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65)
2023(14515)
2022(11635)
2021(10187)
2020(8008)
2019(17818)
2018(17203)
2017(32049)
2016(17237)
2015(18567)
2014(18224)
2013(18028)
2012(17007)
2011(15819)
2010(15880)
2009(14550)
2008(13951)
2007(12417)
2006(11252)
2005(10450)
作者
(53194)
(44628)
(44365)
(41975)
(28372)
(21402)
(19837)
(17333)
(16894)
(15575)
(15419)
(14619)
(14369)
(14091)
(13817)
(13581)
(13251)
(12969)
(12945)
(12758)
(11219)
(11072)
(10624)
(10229)
(10183)
(9958)
(9781)
(9516)
(8967)
(8711)
学科
(96340)
经济(96260)
管理(48114)
(45551)
(33698)
企业(33698)
方法(30583)
数学(27043)
数学方法(26897)
中国(26325)
地方(26005)
(22908)
业经(21529)
(17478)
(17150)
农业(16472)
地方经济(15997)
(15738)
贸易(15727)
(15168)
环境(14590)
(13818)
金融(13818)
产业(13750)
(13696)
(13626)
(13478)
银行(13438)
(13053)
技术(12267)
机构
学院(255660)
大学(254602)
(118462)
经济(116446)
研究(96657)
管理(94360)
理学(81205)
理学院(80191)
管理学(79074)
管理学院(78592)
中国(71709)
科学(58480)
(53886)
(50099)
(49503)
(48827)
研究所(45101)
中心(42747)
财经(40030)
业大(39644)
(38540)
农业(38409)
经济学(38018)
(36424)
(34671)
经济学院(34155)
北京(34025)
(33811)
师范(33371)
(30375)
基金
项目(172606)
科学(136728)
基金(126653)
研究(121571)
(113040)
国家(112133)
科学基金(95351)
社会(82372)
社会科(78471)
社会科学(78453)
(67470)
基金项目(67030)
自然(60393)
自然科(59044)
自然科学(59029)
自然科学基金(58010)
(56799)
教育(53775)
资助(49879)
编号(46096)
(43440)
重点(39646)
(37466)
(36103)
成果(35876)
国家社会(35726)
发展(34511)
(33962)
创新(33930)
科研(32853)
期刊
(136329)
经济(136329)
研究(79132)
中国(53038)
(44357)
学报(43556)
科学(39581)
(36351)
管理(35218)
大学(32289)
学学(30773)
农业(30349)
(25219)
金融(25219)
经济研究(23988)
教育(22839)
业经(21800)
技术(20774)
财经(20563)
(17939)
问题(17677)
(16368)
技术经济(14160)
(13960)
商业(13226)
世界(13155)
国际(12541)
统计(12064)
资源(12057)
科技(11908)
共检索到3926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贝贝  
文章基于2013—2019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探究了数字经济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及时空差异。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指数稳步提升,但区域间差异较大,区域不平衡问题凸显。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与溢出效应,但其边际效应趋于弱化。分维度来看,相比于数字基础设施和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更显著的空间集聚与溢出作用。分区域来看,东北和西部地区的数字基础设施、中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南方省份的产业数字化、东部地区北方省份和东北与西部地区的数字产业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正向作用明显大于其他地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善高  
文章以2011—2020年中国31个省份的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熵值法测算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以DEA方法测算的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来度量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运用半参数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了数字经济对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其异质性,并采用中介效应模型对农业生产技术效率和农业生产技术水平进行了作用路径检验。结果显示:2011—2020年,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呈逐年递增趋势,但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具体表现为从东部地区向中部和西部地区渐次降低。数字经济与农业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拐点为0.60。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区域和时间上的异质性。作用路径分析发现,数字经济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农业生产技术效率传导的。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聂永有   姚清宇   刘一凡  
基于长三角4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空间杜宾模型、中介效应模型、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高质量发展的时空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本地及邻地高质量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且长期影响大于短期;伴随地理距离增加,数字经济对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溢出呈现“由正转负”的阶段性变化,485千米为其有效溢出边界。机制分析表明,绿色创新、产业集聚与外资流入均可正向中介数字经济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联系,并且在机制变量的调节下,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效应还存在梯度增强过程。异质性分析显示,数字经济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在城市区位、城市规模和城市性质层面表现出显著的结构性差异。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高明   边亚静   石可敬   冯琛琛  
