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74)
- 2023(15735)
- 2022(13108)
- 2021(12129)
- 2020(9883)
- 2019(22609)
- 2018(22495)
- 2017(42925)
- 2016(23377)
- 2015(26159)
- 2014(25887)
- 2013(25339)
- 2012(22855)
- 2011(20718)
- 2010(20701)
- 2009(19247)
- 2008(18436)
- 2007(16311)
- 2006(14290)
- 2005(12337)
- 学科
- 济(89235)
- 经济(89102)
- 管理(65675)
- 业(58910)
- 企(49606)
- 企业(49606)
- 方法(36913)
- 数学(31083)
- 数学方法(30608)
- 中国(25269)
- 农(24740)
- 业经(24398)
- 财(21935)
- 学(19802)
- 地方(18493)
- 制(17472)
- 理论(16412)
- 农业(16309)
- 贸(15433)
- 贸易(15422)
- 和(15061)
- 易(14955)
- 银(14491)
- 银行(14452)
- 融(14156)
- 金融(14154)
- 行(13839)
- 环境(13748)
- 技术(13631)
- 教育(13359)
- 机构
- 大学(320857)
- 学院(318523)
- 管理(125324)
- 济(119843)
- 经济(116976)
- 理学(108008)
- 理学院(106797)
- 研究(105782)
- 管理学(104770)
- 管理学院(104175)
- 中国(78834)
- 京(69113)
- 科学(66092)
- 财(56904)
- 所(52137)
- 农(48954)
- 中心(48342)
- 研究所(47363)
- 业大(46788)
- 江(46737)
- 范(44836)
- 财经(44732)
- 师范(44453)
- 北京(43813)
- 经(40566)
- 院(39258)
- 州(38573)
- 农业(38049)
- 师范大学(35955)
- 经济学(35220)
- 基金
- 项目(219588)
- 科学(171525)
- 研究(164718)
- 基金(156560)
- 家(135671)
- 国家(134505)
- 科学基金(115205)
- 社会(101755)
- 社会科(96108)
- 社会科学(96087)
- 省(85941)
- 基金项目(82593)
- 教育(75784)
- 自然(73536)
- 划(72309)
- 自然科(71730)
- 自然科学(71714)
- 自然科学基金(70374)
- 编号(69430)
- 资助(63321)
- 成果(57592)
- 重点(49010)
- 课题(47656)
- 部(47420)
- 发(46534)
- 创(45719)
- 项目编号(43097)
- 创新(42494)
- 科研(41529)
- 大学(41179)
共检索到4730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李娜娜 朱坤豪 苗含雨
数字统一是“全球数字化”背景下文化遗产领域的新概念。当前不断消亡的流散珍本古籍在资源联合研究、开发与应用上有着种种现实困境,梳理数字统一语境下的古籍建设经验对促进我国古籍保护有着重大意义。文章运用文献调查法和网络调研法对国际数字统一古籍项目展开调研,将其梳理为保护、运行、法律与教育四个维度,归纳出数字统一古籍建设的数字采集、元数据描述、网页浏览、数字展览四大项目框架。研究发现,国际数字统一项目对我国古籍再生性建设具有参考价值,我国应健全数字化标准,建设本土数字统一古籍项目完整保存文化遗产,并创新古籍数字展览传播方式,同时还需要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理念、拓展全球化视野。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毛建军
韩国十分重视古籍的整理、编目和数字化工作。随着文献数字化工作的开展,韩国各典藏机构开始将历代古籍进行数字化处理,开发并建设了大量古籍数字资源。由于我国的古籍数字资源建设存在资源类型丰富、开发建置单位多元、格式多样等特点,古籍数字化资源难以整合与共享。我国古籍数字资源建设应借鉴韩国的经验,设置由政府组织的统一协作机构,使用标准、可兼容的数据格式,建设开放的资源获取平台,以完善古籍数字资源建设,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关键词:
韩国 古籍数字化 数据库 数字资源建设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嫚茹
在介绍美国图书馆收藏中国古籍文献途径的基础上,重点揭示中国珍稀古籍文献在美国20余家图书馆、博物馆的收藏与分布概况,提出回归古籍要有区别和选择、避免采取竞买方式、采取协商转让收购原物、珍稀善本影印出版、中美合作携手再造以及古籍数字化等多种古籍文献回归策略。
关键词:
中国古籍 流散 分布 美国 回归
