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71)
- 2023(13710)
- 2022(11097)
- 2021(9820)
- 2020(7999)
- 2019(18234)
- 2018(18073)
- 2017(34817)
- 2016(18671)
- 2015(21249)
- 2014(21200)
- 2013(21005)
- 2012(19874)
- 2011(18348)
- 2010(18999)
- 2009(17597)
- 2008(17047)
- 2007(15372)
- 2006(13856)
- 2005(12667)
- 学科
- 济(109311)
- 经济(109231)
- 管理(54180)
- 业(51093)
- 方法(42271)
- 企(40650)
- 企业(40650)
- 数学(38157)
- 数学方法(37610)
- 中国(28129)
- 地方(26843)
- 业经(23226)
- 农(23076)
- 财(19217)
- 学(16703)
- 地方经济(16266)
- 农业(16041)
- 贸(15720)
- 贸易(15707)
- 融(15599)
- 金融(15598)
- 制(15215)
- 易(15070)
- 银(14956)
- 银行(14946)
- 行(14486)
- 理论(13894)
- 产业(13847)
- 发(13599)
- 环境(13591)
- 机构
- 学院(278552)
- 大学(275222)
- 济(125895)
- 经济(123520)
- 管理(106256)
- 研究(96571)
- 理学(90649)
- 理学院(89683)
- 管理学(88060)
- 管理学院(87537)
- 中国(73906)
- 京(58322)
- 财(55988)
- 科学(55032)
- 所(48051)
- 财经(44061)
- 中心(43723)
- 研究所(43010)
- 江(42659)
- 农(41151)
- 经济学(39993)
- 经(39792)
- 北京(37562)
- 业大(36629)
- 范(36397)
- 师范(36060)
- 经济学院(35755)
- 院(34754)
- 州(34576)
- 财经大学(32415)
- 基金
- 项目(178336)
- 科学(141598)
- 研究(133206)
- 基金(128422)
- 家(110270)
- 国家(109361)
- 科学基金(94967)
- 社会(86555)
- 社会科(82414)
- 社会科学(82392)
- 省(71187)
- 基金项目(66128)
- 教育(62633)
- 划(58570)
- 自然(58557)
- 自然科(57269)
- 自然科学(57262)
- 自然科学基金(56215)
- 资助(54284)
- 编号(54128)
- 成果(44325)
- 发(43322)
- 重点(40368)
- 部(39313)
- 课题(38675)
- 创(37117)
- 国家社会(36196)
- 发展(35388)
- 展(34823)
- 创新(34648)
- 期刊
- 济(146304)
- 经济(146304)
- 研究(87644)
- 中国(59472)
- 财(42264)
- 管理(41914)
- 农(37856)
- 学报(37289)
- 科学(35580)
- 教育(33263)
- 融(29460)
- 金融(29460)
- 大学(29325)
- 技术(28331)
- 学学(27430)
- 农业(25810)
- 经济研究(25269)
- 业经(23095)
- 财经(23038)
- 经(19891)
- 问题(18402)
- 统计(17271)
- 技术经济(16218)
- 策(15507)
- 贸(14428)
- 业(14161)
- 商业(14106)
- 决策(14083)
- 图书(13522)
- 世界(13483)
共检索到4336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方 刘莉莉 刘启明 吴兰兰
文章针对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监测的盲点,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思想,构建了涵盖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5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和47个三级指标的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主客观融合赋权的方法,结合系统化方法和灰色系统理论,设计了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及相应的监测预警机制。采用我国2015—2018年的数据进行测算和预测建模,结果显示:(1)我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呈递增趋势,由2015年的53.03增长到2018年83.55,高于同期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增长速度;(2)我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绿色发展贡献作用明显,共享发展贡献作用在2017年开始大幅增加;(3)2019年和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较2018年预计保持15%以上的增速,创新发展、开放发展、绿色发展和共享发展指数将处于快速增长阶段,而协调发展指数增速相对缓慢。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陈锋 雷楠
数字金融融合了传统金融和数字科技,能够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文章通过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运用2011-2020年我国30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利用空间计量模型对数字金融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及其溢出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第一,通过构建不同空间权重矩阵对数字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进行空间自相关检验,结果均呈现出明显的空间相关性。第二,数字金融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所产生的效应影响为正,与传统金融相比,数字金融不仅能够推动所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而且还能影响周边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而这一结论在考虑了内生性问题和使用系列稳健性检验方法后依旧成立。第三,数字金融的结构和区域异质性研究表明,覆盖广度、数字化程度以及使用深度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依次减弱;内陆地区数字金融发展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明显大于沿海地区。
关键词:
数字金融 经济高质量发展 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曾燕萍 蒋楚钰 崔智斌
