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65)
2023(8527)
2022(6373)
2021(5482)
2020(4023)
2019(8753)
2018(8591)
2017(16894)
2016(8568)
2015(9376)
2014(8878)
2013(8434)
2012(7347)
2011(6636)
2010(6299)
2009(6121)
2008(5667)
2007(4772)
2006(4253)
2005(3864)
作者
(21774)
(18017)
(17776)
(17108)
(11280)
(8466)
(8342)
(6953)
(6731)
(6341)
(6035)
(5997)
(5559)
(5456)
(5410)
(5364)
(5323)
(5284)
(5200)
(5098)
(4324)
(4242)
(4222)
(4076)
(4035)
(4005)
(3942)
(3871)
(3643)
(3501)
学科
(32673)
经济(32645)
管理(23267)
(20663)
(18034)
企业(18034)
(17866)
银行(17721)
(16491)
(13451)
方法(13076)
业经(12683)
数学(11384)
数学方法(11294)
(10740)
金融(10739)
(9519)
贸易(9509)
中国(9420)
业务(9404)
(9357)
产业(9183)
(9077)
制度(9076)
信息(8660)
总论(8341)
信息产业(8296)
(8146)
银行制(8141)
(8059)
机构
学院(112983)
大学(110831)
(47952)
经济(46999)
管理(43755)
理学(37003)
理学院(36688)
管理学(36182)
管理学院(35964)
中国(34656)
研究(32598)
(24703)
(21799)
(21392)
银行(20977)
财经(19914)
(19410)
(18184)
中心(17718)
(16579)
科学(16574)
经济学(16449)
金融(16361)
(16344)
财经大学(15251)
经济学院(15102)
(14582)
(14184)
(14173)
(13372)
基金
项目(75165)
科学(60270)
研究(58765)
基金(55420)
(46537)
国家(46181)
科学基金(41151)
社会(39446)
社会科(37667)
社会科学(37660)
(28918)
基金项目(28169)
教育(26673)
编号(24850)
自然(24008)
(23735)
自然科(23518)
自然科学(23515)
自然科学基金(23083)
资助(21951)
成果(19440)
国家社会(17107)
(16822)
重点(16556)
(16177)
项目编号(16113)
(16079)
课题(15945)
(15598)
创新(15569)
期刊
(49808)
经济(49808)
研究(37176)
(31463)
金融(31463)
中国(19233)
(18800)
管理(15867)
(13128)
学报(12950)
科学(11991)
教育(10550)
大学(10289)
财经(10022)
经济研究(9667)
业经(9646)
学学(9559)
技术(8889)
(8567)
农业(7232)
图书(7147)
理论(7062)
国际(6568)
实践(6532)
(6532)
商业(6486)
(6232)
问题(5775)
(5413)
论坛(5413)
共检索到1743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姚前  
电子银行是信息技术和金融业务创新有机结合的产物,被认为是进入21世纪以来银行业最具影响力的变革。在技术创新推动、用户需求牵引和有效竞争催化下,中国电子银行业务得到了长足发展,从用户体量增长来看已经跨过"引爆点",进入快速扩散阶段,业务模式也从基本功能开始向深化应用纵深发展。随着法定数字货币的渐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姚前  
电子银行是信息技术和金融业务创新有机结合的产物,被认为是进入21世纪以来银行业最具影响力的变革。在技术创新推动、用户需求牵引和有效竞争催化下,中国电子银行业务得到了长足发展,从用户体量增长来看已经跨过"引爆点",进入快速扩散阶段,业务模式也从基本功能开始向深化应用纵深发展。随着法定数字货币的渐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本·布劳德本特  蔡萌浙  
如果央行数字货币只是减少实物现金的需求,可能会令小额支付系统更高效;但如果它完全取代实物现金,就会造成实质上的负利率货币话题对央行官员来说是一个慎之又慎的话题,一方面是因为这类话题,例如什么是货币、货币为什么存在、货币的供给由谁来监管及怎样被监管,似乎容易引起激烈的争论;另一方面是因为"数字货币"的特殊性,决定了这是一个引人关注和研究的领域,英格兰银行也不例外。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裴宏  游宣浩  
现代货币理论以财政货币观为理论起点,以资产负债表和核算原理为分析工具,得出了富有争议的结论。从货币循环和中央银行的角度,立足于马克思货币银行理论,构建了一个包含政府、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在内的货币—资本循环模型;证明现代货币理论的理论起点和分析框架在包含合理直觉的同时,也具有一定局限性,其代表性结论"准备金效应"的成立需要特定的前提。加深对现代货币理论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发展马克思货币银行理论。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程雪军  
