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68)
- 2023(5554)
- 2022(3754)
- 2021(2940)
- 2020(1956)
- 2019(3902)
- 2018(3762)
- 2017(7236)
- 2016(3876)
- 2015(4132)
- 2014(3906)
- 2013(4010)
- 2012(3882)
- 2011(3608)
- 2010(3493)
- 2009(3373)
- 2008(3287)
- 2007(2725)
- 2006(2487)
- 2005(2454)
- 学科
- 济(21743)
- 经济(21732)
- 管理(11650)
- 业(10069)
- 业经(9802)
- 企(8788)
- 企业(8788)
- 产业(8179)
- 信息(8019)
- 总论(7802)
- 信息产业(7775)
- 方法(6649)
- 数学(5761)
- 数学方法(5736)
- 中国(4963)
- 贸(4910)
- 贸易(4908)
- 融(4877)
- 金融(4877)
- 易(4852)
- 银(4666)
- 银行(4664)
- 行(4556)
- 农(4523)
- 财(4523)
- 制(4271)
- 体(3557)
- 务(2879)
- 财务(2877)
- 财务管理(2871)
- 机构
- 大学(58728)
- 学院(57347)
- 济(27152)
- 经济(26666)
- 研究(22919)
- 管理(21128)
- 中国(20190)
- 理学(17724)
- 理学院(17500)
- 管理学(17325)
- 管理学院(17199)
- 财(13793)
- 京(12556)
- 科学(11351)
- 中心(11170)
- 财经(10706)
- 所(10511)
- 经(9892)
- 经济学(9376)
- 研究所(9315)
- 院(8727)
- 融(8696)
- 经济学院(8628)
- 金融(8586)
- 北京(8230)
- 财经大学(8206)
- 江(7927)
- 银(7607)
- 银行(7349)
- 范(7305)
- 基金
- 项目(38197)
- 科学(30822)
- 研究(29434)
- 基金(28990)
- 家(25381)
- 国家(25195)
- 科学基金(21642)
- 社会(20761)
- 社会科(19892)
- 社会科学(19884)
- 基金项目(13781)
- 省(12636)
- 教育(12223)
- 自然(11815)
- 自然科(11549)
- 自然科学(11549)
- 编号(11532)
- 划(11370)
- 自然科学基金(11369)
- 资助(11151)
- 成果(10177)
- 国家社会(9880)
- 重点(8735)
- 部(8538)
- 制(8215)
- 发(7975)
- 创(7974)
- 中国(7716)
- 性(7677)
- 教育部(7656)
共检索到928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宋爽 熊爱宗
数字货币的全球治理框架分为核心平台、支柱机构和国际标准制定机构三个层级,各层级机构已经在加密资产的风险识别与监管、全球稳定币监管框架的制定、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的研发合作与标准制定和加强跨境支付路线图等议题下展开治理活动。从当前进展来看,数字货币的全球治理面临着规则演进跟不上技术创新步伐、主要国家在治理中出现阵营分化、部分国家落实国际规则存在困难等挑战。中国已参与上述四项治理议题,但由于国内数字货币监管起步晚且参与全球金融治理的时间又迟于西方国家,中国在数字货币全球治理中面临困境。为把握数字货币全球治理机遇期,中国应尽快构建国内数字货币规则体系,加强同西方国家的规则借鉴与沟通合作,联合广大发展中国家提升治理话语权。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礼辉
2009年,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比特币面世。2019年6月18日,由全球社交网络巨头Facebook主导的数字货币Libra测试网上线,预定2020年正式运行,目标是成为一个不受华尔街控制、不受中央银行控制,可以覆盖数十亿人的全球性货币和财务基础设施。数字化的货币形式可以称为数字货币,本文通过对数字货币中的法定数字货币、虚拟货币、可
关键词:
数字货币 法定货币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莱尔·布雷纳德 历鹏 何乐
通常意义上,中央银行数字货币是指可由家庭和企业直接持有的新型中央银行负债,而无须商业银行中介机构的参与数字货币、金钱和支付过去八年间,比特币的市值从微不足道迅速增长到超过1000亿欧元,而加密货币的数量也从区区几种发展到如今的数以千计。"全球稳定币"的快速扩张与金融科技的应用、大型网络的推广密不可分。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智能手机和社交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穆杰
央行法定数字货币DCEP在替代M0的过程中必须遵循安全、可控的原则,在可控匿名设计的前提下坚持"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双层投放模式。DCEP的功能研发、顶层设计、标准制定、联调测试等工作已经基本完成,同时DCEP的服务范围、应用场景、支付功能等相关试点验证工作已经展开。目前DCEP面对来自虚拟货币"比特币"及ICO、法律及金融监管、数字货币流通环节的改造、区块链底层技术不成熟以及libra超主权货币等多方面的挑战,可以考虑从数字货币金融监管体系的完善、数字货币技术的革新、数字货币基础及应用研究的深化、数字货币有限中心化构想四个方面着手解决。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张伟 陈旸
本文介绍了数字货币产生的历程和现状,从技术实现、经济属性、交易形式等方面分析了当前最主要的数字货币比特币的优缺点,并从多角度对数字货币和区块链技术发展前景及面临的挑战进行了诠释和展望。货币数字化趋势从古至今,人类有两个重大发明,一个是文字,一个是货币。文字的出现使人类的精神世界能够被记录并传承下来。货币也是从无到有,先是物物交换,后来有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充当货币。历史上曾充当货币的特殊商品非常多,经不断选择淘汰,逐步固定到金、银等贵金属。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潘拥军
