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25)
2023(8823)
2022(6610)
2021(5591)
2020(4351)
2019(9788)
2018(8905)
2017(18027)
2016(8654)
2015(9993)
2014(9978)
2013(9910)
2012(9127)
2011(8235)
2010(8636)
2009(8362)
2008(7407)
2007(6848)
2006(6148)
2005(5819)
作者
(25953)
(21352)
(21178)
(20087)
(13415)
(9946)
(9910)
(8223)
(8106)
(7584)
(7108)
(7038)
(6736)
(6701)
(6688)
(6532)
(6254)
(6207)
(6145)
(5827)
(5251)
(5218)
(4896)
(4887)
(4883)
(4760)
(4644)
(4421)
(4418)
(4168)
学科
(50172)
经济(50147)
(27147)
(25964)
金融(25964)
管理(24031)
(22832)
银行(22830)
(22712)
企业(22712)
(22262)
(20303)
贸易(20286)
(19685)
方法(18831)
中国(18146)
数学(16405)
数学方法(16297)
业经(15825)
产业(15309)
地方(13428)
(11885)
(11475)
中国金融(11118)
(10537)
信息(9435)
总论(9175)
信息产业(9125)
(7598)
(7583)
机构
学院(135873)
大学(133044)
(70965)
经济(69827)
管理(52309)
研究(44725)
理学(44319)
理学院(43984)
管理学(43506)
管理学院(43262)
中国(42310)
(31215)
(26350)
财经(25179)
经济学(24100)
中心(22907)
(22743)
经济学院(22141)
科学(21061)
(20641)
(20308)
金融(19932)
(19474)
(19130)
财经大学(18833)
银行(18457)
研究所(18209)
(17186)
(17174)
(17153)
基金
项目(86306)
科学(68657)
研究(66837)
基金(63423)
(53298)
国家(52903)
科学基金(46333)
社会(45568)
社会科(43898)
社会科学(43887)
(33737)
基金项目(32410)
教育(27826)
(26620)
编号(26579)
自然(26157)
资助(26087)
自然科(25601)
自然科学(25599)
自然科学基金(25153)
(21189)
成果(20514)
国家社会(19998)
(19368)
重点(19083)
(18836)
发展(18343)
创新(18196)
(18072)
课题(17652)
期刊
(75306)
经济(75306)
研究(43631)
(32532)
金融(32532)
中国(23908)
(22734)
管理(20137)
(15590)
(14784)
学报(14412)
经济研究(14024)
科学(13992)
国际(13626)
财经(13242)
业经(12993)
大学(12032)
(11572)
学学(11549)
问题(11377)
技术(11205)
农业(9879)
商业(8782)
理论(7906)
世界(7818)
技术经济(7490)
(7002)
贸易(7002)
实践(6960)
(6960)
共检索到2163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康成文   赵风静  
本文基于2013-2021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门槛效应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等多维度,探讨数字经贸和市场需求对产业融合的影响。研究表明:数字经贸对产业融合发展具有显著正向促进效应,且通过了稳健性检验;在东部和中部地区数字经贸对产业融合的作用更为突出,在西部地区不明显;在数字经济促进产业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市场需求起到了重要的中介作用;数字经贸和市场需求对产业融合存在门槛效应,数字经贸和市场需求水平越高,越有助于推进产业融合;数字经贸对产业融合发展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罗汝珍  
校企融合是职业教育长效发展的重要环节,市场需求导向下职业教育校企融合的特点表现为:需求导向、多主体管理、多功能复合型以及产业化;构建校企融合的机制必须以技术为切入点,搭建产、学、研三位一体的技术平台,遵循产业化的运营机制、企业化的管理机制、价值主导的评价机制、市场导向的进退机制和行业协会负责的人才流动机制。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高艳德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国际经贸规则在推动产业链和创新链深度融合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首先,研究分析产业链和创新链的成效及问题。其次,分析把握产业链和创新链深度融合与实施国际经贸规则之间的关系。基于此,重点研究当前国际经贸规则在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最后,从国家和企业两个层面,提出深化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的政策建议,包括推进产业链的垂直升级、促进产业链和创新链深度融合、探索产业链与创新链经营模式、更新管理制度设计、加强创新及研发能力、多种创新措施来促进发展。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欢欢  申星  
有一种商品随着日本东京人口的增多反而需求减少了,你想知道是什么商品吗?从营销的角度来看,存在八种需求:1.负需求——消费者对某个事物感到厌恶,甚至愿意花钱去回避它;2.无需求——消费者对某个事物不了解或不感兴趣;3.潜在需求——消费者可能对某个产品产生了强烈的需求,而现有产品又不能满足其需求;4.下降需求——消费者逐渐减少或停止购买某种产品;5.不规则需求——消费者的购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黄卓  
<正>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经济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正在重塑传统经济模式,从而开启数字经济时代。从跨境电商的兴起到市场营销的数字化,数字经济深刻影响国际贸易与市场营销的理论和实践,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与机遇。
