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06)
2023(7019)
2022(4877)
2021(4148)
2020(2535)
2019(5495)
2018(5264)
2017(8762)
2016(5169)
2015(5859)
2014(5863)
2013(5227)
2012(4493)
2011(4105)
2010(4163)
2009(3561)
2008(3394)
2007(3108)
2006(2667)
2005(2477)
作者
(14715)
(12461)
(12353)
(11806)
(7653)
(5803)
(5508)
(4720)
(4648)
(4361)
(4164)
(4118)
(3872)
(3836)
(3768)
(3755)
(3717)
(3658)
(3626)
(3493)
(3091)
(3058)
(2956)
(2902)
(2841)
(2780)
(2672)
(2636)
(2483)
(2445)
学科
(18102)
经济(18095)
管理(12254)
(11057)
业经(10627)
(8689)
企业(8689)
产业(8230)
信息(7964)
总论(7709)
信息产业(7682)
教学(6972)
中国(6916)
(6524)
理论(6165)
教育(5914)
农业(4572)
学法(4523)
教学法(4523)
学理(4043)
学理论(4043)
(3797)
银行(3787)
(3661)
方法(3487)
(3383)
(3381)
金融(3380)
地方(3205)
(3195)
机构
学院(72193)
大学(68598)
研究(22688)
管理(22137)
(21565)
经济(20854)
理学(18774)
理学院(18555)
管理学(18029)
管理学院(17910)
中国(15810)
(14484)
科学(14080)
(12124)
师范(11957)
技术(11945)
(11684)
(11500)
业大(10633)
中心(10603)
(10548)
(10515)
职业(10466)
(9807)
研究所(9594)
教育(9526)
北京(9160)
师范大学(9129)
(9102)
农业(8874)
基金
项目(49624)
研究(40691)
科学(37547)
基金(31197)
(27055)
国家(26727)
社会(23544)
科学基金(22452)
(22365)
社会科(22213)
社会科学(22202)
教育(21023)
编号(18778)
(17975)
成果(15573)
基金项目(15467)
课题(14402)
(12870)
自然(12198)
自然科(11904)
自然科学(11901)
重点(11692)
资助(11638)
自然科学基金(11619)
(11486)
项目编号(11338)
(11234)
规划(10648)
创新(10289)
(9989)
期刊
(26339)
经济(26339)
教育(21096)
研究(20224)
中国(19823)
学报(12624)
(11766)
大学(9964)
技术(9862)
管理(9561)
学学(8927)
科学(8922)
农业(8332)
(8102)
职业(7394)
图书(6239)
(5541)
金融(5541)
业经(5431)
技术教育(4762)
职业技术(4762)
职业技术教育(4762)
书馆(4706)
图书馆(4706)
(4391)
论坛(4391)
(4213)
(3987)
财经(3955)
科技(3922)
共检索到1107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邓雅方  
传统手工艺是我国广大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发展及弘扬我国传统手工艺,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重新认识和再创造。然而报告显示,我国传统手工艺中有86%的从业者来自农村,且呈现手工艺人老龄化、手工艺资源稀缺化的现象,反映我国传统手工艺面临后继乏人、后继乏力的危机。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谢白杨  卿斐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形式上的多样性,是民族文化丰富资源的密集表达,当代大学生要以非物质传统文化的保护为己任,而高校应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与发展的重要阵地。本文分析了高校引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资源的重要举措以及高校在传统手工艺教育中的成功与不足,并在此基础上对高校发展传统手工艺的优势与价值进行系统分析,探讨高校艺术教育的生存与发展现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勇  任宇  
置身于工业化时代,传统手工艺的艺术化、情感化和个性化特征可以说是对于批量生产的工业化产品的一种重要的补充。文章试以巴渝家居木雕为例,对巴渝家居木雕的雕刻题材、美学特征、装饰构件、工艺过程等进行了整体梳理与归纳,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巴渝家居木雕艺术中图案纹饰、材料选择、加工工艺的"再设计",以现代设计创意的视角拓展了巴渝家居木雕在现代建筑装饰,现代家居产品中和现代配饰中的使用范围,以此完成了传统手工艺的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同时也迎合了人们身处工业化时代崇尚个性化的需求,优化了人们的生活品质,这种可持续的生态设计理念对其他传统手工艺如何通过再设计进行创新同样也不失具有参考意义。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华玉亮  刘鲁平  
艺术设计人才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和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基础。当前,高等教育艺术设计人才普遍存在文化断层现象,缺少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高等院校、高等职业院校在艺术设计人才培养过程中,要从文化创意产业、创造价值和传承文化等视角,对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和课程资源等方面进行系统改革,以提高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质量,为中国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艺术设计注入发展原动力。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汪瑞霞  秦佳  刘永刚  