[期刊]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作者]
董晓莉 李春明
本文在介绍数字资源管护概念的基础上,对古籍数字资源管护的内涵进行了阐释和分析,提出了古籍数字资源管护生命周期模型,以促进古籍数字资源管护机构从总体上布局和把握古籍数字资源的管护工作。最后,结合古籍数字资源管护生命周期模型,从技术角度出发,对古籍数字资源的管护流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设计。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志平 张景奇 杜宝贵
2021年3月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深化税收征管改革作出全面部署,擘画了"十四五"时期税收征管改革和税收现代化建设的蓝图框架,将推动税收征管从合作、合并到合成。新时代智慧税务建设应当以《意见》要求为引领,以人民为中心,以提升税法遵从度和社会满意度为己任,着力突破智慧税务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历史局限,以新坐标、新维度为解题思路,以高集成功能、高安全性能、高应用效能为建设标准,从执法、服务、监管和治理四个维度助力提高税收征管效率。
关键词:
智慧税务 税收征管 以数治税
[期刊] 图书馆学研究
[作者]
尚奋宇 张文亮
为解决我国古籍数字化标准化建设存在的问题,结合数字化生命周期理论对古籍数字化生命周期全过程进行分析,进而得出包括以下5个模块的古籍数字化标准体系框架(括号内为该模块下子标准的规范对象):项目规划标准(项目选题、计划报告、选题审批)、古籍版本选择标准(版本类型、版本细节)、古籍数字资源生产标准(加工流程、原典采集、文字处理、文件格式、原典保护、质量检验)、古籍数字资源保存标准(数字文档、古籍元数据)、古籍数字资源发布标准(系统建设、检索技术、访问控制、应用服务),并对该框架下的各个子目进行了说明。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养民
"以人为本"是中国当代社会进入新世纪,举国学习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它的精神内核植根于儒学的人际和谐和道学的人与自然和谐等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之中,与西方社会的人本思想本质不尽相同。以此对"以人为本"正本清源,阐释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能真正传承中华民族人文精神,对全面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而夯实本民族文化认同的共同思想基础,实现未来社会人的不断全面发展大有裨益。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潘德利 张洪钢
中国古籍大量流散海外与明清之际传教士在中国的活动不无关系。文章揭示了法、英、美、德等多国传教士直接或间接运走中国古籍文献的方式;分析了传教士与中国古籍流散的关系;指出了明清之际来华传教士扮演的华夏文化传播者之角色。
关键词:
传教士 古籍文献 流散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天尧 张衔春 洪世键 许顺才
我国快速城镇化导致的环境危机引发了诸多公共健康问题,渐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新常态问题。基于2000年后西方学者对城市环境、健康、可持续发展及其关系的论述,从医学地理学、公共卫生学、城市规划学3个视角对健康与环境的关系进行述评;并在现有可持续发展研究维度的基础上,提出引入健康维度的必要性、合理性及其理论基础,整合并重构健康与可持续性研究框架。我国应以广义城市环境系统为平台,以健康与可持续性的两重性为出发点,基于健康维度重构可持续性的研究框架,为新常态下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理论视角。
关键词:
健康 环境 医学地理 公共卫生 城市规划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天尧 张衔春 洪世键 许顺才
我国快速城镇化导致的环境危机引发了诸多公共健康问题,渐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新常态问题。基于2000年后西方学者对城市环境、健康、可持续发展及其关系的论述,从医学地理学、公共卫生学、城市规划学3个视角对健康与环境的关系进行述评;并在现有可持续发展研究维度的基础上,提出引入健康维度的必要性、合理性及其理论基础,整合并重构健康与可持续性研究框架。我国应以广义城市环境系统为平台,以健康与可持续性的两重性为出发点,基于健康维度重构可持续性的研究框架,为新常态下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理论视角。
关键词:
健康 环境 医学地理 公共卫生 城市规划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张琪 王东波 黄水清 李斌 孟凯 邓三鸿
