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275)
2023(17293)
2022(14107)
2021(12507)
2020(10383)
2019(23701)
2018(23019)
2017(43697)
2016(23583)
2015(26345)
2014(26464)
2013(26325)
2012(24801)
2011(22394)
2010(22898)
2009(21308)
2008(21750)
2007(19819)
2006(17638)
2005(16348)
作者
(71453)
(59756)
(59697)
(56558)
(38177)
(28709)
(27257)
(23389)
(22539)
(21354)
(20322)
(19984)
(19333)
(19163)
(18664)
(18469)
(18059)
(17840)
(17389)
(17281)
(15051)
(15017)
(14663)
(13707)
(13435)
(13430)
(13407)
(13392)
(12006)
(11954)
学科
(112741)
经济(112630)
(89426)
(77994)
企业(77994)
管理(77682)
方法(44628)
数学(34997)
业经(34875)
数学方法(34671)
(34419)
(30607)
中国(30360)
地方(27220)
(26772)
贸易(26754)
(25860)
农业(23877)
(21762)
财务(21721)
财务管理(21686)
(20639)
企业财务(20489)
技术(20213)
(19437)
(19192)
理论(18366)
(16695)
银行(16660)
环境(16313)
机构
学院(353086)
大学(347555)
(149546)
经济(146476)
管理(134957)
研究(121930)
理学(114712)
理学院(113397)
管理学(111595)
管理学院(110919)
中国(94484)
(74788)
科学(74158)
(68654)
(63197)
(62792)
研究所(56478)
(56379)
中心(55671)
财经(53839)
业大(51549)
农业(49562)
(48635)
北京(47413)
(46032)
师范(45571)
经济学(44999)
(44847)
(44497)
经济学院(40846)
基金
项目(227165)
科学(179265)
研究(166649)
基金(163506)
(142435)
国家(141177)
科学基金(121364)
社会(106142)
社会科(100813)
社会科学(100784)
(91008)
基金项目(86472)
自然(77344)
自然科(75552)
自然科学(75532)
(75263)
教育(75034)
自然科学基金(74202)
编号(67901)
资助(65758)
成果(54485)
(54158)
重点(51733)
(49553)
(49163)
课题(47025)
创新(45670)
(45523)
国家社会(44053)
科研(43537)
期刊
(174515)
经济(174515)
研究(105390)
中国(72895)
(58649)
(55313)
管理(53393)
学报(52256)
科学(49844)
农业(40112)
大学(39414)
学学(37174)
教育(35444)
(33378)
金融(33378)
技术(32663)
业经(31253)
经济研究(27530)
财经(26508)
(24219)
问题(23948)
(22905)
(22112)
技术经济(19960)
国际(19323)
商业(18255)
世界(17559)
现代(17039)
统计(16650)
图书(16324)
共检索到5458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振举  李小想  
本文选取2010-2020年我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构建数字贸易与流通业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模型,实证分析二者的空间分布特征和耦合协调水平。研究得出,考察期间我国数字贸易水平增速变化趋势并不稳定,流通业高质量发展增速呈波动上升趋势;数字贸易与流通业高质量发展间呈现高度耦合状态,东部地区耦合关系呈波动现象;数字贸易与流通业高质量发展间协调关系处于低度协调阶段,东部最高、西部次之、中部最低。基于此,提出强化顶层设计,创新协调体制;加快数字新基建布局,夯实产业融合根基;建构网络安全屏障,严守信息安全红线;推动智能化转型,塑造数字化发展优势,全方位强化数字贸易与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协调能力。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何寿奎  简东涵  
厘清数字经济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影响效应及其耦合协调性,有利于优化高技术研发空间布局和数字产业发展战略,更好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本文以中国2013~2020年31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构建数字经济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并进行测算,实证考察数字经济发展对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影响效应。结果显示:我国高质量发展水平呈现东部>中部>西部的布局,并且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水平呈现低-低聚集,中部地区不显著,东部地区的江苏省、上海市、浙江省和福建省呈现高-高聚集;数字经济发展对高质量发展水平具有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并且空间溢出效应大于直接效应。进一步构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系统,耦合协调度结果表明,东部地区最高,西部地区最低,中部地区与东北部地区在二者之间。建议我国高质量发展水平具有低-低聚集和聚集性不显著的地区,要加大数字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投入;国家在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和加快高质量发展时,要重视区域发展的均衡性和协调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康艳青  刘羽晴  朱永明  
