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11)
- 2023(14406)
- 2022(11582)
- 2021(10224)
- 2020(8171)
- 2019(18363)
- 2018(17793)
- 2017(34037)
- 2016(18211)
- 2015(20223)
- 2014(19851)
- 2013(19800)
- 2012(18865)
- 2011(17413)
- 2010(17505)
- 2009(16200)
- 2008(15874)
- 2007(14144)
- 2006(12924)
- 2005(11987)
- 学科
- 济(88391)
- 经济(88310)
- 管理(48635)
- 业(47324)
- 企(34072)
- 企业(34072)
- 方法(31894)
- 中国(28419)
- 数学(28203)
- 数学方法(28048)
- 贸(27679)
- 贸易(27663)
- 易(26922)
- 农(25301)
- 地方(25041)
- 业经(21430)
- 财(19240)
- 农业(17004)
- 制(15939)
- 银(15839)
- 银行(15798)
- 行(15367)
- 融(15068)
- 金融(15067)
- 学(14830)
- 出(14811)
- 环境(14517)
- 地方经济(13957)
- 产业(13849)
- 发(13694)
- 机构
- 学院(272117)
- 大学(271401)
- 济(121851)
- 经济(119654)
- 管理(100258)
- 研究(99329)
- 理学(85789)
- 理学院(84740)
- 管理学(83599)
- 管理学院(83089)
- 中国(75676)
- 科学(59460)
- 京(57867)
- 财(54773)
- 所(50714)
- 农(50113)
- 研究所(45921)
- 中心(44301)
- 财经(43165)
- 业大(41060)
- 江(40990)
- 农业(39615)
- 经(39255)
- 经济学(38519)
- 北京(36739)
- 范(36206)
- 院(35915)
- 师范(35761)
- 经济学院(35134)
- 州(32935)
- 基金
- 项目(179601)
- 科学(141250)
- 基金(130160)
- 研究(129912)
- 家(115015)
- 国家(114067)
- 科学基金(95947)
- 社会(85940)
- 社会科(81838)
- 社会科学(81818)
- 省(70160)
- 基金项目(68587)
- 自然(59425)
- 划(59354)
- 自然科(57991)
- 自然科学(57973)
- 教育(57184)
- 自然科学基金(56920)
- 资助(51717)
- 编号(51207)
- 发(45197)
- 重点(40900)
- 成果(40880)
- 部(39478)
- 创(37703)
- 国家社会(36632)
- 发展(36201)
- 课题(35717)
- 展(35657)
- 创新(35466)
- 期刊
- 济(135446)
- 经济(135446)
- 研究(83451)
- 中国(54284)
- 农(45904)
- 学报(44498)
- 科学(39707)
- 财(38037)
- 管理(36035)
- 大学(33117)
- 农业(31668)
- 学学(31281)
- 融(29430)
- 金融(29430)
- 教育(25487)
- 业经(23832)
- 经济研究(23377)
- 贸(21269)
- 技术(21214)
- 财经(21049)
- 问题(20044)
- 国际(18639)
- 经(18161)
- 业(16541)
- 商业(14596)
- 技术经济(13544)
- 世界(13519)
- 图书(12885)
- 科技(12736)
- 理论(12554)
共检索到4191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世进 徐佳琦 司增绰
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和资源的紧缺,由传统要素驱动的出口增长机制难以为继。在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背景下,加快发展数字贸易,是推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外贸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以2012—2022年省级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从综合评价的角度,采用熵值法从数字基础设施、数字创新能力、数字产业及数字贸易潜力4个方面构建省份数字贸易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标体系并进行测度,同时通过构建随机前沿引力模型测算各区域出口效率,采用空间杜宾模型从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配置两方面分析数字贸易发展对出口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2012—2022年间,我国区域数字贸易发展水平和出口效率不断提高,但存在明显的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呈现东高西低的特征,且东部地区数字贸易发展水平和出口效率远高于中、西部地区。数字贸易发展对我国区域出口效率具有空间溢出效应且存在倒U形特征,数字贸易的发展弱化了传统贸易壁垒,既显著促进本地出口效率提升,也促进邻近地区出口效率提升,但随着数字贸易发展引致数字贸易壁垒的出现,又可能成为制约出口效率提升的重要因素。机制分析表明,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能够强化数字贸易发展对出口效率提升的作用,且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资源配置的改善能够强化数字贸易发展对本地区出口效率提升的作用,但在不同的空间权重矩阵下呈现出不同的空间溢出效应。区域异质性分析表明,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对出口效率的促进主要在中、西部地区起作用,资源配置优化效应在东部地区发挥作用。基于此,要完善数字贸易规则,弱化数字贸易壁垒。加强区域协同,推动地区出口效率提升。因地制宜制定发展战略,实现区域外贸高质量发展。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葛飞秀 张智焜
