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409)
2023(16241)
2022(13083)
2021(12171)
2020(10097)
2019(23116)
2018(22664)
2017(42543)
2016(22328)
2015(25397)
2014(24909)
2013(24438)
2012(22234)
2011(20032)
2010(19700)
2009(18377)
2008(17860)
2007(14980)
2006(12911)
2005(11573)
作者
(60748)
(51152)
(50827)
(48088)
(32380)
(24117)
(23087)
(19996)
(19346)
(17657)
(17260)
(17162)
(16077)
(15983)
(15638)
(15570)
(15090)
(14695)
(14644)
(14608)
(12587)
(12103)
(12038)
(11635)
(11433)
(11368)
(11082)
(10754)
(10149)
(9871)
学科
(97317)
经济(97190)
管理(68449)
(62207)
(52248)
企业(52248)
方法(45721)
数学(40530)
数学方法(39942)
中国(27503)
(26469)
贸易(26455)
(25791)
(25589)
业经(23088)
(23051)
(20505)
(16795)
金融(16792)
(16318)
银行(16309)
(15657)
(15351)
财务(15296)
财务管理(15261)
(15112)
农业(14836)
地方(14665)
企业财务(14378)
(14369)
机构
大学(321533)
学院(317411)
(143829)
经济(141488)
管理(126496)
理学(110145)
理学院(109028)
管理学(107176)
管理学院(106555)
研究(106458)
中国(82604)
(65980)
(65432)
科学(58556)
财经(52531)
(49941)
中心(48888)
(48122)
经济学(46077)
研究所(45305)
(43397)
(42933)
业大(41735)
经济学院(41565)
北京(41318)
财经大学(39523)
(39165)
(38768)
师范(38414)
商学(34609)
基金
项目(218672)
科学(175928)
基金(164741)
研究(162377)
(142588)
国家(141536)
科学基金(123389)
社会(108292)
社会科(103108)
社会科学(103087)
基金项目(85492)
(80850)
自然(77366)
自然科(75675)
自然科学(75657)
教育(74790)
自然科学基金(74314)
(69181)
资助(67205)
编号(63950)
成果(51697)
(50557)
重点(49144)
国家社会(47183)
(46408)
(46131)
(45318)
教育部(44690)
创新(43520)
人文(43116)
期刊
(146767)
经济(146767)
研究(94700)
中国(58732)
(50160)
管理(47508)
学报(43005)
科学(42180)
(37905)
大学(34866)
学学(32732)
教育(30032)
(29284)
金融(29284)
技术(27980)
农业(26184)
财经(26084)
经济研究(26071)
(23183)
(22469)
业经(22082)
国际(21688)
问题(20316)
世界(16801)
统计(16523)
技术经济(15439)
(15159)
(14802)
理论(14197)
商业(13577)
共检索到4659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张应良   谢向伟  
数字经济时代,数字贸易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而制度规则因素则成为影响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美西方国家凭借在数字服务贸易方面的领先优势,推行以跨境数据自由流动为核心的数字贸易规则,以获取更大的贸易利得。我国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与发达经济体的数字贸易制度规则博弈加剧,与新兴经济体数字贸易合作因数字贸易水平差异形成的制度规则障碍,我国数字企业数据合规与跨境治理能力弱,“南方国家”规则自主性不高的反作用,以及数字贸易壁垒抑制效应凸显等。要在制度型开放引领下,增强我国数字贸易规则融合与引领能力,提升数字贸易企业数据合规与治理能力,推进国内数字贸易规则完善升级,推动与新兴经济体数字贸易合作,构建中国数字贸易的新质技术,加强我国数字贸易规则体系建设,为国际数字经济治理贡献中国方案。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陈寰琦  
近年来各大数字经济体致力于构建代表自身诉求的数字贸易规则体系。各经济体对跨境数据流动、数字知识产权、数字产品非歧视性待遇和数字税等议题存在差异化立场,数字贸易规则构建呈现以中国、美国和欧盟为代表的三足鼎立之势。在此博弈背景下,各方就以下议题内容存在规则融合的可能性:(1)在考虑各经济体自身监管要求的前提下,重视和允许数据跨境流动;(2)在数字知识产权领域承诺技术非强制转移和网络中介责任豁免,在设置关键基础设施例外的前提下保护源代码;(3)在考虑监管要求等例外的前提下构建数字产品“非歧视性待遇”;(4)承诺有限期的“电子传输免关税”,完善数字服务税的征收条款。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张子琳   彭德雷  
