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76)
- 2023(15547)
- 2022(13049)
- 2021(11929)
- 2020(9850)
- 2019(22596)
- 2018(22127)
- 2017(42953)
- 2016(22971)
- 2015(25889)
- 2014(25603)
- 2013(25109)
- 2012(22794)
- 2011(20353)
- 2010(19824)
- 2009(17942)
- 2008(17050)
- 2007(14529)
- 2006(12501)
- 2005(10533)
- 学科
- 济(92387)
- 经济(92285)
- 管理(68081)
- 业(64165)
- 企(54358)
- 企业(54358)
- 方法(44618)
- 数学(38989)
- 数学方法(38445)
- 业经(23804)
- 农(23791)
- 财(23019)
- 中国(22829)
- 学(20144)
- 地方(16944)
- 贸(16365)
- 贸易(16359)
- 农业(15980)
- 易(15887)
- 理论(15428)
- 务(15059)
- 财务(14990)
- 财务管理(14956)
- 制(14760)
- 和(14526)
- 技术(14511)
- 企业财务(14141)
- 环境(13999)
- 产业(13910)
- 银(12919)
- 机构
- 大学(323690)
- 学院(321531)
- 管理(131160)
- 济(124397)
- 经济(121769)
- 理学(115058)
- 理学院(113824)
- 管理学(111651)
- 管理学院(111086)
- 研究(105214)
- 中国(76369)
- 京(68257)
- 科学(67633)
- 财(55084)
- 农(53509)
- 所(51619)
- 业大(51046)
- 中心(48063)
- 研究所(47714)
- 财经(45313)
- 江(44660)
- 农业(42320)
- 北京(42300)
- 范(41772)
- 经(41429)
- 师范(41279)
- 院(39392)
- 经济学(36958)
- 州(36653)
- 技术(34513)
- 基金
- 项目(233340)
- 科学(183256)
- 基金(169960)
- 研究(167680)
- 家(149445)
- 国家(148242)
- 科学基金(127617)
- 社会(104869)
- 社会科(99401)
- 社会科学(99373)
- 省(90950)
- 基金项目(90224)
- 自然(84870)
- 自然科(82902)
- 自然科学(82877)
- 自然科学基金(81372)
- 划(77065)
- 教育(76809)
- 资助(69690)
- 编号(68232)
- 成果(53346)
- 重点(52098)
- 部(50713)
- 发(49271)
- 创(48877)
- 课题(45980)
- 创新(45598)
- 科研(45354)
- 教育部(43353)
- 国家社会(43315)
- 期刊
- 济(127318)
- 经济(127318)
- 研究(89148)
- 中国(55182)
- 学报(54591)
- 科学(48927)
- 管理(47515)
- 农(47162)
- 大学(41359)
- 财(41315)
- 学学(38876)
- 教育(34286)
- 农业(33201)
- 技术(28660)
- 融(22839)
- 金融(22839)
- 业经(21898)
- 财经(21142)
- 经济研究(20691)
- 图书(18940)
- 经(18017)
- 业(17191)
- 问题(16349)
- 科技(15990)
- 理论(15438)
- 版(15321)
- 技术经济(15253)
- 业大(14338)
- 实践(14311)
- 践(14311)
共检索到4479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永贵 张二伟 张思祺
在数字经济时代,数字营销的战略价值和应用前景日益明显,已成为理论和实践探索的前沿与焦点。通过整合TCCM框架和ADO框架,文章对数字营销相关研究进行了系统梳理,构建了数字营销研究的整合框架,对既有研究中有关数字营销的前因与效果、影响机制和理论基础以及研究方法与研究场景等进行了总结和剖析,并深度解析了数字营销的内在机理。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揭示出既有数字营销研究在顾客隐私悖论、智能算法黑箱、区块链营销、数字营销能力、数字定制、敏捷营销、理论构建和使用、情境和方法匹配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结合有关理论与实践难题,提炼并识别出数字营销未来的关键研究问题,以期为数字营销理论探索和实践提供有益参考和借鉴。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王永贵 张思祺 张二伟 洪心如
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等颠覆性信息技术对市场营销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数字营销逐渐成为学术界与实践界关注的前沿焦点。然而,在研究文献数量急剧增长的同时,相关研究主题却依然十分零散。本研究基于ADO框架,从互动视角对693篇相关文献进行了系统梳理,开发了以“互动前因—互动过程—互动结果”为主线的数字营销整合框架,进一步深入剖析了现有研究在人工智能悖论、个性化-隐私悖论、数字技术对于顾客行为影响、数字营销绩效度量方式、数字营销互动理论模型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识别出未来的重点研究方向,以期对数字营销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
数字营销 互动视角 文献综述 ADO框架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永贵 郭笑笑
