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823)
- 2023(17855)
- 2022(14549)
- 2021(13231)
- 2020(10857)
- 2019(24424)
- 2018(24052)
- 2017(46142)
- 2016(24903)
- 2015(27578)
- 2014(27120)
- 2013(27438)
- 2012(25728)
- 2011(23249)
- 2010(23625)
- 2009(22129)
- 2008(22077)
- 2007(19923)
- 2006(18036)
- 2005(16798)
- 学科
- 济(114583)
- 经济(114464)
- 业(93265)
- 管理(81859)
- 企(80656)
- 企业(80656)
- 方法(45816)
- 数学(36278)
- 数学方法(36045)
- 业经(35049)
- 农(35014)
- 中国(33421)
- 财(33266)
- 贸(30002)
- 贸易(29980)
- 易(29190)
- 地方(25669)
- 制(24435)
- 农业(24407)
- 务(21729)
- 财务(21704)
- 财务管理(21669)
- 技术(21063)
- 企业财务(20530)
- 银(19770)
- 银行(19721)
- 行(19099)
- 学(18747)
- 和(18369)
- 融(18152)
- 机构
- 学院(368697)
- 大学(365516)
- 济(160666)
- 经济(157605)
- 管理(143033)
- 研究(127046)
- 理学(121920)
- 理学院(120595)
- 管理学(119058)
- 管理学院(118354)
- 中国(99940)
- 京(77451)
- 科学(76043)
- 财(75174)
- 农(69088)
- 所(65359)
- 财经(58951)
- 研究所(58792)
- 江(57262)
- 中心(57254)
- 业大(55436)
- 农业(54411)
- 经(53611)
- 经济学(49079)
- 北京(48971)
- 州(45534)
- 院(45430)
- 范(45061)
- 经济学院(44519)
- 师范(44508)
- 基金
- 项目(238125)
- 科学(187583)
- 基金(173530)
- 研究(171861)
- 家(152824)
- 国家(151437)
- 科学基金(129012)
- 社会(112447)
- 社会科(106861)
- 社会科学(106835)
- 省(93136)
- 基金项目(91140)
- 自然(82159)
- 自然科(80289)
- 自然科学(80266)
- 自然科学基金(78926)
- 划(77789)
- 教育(75953)
- 资助(70229)
- 编号(67963)
- 发(55568)
- 成果(54646)
- 重点(53315)
- 部(52261)
- 创(51909)
- 业(49057)
- 创新(47870)
- 国家社会(47294)
- 课题(46479)
- 科研(45521)
- 期刊
- 济(182368)
- 经济(182368)
- 研究(109718)
- 中国(74237)
- 农(63783)
- 财(58781)
- 学报(58622)
- 管理(57175)
- 科学(53604)
- 大学(44110)
- 农业(43629)
- 学学(41688)
- 融(39443)
- 金融(39443)
- 业经(31982)
- 教育(31900)
- 技术(30868)
- 财经(29824)
- 经济研究(29580)
- 经(25771)
- 业(25692)
- 问题(25412)
- 贸(24796)
- 国际(21728)
- 技术经济(20104)
- 图书(19002)
- 商业(18861)
- 世界(18599)
- 现代(17703)
- 理论(16899)
共检索到5711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韩海英
本文通过构建数字贸易发展和生产性服务业出口竞争力指标体系,采用固定效应和门槛模型,探究二者间的线性和非线性影响。研究结果发现:数字贸易发展对生产性服务业出口竞争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分地区来看,数字贸易发展对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出口竞争力自东向西呈现逐步减弱趋势;从门槛模型反馈来看,当数字贸易发展门槛值大于2.105且小于4.511时,数字贸易发展将对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出口竞争力影响作用从不显著转为正向显著。最后,本文提出统筹数字贸易发展规划、增强数字贸易技术创新、鼓励有实力地区开展自贸区和保税区建设等相关建议。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汪素芹 胡玲玲
生产性服务作为服务业和加工业的粘合剂,以服务业为中心将产业价值链的各个环节串连起来,成为先进工业化国家后工业化的重要特征。因而,生产性服务贸易也就成为服务贸易的重要内容与发展趋势。本文对我国生产性服务贸易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生产性服务贸易发展速度较快,但贸易结构落后,贸易逆差逐年扩大,竞争力较弱,影响到作为世界加工厂的我国制造业。因此,扩大生产性服务贸易,改善生产性服务贸易结构,是提高我国生产服务贸易国际竞争能力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贸易 贸易结构 国际竞争力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玛依拉·米吉提 谢雨欣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为农业提供全产业链的服务,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进而成为提高农产品出口贸易竞争力的突破口。基于2010—2021年中国30个省份(不包括港澳台及西藏)的面板数据,研究了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对农产品出口贸易竞争力的影响,同时引入包含工业化水平的中介效应模型,验证了“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工业化水平-农产品出口贸易竞争力”的传导路径。