数字金融是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基于2011—2018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1),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数字金融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并考察不同地区、数字金融结构及城镇化率影响的异质性。研究表明数字金融能够显著促进本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但对邻近地区的溢出效应有限,该结论在考虑内生性及稳健性检验之后仍然成立。异质性分析中,数字金融发展对东中西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均存在显著促进作用,但对西部地区的影响更大;且仅在东西地区表现出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数字金融覆盖广度和使用深度对本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均存在显著促进作用,而其数字化程度却产生明显抑制效应;仅数字金融覆盖广度对邻近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正向溢出影响。高城镇化率地区的数字金融发展有助于本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但在低城镇化率地区的作用不明显,且均不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应强化数字金融监管,促进数字金融在东中西部地区协调发展,加快地区经济圈与城镇化建设,强化数字金融在省际之间的溢出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万永坤 王晨晨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数字经济快速发展,不仅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也成为高质量发展与产业升级的关键驱动力。为探究数字经济在推动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的作用,文章首先基于内在机理进行理论分析,然后测度高质量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升级系数,最后考察了数字经济对高质量发展及其五大分项指标的影响,并分析其可能存在的异质性。研究发现:数字经济以产业升级为中介促进了高质量发展,对创新、绿色、开放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显著;但对于协调、共享的促进作用不明显,且数字经济通过引发产业结构优化进程差异对高质量发展水平产生影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杜军 苏小玲 鄢波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既要开发海洋也要保护海洋,海洋环境规制作为规范海洋经济活动的工具,对于推动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和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基于2006—2016年沿海11省份的面板数据,测算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采用空间计量模型检验了海洋环境规制对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大海洋环境规制强度对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海洋环境规制对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显著的空间分布差异,在南部和北部海洋经济圈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东部海洋经济圈没有表现出显著的影响。研究结论对海洋环境规制政策的制定、提高海洋环境质量和实现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双赢”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刘华珂 何春
中国经济正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健全绿色金融发展体系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举措。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绿色金融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然后利用中国2010-201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绿色金融有助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并且绿色金融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部分中介效应,其中通过引导居民绿色消费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中介效应最大,通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相对较弱。最后,基于本文的研究结论提出了健全绿色金融发展体系、推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加强绿色生产观念引导、完善绿色消费制度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绿色金融 高质量发展 中介效应 绿色消费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田宇 许诗源
文章选取中国1999—2018年工业企业数据构建时间序列,利用索洛余额法与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实证研究了外商直接投资(FDI)对中国工业企业技术进步的溢出效应。结论显示,中国工业企业技术进步率波动幅度较大;外商直接投资(FDI)对工业企业的技术进步具有正向溢出效应,然而该效应存在一定的时间滞后性,溢出效应影响有限,在持续一段时间后逐渐衰减,不会对工业企业的技术进步造成永久的提升。在经济走向高质量发展道路的新时期,工业企业要注重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未来在引入外资政策方面更应注重外资质量,建立健全市场机制,同时企业所在地方也应注意完善相应政策,建立较为有益的政策环境。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田宇 许诗源
文章选取中国1999—2018年工业企业数据构建时间序列,利用索洛余额法与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实证研究了外商直接投资(FDI)对中国工业企业技术进步的溢出效应。结论显示,中国工业企业技术进步率波动幅度较大;外商直接投资(FDI)对工业企业的技术进步具有正向溢出效应,然而该效应存在一定的时间滞后性,溢出效应影响有限,在持续一段时间后逐渐衰减,不会对工业企业的技术进步造成永久的提升。在经济走向高质量发展道路的新时期,工业企业要注重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未来在引入外资政策方面更应注重外资质量,建立健全市场机制,同时企业所在地方也应注意完善相应政策,建立较为有益的政策环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杜军 苏小玲 鄢波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既要开发海洋也要保护海洋,海洋环境规制作为规范海洋经济活动的工具,对于推动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和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基于2006—2016年沿海11省份的面板数据,测算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采用空间计量模型检验了海洋环境规制对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大海洋环境规制强度对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海洋环境规制对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显著的空间分布差异,在南部和北部海洋经济圈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东部海洋经济圈没有表现出显著的影响。研究结论对海洋环境规制政策的制定、提高海洋环境质量和实现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双赢”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付争江 郑之琦 屈小娥