当前,互联网技术已成为社会经济运行最重要的支撑,数字经济也已经成为推动产业升级、引领经济发展、改变国际竞争局势的重要力量。数字经济对服务贸易的作用也尤为突出。与此同时,全球货物贸易规模的增长速度已经逐渐落后于服务贸易,服务贸易已然成为全球贸易增长的重要动力源泉。中国服务贸易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也越来越显著。然而,中国的服务贸易起步晚,虽然经过了长时间的追赶过程,其发展水平还远远落后于大部分发达国家,服务贸易仍以进口为主,贸易逆差持续扩大。不理想的现状和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都迫使我国服务贸易去寻找新的发展机遇。伴随着新型数字技术(如大数据计算、人工智能、5G技术、物联网等)研究成果的涌现以及在各类商业模式中的深度运用,数字驱动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的特征逐渐显现出来。数字经济不仅推动服务贸易远程交易量增加,促进高附加值服务贸易的发展和服务贸易结构的升级,还在疫情暴发、贸易受阻的情况下成为国际贸易的稳定剂。在实证分析方面,本研究基于中国对全球109个国家2008—2016年服务贸易出口的面板数据,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分析了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中国服务贸易出口总规模、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出口规模以及非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出口规模的影响,从而探究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对中国服务出口规模增长以及结构升级的作用。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张寒
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中国在世界贸易中有着极大的优势和发展前景。但中国在世界贸易中起步较晚,且整体经济基础较为薄弱,因此,如何持续有效提升中国国际贸易水平是重中之重。以区域贸易协定新规则制定为切入点,以中国与东盟地区国家贸易数据为研究样本,研究了区域贸易协定新规则制定对中国出口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东盟地区 区域贸易协定新规则 高质量发展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潘家栋 肖文
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促使我国出口贸易提速增效。在剖析互联网对出口贸易的影响机制的基础上,本文选取21个主要出口贸易伙伴来实证检验互联网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结论表明:互联网对于出口贸易的影响机制体现在成本路径上,包括降低信息搜寻成本、沟通成本及生产成本。实证检验表明出口国家和地区与进口国家和地区的互联网发展对于我国出口贸易均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发达国家和地区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回归结果呈现差异性,互联网对于我国出口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影响呈现强正相关性,而对于我国出口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影响相对较弱。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孙春露 寗家洋
随着全球化和技术的进步,数字经济已成为推动国际贸易增长的关键力量。特别是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国家中,数字经济的发展对提升服务贸易出口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2012-2022年间RCEP成员国的相关数据,旨在深入探讨数字经济发展对服务贸易出口效率的影响机制。通过实证分析发现:数字经济的发展显著提升了RCEP国家的服务贸易出口;在经济自由度较高的国家中,数字经济的正向影响更加显著,说明良好的市场环境为数字技术的应用和效果发挥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为进一步发挥数字经济作用,推动国际贸易发展,建议我国优化数字基础设施,完善相关法规政策,提升整体经济自由度,以充分利用数字经济潜力,推动服务贸易的高效和可持续发展。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万睿鋆
当前气候问题成为各国关注的重点,我国就此提出“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的目标,政府就此对各类企业进行碳排放管理,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国区域出口贸易面临新的挑战。本文以欧盟、北美、东亚三大区域为主要研究对象,讨论其全球价值链嵌入度与碳排放成本的关系和主要贸易产品,分析得出“双碳”政策对我国出口贸易有以下三点影响:机电行业出口存在限制、劳动密集型行业发展绿色技术转型低碳低耗、全球区域间逐一形成绿色贸易壁垒,进一步得出在此背景下促进我国区域出口贸易需要完善全国碳市场对接全球、丰富碳金融类型、推广落实ESG评价体系、打造绿色“一带一路”新阶段的发展路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苗宇 巩凡
本文通过构建商贸流通业数字化发展指标体系,探究其对我国出口贸易发展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商贸流通业数字化对我国出口贸易发展水平呈正向显著性,商贸流通业数字化发展能够有效促进出口贸易发展。分地区来看,商贸流通业数字化存在显著区域差异性,从东部至中部再到西部地区,对我国出口贸易发展水平的影响效应逐步递减。通过设定门槛模型来看,商贸流通业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在门槛值内对出口贸易发展水平具有显著促进作用。最后,本文提出统筹商贸流通业数字化规划,增强商贸流通业数字化技术创新,加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等相关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韩海英
本文通过构建数字贸易发展和生产性服务业出口竞争力指标体系,采用固定效应和门槛模型,探究二者间的线性和非线性影响。研究结果发现:数字贸易发展对生产性服务业出口竞争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分地区来看,数字贸易发展对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出口竞争力自东向西呈现逐步减弱趋势;从门槛模型反馈来看,当数字贸易发展门槛值大于2.105且小于4.511时,数字贸易发展将对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出口竞争力影响作用从不显著转为正向显著。最后,本文提出统筹数字贸易发展规划、增强数字贸易技术创新、鼓励有实力地区开展自贸区和保税区建设等相关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伟康
