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75)
2023(8247)
2022(6098)
2021(5181)
2020(4039)
2019(8655)
2018(8371)
2017(15243)
2016(7902)
2015(8672)
2014(7951)
2013(7927)
2012(7488)
2011(6691)
2010(6891)
2009(6604)
2008(6481)
2007(5816)
2006(5061)
2005(4761)
作者
(22328)
(18568)
(18242)
(17139)
(11693)
(8781)
(8377)
(7076)
(6936)
(6550)
(6213)
(6071)
(5990)
(5912)
(5677)
(5599)
(5411)
(5397)
(5386)
(5149)
(4630)
(4328)
(4290)
(4269)
(4141)
(4098)
(4058)
(4041)
(3726)
(3723)
学科
(33924)
经济(33896)
管理(25625)
(23225)
(21734)
企业(21734)
业经(13481)
技术(11754)
中国(11075)
产业(10631)
方法(9811)
技术管理(9380)
信息(8550)
总论(8298)
信息产业(8167)
(8153)
金融(8152)
理论(7898)
(7658)
贸易(7653)
(7455)
(7227)
银行(7214)
(7173)
(7062)
(7047)
(6622)
数学(6338)
数学方法(6172)
地方(6070)
机构
大学(112283)
学院(110900)
(45876)
经济(44962)
管理(40866)
研究(40408)
理学(34167)
理学院(33733)
管理学(33192)
管理学院(32927)
中国(31026)
(24214)
科学(22627)
(21966)
(19475)
中心(17874)
研究所(17472)
(17416)
财经(16618)
(16296)
师范(16186)
北京(15647)
(15275)
(15122)
(15023)
(14358)
经济学(14342)
业大(13525)
师范大学(13175)
经济学院(12858)
基金
项目(73155)
科学(58011)
研究(56939)
基金(51970)
(45257)
国家(44852)
科学基金(38376)
社会(37640)
社会科(35864)
社会科学(35856)
(28600)
基金项目(26016)
教育(25139)
(23665)
编号(22957)
自然(21627)
自然科(21093)
自然科学(21084)
自然科学基金(20675)
成果(19983)
资助(19304)
(18578)
创新(17372)
国家社会(16590)
(16547)
重点(16448)
课题(16315)
(15293)
项目编号(14979)
(14530)
期刊
(52522)
经济(52522)
研究(37192)
中国(27264)
管理(18227)
教育(17636)
学报(16887)
(16547)
科学(15150)
(13715)
大学(13167)
(11992)
金融(11992)
学学(11647)
技术(9987)
图书(9513)
农业(9161)
经济研究(9113)
国际(8919)
(8271)
财经(8221)
业经(8171)
书馆(7399)
图书馆(7399)
(7249)
科技(6818)
问题(6663)
(6564)
论坛(6564)
(6275)
共检索到1822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赵庆香  
在全球化和数字化的背景下,文化遗产保护面临新挑战和新机遇。文章介绍了国际图联提出"数字统一"的背景与概况。基于已有的实践案例和《国际图联开展数字化联合项目指南》文本,文章总结了"数字统一"的理念内涵:从局部的记忆到共同的记忆,开放的保护理念;从数字化保护到数字化联合,合作的保护模式;从图书馆到文化遗产机构,共享的工作方法。文章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一些启示:拓宽文化遗产保护的全球化视野和思路、借助"数字统一"构建文化遗产保护共同体、中国要积极参与到世界的新话语之中。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程焕文  曾文  
文章梳理了国际图联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文本,将其划分为宏观政策中的文化遗产保护条款和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专门政策。在相关文本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国际图联文化遗产的3点核心保护理念与4项策略:明确职责,构建话语;推进合作,实现共赢;建立规范,提供指引;高度重视数字化手段。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吴栩同  孙蒋涛  
城市共生理念是在吸收中华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及人与自然、人与历史和谐相处的新发展需求,并依托于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的新形态基础上提出的。在传统的城市发展理念之中,城市文化遗产的保护在一定程度上不仅阻碍了城市化的进程,而且在城市遗产保护中消耗了大量的经济成本与人力。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赵跃  周耀林  
近些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数字化保护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文章从非遗数字化采集、保存和开发三个层面对国际非遗数字化保护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梳理,指出非遗数字化保护研究领域已经形成,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将发挥重要作用;非遗数字化保护研究主题相对分散,非遗数字信息组织、管理成为关注的焦点;非遗数字化保护研究内容不断深入,非遗数字化保护理论与知识体系亟待构建等特点。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朱竑  戴光全  
作为"老祖宗"创造并流传给后人的财富,文化遗产已经成为国内外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资源。随着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不断深化,文化遗产与旅游产品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闵庆文  孙业红  
