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38)
- 2023(11812)
- 2022(9106)
- 2021(7980)
- 2020(6367)
- 2019(14176)
- 2018(14446)
- 2017(27512)
- 2016(14927)
- 2015(16847)
- 2014(16421)
- 2013(15595)
- 2012(13617)
- 2011(12222)
- 2010(12452)
- 2009(11648)
- 2008(11080)
- 2007(9581)
- 2006(8372)
- 2005(7697)
- 学科
- 济(63381)
- 经济(63327)
- 管理(38758)
- 业(36043)
- 企(29517)
- 企业(29517)
- 方法(27291)
- 数学(24044)
- 数学方法(23483)
- 中国(18222)
- 业经(18203)
- 农(17150)
- 贸(13742)
- 贸易(13735)
- 易(13412)
- 理论(12290)
- 财(12245)
- 产业(11529)
- 农业(11211)
- 融(11165)
- 金融(11164)
- 地方(10774)
- 银(10485)
- 银行(10477)
- 学(10321)
- 信息(10298)
- 制(10286)
- 行(10110)
- 总论(9595)
- 信息产业(9494)
- 机构
- 学院(205754)
- 大学(202466)
- 济(82905)
- 经济(81165)
- 管理(77050)
- 研究(67015)
- 理学(66057)
- 理学院(65389)
- 管理学(63723)
- 管理学院(63385)
- 中国(52266)
- 京(42259)
- 科学(39942)
- 财(37379)
- 所(32779)
- 中心(31273)
- 农(30373)
- 江(30128)
- 财经(29738)
- 研究所(29677)
- 业大(28608)
- 范(27164)
- 经(27035)
- 师范(26869)
- 北京(26371)
- 经济学(25931)
- 州(25019)
- 院(24520)
- 农业(23721)
- 经济学院(23396)
- 基金
- 项目(137894)
- 科学(108853)
- 研究(102285)
- 基金(99037)
- 家(85837)
- 国家(85206)
- 科学基金(73743)
- 社会(64857)
- 社会科(61703)
- 社会科学(61686)
- 省(54952)
- 基金项目(50657)
- 教育(48318)
- 自然(46475)
- 划(45536)
- 自然科(45519)
- 自然科学(45513)
- 自然科学基金(44645)
- 编号(43032)
- 资助(41039)
- 成果(34549)
- 重点(31319)
- 课题(29997)
- 发(29918)
- 部(29100)
- 创(28993)
- 国家社会(27158)
- 创新(27040)
- 项目编号(26416)
- 科研(26006)
共检索到3055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敬思 李峰
立足国际货币竞争的数字化特征,建立货币数字化与货币国际化关系的函数,并据此构建国际货币竞争模型,仿真模拟央行数字货币同私人加密数字货币的竞合关系。研究发现:数字货币潜在的网络外部性是决定其国际化收益的主要因素。提升货币数字化水平的能力会构成数字货币国际化的先发优势,但无法长期维持甚至产生负作用。因此,数字货币的职能拓展不可一蹴而就,降低货币数字化风险、审慎利用货币数字化推动货币国际化将成为最优策略。此外,与强势国际货币挂钩的央行数字货币将在与私人加密数字货币的竞争中占据绝对优势,而弱势央行数字货币则面临来自私人加密数字货币的激烈竞争甚至可能被替代。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旭 贾媛馨
数字货币的出现对传统的货币概念、理论与运行带来前所未有的颠覆和挑战,数字金融基础设施面临重要改革,国际货币竞争增加了数字化新维度。随着数字货币的不断发展,尤其是以主要国际货币为锚的稳定币的不断发展,可能会对国际货币体系带来冲击。作为应对,各国央行对于发行央行数字货币的态度变得更加开放和积极,未来数字货币竞争可能会改变甚至重塑国际货币体系。我国央行数字货币的研发走在世界前列,如果能将这种优势转化为我国央行数字货币在支付清算和跨境流通方面的"先发优势",将有助于提升人民币对于国外使用者的吸引力,从而对人民币国际化起到重要促进作用。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敬思 李成刚
央行数字货币(CBDC)是数字经济时代下货币演化的必然趋势。文章利用一个关于CBDC的非对称净收益函数,用于刻画CBDC未来潜在不可精确计量的收益、成本和风险,并以此建立CBDC两国博弈模型,对其在CBDC领域的不计息与计息策略进行理论分析和仿真模拟。结果显示: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双方在一次博弈后就将达到计息均衡。而在完全信息条件下,双方在短期内进入计息均衡,但面临“囚徒困境”,此时风险水平相对较高国家的净收益下降会更快;长期而言,双方可能重新回到不计息均衡。此外,虽然计息可能导致未来净收益大幅下降,但一国有必要具备对CBDC进行计息的能力。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傅冰