构建经济与生态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及地理探测器探究了2011—2018年沿黄城市耦合协调度发展的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并运用灰色GM(1,1)模型对耦合协调度进行预测。结果表明:(1)2011—2018年,沿黄地区生态与经济发展水平均呈增长趋势,下游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高于中上游地区,而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上游表现最为良好。(2)经济与生态二者发展水平等级对应程度较弱,存在时空上的差异性,耦合协调度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发展趋势,流域整体处于中度协调水平。(3)耦合协调水平受多种影响因素共同作用,作用程度存在一定的地域性和差异性。(4)从预测结果来看,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在短期内保持平稳上升趋势,但总体提升与演进的速度较为缓慢,处于中、高度协调过渡阶段,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康艳青  刘羽晴  朱永明  
构建经济与生态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及地理探测器探究了2011—2018年沿黄城市耦合协调度发展的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并运用灰色GM(1,1)模型对耦合协调度进行预测。结果表明:(1)2011—2018年,沿黄地区生态与经济发展水平均呈增长趋势,下游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高于中上游地区,而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上游表现最为良好。(2)经济与生态二者发展水平等级对应程度较弱,存在时空上的差异性,耦合协调度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发展趋势,流域整体处于中度协调水平。(3)耦合协调水平受多种影响因素共同作用,作用程度存在一定的地域性和差异性。(4)从预测结果来看,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在短期内保持平稳上升趋势,但总体提升与演进的速度较为缓慢,处于中、高度协调过渡阶段,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程建平  
本文基于熵值法与耦合协调模型测算物流业发展水平、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以及二者的耦合协调度,并采用地理探测器分析两者耦合协调的主要驱动因素,探究物流业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分异机理。研究发现:在样本期间内,物流业发展水平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均呈现平稳上升趋势;物流业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度整体呈现上升态势,但协调水平总体处于较低区间且区域差异显著,呈现出东、中、西依次递减的空间格局;物流业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一直呈正向空间集聚;人口规模、城镇化水平、政府支持、经济发展水平和投资强度对物流业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空间布局发挥综合影响作用,且不同时期驱动因子的作用强度也不同。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郭旭  闫博  杨良  
商贸流通业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合是构建高质量商贸市场的关键举措,亦是建设现代化产业发展体系的根本要义。本文立足商贸流通业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机理,基于2011-2020年统计数据实证分析两大系统耦合协同关系。研究表明,全国商贸流通业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均得到明显提升,且两大系统间存在紧密协同发展关系。该协同关系于2011-2012年处于低位,2013-2014年过渡为初级协调,2015-2016年实现中等协调,2017-2020年呈现高度协调。随着商贸流通业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持续提升,两大系统耦合协同度将随之提高。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关海玲  张宇茹  
基于中国2006—2018年省际样本数据,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Dagum基尼系数对环境规制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度及其差异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样本时间段内,环境规制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度呈上升趋势,但整体耦合协调度不高,处于勉强协调阶段;分地区测算,耦合协调度由高到低依次为东部、中部、东北和西部地区;差异性分析发现,环境规制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整体差异缩小,地区间差异是差异性的主要来源。据此提出不同地区应根据实际情况实行差异化政策,以提高环境规制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的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关海玲  张宇茹  
基于中国2006—2018年省际样本数据,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Dagum基尼系数对环境规制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度及其差异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样本时间段内,环境规制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度呈上升趋势,但整体耦合协调度不高,处于勉强协调阶段;分地区测算,耦合协调度由高到低依次为东部、中部、东北和西部地区;差异性分析发现,环境规制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整体差异缩小,地区间差异是差异性的主要来源。据此提出不同地区应根据实际情况实行差异化政策,以提高环境规制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的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丽   任保平   汪浩  