农业文化遗产的概念目前存在一些争议,争议的焦点主要在于如何对其英文名称进行翻译以及内涵边界。大部分学术论文中使用"农业文化遗产"和"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说法。农业文化遗产不同于一般的农业遗产,它更强调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的农业系统、农业技术、农业物种、农业景观与农业文化。也就是说,除一般意义上的农业文化和技术知识以外,还包括历史悠久、结构合理的传统农业景观和农业生产系统。另外,农业文化遗产也不同于世界遗产的其他类型。从概念上来看接近于文化景观遗产,不过文化景观强调遗产的地域性,而农业文化遗产则更强调对某种传统农业知识和农业技术的保护,对这些知识和技术的地域要求并不十分严格。农业文化...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李英杰  
为呼吁各国政府强化对"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11.4及16.10条款的支持,国际图联发布了《图书馆保护文化遗产》声明,声明在总结图书馆参与文化遗产保存和保护多元化路径以及国际图联对图书馆记录性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支撑实践的基础上,强调图书馆文化遗产保存和保护工作的若干重点。对声明的背景和内容的分析,以及对国内外图书馆界文化遗产保护实践的对比分析,可为国内图书馆开展文化遗产保存和保护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朝枝  郑艳芬  
国际法规是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基本依据,但由于相关法规众多,常被误解、曲解或生搬硬套,文章通过总结分析近百年来文化遗产保护国际法规的发展演变,厘清国际法规对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关系的基本定位、对文化遗产利用方式的定位变化,以及对文化遗产旅游发展的态度与立场变化,结论认为,国际法规中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关系是不断动态变化的,随着保护工作对"利用"的依赖度不断提高,文化旅游的双面影响也不断受到关注。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曾文  马杰  
《保护文化遗产国际图联指南》是IFLA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一个宣传性文本,它简要而系统地梳理了IFLA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并突出了不同项目的关键点。文章通过解读《指南》,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勾勒出IFLA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基本体系和重点领域,并着重呈现IFLA构建的文化遗产保护的"实体"和"数字"两大合作网络。基于此,文章提出《指南》对我国图书馆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启示,即加强专业性合作和集中化管理,持续关注并建立数字化保护路径。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闵庆文  
农业文化遗产从概念上等同于文化遗产,是联合国粮农组织推动的一项旨在保护农业文化遗产系统的项目。本文分析了世界遗产中对农业文化的关注,介绍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概念和项目的目的,最后阐述了我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和紧迫性。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孙九霞  
在全球化席卷世界每一个角落的当下,传统文化的生存空间日渐萎缩。不同文化、不同区域、不同发展道路下的族群,几乎无一例外地选择了发展和进步,纷纷走向了现代化之路。因此,人们毫不思索地放弃了代代传承的文化传统,丢弃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恒武  袁颖  
本文通过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于1972年颁布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英、中、日3种文本中“文化遗产”定义的比照分析,指出《公约》现行正式中译本的“文化遗产”定义中存在若干表述不当之处。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梁保尔  马波  
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在升温,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表述、涉及范围、保护状况与利用方式等基本问题的理解依然比较模糊。本文分析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的主要条款,认为这两个权威文件是释疑解惑的关键,并以"保护为主,合理利用"为主线,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旅游资源时的保护与利用。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王晓光   赵珂  
信任是数字环境文化遗产数字叙事的基础。文化遗产数字叙事是一种具有重构和演绎特质的叙事方式,在数字化、数据化和艺术化阶段会产生不同的信任问题。作为一种特殊的信息系统,文化遗产数字叙事的人机交互特征体现出系统、信息和用户之间的相互连通和协同影响,系统叙事的可信度和用户体验的信任感构成了信任模型的双向动态互动,涉及文化遗产信息资源、叙事性架构、数字化呈现、系统本身的功能建设和知识服务,以及用户的意图和行动。文化遗产数字叙事信任模型不仅有助于提升文化遗产的数智化活化利用水平,促进对文化遗产信息资源的深度挖掘、叙事内容的创意演绎、文化内涵的有效阐释与呈现,而且可望为可信的文化遗产数字叙事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助力文化遗产数字化转型发展。图3。参考文献46。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刘灿姣  阳利新  
基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数字化保护的研究文献,对非遗数据库整体建设的研究、非遗项目分类体系的研究、非遗数字化技术应用研究、非遗数字化保护实践研究四个议题作了综述。目前学者在非遗数据库建设内容的研究上没有形成权威的、统一的模块,非遗数据库建设的评价机制尚没有建立;非遗的单线性分类研究较多,多层次分类研究较少,元数据技术的应用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在三馆(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各地区及非遗具体单个领域方面进行非遗数字化保护应用研究较多,其它非遗数字化保护机构研究较少,实践研究缺乏理论指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