结果表明:第一,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通过提供专业化服务促进农业技术创新、提升农产品质量和附加值,进而赋能农产品出口贸易竞争力。第二,工业化水平在两者关系中存在中介效应,且呈现一定的异质性特征,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和工业化水平对粮食主产区农产品出口贸易竞争力的影响高于非粮食主产区,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对非粮食主产区工业化水平的影响显著为正,对粮食主产区的影响不显著。第三,在城镇化、数字化和劳动者素质较高的地区,农业生产服务业对农产品出口贸易竞争力的影响更显著;在中西部地区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较低的地区,其对农产品出口贸易竞争力的影响更强。因此,各省应积极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推进农村工业化进程,提高农产品质量和附加值,打造农村发展新模式。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杨习铭 郭若劼 高志刚
深入剖析能源数字化转型对出口贸易竞争力的影响,对破解能源危机和“不可能三角”难题、激发科技创新活力、促进要素流动、助力降本增效减污、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等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能源数字化转型影响出口贸易竞争力的理论机制,在此基础上实证检验2013—2020年我国30个省份能源数字化转型对出口贸易竞争力的影响,并运用中介和调节效应分别从贸易开放度、营商环境和政府数字关注度等角度对能源数字化转型影响出口贸易竞争力的作用机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第一,能源数字化转型有利于提高出口贸易竞争力,但存在区域异质性;第二,能源数字化转型基础和转型规模能提高出口贸易竞争力,转型潜力在前期对出口贸易竞争力有一定抑制作用;第三,贸易开放度对能源数字化转型影响出口贸易竞争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第四,营商环境和政府数字关注度能调节能源数字化转型对出口贸易竞争力的影响。因此,重视能源数字化转型中的数据融通、技术创新和人才培育,通过改善产品结构、优化营商环境、配套政策支持,将更好地提升我国出口贸易竞争力。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智 陈浩男 王雪莹
制造业的转型问题亟待解决,而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可能是有效解决途径。选取2005—2019年30个样本国家的相关面板数据,从异质性层面和整体层面进行探讨。研究结论为:整体看,生产性服务进口复杂度与制造业整体出口竞争力之间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异质性层面看,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均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发达国家影响程度小于发展中国家;技术复杂度对高技术制造业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对中低技术制造业的影响为负,根据总体看是正向促进作用,进口技术复杂度显著地促进了高技术制造业的发展,进而弥补了中低技术制造业的负面影响;进口中高技术复杂度的服务可以促进出口竞争力,而低技术复杂度的服务并不能增强出口竞争力;路径机制看,生产性服务进口技术复杂度与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由要素重组效应、贸易补偿效应和技术溢出效应所影响。基于上述结论,提出改善进口复杂度比重、推进产业融合、降低进口贸易壁垒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等对策建议,以期提高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张宝友 杨玉香 孟丽君
在构建"产业发展水平评价"理论模型的基础上,本文从产业的竞争能力、创新能力和载体支撑能力"三力"视角设计了我国服务业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实证我国服务业整体发展水平和"三力"的非均衡程度。借助"出口技术含量指数"计量我国服务贸易出口竞争力。之后,分别从整体和"三力"及部门视角实证检验两者关系。研究显示:(1)我国服务业发展水平、服务贸易出口竞争力均呈现逐年提升的发展趋势,但近年来增长幅度有所下降;(2)整体而言,我国服务业发展与服务贸易出口竞争力提升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前者是后者的格兰杰原因;(3)服务业"三力"中的"创新能力"对其出口竞争力的贡献度最小,这与我国服务业创新能力不强且科技成果转化成生产力效率不佳有关;不同的服务部门对服务贸易出口竞争力的影响程度存在着差异性,现代服务业相对传统服务业对服务贸易出口竞争力的作用更为明显。文章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促进我国服务业发展和提升服务贸易出口竞争力的对策。
关键词:
服务业 服务贸易 竞争力 “三力”模型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张宝友 杨玉香 孟丽君
在构建"产业发展水平评价"理论模型的基础上,本文从产业的竞争能力、创新能力和载体支撑能力"三力"视角设计了我国服务业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实证我国服务业整体发展水平和"三力"的非均衡程度。借助"出口技术含量指数"计量我国服务贸易出口竞争力。之后,分别从整体和"三力"及部门视角实证检验两者关系。研究显示:(1)我国服务业发展水平、服务贸易出口竞争力均呈现逐年提升的发展趋势,但近年来增长幅度有所下降;(2)整体而言,我国服务业发展与服务贸易出口竞争力提升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前者是后者的格兰杰原因;(3)服务
关键词:
服务业 服务贸易 竞争力 “三力”模型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吴凤娇 陈忠
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入发展和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生产性服务业获得快速发展,并日益对各国(地区)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推进金融、教育、文化、医疗等服务业领域有序开放,放开建筑设计、会计审计、商贸物流、电子商务等服务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2014年8月,国务院进一步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生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喻美辞
随着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其作为一种软性生产资料将越来越多地进入生产领域,有利于提升制造业竞争力。在考察珠三角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互动关系的基础上,运用1998—2009年珠三角地区9个城市以及29个制造业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珠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对制造业竞争力的这种积极效应。研究结论是:生产性服务业的人才、技术、知识含量高,资源消耗低,可以通过促进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深化、降低生产成本、培育产品差异化优势等途径提升珠三角制造业的竞争力。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制造业 竞争力 珠三角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影 石凯
2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入发展和网络信息技术的更新升级,生产性服务贸易在服务贸易内部的地位稳中有升,在世界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中的地位日益显著,本文从生产性服务贸易竞争力入手,从经济规模、收入水平、外商投资、货物贸易规模、服务业发展水平、服务贸易开放度研究与生产性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关系,通过平稳性检验、回归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的分析,得出相关结论并就提升生产性服务贸易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莫莎 王佩婷
本文采用最新测度行业低碳贸易竞争力的方法,测算了19952011年36个国家的工业低碳贸易竞争力,分析了生产性服务进口质量促进工业低碳贸易竞争力提升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生产性服务进口质量的提升对工业低碳贸易竞争力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相对于发达国家,其对发展中国家的促进作用更大;将生产性服务分类考察发现,不管对于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高技术类型的生产性服务进口质量对工业低碳贸易竞争力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低技术类生产性服务进口质量的促进作用相对更大。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莫莎 王佩婷
本文采用最新测度行业低碳贸易竞争力的方法,测算了1995~2011年36个国家的工业低碳贸易竞争力,分析了生产性服务进口质量促进工业低碳贸易竞争力提升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生产性服务进口质量的提升对工业低碳贸易竞争力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相对于发达国家,其对发展中国家的促进作用更大;将生产性服务分类考察发现,不管对于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高技术类型的生产性服务进口质量对工业低碳贸易竞争力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低技术类生产性服务进口质量的促进作用相对更大。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宏 叶丽 杜学知
在国际分工深化过程中,生产性服务贸易竞争力对一国经济结构的优化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在"JK模型"的基础上,从需求、比较优势、规模经济和技术进步等角度,对提升生产性服务贸易竞争力的路径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我国参与国际分工,提升生产性服务贸易竞争力可行性的建议。
关键词:
国际分工 生产性服务贸易 贸易竞争力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余道先 刘海云
本文对1997年以来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进出口贸易结构进行了经验分析,对生产性服务贸易各部门的贸易竞争力指数和Michaely竞争优势指数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进出口结构不合理,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生产性服务业总体国际竞争力较弱且发展不平衡。最后,文章对此进行了分析并得出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贸易 贸易结构 贸易竞争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