以成果导向教育理论(OBE)为指导,在调研分析当下高校传统艺术设计人才培养问题瓶颈与提炼细化文化创意产业人才能力指标的基础之上,提出"德、学、能"三元融合艺术设计类人才培养运行系统和艺术设计人才培养路径,并以人才培养机制创新为突破口,积极开展协同育人的教学实践。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罗小聪  
文章主要就高校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与教育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分析,内容主要涉及艺术设计人才的社会需求现状、高校艺术设计人才培养与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方案。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峰  金福星  
艺术设计是一门以创新为生命的应用性学科。创新是现代艺术设计的本质属性之一,创新思维作为现代艺术设计的灵魂,在设计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现代艺术设计人员要注重理论学习与实践经验的积累,加强开放性思维结构训练,并注意打破固有的思维定势才能最终创作出优秀的艺术作品。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芮雪莹  
文章呈现了当前我国艺术设计教育类人才培养现状,围绕艺术设计教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专业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接轨,校企合作,双师队伍建设,确立特色专业课程结构体系四个方面提出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思考。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罗小聪  
艺术教育近年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应用型的人才培养形式。在相关专业学生的培养上,应当突破传统的教育模式,探寻一定的创新性培养方式。在具体的实践途径方面,我们不仅应当注重思想和内容上的更新,同时也应当主动地建立更为直观、循序渐进的培养策略。文章从艺术设计教育创新的重要性出发,探寻了科学有效的艺术设计教育创新人才的培养途径,旨在为艺术设计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可行的建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斌贝  
传统手工艺蕴含着中国历史上无数匠人的智慧,承担着技艺传承与文化强国的历史使命。随着互联网经济的蓬勃发展,传统手工艺能够与地方文旅产业、数字产业相结合以促进地方产业链的全面发展。在建设技能型社会的背景下,如何加强传统手工艺人才培养,以继续发挥传统手工艺人在造物、文化、生活等各方面的影响力,是值得探讨的问题。因此,要在充分解析技能型社会建设的基本诉求和传统手工艺行业现状的基础上,厘清技能型社会与传统手工艺之间的关系,并从技能、责任、创新、人文四个层面对传统手工艺人才进行培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帆  
针对艺术设计类职业教育所呈现出"重技轻艺"的不均衡状态,分析其成因,从技术为本、艺术为纲、技术与艺术协同互动的角度,探寻其生存和发展途径,以及人才培养思路,以期使艺术设计类职业教育步入"技"、"艺"相协调的教育轨道。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继艳  
我国传统手工艺是承载着农耕社会民众赖以生存的经济诉求与审美理想的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文化产业资源。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由于传统手工艺赖以维系的文化生态环境不断遭到侵蚀,使得进一步传承、发展传统手工艺面临着诸多困难。为了能够有效传承和发展优秀的传统手工艺,应该着重从完善相关学科理论和方法论体系、解决传承人危机、拓展生产应用以及加强文化认同感培育等方面入手强化理论探索与实践检验相结合的研究力度,切实解决实现传统手工艺科学、有效传承、发展的问题。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春华  
"高雅艺术进校园"现已成为高职艺术设计院校学生校园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具有其他学科、专业技能教育所不可替代的育人优势。在高职艺术设计院校开展形式多样的高雅艺术教育活动,对打造健康校园文化环境,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以及提高专业能力等方面有着独特作用。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高慧  马慎毅  
三维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深刻地影响了聋人高等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方向。培养三维数字化技术人才,既能提升聋人大学生在就业中的核心竞争力,使聋人大学生毕业后能有效地融入社会主流,又能挖掘聋人大学生的创新潜能与自身价值。聋人高等艺术设计专业三维数字化人才培养的对策主要包括更新聋人高等艺术设计专业的教育理念、提高聋人高等艺术设计教师的专业素质、采用先进的教育技术、开发适合聋生学习特征的三维数字化技术课程的网络教学平台4个方面。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于讴  
人才培养是一个极为重要又常讲常新的话题。有专家认为,人才分高、中、低端,所占比例大致为高端人才占5%,中端人才占35%,低端人才占60%。从以上数字看出,社会需求95%的人才其实都属于中、低端基础性人才。在此前提下,许多高等院校自觉适应社会需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