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63)
2023(13432)
2022(10337)
2021(9445)
2020(7645)
2019(17229)
2018(17127)
2017(33862)
2016(17941)
2015(20486)
2014(20497)
2013(20424)
2012(19207)
2011(17550)
2010(18115)
2009(17235)
2008(16367)
2007(14978)
2006(13749)
2005(12804)
作者
(53874)
(44050)
(43976)
(42258)
(28364)
(21018)
(20292)
(17049)
(16891)
(16184)
(15113)
(14691)
(14279)
(14192)
(14027)
(13938)
(13274)
(13241)
(12949)
(12806)
(11404)
(10910)
(10905)
(10228)
(10204)
(10086)
(10019)
(9956)
(8967)
(8817)
学科
(71303)
经济(71221)
(53535)
管理(52946)
(43058)
企业(43058)
中国(28666)
(28498)
金融(28497)
方法(27408)
(27307)
银行(27272)
(26452)
数学(24310)
数学方法(24014)
(21803)
(20782)
业经(20025)
(19435)
(16929)
贸易(16910)
(16609)
技术(16578)
农业(14438)
地方(14270)
产业(13069)
(13050)
(12411)
理论(12394)
财务(12367)
机构
学院(262826)
大学(260907)
(111705)
经济(109099)
管理(96103)
研究(92404)
理学(80461)
中国(79722)
理学院(79613)
管理学(78310)
管理学院(77827)
(56076)
(55886)
科学(53128)
(47501)
中心(44345)
(42947)
财经(42913)
研究所(42409)
(41226)
(38862)
北京(36394)
业大(35537)
经济学(35224)
农业(33882)
(33850)
(33479)
(33274)
师范(33071)
经济学院(31835)
基金
项目(162266)
科学(126105)
研究(122493)
基金(114737)
(99814)
国家(98961)
科学基金(83112)
社会(76078)
社会科(72315)
社会科学(72295)
(63539)
基金项目(58337)
教育(56172)
(53787)
自然(51236)
编号(51188)
自然科(49996)
自然科学(49982)
自然科学基金(49091)
资助(48720)
成果(43732)
重点(36963)
(36609)
课题(36299)
(36098)
(35130)
创新(32949)
(31830)
项目编号(31585)
国家社会(31393)
期刊
(126034)
经济(126034)
研究(85960)
中国(57558)
(47227)
金融(47227)
(41664)
(39716)
管理(37794)
学报(37741)
科学(34737)
教育(32297)
大学(29112)
学学(27103)
农业(26673)
技术(25296)
经济研究(21498)
财经(21492)
业经(20153)
(18512)
问题(16041)
(15640)
国际(15055)
理论(14434)
(14243)
技术经济(13731)
图书(13697)
实践(12968)
(12968)
(12875)
共检索到4225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孙立坚  杜建徽  
数字货币及分布式记账技术,是对现有货币体系和经济运行模式可能产生重要影响的理念,但在实践中也引发了人们对其泡沫化发展的担忧。我们一方面通过选取比特币等代表性数字货币及分布式记账技术与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等传统报文技术进行对比,从技术层面上分析了去中心化设计思想的缺陷,认为数字货币属于集成创新,还有待发展完善;另一方面,通过货币和金融学理论分析,对货币本质进行再思考,明确了中央银行在数字货币发展中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分析了数字货币的发行量、与其他货币的共存关系、对现有支付和信用体系的冲击等问题。我们提出,数字货币和分布式记账技术可以在现有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运作体制的基础上进行调适,帮助金融业重塑同业业务和国际支付业务形态,并对我们的货币金融政策带来有益的启示。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孙立坚  杜建徽  
数字货币及分布式记账技术,是对现有货币体系和经济运行模式可能产生重要影响的理念,但在实践中也引发了人们对其泡沫化发展的担忧。我们一方面通过选取比特币等代表性数字货币及分布式记账技术与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等传统报文技术进行对比,从技术层面上分析了去中心化设计思想的缺陷,认为数字货币属于集成创新,还有待发展完善;另一方面,通过货币和金融学理论分析,对货币本质进行再思考,明确了中央银行在数字货币发展中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分析了数字货币的发行量、与其他货币的共存关系、对现有支付和信用体系的冲击等问题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王应贵  余珂  刘浩博  
随着国际经济活动增多,跨境支付迅速增长,效率却依然低下,其原因在于代理银行模式一直是跨境支付的主要业务模式,造成了客户的消费痛点。跨境支付市场在效率、透明和创新方面完全落后于国内支付业务。由于市场规模较小,且被大银行垄断,大多数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对改进跨境支付效率的意愿不强,对于升级基础设施的投资也不热衷。国际跨境支付市场因不同技术标准、操作流程、支付规范和监管条例而呈现条块分割,成为支付服务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分布式记账技术和数字货币正改变国际支付体系,跨境支付处于金融科技的重要应用场景。包括新加坡在内的几家中央银行联手数十家银行和高科技公司成功完成了基于分布式记账技术的跨境支付的概念验证和场景测试,肯定了区块链在跨境支付业务的应用价值。随着央行数字货币试点增多,人民币跨境支付不久很快会进入新时代,国际化进程会迈出坚实的一步。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曾繁荣  