本文通过模型与实证分析来探讨一国货币国际化对该国经常收支的影响。发达国家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一国货币的国际化对本国经常收支余额的变化并不存在明显的因果关系。货币国际化对本国经常收支的影响除了受本币国际化程度、国民收入、汇率等因素的影响,还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
货币国际化 经常收支 影响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段忠东
本文运用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与反事实模拟方法,实证检验中国房价在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的作用效果。研究发现:房价能够对货币政策冲击进行有效传导,但总体效果偏弱,并且,扩张性货币冲击通过房价向消费传导的效果比紧缩性利率政策更加显著;在扩张性货币冲击导致的城镇消费增幅中约有13.2%来自房价上涨的贡献,而紧缩性利率冲击导致的城镇消费降幅中约有5%~5.9%来自房价下降的贡献;另外,在货币冲击推动的居民消费涨幅中,房价上涨导致居民消费缩减了约为7.1%1。对此,政策当局可以侧重运用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调控房地产价格,同时对房价萧条可能引致的社会消费缩减风险保持警惕,并通过利率市场化改革、提高居民住房拥有率等...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杨梦婕 张寻远
一、货币国际化及其条件货币国际化是指能够跨越国界,在境外流通,成为国际上普遍认可的计价、结算及储备货币的过程。目前,美元、欧元和日元为当前已经国际化的货币。通俗的讲,货币国际化就是使一国货币能够在国际上自由流通的过程。一国货币的国际化程度是本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地位的重要表现,掌握任何一种国际货币的发行权,其重要意义对于任何一国经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乔之 陈高翔
本文从当代国际金融危机大都有表现为货币危机的事实,指出了金融全球化背景下国际机构投机者对国际货币关系的冲击与挑战,分析了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与现行国际货币制度的缺陷,提出了在四个方面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思路。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国际货币体系 金融全球化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周浩
本文探讨了欧元和马克在本币国际化的过程中,本国或本地区的货币政策转型的经验与教训,为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我国货币政策成功转型提供借鉴。
关键词:
本币国际化 货币政策转型 马克 欧元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宋科 孙翼 朱斯迪
当前,随着央行数字货币兴起和发展,其对货币国际化与国际货币体系变革的影响引发关注。货币国际化受经济、政治、文化以及军事等综合因素的影响,是一个长期滞后于经济金融全球化的“慢变量”。目前来看,货币数字化并不必然带来货币国际化,数字化不等于货币国际化。然而,在数字化时代,货币国际化一定需要货币数字化。央行数字货币有望给货币国际化带来至少以下三方面的边际改进:一是央行数字货币能够改进现行跨境支付方式,通过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以及规避制裁等方式推动跨境支付体系变革;二是央行数字货币的智能合约技术不仅能够拓展跨境支付场景,而且能通过预设触发条件缓解跨境使用央行数字货币的风险,提升央行数字货币的国际接受度;三是央行数字货币在便利性与匿名性方面相对更具优势,这有助于实现数字化时代隐私保护和支付效率之间的平衡,提高公众对于央行数字货币的接受程度。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周程
将央行数字货币视为付息的金融资产,构建具有数量型与价格型货币政策规则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研究央行数字货币发行对传统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在对多种货币政策组合进行数值模拟后发现,数量型或价格型法定数字货币政策与传统价格型货币政策之间具有互补性。在传统数量型货币政策规则下,实施价格型法定数字货币政策通过改变法定数字货币利率,造成法定数字货币利率与国内外名义利率之间的利差扩大,进而放大宏观经济波动。据此,提出考虑央行数字货币发行产生的时滞性影响、设计灵活的央行数字货币产品以及完善央行数字货币的汇率形成机制等启示。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徐奇渊 李婧
本文基于分工程度和市场交易效率的交互作用,从国际分工体系的角度来阐述国际货币的本质含义。国际货币的形成基于这样的经济系统:它具有良好的制度安排,市场交易效率与分工程度之间良性循环。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在国际分工中具有强势地位的国家,而货币国际化过程就是其分工优势进一步扩展。本文考察了美元和日元在国际化过程中的典型事实,特别分析了日元国际化的奇异之路,进一步揭示了国际分工地位在货币国际化进程中所发挥的基础性作用。