如何发挥数字贸易的赋能作用增强我国出口贸易竞争力,实现贸易高质量发展是我国推进贸易强国建设的必由之路。本文在构建并测算数字贸易发展水平和出口产品质量水平的基础上,就数字贸易发展对我国出口产品质量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数字贸易发展对我国出口产品质量提升会产生显著的直接影响效应,同时也能够通过对外开放度的中介机制作用对我国出口产品质量提升产生间接影响,且对外开放度的中介效应表现为部分中介效应;与此同时,省域经济规模、产业结构、金融深化、研发创新投入、建有自贸区都会对我国出口产品质量产生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且研发创新投入对出口产品质量的促进作用最强,而省域经济规模和金融深化对出口产品质量的促进作用相对较小。最后本文从重视数字贸易发展、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提升贸易企业数字化水平、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郭霞萍
在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本文基于2013-2021年面板数据测算和分析了RCEP成员国数字贸易发展水平及演变情况,并实证检验数字贸易发展对我国跨境电商出口额的影响效应。得到以下结论:第一,在考察期内,各成员国数字贸易发展水平稳步上升,但成员国间发展差距较大,且有进一步拉大的迹象;第二,成员国数字贸易发展提高了我国对其跨境电商出口额;第三,成员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规模、消费需求与我国对其跨境电商出口额显著正相关,但两国首都间的距离抑制了跨境电商贸易。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海梅
数字经济的强渗透性特征影响着国际贸易的诸多方面,量化分析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有着现实意义。在分析了数字技术影响国际贸易途径的基础上,运用异质性随机前沿时变(TRESFA)方法,采用2000—2019年江苏与RCEP国家的贸易数据,计量分析得出结论:贸易相关国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每增长10%,促进双边进出口贸易额增长1.8%,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进出口贸易有着积极推动作用。通过把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是否纳入影响贸易效率的因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认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贸易效率具有同样的促进作用。同时,创新呈现的RCEP各国的贸易效率曲线图可以直观反映近20年各国的贸易效率变化情况,对贸易效率研究提出新的角度。建议我国应在积极把握RCEP关税下降和累积原产证制度等有利条件的同时,参与RCEP国家交通基础建设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各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来促进双边贸易。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候杰 刘旭晨
欧亚经济联盟是中国“一带一路”重要的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逐年快速增长。数字贸易的发展为中国和欧亚经济联盟贸易合作注入了新动力,有力推动了双方贸易高质量发展。从信息网络基础建设、数字技术水平、数字产业水平、贸易潜力4个维度构建数字贸易发展水平指标评价体系,运用相对熵的TOPSIS法对2010—2020年欧亚经济联盟数字发展水平进行测度。进一步,采用扩展引力模型实证分析欧亚经济联盟数字贸易发展水平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结果显示,欧亚经济联盟数字贸易水平发展速度较快,但总体水平偏低,各成员国间存在一定差距,同时数字贸易发展水平对中国出口贸易有显著促进作用。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加快网络信息基础建设、完善数字贸易法律政策及治理能力、联合培养数字贸易专业人才、深化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国家的数字贸易合作与往来等对策建议。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杨碧舟 彭羽
在量化区域数字贸易规则深度的基础上构建RTA数字贸易规则网络,实证探究网络地位对一国服务出口复杂度的影响。研究发现,RTA数字贸易规则网络中心度的提高能够显著提升一国服务出口复杂度,这种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促进规制融合及降低信息成本两条渠道实现的。异质性分析表明,网络中心度对服务出口复杂度的影响在不同收入水平的国家间存在异质性;数字经济条款和电子商务条款网络中心度的提高能够促进服务出口复杂度提升,数据流动条款对高收入国家的影响显著为正,知识产权条款对非高收入国家的影响显著为正。这为中国加快构建全球RTA数字贸易规则网络,提高规则影响力和网络地位,提升服务出口复杂度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志娟
伴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迅速增长,收入分配的不平等也逐渐显现出来,尤其是近些年,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已经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本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探讨出口贸易究竟对城乡收入差距是否有影响。研究发现:出口贸易规模对城乡收入分配是有影响的,并且在不同地区作用的效果不同;此外,进一步探讨了对外贸易的结构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出口贸易结构也能影响城乡收入差距。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崔日明 郭贞贞 陈永胜
本文选取2001—2018年间66个经济体作为研究样本,考察区域贸易协定的数字贸易规则对出口国内增加值的影响及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区域贸易协定的数字贸易规则深化能够通过降低贸易成本和缩短制度距离促进出口国内增加值的提升;从数字贸易规则条款类型来看,电子商务章节条款与数字知识产权条款的正向促进效应显著;从不同收入类型的国家来看,对出口国为高收入国家的促进效应显著为正,而对贸易伙伴为中高收入国家和中低收入国家的促进效应显著为正;从产业类型来看,区域贸易协定数字贸易规则促进了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出口增加值;从中间品和最终品来看,区域贸易协定数字贸易规则对中间品的正向促进效应较显著。本研究为中国参与全球数字贸易规则制定,推动中国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