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651)
- 2023(19563)
- 2022(16622)
- 2021(15145)
- 2020(12927)
- 2019(29354)
- 2018(28993)
- 2017(55435)
- 2016(30352)
- 2015(34272)
- 2014(34215)
- 2013(33742)
- 2012(30990)
- 2011(27860)
- 2010(27624)
- 2009(25377)
- 2008(24899)
- 2007(21999)
- 2006(18817)
- 2005(16148)
- 学科
- 济(121614)
- 经济(121468)
- 管理(86743)
- 业(84431)
- 企(69493)
- 企业(69493)
- 方法(59471)
- 数学(52315)
- 数学方法(51654)
- 农(33106)
- 财(33069)
- 中国(30288)
- 业经(28542)
- 学(27613)
- 贸(23066)
- 贸易(23061)
- 地方(22732)
- 农业(22438)
- 易(22382)
- 务(20256)
- 财务(20174)
- 财务管理(20131)
- 制(20040)
- 理论(19305)
- 技术(19145)
- 企业财务(19037)
- 环境(18599)
- 和(18585)
- 银(17395)
- 银行(17310)
- 机构
- 大学(439096)
- 学院(437761)
- 管理(171632)
- 济(171172)
- 经济(167578)
- 理学(150339)
- 理学院(148636)
- 管理学(145725)
- 管理学院(144967)
- 研究(144798)
- 中国(104485)
- 科学(94997)
- 京(92140)
- 农(80707)
- 财(76337)
- 所(73946)
- 业大(72634)
- 研究所(68377)
- 中心(66226)
- 农业(64249)
- 财经(62531)
- 江(62053)
- 北京(57275)
- 经(56919)
- 范(56662)
- 师范(55939)
- 院(52302)
- 经济学(51736)
- 州(50388)
- 经济学院(47112)
- 基金
- 项目(309964)
- 科学(241367)
- 基金(224286)
- 研究(217009)
- 家(199434)
- 国家(197637)
- 科学基金(168007)
- 社会(135907)
- 社会科(128782)
- 社会科学(128745)
- 省(122222)
- 基金项目(119378)
- 自然(112855)
- 自然科(110248)
- 自然科学(110212)
- 自然科学基金(108227)
- 划(103338)
- 教育(99890)
- 资助(92483)
- 编号(87272)
- 重点(69596)
- 成果(69113)
- 部(66923)
- 发(65181)
- 创(64219)
- 科研(60570)
- 创新(60024)
- 课题(59869)
- 计划(59083)
- 大学(56988)
- 期刊
- 济(176395)
- 经济(176395)
- 研究(117745)
- 学报(80209)
- 中国(74733)
- 农(71884)
- 科学(69024)
- 管理(58971)
- 大学(58943)
- 财(58128)
- 学学(55940)
- 农业(49441)
- 教育(42931)
- 技术(36900)
- 融(31513)
- 金融(31513)
- 业经(29803)
- 财经(29566)
- 经济研究(28879)
- 业(26024)
- 经(25279)
- 问题(23232)
- 版(22757)
- 图书(22506)
- 科技(22251)
- 业大(21041)
- 技术经济(20959)
- 统计(20308)
- 商业(19994)
- 理论(19709)
共检索到6098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李睿 朱利 罗绍晗 钱嫣虹
研究数字能力如何影响居民家庭的消费行为,对于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内生动力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从数字设备使用能力、数字场景应用能力以及数字信息获取能力三个维度度量了家庭数字能力,并实证分析了数字能力与家庭消费的关系,发现数字能力的提升能显著提高家庭消费水平。在进行核心变量替换、回归样本变更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发现数字能力对家庭消费的促进作用仍然存在。此外,除了对家庭消费水平的影响,数字能力对不同消费类型也都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基于收入效应的机制分析发现,数字能力通过提高家庭收入、降低家庭收入波动性来促进消费。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字能力对家庭线上线下消费均有积极影响,但数字能力对家庭消费收入比没有显著的影响,即数字能力并没有改变家庭边际消费倾向,而是通过提高收入水平和降低收入波动性来促进家庭消费。论文拓展了数字能力在消费领域的应用,证明了数字能力对家庭收入和消费增长的积极作用,丰富了数字时代家庭金融的相关研究。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业炜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家庭能源消费成为我国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重要来源。