[目的/意义]本文从数字人文的视角出发,试图探究一套具体的技术方法解决古汉语时间描述所存在的省略、共指、歧义、模糊等问题,使得读者可以跨越纪传体、国别体、纪事本末体等体裁壁垒,获取不同史书中关于某一时间段的所有史料。[研究设计/过程]在梳理古汉语时间描述类型与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一套以时间为线索自动重组史书全文的方法。该方法首先识别古汉语时间描述并进行语义解析,继而识别事件句并将事件句关联至时间描述,最后将提出的方法应用于纪传体史书《史记》和国别体史书《国语》的重组中,检验方法的有效性。[结论/发现]本研究所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实现纪传体、国别体史书以时间为线索的重组问题,在有效减少人工标注的前提下达到了较高的准确率。[创新/价值]针对古汉语时间描述存在的歧义与共指等问题,提出一套完整的以时间为线索自动重组史书全文的方法,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婷
[目的] 欧盟有机农业立法不仅推动了世界范围内有机农业立法的发展,提高了农业领域立法水平,对我国有机农业也有着良好的借鉴意义。[方法] 运用法学的文本研究方法深入剖析欧盟有机农业法规,能够发现在立法架构上该法规根据不同的农业生产领域进行规制;在立法维度上将有机农业生产全部流程都纳入管理,对生产、上市及授权的每一步都有细致规定,避免了宽泛性指导;在立法原则上,欧盟有机农业立法注重与基因技术管理的基本理念与原则相一致,将食品与农产品的风险预防与审慎管理相结合,打造从“农场到餐桌”的全程安全保障体系。[结果] 欧盟是有机农业发展的科技先驱,更是有机农业法律规制的立法先驱。欧盟于2022年实施《关于有机产品的有机生产和标识的2018/848有机农业法规法规》将有机农业生产的整个供应链条都纳入到法律的调整范围内,有力保障了有机农业的良性发展。欧盟实施有机农业立法的动因首先来自欧洲人民对于食品安全的较高需求以及对于环境保护的迫切愿望。此外,随着基因技术在农业中的运用,对于基因技术的潜在风险防范,也成为有机农业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结论] 欧盟的有机农业立法以其合理的架构、完善的规则和可适用性为有机农业领域立法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法律范本。我国近年来有机农业发展迅速,但是农业有机立法尚属空白。尽快建立有机农业立法体系对推动我国有机农业立法、促进我国有机农业发展具有积极影响。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花建
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做出重要指示,提出“七个着力”的要求。其中之一就是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促进文化消费正是贯彻党和政府的大政方针、推动文化繁荣、发挥消费对经济拉动作用的重要领域。国内外有研究者从经济学、社会学、全球化等角度研究了文化消费。文章指出:必须坚持守正创新,超越数字化之前的狭隘视角,突出数字化提升文化消费的新机制和新举措,采用新的FCS(Function,Content,Scene)研究框架:F指功能重塑机制,即以数字化焕发文化消费的主动功能;C指内容拓展机制,即以数字化拓宽文化消费的内容象限;S指场景创新机制,指以数字化推动文化消费的跨界融合,创造出虚实交互、功能交互的文化消费新场景。这三者既是三个独特而相互联系的研究视角,也是三个要在实践中加强建设和协同推进的重点机制。对此的创新性研究将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意义上促进文化消费、提升中国经济的韧性和活力。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立清 董梅香 肖卫飞
阐述和分析香港台湾地区古籍数字化现状及成果,认为其发展历程与信息技术发展密切相关,介绍其强调区域规划与发展,追求数字化规模,以公益性为主,重视古籍数字化的学术性,服务对象多元化等特点。认为大陆古籍数字化建设工作应有效规划,统一标准,注重开发特色资源,重视版本选择,并重要重视培养相关人才。
关键词:
古籍 数字化 香港 台湾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孙悦帆 包平
厘清社会力量在古籍保护工作中的参与维度,是新时代古籍工作高质量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之举。文章从多元数据出发,利用NVivo14软件对古籍保护工作中社会力量的各参与维度进行编码分析,并以协同理论为指导构建社会力量各维度参与的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成立省古籍保护协会,未来锚定古籍数智化领域等实践启示进行探讨,为我国古籍保护工作的进一步优化提供借鉴。
关键词:
古籍保护 社会力量 参与维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