货币发展历经私人信用、机构信用、国家信用与技术信用阶段。当前,众多国家积极推进以国家信用与技术信用为基础的法定数字货币,因为它有利于各国掌握货币主权,提升商业银行的运营效率以及金融风险防范水平。然而,不同国家基于资源禀赋的差异,选择了不同的技术发展路线。其中,我国采取中心化的技术路线,稳步推进数字人民币发展,但法定数字货币面临“科林格里奇困境”,对我国商业银行带来数字化冲击: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承受压力,商业银行的信息管理系统面临挑战,商业银行传统经营业务收入锐减,商业银行的物理网点功能日益弱化。因此,我国商业银行亟须探索数字化转型路径:强化风险管理水平助力全面治理风险,深化商业银行的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围绕数字人民币创新业务与产品,加快商业银行的数字化网点转型。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宋爽  刘东民  
自从比特币诞生以来,数字货币及其底层的分布式账本技术迅速在全球推广应用。传统上,货币的发行和流通采用二叉树结构,中央银行为最高节点,中间为商业银行,底层为社会公众和企业。而在分布式账本下,所有节点具有同等权限,彼此之间可直接交易。于是,数字货币的推崇者以去中心化、免信任中介、不可篡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邹传伟  
由中国人民银行开发的数字货币(DC/EP)已趋于成熟,中国人民银行很可能成为全球第一个推出数字货币的央行。DC/EP的技术特性究竟怎样?它的出现会带来怎样的影响?本文根据公开渠道信息,梳理央行DC/EP核心特征并推测DC/EP设计,在与"断直连"前后的第三方支付对比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DC/EP对支付和货币的影响。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张伟  张笑阳  周光友  
一、引言我国央行从2014年开始将数字货币的发行提上了议事日程,并取得了一定进展。尽管目前仍处于研发阶段,业界对于其必要性和机制设计早已进行了多方位的深入探讨。关于数字货币发行的必要性,主要的论点有两种:一种观点认为现金交易的完全匿名性滋生了腐败、逃税、洗钱等犯罪行为,因此应该被更为高效透明的数字货币取代;另一种观点则对近年来全球支付手段的显著变化进行了考量,认为电子支付模式有其内在的优势,因此支付手段的电子化会成为长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剑辉  
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杠杆。当前,以微电子技术为先导的新技术革命,在金融领域正在引起一场深刻的变革。银行电子化、货币电子化和金融电子化,开始走进我们的经济生活。面对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电子化后的银行体制、货币形式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杨军  
作为金融电子化和信息化的产物,电子货币的诞生对现代金融监管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进行有效监管成为中央银行亟待解决的问题。发达国家对电子货币进行监管所积累的经验,值得我国借鉴。本文首先梳理了电子货币监管的有关理论,分析发达国家电子货币监管的典型模式,提出了建立有效的电子货币监管机制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问题,然后对我国中央银行电子货币监管措施提出了一些参考性的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汤春玉  
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银行与电子货币应运而生。网络银行不仅改变了银行与客户之间的联系方式,也改变了银行的服务模式、经营方式和营销方法,网络银行给客户带来了便利,节约了银行经营成本,同时也产生了新的风险,给银行监管带来了新的问题与挑战。如何建立健全网络银行监管体系,加强网络银行和电子货币风险管理,已成为当前监管部门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艳莉  
推广商业银行电子货币,要选择适合规模推广的城市,寻找恰当的切入点,展开营销活动。城区多用途电子货币系统应以非接触式加密存储IC卡为载体多用途电子钱包。政府应统一协调。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徐洪水  
本文界定了电子货币的内涵,首次划分了电子货币的两种类型,并揭示了电子货币的特点。电子货币的发展对中央银行货币发行权、货币政策传导以及监管模式等提出了挑战,为此中央银行需加紧研究应对策略。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梁立俊  
本文就电子货币发行对央行和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影响进行了会计分析,发现:目前商业银行发行的电子货币其实是现金替代物,不会对央行货币发行权造成冲击;商业银行通过资产增加发行电子货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获得铸币税收入,但对央行的冲击仅限于逻辑上的存在;对央行垄断货币发行权形成真正冲击的是可以无限背书的电子本票和电子支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