在此背景下,本文研究了我国31个省份城镇家庭能源消费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我国城镇家庭能源消费存在明显的时空差异,其中收入水平和气温差异是造成东中西部地区和南北方地区家庭能源消费差异的主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收入的增加是家庭能源消费产生时间效应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政府在制定能源发展和碳减排政策时,应因地制宜地采用有效措施,帮助各地区实现能源消费向高效、清洁化方向发展。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倪旭君
家庭结构指家庭内个体特征的组合与相互作用方式。当前对收入变动与规模收入分配的研究大多从家庭整体或个体角度出发,尚欠缺从家庭结构变动角度的分析。研究家庭结构变动对家庭收入变动的影响有助于将家庭与个体层面的收入分配研究联系起来。该文从家庭内部入手,分解家庭结构变动对收入分配造成的影响,探寻家庭收入变动的关键因素。选取CHNS数据,结合年龄结构、收入结构、规模结构和知识结构四个维度构建了回归分析与分解模型。运用分位数回归和反事实分解方法,计算家庭结构变动对不同收入水平家庭的收入变动影响。分析发现,我国家庭结构变动对家庭收入变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和收入结构三方面,且存在明显的城乡差异和...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秦翊 侯莉
居民家庭生活能源消耗可以分为直接和间接能耗,影响居民能源消费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人作为消费主体,人口因素对能源消费的影响不可忽视。通过量化人口因素的影响,表明城镇化率、抚养比、受教育程度都是影响家庭能源消费的重要变量。城镇化率和抚养比与人均家庭能耗成正比。受教育年限与居民总能耗成正比,与间接能耗成反比,说明教育程度的提高起到了降低居民间接生活能耗的作用,但总体还是使居民能耗增加。
关键词:
家庭能源消费 直接 间接 人口因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罗荷花 叶谊锋
在经济恢复势头不够强劲、劳动力市场修复迟缓等不确定性因素的冲击下,如何增强家庭风险防范与管理能力,缓解家庭收入脆弱性是一个亟待研究的现实问题。文章基于2015年、2017年、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在运用迭代主因子法测算数字金融能力的基础上,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字金融能力对居民家庭收入脆弱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显示:数字金融能力能够有效缓解居民家庭收入脆弱性,投资多样化和风险承担是其缓解效应发挥的重要途径。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金融能力对东部、城市地区居民家庭收入脆弱性的缓解作用更为显著。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筱凡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数字素养对居民家庭消费水平的影响机制,并考虑社会网络和收入水平的中介作用,以期为居民数字素养培养和家庭消费水平提升提供有益指导。研究结果显示,居民家庭消费水平会随着数字素养水平的提高而提升;社会网络在数字素养对我国居民家庭消费的影响中发挥中介效应;居民收入水平在数字素养对我国居民家庭消费的影响中发挥中介效应。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彭进清 肖银飞
个税起征点从2018年10月起调整为5000元,个税专项附加扣除实施细则也于2019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但是,相比于个税起征点的调整,公众对个税专项附加扣除的认知不足,导致个税减额能否提升消费不能确定。本文主要利用湖南省长沙市417户居民问卷调查数据,分析了个税专项附加扣除减额对居民家庭消费意愿的影响。通过配对样本T检验和有序回归模型分析得出,在告知受访者居民个税专项附加扣除可减税额数量后,居民的平均消费意愿有显著下降。同时,个税扣减额度对居民消费意愿存在门槛效应,在个税扣减额度低于278元时,减税额度增加反而会降低居民消费意愿,在个税扣减额度高于278元时,减税额度增加能提高居民消费意愿。由此表明,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对提升居民家庭消费的能力有限。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罗荷花 刘慧婷
基于2017年、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字金融使用对居民家庭收入多样性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使用对居民家庭收入多样性具有促进作用;数字金融使用可以通过促进家庭创业、家庭风险资产配置来提高居民家庭收入多样性;数字金融使用对居民家庭收入多样性的影响在户主受教育程度、户主年龄、金融素养、城乡差异及地区等方面存在异质性。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郝梅瑞
