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106)
2023(15920)
2022(12760)
2021(11661)
2020(9329)
2019(21140)
2018(20457)
2017(39442)
2016(20600)
2015(22970)
2014(22562)
2013(22035)
2012(20426)
2011(18260)
2010(18073)
2009(16224)
2008(15840)
2007(13604)
2006(11914)
2005(10681)
作者
(56115)
(46760)
(46319)
(43947)
(29695)
(22121)
(21237)
(18135)
(17860)
(16397)
(15953)
(15836)
(14583)
(14389)
(14335)
(14316)
(13830)
(13465)
(13442)
(13359)
(11500)
(11286)
(11065)
(10838)
(10588)
(10551)
(10165)
(10089)
(9123)
(9057)
学科
(91828)
经济(91741)
管理(58985)
(58425)
(48021)
企业(48021)
方法(36934)
数学(32687)
数学方法(32288)
中国(26701)
(24247)
业经(23702)
(23086)
地方(22122)
(21754)
银行(21740)
(20603)
(20218)
(17770)
金融(17769)
农业(16510)
(16406)
贸易(16387)
(15881)
(15256)
财务(15210)
财务管理(15175)
企业财务(14481)
产业(13583)
(13575)
机构
学院(282021)
大学(281615)
(121040)
经济(118707)
管理(111585)
理学(95325)
理学院(94326)
研究(93973)
管理学(92883)
管理学院(92334)
中国(78734)
(58634)
(57715)
科学(52774)
中心(46372)
财经(45620)
(44481)
(41875)
(41790)
(41660)
研究所(39950)
经济学(37951)
业大(37145)
(37065)
北京(36785)
师范(36700)
(34417)
财经大学(34357)
经济学院(34262)
(34193)
基金
项目(191245)
科学(153112)
研究(144096)
基金(140778)
(121643)
国家(120286)
科学基金(105057)
社会(95042)
社会科(90399)
社会科学(90378)
(74016)
基金项目(73556)
教育(65547)
自然(64859)
自然科(63407)
自然科学(63391)
自然科学基金(62226)
(61849)
编号(58249)
资助(56218)
成果(46673)
(45323)
重点(42804)
(42697)
(40813)
国家社会(40502)
课题(39194)
创新(38090)
教育部(37675)
人文(37117)
期刊
(132641)
经济(132641)
研究(87334)
中国(57028)
(45639)
(42390)
金融(42390)
管理(42326)
(39150)
学报(38065)
科学(37067)
大学(30748)
教育(29463)
学学(28806)
农业(25826)
技术(25391)
业经(22900)
财经(22694)
经济研究(21615)
(19510)
问题(17221)
图书(14396)
理论(14088)
(13574)
(13568)
技术经济(13161)
商业(13088)
国际(12824)
实践(12755)
(12755)
共检索到4342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周陈曦  曹军新  
自20世纪末数字货币诞生以来,货币制度开启了从有形实物向虚拟数字过渡的新进程,央行推进数字货币研发标志着数字货币由私人部门上升至国家层面。货币制度与国家货币发行权的掌控如影随形,央行数字货币的发行使我们有机会探析国家掌控货币发行权的实质。研究表明:货币形态的演进本质上是货币属性强度的结构性更迭;国家每一次统一货币的行为实质上都是对于货币形态与属性的双重强化;依据历史逻辑,国家掌控数字货币发行权的关键在于对"价值尺度"的把握。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周陈曦  曹军新  
自20世纪末数字货币诞生以来,货币制度开启了从有形实物向虚拟数字过渡的新进程,央行推进数字货币研发标志着数字货币由私人部门上升至国家层面。货币制度与国家货币发行权的掌控如影随形,央行数字货币的发行使我们有机会探析国家掌控货币发行权的实质。研究表明:货币形态的演进本质上是货币属性强度的结构性更迭;国家每一次统一货币的行为实质上都是对于货币形态与属性的双重强化;依据历史逻辑,国家掌控数字货币发行权的关键在于对"价值尺度"的把握。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金永祥  蒋青春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梁立俊  
本文就电子货币发行对央行和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影响进行了会计分析,发现:目前商业银行发行的电子货币其实是现金替代物,不会对央行货币发行权造成冲击;商业银行通过资产增加发行电子货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获得铸币税收入,但对央行的冲击仅限于逻辑上的存在;对央行垄断货币发行权形成真正冲击的是可以无限背书的电子本票和电子支票。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乔海曙  王鹏  谢姗珊  
金融科技驱动下货币数字化进程不断加快,以比特币为代表的去中心化私人数字货币存在无法稳定履行货币职能、影响货币政策传导、难以监管等问题,强烈威胁金融体系的安全与稳定。而央行发行数字货币具有天然优势,法定数字货币使货币政策更为有效、金融监管更为精准,各国央行纷纷开始研究法定数字货币。法定数字货币的发行应基于从二元信用创造机制渐进地向一体化信用机制演变这一逻辑,在演变过程中法定数字货币对传统纸币和商业银行存款产生了替代效应。为推动法定数字货币尽快发行与流通,应从技术层面为发行流通提供保障,同时确保法定数字货币替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凌云  刘骏民  