关键词: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姚战琪  
产业融合有助于促进科技创新,三网融合是促进数字创新的重要举措。利用2005—2021年292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和中介模型研究三网融合对我国数字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三网融合能提升我国城市数字创新能力;机制检验表明,人力资本水平在三网融合与数字创新之间发挥中介作用,三网融合可以通过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间接提升我国城市数字创新能力。因此,应大力发挥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不断增强人力资本对我国数字创新水平的促进作用,中西部地区企业可尝试利用已有数字技术进行渐进式数字创新,加速推动数字技术的实践应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敬丽华  
校企联盟合作育人是职业院校和企业长远发展的战略选择,课程建设是校企合作育人的落脚点和抓手。在明确合作双方职责的基础上,分析校企联盟合作育人课程开发的实施策略,构建基于产教融合、校企联盟合作育人的基本框架,并依据贸易行业特点,提出与企业联盟合作育人是高职国贸专业发展的主流趋势。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洪俊杰  杨懿  杨志浩  
数字贸易是推动中国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如何促进市场释放数字贸易潜能是现阶段中国亟待解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文章以三网融合政策的实施构造准自然实验,基于2001~2019年293个地级市数据和双重差分模型研究发现,信息产业融合显著提升了城市数字贸易发展水平。这一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技术创新是信息产业融合促进城市数字贸易发展的重要路径。拓展分析发现,当城市区域、城市等级、城市政府规模和城市产业结构存在差异时,信息产业融合对数字贸易发展的影响迥异。基于此,文章建议地方政府积极配合市场调控,放松产业融合管制,引导资源均衡配置,从而为提升数字贸易发展水平营造自由的产业发展环境。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云鹏  王京  
旅游产业是一种综合性的服务产业,产业融合是旅游产业的"天然"属性。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产业融合的社会基础、产业基础、技术基础发生了变化,因此,旅游产业融合的内容和方式也随之发生改变。同时,由于旅游产业具有鲜明的信息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宋恺  邢以群  张大亮  
文章根据经济活动与健康关系的紧密程度,界定了健康产业的边界、定义了健康产业的概念,并从市场需求视角(健康管理过程)提出了健康产业的分类方法,从而明确界定了健康产业的内涵和外延,使之能够清晰地与其他产业相区分,并能适应健康产业当下和未来的发展和全面系统地呈现产业全貌,以满足政府、企业和学界研究的需要。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周冯琦  毛翔宇  
由于环境保护在更多的方面反映为社会公共需求,环保产业的发展历来存在着“休谟悲剧”的困扰——市场需求不足。传统的环保产业发展模式不仅导致财政负担沉重、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而且严重阻碍了环保质量改善的进程和环保产业的发展。历史经验说明,一旦制度安排产生出非市场化的需求,就不可避免地出现:污染治理成本过高,影响经济发展速度;或者污染治理成本过低,导致环保产业难以生存和发展。从根本上来讲,要促成环保产业的良性发展,就必须为环保产业创造出有效需求,而创造环保需求的制度安排的关键在于真正让市场机制起作用,使污染者明确有支付“污染治理成本”的义务,同时明确拥有“选择提供环保服务的环保企业”的权利。只有这样,才...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户海印  李文兴  
随着客流量的逐渐攀升和民用航空运输网络格局的不断完善,中国民用航空制造业拥有前景广阔的发展机遇与市场空间。本文分别从技术、市场、网络三个方面对中国民机产业的资源与能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大飞机工程的上马具有一个坚实的物质、科技基础。从需求与供给两方面的分析,为中国民机产业的自主创新之路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俞荣华  
随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医院管理的日趋现代化,市场原理将越来越渗透到我国各类医院。本文拟对医院计划和市场需求的关系,医院计划如何适应市场需求,以及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怎样开展医院竞争等问题,进行粗浅地探讨。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贾正锐  呼庆媛  金凤阁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陈子凤   王怡文   成泷   贾卫峰  
在数字经济时代,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已成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修课”。中美两国在国际竞争中备受关注,比较两国的数字产业融合模式异同对中国产业未来发展具有借鉴意义。本文利用企业跨产业并购数据构建产业融合网络,基于中美比较视角对两国数字产业和制造业的融合展开测度研究。结果表明:(1)两国数字产业与制造业均存在互补性融合,融合的重点领域为数字产品制造类产业;(2)两国产业融合范围存在差异,美国制造业对数字产业融合的覆盖面更广,但中国追赶势头强劲;(3)两国产业数字化程度均明显高于数字产业化程度,融合的重点领域为知识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和数字服务业,但两国的数字经济基础和产业结构导致数字产业化方向存在差异,美国正逐步减少数字产业并购制造业的行为,而中国与之相反。因此,一方面需要从强化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加快数字技术创新上推动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另一方面需要政府和相关部门分类分行业制定不同措施,推动中国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