我们根据北京市城市社会经济调查队对1000户城区居民家庭抽样调查资料,对1983—1993年10年间居民收入、消费、储蓄的资料进行系统深入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2000年的预测模型与预测值。其目的在于,提出若干对策,正确引导消费,安排好居民的衣食住行,促进经济更健康地持续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段彦辉
当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城镇居民家庭消费发生了巨大变化,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尤其呈现出趋同性的特点。基于此,本文在考虑到家庭收入特征的情况下,对城镇居民消费呈现出怎样的特点、是否存在趋同现象的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各地区城镇居民在各个消费类型上普遍存在趋同现象,但各地间收入差距的拉大会阻碍交通与通信、家务服务消费的趋同,产业结构上的区别成为了后进省份追赶先进省份的阻力。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谷书堂 臧旭恒
转轨时期居民消费和收入关系研究──居民家庭预算数据分析谷书堂,臧旭恒本文利用1978年以来城镇和农村家庭预算抽样调查数据,分析研究经济体制转轨时期居民消费和收入之间的关系,即消费函数。分析所引用的数据除另加注明的外.均为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总队...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杨碧云 郭壮哲 易行健 张凌霜
本文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构造平衡面板数据,系统研究数字经济发展对居民家庭消费升级的微观效应。基于因子分析法构建家庭层面的数字经济指数,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显著优化居民家庭消费结构,促进居民家庭实现消费升级。机制分析表明数字经济通过提升居民各类收入水平、降低收入与消费不确定性、缓解流动性约束以及拓宽社会网络机制推动消费升级。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对处于高数字创新要素水平、高数字基础设施和高金融可得性地区的家庭消费升级的促进作用更大。本文的研究为数字经济促进居民家庭消费升级提供了微观证据,因此持续推动数字经济的普及与应用是实现消费升级、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经。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吴蓓蓓 陈永福 于法稳
基于2007~2009年广东省城镇居民家庭7类食品的消费数据,本文运用QUAIDS模型对不同收入家庭食品消费结构及其消费行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首先,按照全部样本估算的城镇居民家庭乳品、油脂类和肉类等动物性食品的支出弹性大于1,与中等和高收入家庭相比,低收入家庭这三类食品的消费支出弹性也相对敏感;其次,在不同收入分层中,低收入家庭油脂类食品的消费价格弹性相对敏感;再次,当收入和价格同比例变化时,城镇居民家庭更愿意增加对肉类、蛋类和乳品的消费。因此,稳定食品价格、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等措施,是确保城镇居民家庭食品消费需求、营养摄入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前提条件。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郭昌荣 邢菁
本文通过选取相关变量指标构建实证模型进行参数估计和回归分析,基于分维度、分区域视角探讨数字金融对我国农村居民家庭消费升级的影响与异质性特征。研究结论表明:根据需求收入弹性计算验证,居住、生活用品、交通通信、文教娱乐属于农村居民家庭的高档品类消费,衣着、食品、医疗保健及其它属于农村居民家庭的基本品类消费;数字金融及其数字化程度、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对促进农村居民家庭消费升级均具正向影响作用,能够带动农村居民家庭消费总支出、基本品类消费支出和高档品类消费支出;数字金融对东中部地区农村居民家庭的基本品类消费和高档品类消费均呈正向影响且较为显著,但对西部地区农村居民家庭只能促进其基本品类消费支出,而对其高档品类消费支出的影响并不显著。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关键词:
数字金融 农村家庭 消费升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琦 韩立民
文章基于2000—2012年的历史数据,尝试构建含有多个影响因素变量的多元灰色预测模型MGM(1,n),并结合等维灰数递补技术,对2013—2017年的居民家庭水产品消费需求进行预测分析,结果表明:2013—2017年我国居民家庭水产品消费需求将延续近些年波动增长的趋势,预计到2017年居民家庭水产品消费量将达到1669.4万吨,年均增长率约为3.21%。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