加入CPTPP是中国对接高标准国际规则,推进制度型开放的重要路径。数字贸易规则是中国申请加入CPTPP需要关注的关键内容,其中涉及数据跨境流动、数字产品的非歧视待遇和源代码等核心规则将是后续谈判的难点。和RCEP相比,CPTPP在数据跨境流动方面对中国国内规制提出更高要求,中国应主动运用好自贸区等制度创新载体,探索跨境数据流动监管模式,有效防范国家安全和个人隐私等风险。CPTPP中数字产品的非歧视待遇超出了RCEP规则范畴,由于对数字产品本身的规制具有一定的复杂性,要合理设计开放的范畴,做好风险兜底。在源代码方面,中国国内规制与CPTPP的规制方向一致,但仍需在谈判时考虑对国家安全和网络安全的影响。一方面,应不断完善国内规制以有效对接CPTPP,继续在有条件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试点推进数字领域的制度型开放;另一方面,应妥善利用CPTPP例外条款争取更大的国内规制政策空间。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朱福林  
数字贸易的快速发展对数字贸易规则的变革和创新提出新要求。构建全球统一的数字贸易规则,为数字贸易发展创造自由便利、高效稳定的高标准环境,成为当前国际经贸合作领域最紧迫的任务之一。但世界主要经济体的数字贸易规则主张有一定差异,美国是全面且较高强制性数字贸易规则的倡导者与推动者,欧盟数字贸易规则立场相对保守且坚持"内松外紧"原则,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在数字贸易规则上偏向于保护与安全,中国数字贸易规则主要侧重于电子商务便利化。当前,全球数字贸易规则构建面临巨大困境,包括数字贸易定义与范畴仍未统一、多边框架推动乏力、美欧作为数字贸易规则引领者存在分歧、数字贸易规则壁垒主要来自边境后监管体制及受众多非贸易因素影响等。面对数字贸易国际博弈格局,我国应积极对接国际高标准数字贸易规则,通过深度参与国际贸易规则制定扩大话语权,在制定数据出口保护制度时兼顾数据进口需求,建立高水平数字贸易治理体系,平衡数字贸易发展与安全目标。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焦朝霞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贸易已经成为全球贸易的重要形态。当前,全球主要经济体在数字贸易规则上的主张及核心诉求存在较大差异。其中,欧美之间的差异相对较小,欧美与中国之间的差异较大,发达经济体与发展中国家的分歧更大。因此,全球数字贸易规则存在治理困境,包括数字贸易的概念不明、多边数字贸易规则谈判进展缓慢、数字贸易的核心规则分歧过大、数字贸易规则的非贸易问题分歧严重。面对全球数字贸易的治理困境,中国作为数字贸易大国,应主动对接高标准的数字贸易规则,提升参与全球数字贸易规则制定的深度,完善国内数字贸易治理体系和数据安全治理机制,从而不断提升中国在国际数字贸易规则谈判及制定中的影响力。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黎峰  
在梳理自贸试验区186项改革试点经验及实践案例基础上,以CPTPP文本为参照,将国内制度创新成果与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逐一进行比较。研究表明:中国在贸易便利化、投资、知识产权保护、信息公开四个领域的制度创新已取得重大突破。国内体制机制与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仍存在较大冲突的领域大致可以分为三类:有成果但仍待进一步深入的领域,如服务业开放领域;有涉及但缺乏重大成果的领域,包括环境标准、争端解决机制、中小企业、竞争政策和国有企业、电子商务等;未曾涉及且难以开展的领域,主要是劳工领域。鉴于此,应以高质量自贸试验区建设加快国内制度型开放,推动国内制度与高标准国际经济规则融合。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董瑞玲  
近年来全球跨境数字贸易发展迅猛,但数字贸易规则的国际立法远不能满足实践需要,使得针对数字贸易而展开的规则谈判成为了世界许多国家所关注的问题。我国在这一产业上的发展规模目前已经仅次于美国,但在数字贸易规则体系构建和治理上和发达国家主导的自由贸易协定中的规则存在很大差距。因此,本文就数字贸易发展局势和数字贸易规则谈判现状进行探讨,尝试给出中国数字贸易规则问题的解决方法。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徐昕  吴金昌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实施在即,其被欧盟赋予了两项主要目标:预防碳泄漏及维护产品公平竞争秩序。以全球气候治理与国际贸易作为研究视角,在预防碳泄漏方面,该机制无视碳泄漏归责逻辑,单方推行市场调节方案,有悖于气候治理的全球观念,隐含气候单边主义实质;在维护产品公平竞争秩序方面,该机制通过主导碳定价,转移境内贸易禀赋优势而限制他国出口,干扰正常国际贸易秩序,体现了贸易保护主义实质。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的实施将在全球气候治理层面削弱中国的气候话语权,干扰低碳发展计划进程;在国际贸易层面打击对欧关联企业出口能力,限制产业结构低碳转型。有鉴于此,当下中国应在国际和国内层面双措并举。在国际层面上,通过推行全球气候治理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运用WTO规则并构建国际碳关税,延展制度应对的缓冲期间;在国内层面上,利用宏观经济政策与完善碳市场、碳税建设,提高制度应对的内生能力,最大程度维护国家利益并助力世界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晏婕  王酉哲  