文章构建了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测度了陕西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研究了陕西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11—2017年陕西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呈稳步上升趋势,其中,社会民生对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贡献度最大,其后为经济发展、协调共享,创新发展、资源配置、开放合作提升空间较大。各影响因素与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灰色关联度介于0.5670~0.8130,呈现较强的正相关关系。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程显宏 姜国刚
文章构建三级指标体系测度中国省级数字经济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采用2011—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检验了数字经济、区域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数字经济水平提升显著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当期区域创新水平上升抑制经济高质量发展,但在上一期发挥促进效应。第二,采用系统GMM模型实证研究发现,当期数字经济水平提升和上一期区域创新增加均会显著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第三,IV因果中介效应回归表明,数字经济提高可以促进区域创新发展,进而提升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因此区域创新具有中介效应。第四,分地区来看,东北地区和中部地区的数字经济通过直接效应影响本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东部地区的数字经济具有直接和间接效应;西部地区的数字经济具有直接效应,但西部地区的区域创新会显著降低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程显宏 姜国刚
文章构建三级指标体系测度中国省级数字经济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采用2011—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检验了数字经济、区域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数字经济水平提升显著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当期区域创新水平上升抑制经济高质量发展,但在上一期发挥促进效应。第二,采用系统GMM模型实证研究发现,当期数字经济水平提升和上一期区域创新增加均会显著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第三,IV因果中介效应回归表明,数字经济提高可以促进区域创新发展,进而提升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因此区域创新具有中介效应。第四,分地区来看,东北地区和中部地区的数字经济通过直接效应影响本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东部地区的数字经济具有直接和间接效应;西部地区的数字经济具有直接效应,但西部地区的区域创新会显著降低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晓慧
文章基于产业结构升级中介视角,以2015—2019年中国31个省份为样本考察了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从总体效应来看,数字经济能够显著地提高经济高质量发展,而且表现出规律性的区域异质性,促进作用强度与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呈正相关关系;从中介效应来看,在数字经济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中,产业结构升级起到了显著的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比为25.17%,即产业结构升级是数字经济作用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产业结构升级的中介效应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中介效应最强,东部地区次之,中部地区最弱。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曹建飞 韩延玲
数字经济可以通过提升技术创新、互联网普及程度和实体经济水平,进而赋能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文章基于2015—2018年中国28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构建综合指标体系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结合各城市数字经济指数,利用2SLS等估计方法实证研究了数字经济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经济能够提高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且存在门槛效应;从传导机制来看,数字经济能够通过提升技术创新、互联网普及程度和实体经济水平促进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胜博
经济活动中两个重要环节是流通和产业数字化,两者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助推作用较大,亟需探索三者是如何相互关联,以及内在作用机理。本文通过建立流通产业效率、产业数字化规模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中介效应模型,探讨了流通环节以及产业数字化规模的重要程度,并以2001-2019年全国和东中西部地区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流通产业和产业数字化共同促进了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提升,三者之间存在正向显著效应;东中西部地区的三者之间存在显著效应,且东部地区的效应更明显。得到的启示如下:通过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方式,拓宽数字技术在产业经济中的应用范畴,加速传统产业向数字化阶段迈进;结合流通产业、产业数字化等增长优势,探索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内在机理;引导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经济生态圈的新模式,注入流通产业、产业数字化等新活力,避免空间和区域之间的障碍,对区域协同发展起到辐射带动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