作用相对明显。研究结果为发展中国家制定数字贸易政策以突破全球价值链“低端锁定”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经验支持。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朱勤   周祥祥  
数字贸易发展为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带来重要机遇和动力。文章测度了2013~2017年中国257个地级市数字贸易发展水平,以出口技术复杂度衡量全球价值链地位,研究了数字贸易对于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城市数字贸易发展显著促进了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门槛效应检验显示,该影响呈现边际递减的非线性特征。经过跨境电商试点政策多期DID检验及Bartik工具变量等检验,研究结果依然稳健。机制研究表明,城市数字贸易发展促进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的两条路径分别是技术创新和成本节约;相对于成本节约效应,技术创新效应需要得到更充分的发挥。异质性检验表明,城市地理区位、所属城市群、城市层级的差异都会影响研究结果;对中国西部地区、稳定型城市群及四五线城市而言,数字贸易发展对于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的影响明显,说明数字贸易发展具有重要的普惠效应。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曹宇芙   邓宗兵   文江雪  
数字技术发展为贸易便利化革新带来重大机遇,数字贸易便利化成为全球价值链升级的重要抓手。文章基于2007—2021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数据,构建数字贸易便利化评价指标体系,从高度和广度两个维度刻画全球价值链升级,探究数字贸易便利化对全球价值链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贸易便利化显著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全球价值链升级,且具有非线性递增效应;数字安全、数字基础设施分别是提升全球价值链高度和广度的关键因素,数字贸易便利化对制造业和发达国家全球价值链升级作用更大;促进技术溢出和强化市场竞争是数字贸易便利化推动全球价值链升级的重要机制。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赵春明   杨宏举  
数字贸易作为贸易融合数字技术的新业态,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统一大市场建设的推进器。文章基于2009~2021年中国272个地级市数据,对数字贸易和统一大市场之间的关系及其影响传导机制进行实证考察。研究发现:数字贸易对统一大市场建设具有先抑制后促进的“U型”影响,这种关系在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存在;数字贸易通过物流渠道对统一大市场建设具有促进作用,但是企业效率通道因引致垄断而抑制统一大市场建设;开放水平对数字贸易推进统一大市场建设具有正向调节效应。拓展性分析发现,数字贸易对中部和西部地区统一大市场建设的促进作用更强,具有平衡地区发展的作用;此外,经济发展水平高、城市规模大、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及数字贸易发展水平高的城市,数字贸易对统一大市场建设的“U型”影响更为显著。文章的研究有助于通过数字贸易视角推动市场整合,加快统一大市场建设进程,为中国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探索新引擎。文章据此提出完善数字贸易市场规则、促进公平竞争、扩展高水平开放、形成“竞合”效应、加大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数字贸易发展水平等促进统一大市场建设的举措。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金玉萍   李光勤   刘雪燕  
本文基于社会网络方法,采用2000—2018年全球42个国家的双边信息通信技术(Information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ICT)贸易数据测算全球数字产品贸易网络结构指标,考察其对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一国数字产品贸易网络的深度和广度对其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提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数字产品贸易网络的深度能够显著提高非高收入国家、非OECD国家、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高技术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全球价值链地位,网络的广度能够显著提高高收入国家、资本密集型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全球价值链地位;一国的数字产品贸易网络结构能够通过促进技术进步和实现价值创造提高其全球价值链地位。本文的研究结论为世界各国制定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和提升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政策提供经验证据。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志明  熊豪  陈茜茜  
加快全球价值链合作是促进金砖国家经贸合作的关键引擎。从总体、合作方式和合作深度三个视角,构建了"三维一体"的价值链合作模式指标体系,并实证考察中国与金砖国家价值链合作模式演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中国与金砖国家的贸易合作呈现出"价值链合作为主、非价值链合作为辅"的特征,进一步,价值链合作又呈现出"直接价值链合作模式为主、间接价值链合作模式为辅"的典型特征。此外,中巴、中印主要开展简单的价值链合作,而中俄价值链合作的复杂度相对较高。(2)从影响因素看,除制度质量差异和地理距离外,政治关系、总产出、高技能劳动力占比与物质资本差异及入世,均对总体价值链合作产生显著影响。需特别说明的是,以上结论存在显著的价值链合作方式、价值链合作深度及行业异质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先平  罗瑞丰  皮永娟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除了经济不确定性,还需高度关注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及其影响。基于全球39个国家及地区1993—2018年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地缘政治风险对全球价值链参与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国地缘政治风险上升会显著降低其在全球价值链的整体参与,具体通过抑制中间品贸易与降低外国直接投资发挥作用,且全球供应链压力降低及参与区域贸易协定会缓释此冲击。异质性分析发现,地缘政治风险对中低创新力国家的作用更强;地缘政治行动影响强于地缘政治威胁。此外,国际制裁对发起国与被制裁国价值链参与的影响不同,贸易制裁与金融制裁分别对被制裁国的后向及前向参与造成了负面冲击。研究结论对维护地缘政治稳定、增强经济体韧性具有理论及现实意义。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文武  黄海蓉  袁佳煜  