关键词:
货币国际化 国际分工体系 美元和日元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江瑞平
日元国际化进程在 80年代中期后才全面展开 ,到 90年代又陷入停滞甚至倒退状态。日本及东亚金融危机是导致 90年代日元国际化进程停滞甚至倒退的重要原因 ,而在日元国际化进程滞后 ,东亚货币过度钉住美元的背景下 ,日元汇率剧烈波动 ,尤其是 1 995年中期以后对美元巨幅贬值 ,又成为诱发此次东亚金融危机的主要因素。有鉴于此 ,东亚各国和地区在走出金融危机后的货币体系重建中必将提高日元在汇率决定机制中的地位 ,这又会对日元国际化进程产生直接推动作用。在欧元启动、欧元区形成和北美乃至美洲区域一体化进程中美元化趋向增强的双重压力下 ,日本政府及有关方面采取的力度空前加大的日元国际化推进对策 ,亦会...
关键词:
日元国际化 东亚货币体系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刘尧成
本文通过建立开放经济DSGE模型,对比分析国内外冲击下不同货币政策对应的经济波动方式和社会福利损失,并构建"经济波动相关性指数"对中国货币政策的实施情况进行经验分析。主要结论包括:首先,无论是在国内冲击还是国外冲击下,理论上都存在着同一种最优货币政策,且不同货币政策的福利效果有所差别;其次,从全样本时段来看,设定中国实施的货币政策为盯住汇率制时相关性指数经验值最高,但分样本时段的研究显示中国货币政策的实施存在一定的时变性,体现相机抉择的特点。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胡小文
本文构建新凯恩斯小型开放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在统一框架下研究资本管制程度不同时汇改如何影响我国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独立性。通过模拟分析发现:汇改能提升两类政策的有效性,同时又能增强价格型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但会降低数量型货币政策的独立性;资本高度流动和富有弹性的汇率制度搭配可以增强我国价格型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但不能增强数量型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协调推进汇率市场化和资本账户开放有助于提升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独立性。利用月度数据以及不同的货币政策规则方程分析结论仍然保持稳健性。结论显示随着汇改的持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胡小文
本文构建新凯恩斯小型开放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在统一框架下研究资本管制程度不同时汇改如何影响我国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独立性。通过模拟分析发现:汇改能提升两类政策的有效性,同时又能增强价格型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但会降低数量型货币政策的独立性;资本高度流动和富有弹性的汇率制度搭配可以增强我国价格型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但不能增强数量型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协调推进汇率市场化和资本账户开放有助于提升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独立性。利用月度数据以及不同的货币政策规则方程分析结论仍然保持稳健性。结论显示随着汇改的持续推进,我国的货币政策要逐步过渡到以价格型为主,这样既能提升货币政策有效性又能增强货币政策独立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情景模拟下的人民币国际化竞争力测度
利率市场化改革背景下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基于SVAR模型的实证分析
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贸易政策取向选择——基于DSGE模型的动态模拟分析
乡村重构背景下建瓯市宅基地变化仿真与模拟
经济金融全球化背景下国际货币博弈的强与弱
利率市场化背景下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非对称效应研究——基于LSTVAR模型的实证分析
经济全球化与金融危机背景下的货币政策国际协调
汇率波动、通货膨胀与结算货币及投资货币国际化——基于Sys-GMM动态面板模型的分析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中国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研究——基于金融市场反应机制及VEC模型的实证分析
人民币国际化背景下的SDR定值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