当前,各国央行与重要国际金融组织纷纷探索法定数字货币发展。有些央行已率先将这种新型货币形式试点应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如中国、巴哈马、瑞典、乌拉圭等国和东加勒比国家组织。还有些尚未决定发行央行数字货币的国家,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也积极试验,以备不时之需。近日,包括美联储在内的七个发达经济体的中央银行发布联合报告,阐述了它们对央行数字货币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核心特征的看法,迫切表达自身对涉及相关标准和理念的立场与态度。诚然,货币是一个国家(或货币联盟)的官方支付手段,法定货币是货币的一个关键属性。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双双 黄志刚 王姗
央行发行数字货币是现代货币金融体制的重大变革,但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涉及的内容和体系十分庞杂。对央行数字货币的基础概念、内涵以及其对经济金融的影响进行梳理,探讨央行数字货币对优化支付体系、丰富货币政策的贡献,以及给金融稳定带来的挑战。研究发现,央行数字货币的产生与发展依托于信息技术的兴起,其带来的经济效益将高于传统法定货币带来的经济效益。央行数字货币的出现是改善支付问题的重要突破,发行央行数字货币对零售、批发和跨境支付具有优化作用,其能够重塑支付体系,实现代币化交易和安全的信息共享,未来有可能成为主要的支付工具之一。由于央行数字货币对货币政策的影响较大,且相关研究尚处于探索之中,因此很难得出明确或定量的稳健性结论。央行数字货币的设计将影响到金融结构和经济的各个方面,本研究对于我国央行数字货币的理论与实践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孙兆东
一个诞生刚刚4年被称为比特币的互联网虚拟货币,2013年以来发展迅猛、异常火爆,以致让各主要货币国家央行纷纷作出表态:美联储态度暧昧,德国监管当局则认为其合法。2013年12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对于比特币的性质做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刘媛
与传统货币跨境支付类似,央行数字货币跨境支付也需要有与之配套支付系统来连接支付各方、传递支付信息、完成支付流程。在变革现有支付系统抑或构建全新支付系统的诸多方案之中,央行数字货币跨境支付实验呈现出多主体协同参与、从概念验证迈向系统雏形、强调系统兼容和系统治理的总体趋势。与此同时,央行数字货币跨境支付系统构建将面临参与主体有限、系统互操作性不足、各国监管制度差异和系统治理机制匮乏所带来的挑战。为此,各国应在凝聚央行数字货币研发及跨境支付系统构建共识的基础上,推动央行数字货币及其跨境支付系统国际标准建设,以创设央行数字货币国际软法、技术搁置争议等方式协调各国法律和监管制度差异,完善央行数字货币跨境支付系统在系统运营、风险应对和系统监管等方面的制度构建。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赵洁华
随着新经济时代的来临,电子货币这一全新的货币形式不仅对人们的消费支付观念产生极大的影响,而且对一国中央银行也形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试图通过透视我国电子货币的发展现状,剖析其对央行形成冲击的表现形式,并结合国外经验提出政策建议,抛砖引玉,希望对央行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后续研究者有所启示。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邢毓静
欧洲货币联盟:全球性的冲击与挑战邢毓静(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欧洲货币联盟作为一个史无前例的富有勇气的探索,其影响力绝不仅仅局限于欧洲。敏锐的国际金融界人士已经开始意识到:一方面欧洲货币联盟成立的目的不仅是促成欧洲内部的沟通与统一,其另外一个主要...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茉楠
自2012年三季度以来,面对持续恶化的主权债务局势,以及世界经济普遍出现的增长减缓、停滞甚至衰退,各国重回"保增长"政策轨道。2013年4月起,日本央行继续扩大基础货币供应量,提前实行开放式量化宽松政策。与美欧量化宽松政策主要是债务货币化或压低长期融资利率不同,日本央行的政策目标更加明确,就是主动推动本币大幅贬值。如今全球货币战几乎已是既成事实。为抵抗本币升值压力、刺激经济复苏,5月份以来全球经历了又一轮降息潮,开启了第二轮货币宽松和货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阿洛克·谢尔 冯维江
全球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应追溯到不断加剧的全球经济失衡和国际金融货币体系的基础性缺陷。全球失衡带来的流动性泛滥压低了利率,从而刺激金融机构过度承担风险。发达国家对金融体系的监管过于宽松,货币政策框架也存在缺陷,导致对全世界高风险金融工具的投资大行其道。除了进行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之外,还有两种方法可能解决全球经济失衡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汪贵华
一、当前经济金融运行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外汇储备继续保持快速增长趋势,流动性过剩问题越来越突出。当前宏观经济运行中存在的流动性过剩现象,是由于外汇储备不断增长造成的,巨额外汇储备又是多种因素造成国际收支"双顺差"的结果。这些因素包括我国劳动力成本低廉、国内经济结构失衡、在对外贸易中实行"奖出限入"的政策等。从经济结构的调整过程看,影响国际收支的上述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