本文基于价值环流特征识别内需主导型的全球价值链(GVC)分工深化程度,考察其对国际经济协动的影响。主要结论有:一是深化内需主导型GVC分工将通过转换增加值创造的动力结构,为宏观经济带来独立于国外经济低迷的利益及滞后于国外经济繁荣的弊端,但利大于弊,可助力经济平稳运行;二是依靠外包中间品环节构建内需主导型GVC将抑制上述经济独立利益,尤其当向发达国家外包该环节时,这一现象更为突出,同时这也是发展中国家内需主导型GVC并不能使其独立于国外经济低迷的原因,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则相反;三是深化内需主导型GVC可通过增强内生增长动力的方式加速一国经济增长,进而弥补以上弊端,但该作用随着内需主导型GVC分工深化而递减。上述结论可为新发展格局下的经济维稳政策制定与风险防范提供依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翟  王文晓  
2007年中国担保物权制度改革对企业全球价值链分工位置的影响是一项不容忽视的重要举措。笔者以2005—2013年间中国工业企业为研究样本,基于中国《物权法》实施这一准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通过实证检验担保物权制度改革与企业全球价值链分工位置变化,揭示二者的影响关系及其机理。结果证实:中国担保物权制度改革显著推动了企业全球价值链分工位置的提升,其间发挥关键作用的是改善融资约束。担保物权制度改革通过提高企业债务融资能力、调整企业负债期限结构和改善企业商业信用融资能力三个渠道缓解融资约束并促进企业全球价值链分工位置提升。进一步的异质性检验表明:担保物权制度改革对企业全球价值链分工位置的提升效应在不同类型的企业存在显著差异。本研究以来自中国《物权法》准自然实验的经验证据,揭示了担保物权制度改革对企业全球价值链分工位置的影响机理,拓展了国际贸易和分工理论,丰富了“法与贸易”研究领域的现有文献,为通过法律制度改革促进企业全球价值链位置提升提供了理论和实证依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宋思源   刘玉奇  
文章以2012—2021年“一带一路”沿线45个国家或地区为样本,借助静态面板OLS模型、动态面板系统SGMM模型,考察数字服务贸易自由化对中外价值链关联的影响以及传导机制。结果显示,数字服务贸易自由化可深化中外价值链关联;出口技术复杂度、金融开放、人力资本积累与产业集聚的正向效应是数字服务贸易自由化推动中外价值链关联的关键传导路径。进一步研究得出,数字服务贸易自由化对中外价值链关联的影响具有非线性特征,具体呈倒“U”型“;一带”与“一路”国家或地区数字服务贸易自由化对中外价值链关联的作用差异不明显;中国数字服务贸易自由化亦可强化中外价值链关联。据此,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应积极搭建数字服务贸易网络、加速人力资本积累、对接国际高标准数字贸易规则,为深化价值链关联提供外部保障。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许小平  汪萌  
从区域发展不平衡的视角,利用中国30个省份2000—2019年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进口贸易对国内就业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在八大经济区之间的差异。研究结果显示:从整体来看,进口贸易会对国内就业水平产生负面影响,但对我国产业结构和部门结构优化、高技能劳动力增加和女性就业率产生积极影响。从局部来看,南部沿海和长江中游等地区的进口贸易对就业水平表现出正向影响;由于技术外溢的作用,东部沿海和北部沿海地区对产业、部门结构的优化作用更加显著;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是承接沿海地区制造业转移的主要地区,而东北地区存在就业岗位与技能不匹配的问题。为此,需进一步加大教育经费投入、支持职工在岗和转岗技能培训及完善就业竞争机制,以促进就业。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陈菁泉   陈雪纯   马晓君   徐晓晴  
在自由贸易协定中引入数字贸易规则已成为世界各国参与数字贸易国际治理的重要途径,采取数字贸易限制性措施成为应对相应数字贸易规则的常规手段,由此产生的数字贸易壁垒对价值链攀升有何影响值得探究。文章通过构建行业层面数字贸易壁垒指数与价值链位置指数,探讨数字贸易壁垒对价值链攀升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数字贸易壁垒阻碍了全球价值链攀升,该结论在一系列检验后依然稳健;区域跨境数据流动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贸易壁垒对间接政策区域的抑制性最小,行业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贸易壁垒会显著阻碍中高技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价值链攀升;机制检验结果表明,数字贸易壁垒通过提高中间产品贸易成本及最终产品贸易成本阻碍全球价值链攀升。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倩男  苏莹童  
数字贸易的迅速发展,推动了全球贸易格局的转变,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和升级。为探析我国数字贸易发展对制造业价值链的提升作用,本文以TIVA(2021)和WIOD(2016)数据为基础,分别运用Koopman法和矩阵运算测算我国2000—2014年制造业全球价值链位势和制造业贸易数字化水平。研究发现:在发展初期,数字贸易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位势的提升起负向作用,而在中后期则主要起正向促进作用;在对不同等级行业的影响上,数字贸易的发展对低端制造业的全球产业链位势的攀升具有显著促进效应;数字贸易对我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位势攀升的影响效应会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增强。最后,本文针对上述结果从基础设施建设、政府扶持和人才培养三个方面提出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崔日明  宋换换  李丹  
当前中国正处于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本质所在。本文利用WIOD数据库,测算了中国制造业生产投入的服务质量水平,并在此基础上探究了投入服务质量对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投入服务质量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区分投入服务来源后发现,投入的国内外服务质量均能显著促进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但国外服务质量的促进效果更明显;区分投入服务结构后发现,不同类型服务质量都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具有正向效应,但信息通讯和金融保险服务质量的效应更显著;区分制造业要素密集度后发现,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和资本密集型制造业投入的服务质量促进了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而知识密集型则表现出抑制作用;机制分析发现,技术创新是投入服务质量影响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的重要作用渠道。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占丽  戴翔  张为付  
产业上游度越低通常意味着更高的附加值率与更高的价值链分工地位。然而,本文经验研究发现,产业上游度与出口国内增加值率的相关性,在中、美两国分别表现为正负相反的"悖论"现象,而在剔除品质影响后"中美悖论"随之消失。据此,中国在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中与美国的差距,不仅源于不同生产环节和阶段的专业化技术特征差异,还源于相同或相似环节的品质特征差异。因此,实现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重要目标,不仅是指要专业化于更加具有技术内涵的生产环节和阶段,也要提升所从事生产环节和阶段的品质水平,如此才能真正促进中国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