当前的全球经济失衡起源于货币虚拟化而引起的国际货币与非国际货币的区分。这为国际货币发行国大行国际货币发行的权利、而很少承担其应有的责任提供了条件,是造成全球经济失衡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实质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失衡。长时间的失衡将加剧国际货币体系的动荡和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严重威胁着世界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因此,必须从国际货币体系本身,以及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的角度加以纠正。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姚前  
作为新兴事物,数字货币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使传统货币理论出现了"失语",需要新的解释逻辑。本文基于布坎南的公共选择理论范式,构建了基于交易费用与共识成本优化的逻辑框架,利用一致同意规则重新解释了物物交易、物"权"交易、商品货币、贵金属货币、信用货币到数字货币的货币演化。研究发现,货币是一致同意规则下的社会共识。让所有成员的铸币收益均等的货币方案,才能获得一致同意,成为公众广泛接受的真正货币。私人数字货币不符合货币一致同意规则,因此难以成为真正货币,更遑论取代满足一致同意规则的法定货币。展望未来,法定货币或将出现数字化和智能化趋势,从而更好地降低交易费用和共识成本。本文探索性提出法定数字货币发行的AI模型和学习算法。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杜永善  高洁  
近年来,在比特币和Libra的冲击下,多国中央银行开始研发央行数字货币。央行数字货币作为一种新的货币形式,必然对一个国家或经济体的货币政策框架产生重要影响,也直接关系着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及对经济的贡献。本文通过对数字货币概念的界定与相关理论分析,结合我国央行数字货币的内涵,从货币政策的工具体系、目标体系及传导机制三个层面,探讨央行数字货币发行对我国货币政策框架的影响。本文认为央行数字货币发行尽管会对货币政策框架产生一些不利影响,但总体有助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提升,并提出了要不断完善货币政策工具箱,积极发挥利率机制的作用、切实注重价格型调控、持续优化货币政策目标体系、努力加强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联动效应等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黄震  
最近Facebook宣布将开发稳定币Libra及其配套钱包Calibra,声称其使命是建立一套简单的、无国界的货币和为数十亿人服务的金融基础设施。Facebook的Libra发币计划可谓一石激起千重浪,迅速引发各界关注和全球热议。Facebook作为全球最大的社交网络平台,与以往虚拟货币发币机构大不一样,准备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汪洋  
近年来,以比特币为代表的数字货币及其底层技术——区块链技术以及分布式记账方法引起了世人的关注。2016年2月春节刚过,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先生接受《财新周刊》专访,谈及人民银行部署了重要力量研究探讨区块链应用技术以及数字货币涉及的其他相关技术。《中国金融》杂志在今年第17期刊发了探讨央行发行数字货币的专题。这是国内目前最为集中地讨论央行数字货币的文章。这些文章表明,中国人民银行内部已经从技术层面和理论层面深入探讨人民币数字货币的发行问题了。如果中国人民银行在未来发行数字货币,从什么意义来理解这是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波  
本文以近年来货币发行部门发生的一些风险事件和河南省部分中支货币发行部门的工作现状为调研对象,分析了货币发行业务风险的特征和当前货币发行业务风险防范与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通过后续监督、建立专业的风险监控岗位,完善奖、惩和责任追究制度,加强人员管理,建立全面、系统的风险防范与控制体系的政策建议。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陈若愚  李舞岩  张珩  
本文构建了涵盖发行路径和权责义务配置的央行数字货币发行模式框架,创新性地引入了三种权责义务配置方式,明确了央行数字货币发行过程中各参与主体的权责分配问题。同时,本文从六个维度对发行路径展开评估比较,而后对各权责义务配置下的潜在歧视、经济效应问题进行考察,在综合研判后给出评估建议,以期寻找出央行数字货币发行的较优模式。研究结果表明:“混合型CBDC”发行路径较其他路径而言,在促进竞争、简化央行相关业务职责、降低账户管理复杂性方面优势明显,对第三方的依赖性处于适度范围内,是一个良好的发行路径选择;公众拥有自主决定权能够最大限度确保其自由使用央行数字货币的权利,有效降低潜在歧视发生的可能,同时规避货币供求不平衡所引致的一系列经济问题;在公众拥有自主决定权的前提下实施“混合型CBDC”发行路径,为央行数字货币发行的较优模式。最后,本文结合研究结论,针对尚处于试点阶段的数字人民币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博  赵真真  
技术变迁正推动着新一轮的货币替代,引发居民支付工具的不断变革,央行数字货币就是顺应技术进步和时代变迁的产物,为居民消费支付提供了一种更高效快捷的工具,深刻影响着居民的消费生活。在此背景下,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在具有现金、存款以及CBDC三种支付工具的消费环境中构建包含支付选择效用的居民消费效用模型,来研究央行数字货币以及货币支付属性对居民消费效用的影响,并通过实证分析验证货币支付属性与居民消费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居民愿意持有的支付工具与该支付工具自身的正向属性成正比,与其他支付工具正向支付属性呈反比;各支付方式支付属性的正向变动均会增强消费者支付选择效用;发行类现金的央行数字货币更有助于提高消费者支付选择效用。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胡海鸥  欧平  
买入国债和买入外汇的货币发行都以有价证券为担保,但其经济意义却相去甚远。买入外汇的货币发行能应对我国目前的经济问题,但是,因为采取这种发行方式的计划经济体制已经缺失,继续这种发行方式则会使我国管理层在缓解旧的矛盾的同时,面对新的更为严峻的挑战,所以买入外汇的货币发行方式一定要尽快向买入国债的货币发行方式转变。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冯合勋  
改善央行货币发行工作,应健全金融法规,提高市场流通货币整洁度,打击制、贩假币活动,加快货币发行现代化建设,提高发行队伍整体素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