国际贸易正从“价值链贸易”向“数字促进贸易”转型。本文基于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研究视角,从国际数字贸易发展的现状与中国逻辑出发,分析并探索国际数字贸易发展的现实挑战与破局,并提出推进路径。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孔峻峰  
全球价值链的变化与发展促进了服务贸易的兴起和新一代贸易议题的出现。随之而来,竞争中立国际法的演进及其在贸易投资规则中的强化给中国带来了挑战和机遇。竞争中立规则强化既有助力开放型体制和制度升级的正效应,也存在阻碍国企和经济发展的负效应。权衡利弊,应构建与国际规则趋同的国内政策、通过"一带一路"和自贸试验区建设实现战略突围、深入国企分类改革和减少政府补贴以及争夺国际经贸规则话语权并适度妥协平衡的因应策略。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和红  
通过引入金融制度因素对Hechscher-Ohlin-Samuelson(HOS)基准模型进行扩展,分析了不合理的金融体制下中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总体低下的现状。结合中国的情况,讨论了由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不合理的经济管制导致的金融市场分割,使得社会要素禀赋结构出现错误的配置。因此,完善金融资源的市场化配置,对于中国产业技术结构和经济结构的升级与变迁极为重要。在推进金融市场化、自由化的过程中,对风险问题必须加以审慎的考虑。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杨艳红  卢现祥  
改革开放40年是我国对外贸易制度变迁的40年。我国对外开放从政策性开放走向有选择的制度性开放,再到全面制度性开放,我国对外贸易制度也跟随对外开放的步伐,由数量控制型制度走向规制型制度,再到中性开放型制度阶段。以开放促发展、不断转变政府职能、持续推行经济市场化和贸易自由化、坚持国际化、法制化方向改革对外贸易制度是我国对外开放及对外贸易制度改革的成功经验。目前我国进入到完善中性开放型贸易制度阶段,还应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推进国内统一市场和法制化建设,营造良好的竞争秩序和营商环境,以及积极应对中美贸易摩擦。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张帆   雷平  
中美两国均为全球数字经济大国,在国际数字贸易规则制订中,表现出明显的立场差异和博弈竞争态势。本文首先总结回顾了中美两国各自制订国际数字贸易规则的历程。然后针对免征数字关税、数据跨境自由流动、数字产品非歧视待遇等八个规则议题,系统比较了中美各自的规则立场。随之从数字产业比较优势、数字贸易国内监管体制、国际经贸治理理念以及国际规则制订路径偏好等层面分析了两国规则立场差异背后的原因。最后,基于中国视角,提出了应对美国国际数字贸易规则竞争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何国华  张龙翔  
贸易开放度提高对最优货币政策规则的选取有什么样的影响?本文构建了开放经济小型经济体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通过MATLAB随机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经济开放水平下各货币政策规则的表现与福利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贸易开放度提高通过改变各宏观变量对外生冲击的反应程度影响货币政策规则的效果,在促进产出的同时增加了社会福利损失。根据金融危机后中国面临国际经济环境的复杂性,中国应该在保持通胀和汇率稳定性的前提下谨慎提升贸易开放度。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邓远秀  
当前发达国家主导的TTP、TTIP、BIT、TISA正在加快制定,这些高标准的投资贸易规则将重构世界贸易投资规则,并对中国开放型经济产生持续而重大的影响。中国既存在被边缘化的危险,也有以此为契机提升自主开放的重要机遇。中国需形成开放促改革的态势,主动参与世界贸易投资新规则的制定,加快国内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形成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以更高层次的开放完善中国开放型经济的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