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34)
- 2023(8907)
- 2022(7054)
- 2021(5952)
- 2020(5058)
- 2019(11937)
- 2018(11576)
- 2017(22638)
- 2016(11983)
- 2015(13686)
- 2014(13970)
- 2013(14018)
- 2012(13313)
- 2011(12202)
- 2010(12497)
- 2009(11669)
- 2008(11873)
- 2007(10948)
- 2006(9545)
- 2005(8660)
- 学科
- 济(60821)
- 经济(60776)
- 管理(32023)
- 业(30898)
- 方法(27058)
- 企(24377)
- 企业(24377)
- 数学(23445)
- 数学方法(23215)
- 贸(20600)
- 贸易(20589)
- 易(19947)
- 业经(15570)
- 农(15366)
- 中国(14563)
- 财(13295)
- 地方(11619)
- 学(11151)
- 产业(10645)
- 农业(9794)
- 制(9461)
- 信息(9223)
- 关系(8971)
- 银(8825)
- 银行(8799)
- 融(8756)
- 金融(8754)
- 总论(8675)
- 出(8637)
- 信息产业(8537)
- 机构
- 大学(186981)
- 学院(184480)
- 济(81692)
- 经济(80088)
- 管理(68803)
- 研究(64495)
- 理学(58823)
- 理学院(58153)
- 管理学(57136)
- 管理学院(56769)
- 中国(48078)
- 京(39618)
- 科学(38293)
- 财(36416)
- 所(33041)
- 农(32964)
- 研究所(29890)
- 中心(29627)
- 财经(28901)
- 江(28540)
- 业大(27566)
- 农业(26112)
- 经(26061)
- 经济学(25950)
- 北京(25036)
- 范(24346)
- 师范(24123)
- 经济学院(23754)
- 院(23190)
- 州(22529)
- 基金
- 项目(119463)
- 科学(92634)
- 研究(88015)
- 基金(85779)
- 家(74632)
- 国家(74058)
- 科学基金(62160)
- 社会(55731)
- 社会科(52963)
- 社会科学(52944)
- 省(46174)
- 基金项目(44718)
- 教育(39853)
- 划(38852)
- 自然(38293)
- 自然科(37382)
- 自然科学(37366)
- 编号(36707)
- 自然科学基金(36666)
- 资助(35011)
- 成果(30315)
- 重点(27151)
- 部(26682)
- 发(26459)
- 创(24635)
- 课题(24590)
- 国家社会(23644)
- 科研(23361)
- 创新(23060)
- 教育部(22748)
共检索到2794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盛斌 高疆
在数字技术创新的驱动下,国际贸易在经历了传统贸易和价值链贸易之后,将进入数字贸易时代,贸易主体、贸易模式、交付模式、贸易对象和贸易监管政策正在面临全方位的变革。在影响贸易的传统因素中,技术创新、劳动力禀赋、有形基础设施、市场规模等仍将对数字贸易发挥作用,但其显著性或影响机制却已发生变化,而数字基础设施、信任与风险管理等新决定因素将产生重要的影响。在贸易规则层面,数字贸易不仅要求对WTO现有规则进行适应性澄清、修订与扩充,更需就多边贸易体制尚未包含的数据跨境流动、隐私、消费者保护、竞争政策等新规则进行磋商与谈判,以回应全球数字治理的新诉求。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范海君
无论是投资贸易替代论还是投资贸易互补论,以及后来的学者对贸易与投资进行实证分析之后的新发现,都是对不同时期下的投资与贸易关系的研究成果,是随着跨国公司海外投资的蓬勃发展而不断发展与完善的。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之间虽然体现出了替代和促进关系,但是这种替代和促进的程度是不容易准确的测量出来,也是经验研究不容易把握的。国际直接投资不仅对国际贸易存在着量的作用,还存在质的作用。在国际直接投资贸易效应的分析中,应该更多地运用定性方法,这样才更有说服力。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耀中 刘志忠