视频营销不仅是企业获得消费者注意力的重要方式,而且也极大地影响着企业所获取的商业价值。本文利用内容分析法,以市场营销领域国际顶级期刊的271篇视频营销研究的英文文献为研究样本,系统分析了视频营销已有研究文献。本文在界定和厘清了视频营销的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开发了“视频营销属性与外部条件—理论视角—视频营销效果”的整合框架,归纳了视频营销内部属性与外部条件的影响因素,揭示了动因、认知、情感、互动以及综合的多元理论视角,总结了消费者视觉注意力与消费者态度和行为的视频营销效果,勾勒出了视频营销研究现状的知识地图。在此基础上,本文从深化数字视频营销理论体系的建构,强化营销效果评估的科学性,细化视频营销属性的研究粒度,并敏锐捕捉外部环境变迁对营销策略的影响四方面出发,提出了理论研究框架与研究方向。本文旨在通过对视频营销领域的概念厘清、现状综述以及未来展望,为构建更加科学系统的视频营销理论体系提供借鉴,同时也为理解和指导企业的视频营销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
视频营销 文献综述 整合框架 未来展望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利平 李颖
组织的社会评价研究社会公众如何评价组织、社会评价如何影响组织以及组织如何管理社会评价。在"观众崛起"背景下,理解、应对和管理社会评价已成为组织与外界环境交互的重要组成。本文以合意性和个体性两个维度构建起一个理解组织社会评价的2×2框架,将声誉、地位、明星组织、组织越轨、身份、污名等来自不同流派的社会评价成果给予类型化区分,梳理各流派的研究现状,进而探讨不同评价类型之间动态转化的可能路径,最后提出组织社会评价未来可能的五个研究方向。本文提供的整合框架和转化路径分析,将不同流派的相关研究成果整合于一体,揭示了不同社会评价之间的关联和过渡可能,对明晰有关组织社会评价问题的认识,整合和深化研究,以及提升组织应对社会评价的策略水平,均有一定价值。
关键词:
组织社会评价 类型化 动态演变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利平 李颖
组织的社会评价研究社会公众如何评价组织、社会评价如何影响组织以及组织如何管理社会评价。在"观众崛起"背景下,理解、应对和管理社会评价已成为组织与外界环境交互的重要组成。本文以合意性和个体性两个维度构建起一个理解组织社会评价的2×2框架,将声誉、地位、明星组织、组织越轨、身份、污名等来自不同流派的社会评价成果给予类型化区分,梳理各流派的研究现状,进而探讨不同评价类型之间动态转化的可能路径,最后提出组织社会评价未来可能的五个研究方向。本文提供的整合框架和转化路径分析,将不同流派的相关研究成果整合于一体,揭示了
关键词:
组织社会评价 类型化 动态演变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景怡
随着数字化和人工智能算法的发展,算法被越来越广泛地采用,算法决策越来越普遍。但是人们对于算法决策的理解仍然存在不同态度。通过梳理有关对算法决策态度和行为的研究文献,文章提出系统性研究框架,明确人们对算法决策产生不同态度和行为的主要原因、边界条件、主要发现和研究不足,同时构建算法态度形成过程理论框架,并确定可行的研究方向。文章希望通过系统性回顾已有研究和整合新的模型,帮助人们更好把握对算法决策的理解,从而促使企业、政府、个人更积极地利用算法工具。
关键词:
算法决策 人工智能 算法态度 文献综述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孙新波 王昊翀
数字技术的出现为组织的发展带来机遇与挑战,企业必须充分利用好作为新兴生产要素的数据,将其转化为企业重要战略资产,从而提升企业价值创造能力。数据治理逐渐成为数字化时代重要的创新管理手段,对数据治理作用的忽视可能会阻碍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因此,需要对数据治理的概念内涵、构成要素与实现机制等问题予以充分关注。文章分析数据治理的研究趋势与热点,聚焦数据治理的概念起源,挖掘数据治理、数字治理、IT治理的区别与联系,深化对数据治理概念的理解。此外,文章通过结合数字化情境构建出数字化时代企业数据治理的研究框架,并提出数据治理亟须探索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数据治理 构成要素 研究框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娇 孙秋杰
随着数字溢出现象日益突出,数字溢出逐渐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研究的重要延伸主题。文章在阐述数字溢出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基础上,得出以“溢出支撑—溢出过程—数字溢出”为主线,以“溢出因子—数字溢出—溢出特征—溢出表现”为支线的数字溢出理论框架,评述框架中每个部分的相关研究状况并提出未来研究方向,旨在强调数字溢出的重要性以及推动数字溢出研究的发展。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燕萍 李乐 胡翔
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促使企业数字化转型,人力资源管理作为管理的重要部分,正经历数字化转型带来的变革,出现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采用文献研究方法,从技术与人力资源结合的历史视角分析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的产生,从技术、功能及综合视角梳理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相关概念,界定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内涵,并结合数字技术特征提炼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的五大特征,将I-P-O范式引入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领域,构建研究框架,系统分析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和结果产出。最后,提出研究展望及管理建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燕萍 李乐 胡翔