数字经济与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是推动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文章基于2008—2020年中国31个省份相关数据,利用熵权法、耦合协调度模型、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随机效应面板Tobit模型对数字经济和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度的时空趋势、区域差异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中国数字经济与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度整体呈稳定上升态势;四大地区异质性特征明显;两大系统总体空间差异呈缓慢下降态势,东部地区区域内空间差异最大,东-西、东-东北、东-中区域间差异较大,超变密度是造成区域空间差异的主要来源;经济发展水平、技术创新、环境规制、金融水平、对外开放度和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对区域耦合协调发展的影响具有差异。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鲁晨琪  
本文基于耦合协调度和空间相关性模型,考察全国和省市层面商贸流通业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并分析了耦合协调度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显示:2010-2021年全国商贸流通业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水平呈波动上涨态势;上海商贸流通业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最高,北京、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次之,广西、贵州、云南等地耦合协调程度较低;全局莫兰指数显示,商贸流通业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耦合协调程度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孟勐珺  王应明  叶菲菲  
本文基于2015~2019年中国省域数据,建立物流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关联系数标准差测算指标权重,运用证据推理测度我国物流业发展水平,运用空间计量方法揭示空间分布特征及速度与质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我国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呈现稳步提升的态势;我国物流业高质量发展呈现非均衡性和稳定性;我国物流业于2019年步入“高质量-高速度”发展阶段。旨在为推动我国物流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提供可量化的参考依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高爽  
我国经济发展和人口分布长期存在着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制约着国民经济全面可持续发展,因此对流通产业发展和人口集聚之间协调性研究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流通业和人口理论,创建区域流通业发展水平和人口集聚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测度指标权重,之后构建空间耦合协调性评价模型,获取2008-2017年我国31个省级区域(港澳台除外)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流通业发展水平和人口集聚在省级尺度上有较高耦合度;耦合协调度从东部沿海到西部地区呈阶梯状分布,空间上与东、中、西部划分保持基本一致;东部地区协调度较中西部有明显优势。最后,针对不同区域耦合协调性差异,本文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杨  
本文以2011-2020年31个省份为研究对象,采用熵值法对数据进行处理,构建数字经济与流通业发展韧性的耦合协调模型,探讨二者耦合协调关系,并对其时空演变特征进行研究。研究发现:2011-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与流通业发展韧性的耦合度和协调度均呈现不断上升趋势,但各省份在不同时期的变化趋势不同,整体差异较大;2011-2020年,数字经济与流通业发展韧性一直处于高水平耦合阶段,变化幅度较小,但各地区协调度差异却较大。具体来说,东部发达地区数字经济与流通业发展韧性的耦合度和协调度都较高,而中西部地区数字经济与流通业发展韧性耦合协调的整体水平较低,但增长较为明显;2011-2020年,数字经济与流通业发展韧性耦合协调度一直呈正向空间集聚,但是集聚程度和集聚模式有一定变化。具体来说,东部发达地区呈现明显扩散模式,中西部地区趋向抱团式集聚。因此,为促进数字经济与流通业发展韧性的耦合协调发展,各地区应根据地方特色制定数字经济发展战略,并促进流通业健康发展。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圆  郝枫  李婧文  
基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首先以时序全局主成分方法测度中国大陆31个省区市的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而借助Dagum基尼子群分解法揭示地区差异,通过耦合协调与灰色关联方法识别各地区内部发展差异;最后选用面板向量自回归(PVAR)技术,探讨新发展理念对高质量发展水平的作用强度及相对重要性。研究发现:(1)我国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总体差异有所减小,尽管子群内存在明显分化,但超变密度差异才是其首要来源。(2)近年来,我国高质量发展水平与新发展理念达到较强关联,但耦合协调度尚未收敛。东部地区耦合协调等级普遍较高,而中部地区发展速度最快,多数省份跨越濒临失调状态,仅少数西部省份处于轻度失调阶段。(3)新发展理念对高质量发展水平有明显促进作用,东部地区以创新和开放为主导因素,中西部地区则在绿色与协调方面更具优势。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石翠仙  
本文首先选取2013-2022年数据,对选取的我国31个省份流通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结果显示“数实融合”视角下我国流通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不高,但是增长速度较快。其次,对我国不同区域流通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结果显示东部地区发展水平最高,西部地区发展水平最低。最后,对我国不同区域流通产业高质量发展主要优势环节进行分析,根据其区域分布特征提出政策建议,进而促进我国流通产业整体高质量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