本文运用一个绝对优势的修正模型考察了本币升值的社会福利效应,分析了得自 本币升值的利益,并对日本稳定增长时期日元升值的社会福利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进而指出 人民币升值有利于我国社会福利水平提高。
关键词:
本币升值 利益 日元 启示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谢建国
本文在一个多国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多边贸易自由化与区域性贸易协定的关系,模型结果显示,近年来区域性贸易协定的涌现是多边贸易合作深化的一个必然结果。多边贸易合作的深化一方面使成员国利益得以维持,另一方面使一些非区域贸易组织成员国利益受到区域贸易组织的损害,从而从外部推动非成员国寻求加入某个区域贸易组织以使本国福利水平最大化。本文为当前国际贸易区域集团化的趋势给出了一个解释。
关键词:
区域贸易组织 多边贸易合作 博弈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蕙 关利欣 黄薇 洪俊杰
贸易成本长期以来被主流经济学所忽视,虽然西方理论界对于垄断竞争和规模报酬递增假设下建模能力的提升使得贸易成本这一符合经济现实的因素得到重视,但仍未建立起关于贸易成本的系统的理论体系,国内学者对于贸易成本的研究也远未达成共识。本文基于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流通费用、新制度经济学中的交易成本、新兴古典经济学中的交易费用、国际贸易理论中的贸易成本和新经济地理学中的贸易成本的回顾,提出了区别于宏观层面"流通成本"和微观层面"交易成本"的中观层面"贸易成本"的概念,并从不同角度对贸易成本的构成进行划分,对现有的贸易成本的测算方法进行总结,从空间视角考察贸易成本对产业空间布局的影响及其机制,揭示当前时期贸...
关键词:
贸易成本 分析框架 政策含义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林利军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唐保庆 王绮 张伟
本文在借鉴南北贸易理论模型的基础上,从知识产权保护的视角研究了不同模式服务贸易进口的经济效应,并且研究了进口服务品的技术属性在其中发挥的作用。研究发现:(1)对于商业存在模式的服务贸易进口而言,只有发展中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有一个较好的基础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才能够提高发达国家的创新率,发展中国家才能通过服务贸易进口来获得技术溢出,并促进本国的经济增长;(2)在商业存在模式服务贸易进口中,发展中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的加强对高技术含量服务品进口的刺激力度大于低技术含量服务品进口,从而提升了发展中国家服务贸易进口的技术结构;(3)对于非商业存在模式的服务贸易进口而言,知识产权保护的加强阻碍了发展中国家...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王晓天
本文在建立一个简单的结构模型说明贸易、FDI和汇率之间存在互为因果的关系的基础上,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对中国的贸易收支、FDI与实际汇率三者关系进行了动态分析,实证结果从短期和长期角度验证了三者之间的双向因果关系。长期来看FDI对贸易余额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人民币实际贬值的J曲线效应明显,贬值改善贸易余额的时滞大约为两年。出口空间的大小不是影响FDI的主要因素,实际汇率的稳定有利于吸引FDI。贸易收支的顺差和FDI的大量流入是近来人民币升值压力的重要来源,人民币的升值在一定时期内不会恶化我国的贸易收支,但会对FDI的流入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付建
引入比较优势理念分析贸易与行业生产率增长之间的关系,构成企业异质性视野下出口贸易影响生产率的机理。通过数理模型构建出口贸易、比较优势与生产率之间关系的模型,并通过企业微观数据和行业层面数据对此关系进行实证检验。
关键词:
出口贸易 企业异质性 生产率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梁碧波