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促使企业数字化转型,人力资源管理作为管理的重要部分,正经历数字化转型带来的变革,出现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采用文献研究方法,从技术与人力资源结合的历史视角分析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的产生,从技术、功能及综合视角梳理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相关概念,界定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内涵,并结合数字技术特征提炼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的五大特征,将I-P-O范式引入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领域,构建研究框架,系统分析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和结果产出。最后,提出研究展望及管理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范柏乃 盛中华
颠覆性数字技术正成为重塑世界产业体系的新质生产力。这场全球数字革命在带来历史新机遇的同时,也引发一系列数字风险与挑战。数字风险治理作为研究风险发生规律和风险控制技术的新兴科学,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基于69本国内外跨学科顶尖期刊、6大中西智库及科研机构的1114篇文献,结合VOSviewer知识图谱分析,将数字风险治理研究划分为孕育起步、成长探索、快速发展和迭代升级4个阶段。采用动态过程视角,构建“数字风险识别—数字风险分析—数字风险评估—数字风险处置—数字风险预防”的理论框架。其中,数字风险识别研究是整个风险治理的逻辑起点,并从个体、组织、国家等3个维度进行数字风险溯因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数字风险评估研究,研判风险发生的概率及大小,界定风险等级排序。根据风险等级分布,进行数字风险处置或风险预防。运用CiteSpace突变词分析,提炼前沿热点问题,重点从关注人工智能与数字基础设施风险、开展跨层风险分析、强化数据流动安全审计、引导数字敏捷治理、深化供应链网络安全投资等方面,提出未来展望。本研究基于数字技术视角和流行病学模型识别数字风险的内涵特征,构建结构化、系统化的理论框架以增进学术对话,为我国数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指引。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刘志阳 赵陈芳 李斌
数字技术深刻地重塑了发现和利用机会的方式,利用数字力量加快社会创业发展是创业研究前沿。数字社会创业是以解决复杂社会问题为使命,将数字技术与社会创业相融合,推动社会创业机会、资源、治理和价值测量的数字化,从而更有效实现混合价值的新型创业活动。相较社会创业和数字创业,数字社会创业具有社会问题对接智能化、社会问题响应实时化、社会价值可视化以及社会创业增长指数化等核心特征。本文首次构建了包含数字社会创业内涵、过程要素及其运行机制的研究框架。该框架认为数字社会创业由数字社会创业者、数字社会公民、数字社会创业平台以及数字社会创业治理四个要素组成,形成了机会—资源智能一体化、赋能—规制孪生化、混合价值共创化和社会影响力规模化等独特运行机制。数字社会创业运行过程本质是社会创业者借助数字化手段主动进行混合价值创造,数字社会公民自下而上参与价值扩散,数字社会创业平台推动价值共享与治理完善的价值提升过程。未来数字社会创业研究迫切需要在混合价值逻辑和数字技术视域下构建整体化、情景化、问题化和情感化的研究新范式。本文研究扩展了社会创业和数字创业的研究内涵,对于推动社会创业的数字化应用也具有重要现实价值。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乔时 曹家为 王菁娜
国内外学者通常将交易营销和关系营销视为对立的范式加以研究,这对企业的营销实践产生了不利的影响,营销组合理论也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作者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指出营销组合并没有过时,它同样适用于管理客户关系,并基于营销组合理论提出了拓展的概念性框架。新的框架遵循了新的营销主导逻辑,并兼顾了关系营销在理论上的最新视角和交易营销在实践上的优势。
关键词:
营销组合 交易营销 关系营销 价值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王朝云 张艺馨
【目的/意义】在数字经济时代,数字技术的作用逐渐突显出来,越来越多的创业者选择数字创业,因此对数字技术、数字创业等核心概念的界定以及对数字技术赋能创业机会识别过程机理的挖掘就成了亟需解决的研究课题。【设计/方法】通过对数字技术、数字创业等相关研究进行梳理,从创业者层面对数字技术赋能创业者识别创业机会的过程机理进行了解析,并构建了未来研究框架。【结论/发现】数字技术提升了创业者的创业意愿,激发了创业者的创造性思维,拓展和深化了创业者的社会关系网络,而被数字技术赋能的创业者的创业意愿、创造性思维和社会关系网络加强了创业者对于创业机会的识别。未来研究需进一步挖掘数字创业机会识别可能的影响因素,探究不同层面因素之间的互动机制以及跨层面因素对数字创业机会识别的动态影响机制,还可以开展数字创业机会识别的本土化研究。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郑准 张凡 王炳富
"产业架构"概念源自学界对Teece的创新获利理论的深化和扩展,它使该理论的分析层面从双元关系扩展到产业整体范围,更强调价值创造和价值占有之间的辩证关系,同时也更体现开放式创新模式的广泛实践。产业架构是产业内价值分工和价值分配的一整套行为规则和认知框架,主要回答"谁创造价值"和"谁占有价值"两大问题,它深刻地诠释了企业与产业的共同演化关系,具有认知合法性、路径依赖性和战略可塑性三大特征,企业战略行为、技术演进、需求变化以及制度环境对产业架构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本文沿用并扩展Jacobides等学者的观点,将共同专业化划分为资产互补性和资产移动性两个维度并形成四种组合,由此可以分别描绘"竞合博弈型产业架构""平台生态型产业架构""松散分离型产业架构""资源拼凑型产业架构"四种典型的产业架构类型。本文最后构建了产业架构未来研究的理论框架,并深入探讨了产业架构研究的理论基础以及未来研究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