近年来,基于分布式账本技术(又称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货币颠覆了过去支付系统的构架,是对金融市场和经济各方面有诸多影响的一项突破性创新,同时也会对负责执行货币政策、维护金融稳定、发行法定货币、监管支付系统的中央银行产生重大影响。本文先从介绍狭义电子货币(即当前广泛使用的、被法律认可的电子货币)的发展历程和各种定义入手,在此基础上比较了数字货币与电子货币的差异,归纳了影响数字货币发展的供需因素,总结了各国的监管行动,分析了数字货币对中央银行的潜在影响以及我国对它的认识,最后得出了研究结论与展望。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殷克东  赵昕  战德坤  
本文利用Taylor规则和McCallum规则的理论模型及其修正的模型,对我国货币政策在过去16年中的运行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McCallum规则及其修正的模型能够更好地解释我国货币政策的松紧性,而通过控制修正模型的相对变化率的波动区间,可以实现对货币政策适宜程度的有效控制和平稳运作。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向前  郭强  
为应对金融危机与经济大衰退,在用尽传统货币政策的背景下,美联储实施了引导市场预期、扩张自身资产负债表规模与调整自身资产负债表结构等非传统货币政策。从理论来看,通过信号渠道与资产组合平衡渠道,非传统货币政策能够改善融资环境、刺激经济复苏;从实证来看,实施非传统货币政策,有助于维护主要金融市场的稳定,提高产出与增加就业岗位。但是,美国的失业率仍在8%以上,这表明,仅依靠货币政策并不能完全解决美国的就业问题。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杨碧云  易行健  
本文从三个方面对美联储新任主席本.伯南克教授的货币政策思想--最优的货币政策框架进行系统的总结。一是灵活的通货膨胀目标制,二是资产价格与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三是美国的最优货币政策框架选择。最后本文对伯南克的货币政策思想进行简要的总结并从中引申出对我国货币政策框架选择的启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杨北京  张英男  
近年来,全球有多家央行运用负利率作为刺激性货币政策。负利率政策拓宽了非传统货币政策的边界,也对降低融资成本、控制通缩起到了积极作用。文章梳理了负利率政策的概念和相关理论,总结了各央行的政策实践和效果,并在此基础上探讨负利率政策对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的启示。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国喜  
金融工程是在西方国家金融领域出现的一门尖端技术 ,其实施对货币政策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 ,认真审视和研究金融工程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审时度势地相应调整货币政策 ,对于更好地发挥中央银行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能力 ,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田丰  
自2022年2月俄罗斯与乌克兰爆发冲突以后,欧美国家对俄罗斯实施了一系列制裁,对此,俄罗斯也提出了相应的反制措施,其中影响最大的当属“卢布结算令”:即俄罗斯向“不友好”国家和地区供应天然气时改用卢布结算。多重因素影响下,卢布汇率出现了比较大的反弹,很快恢复到俄乌冲突爆发前的水平,因而围绕“卢布结算令”的作用也出现了很多声音。对此笔者试图从资金账户和货币清算的角度分析“卢布结算令”的本质和作用,并探讨其对中国企业和金融机构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郑联盛  
全球金融危机后,预期管理成为货币政策制定的重要因素并日益成为一种政策手段。美联储是预期管理内化为货币政策因子的典型代表,其预期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政策效果。美联储预期管理注重针对性、长期性和平衡性,基于其在市场体系中的核心影响力、长期的公信力以及体制上的政策主导权,通过明确的量化指标、恰当的前瞻性指引和充分的沟通机制有效地引导微观主体的经济行为以实现政策的目标。前瞻性指引是美国预期管理的核心手段,具有开放式指引、时间指引以及阀值指引等三种模式。美国预期管理实践值得中国借鉴,我国应将预期作为内生变量纳入到政策制定之中,积极构建与前瞻性指引相适应的指标体系,加强政策制定执行反馈各环节的沟通,并强化政策...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宫芳  
本文从美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入手,主要探讨美联储审慎的货币政策在美国“新经济”中的作用。通过分析美联储在1998-1999年以利率为主线、以其他货币政策工具为补充的货币政策的实施过程,并具体剖析了其主要特点,最后对我国在货币政策的实施过程中就各种货币政策工具提出了一些建议。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廖薇  Sampawende J.-A.Tapsoba  李丽丽  
中国的金融体系越来越市场化,这对货币政策的环境产生了影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这份报告研究了金融业改革渐进过程中货币需求函数的稳定性。国际经验表明,金融体系的快速发展通常会导致货币需求函数的结构性转变,如金融创新和自由化改变了货币供给对实际收入和利率变化的敏感性。报告对中国的研究发现,2002-2008年期间货币需求、收入和利率之间的长期稳定关系在2008年之后消失了,这期间也是金融创新快速发展的时期,特别是资产负债表和非银行金融中介的发展时期。报告认为,作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M2的有效性在金融创新和金融改革的背景下下降了,凸显了货币政策框架转型(价格型调控)的重要性。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薛永刚  
汇率在经济运行中作用的凸显,推动了学术界对货币状况指数(MCIs)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功能研究、缺陷研究、应用研究为线索,对MCIs的研究脉络作了系统分析,并试图通过分析,对MCIs在我国货币政策操作中的运用提供一些借鉴。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鲁国强  曹龙骐  
清晰认识当前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与外生性有利于货币当局把脉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可控性,有助于制定正确的货币政策,确定金融体制改革的取向。作者结合我国银行业现实的货币供给状况,构造符合转轨时期现实国情的理论模型,找出影响货币供给的诸因素,然后分析它们为央行所控制的程度,得出我国货币供给目前内生性较明显的结论,并且就内生性下如何提高央行货币调控能力提出了建设性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