人类无穷的欲望是促进技术进步和制度变迁的原始动力,而技术和制度在深度和广度上的发展变化,不断地推动着国际贸易模式向更高的层次演进。制度变迁和技术进步在"二元边际"上的差异性导致了不同国际贸易模式在不同区域和不同时点上的非均衡分布。国际贸易模式的演进与升级,又对现有的国际分工格局和国际贸易格局产生明显的影响和冲击。在产品内分工和产品内贸易背景下,将贸易政策的调整对象由最终产品划分为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这两大类型,就更能体现产品内贸易模式下国家对外贸易政策的调节功能,并有助于提高国家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位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葛和平 吴福象
从2005年至今,人民币已有相当幅度的升值。人民币升值的正面效应,国内外许多学者各有所见。人民币升值,虽然给我国带来不利影响,但是作者一直持赞成态度。在杨小凯生产者—消费者模型的基础上,文章构建出口商—进口商模型进行剖析,结果表明,人民币升值有利于增加我国居民的消费者剩余;有利于提升我国的产业结构;有利于优化我国的资源配置;有利于我国的技术创新;有利于缩小竞争性行业与垄断性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
关键词:
人民币升值 出口商—进口商模型 正面效应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鲍晓华
技术性贸易壁垒由于其维护国家安全、保护人类和动植物安全和健康、保证产品质量以及保护环境等方面的正当理由 ,成为了贸易保护主义的庇护所。各进口国频繁使用技术性贸易壁垒来保护本国产业和市场 ,有时候保护的成本是很高的 ,甚至超过了保护的收益所得。本文用一个单一产品市场局部均衡的分析框架 ,演示利用成本收益分析对SPS措施进行政策择优的过程 ,该方法提供了分析不同收益和成本以及贸易限制、价格和福利关系的框架。结论是 ,进口国应该权衡成本和收益 ,技术性贸易壁垒政策的实施要考虑经济效率 ,经济学的分析可以为此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许培源
在Dixit和Norman、Grossman和Helpman的基础上构造了一个以人力资本为基础的内生技术变迁的国际贸易模型来考察南北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动态影响。和以前的文献不同,假定不存在技术的外部性,只存在人力资本的外部性,人力资本积累既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又是贸易影响经济增长的动态机制的决定力量。初始人力资本禀赋决定着贸易分工,人力资本相对积累率决定着分工模式的演变和创新能力的消长,从而决定着长期增长率。因而,对于南方国家而言,提高人力资本积累率是其改变分工地位、提高创新能力、缩小经济差距甚至在长期内实现经济赶超的根本选择。
关键词:
人力资本 南北贸易 经济增长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蔡继明 陈臣 王勇 高宏 王康
本文通过对萨缪尔森有关中美贸易的李嘉图—穆勒模型与广义价值论分析框架的比较,认为中国具有比较优势部门的技术进步虽然会使中美两国共同受益,但中国的受益程度要大于美国;而中国具有比较劣势部门的技术进步虽然短期内会在增进中国贸易利益的同时使美国的贸易利益减少,但这种贸易利益的再分配完全是根据比较利益率均等原则公平竞争等价交换的结果,两国的实际人均收入与自给自足相比仍然是提高的,当这种持续的技术进步导致中美两国比较优势发生逆转时,新的自由贸易模式会使两国的实际人均收入再度提高,美国实际人均收入并不会受到"永久性"损失。按照广义价值论的分析,无论上述情况发生在哪个国家,也无论哪国贸易利益增加或减少,更无论是回到各国自给自足状态还是重启国际分工交换,都与贸易保护无关;一国贸易利益的减少,仅源于本国相关产业技术的相对落后,而非他国的技术进步。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青龙
无论古典、新古典贸易理论,还是新贸易理论,所讨论的形成比较优势的成本主要为生产成本。贸易理论和现实的新进展表明,比较优势理论的成本观有日益广义化、多元化的趋势,进而需要在生产成本的基础上,分别纳入交易成本、环境成本和代际成本。"全成本"是以国际贸易中的生产成本、交易成本、环境成本和代际成本等机会成本为子系统的动态开放系统,四者有机耦合,构成了一国参与国际分工的比较优势的基础。
关键词:
国际贸易 比较优势 全成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