在选取2011—2021年面板数据,并基于主成分分析法测度了各省级行政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后,从双创视角研究了数字金融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效果和机制。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有明显的推动效应,且双创驱动发挥着重要的机制作用;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地区与政府干预程度不同,数字金融的作用效果会有所区别;数字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门槛效应,且双创因素能够动态强化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效果。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孙开  沈安媛  
在现行的经济质量水平和财政体制下,为了分析横向财政差异对经济质量提升的影响,本文收集了2003—2017年30个省份财政收支420个有效样本,选用动态空间杜宾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横向财政差异对经济高质量水平的影响效果为正,即在短期内地方政府间横向财政差异的存在有利于地区经济质量的提升;但将模型进行空间效应分解后,从长期来看,横向财政差异对地区经济质量提升的作用为负,即横向财政差异的长期存在会阻滞地区经济发展质量的提高。本文基于现行财政体制和经济发展事实,结合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刘维林  王艺斌  
伴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的飞速发展,以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经济蓬勃兴起,已逐渐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进步的重要引擎。在此背景下,如何借助数字经济的发展推动中国城市走向创新驱动、绿色发展的新模式,是当前亟待进行理论阐释与实证研究的重要课题。基于此,文章使用2011—2019年中国25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在剖析数字经济自身特征的基础上,从边际效应和作用机制两方面提出了数字经济赋能城市绿色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假说,并运用多种计量模型对上述假说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对于城市绿色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在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数字经济对于城市绿色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越强,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数字鸿沟”效应的存在。数字经济通过产业结构优化效应、创新能力激发效应和公众认知能力提升效应三重机制赋能城市绿色高质量发展。这些结论在多种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本文所进行的相关研究在理论上有助于解析数字经济对城市绿色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与特征,实践上有助于中国政府充分利用数字经济赋予的时代机遇,加快中国城市发展方式的创新驱动、绿色转型和打造创新、智慧、生态、美丽的新型城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年咏  张珂  张目  
文章测度了我国25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11—2019年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通过构建面板回归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数字金融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其中覆盖广度仍是现阶段作用发挥的主要途径。机制分析结果显示,提升创新创业活跃度、促进居民消费水平是数字金融释放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红利的重要机制。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赵巍  徐筱雯  
文章以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衡量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利用2011—2019年长江经济带沿线110个城市面板数据,探究数字经济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和空间效应。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长江经济带经济高质量发展有显著促进作用,且对周边城市存在负向溢出效应;第二产业比重、对外开放程度、财政分权度和政府干预程度对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有促进作用;技术创新效率、产业结构高级化发挥正向中介效应,产业结构合理化发挥负向中介效应;受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影响,数字经济对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地区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直接影响均为正,但下游地区城市数字经济存在负向溢出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丽   任保平   汪浩  
数字经济与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是推动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文章基于2008—2020年中国31个省份相关数据,利用熵权法、耦合协调度模型、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随机效应面板Tobit模型对数字经济和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度的时空趋势、区域差异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中国数字经济与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度整体呈稳定上升态势;四大地区异质性特征明显;两大系统总体空间差异呈缓慢下降态势,东部地区区域内空间差异最大,东-西、东-东北、东-中区域间差异较大,超变密度是造成区域空间差异的主要来源;经济发展水平、技术创新、环境规制、金融水平、对外开放度和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对区域耦合协调发展的影响具有差异。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唐琦  
本文基于2010-2021年我国275个地级市数据,实证检验商旅融合助推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商旅融合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正向效应。此外,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商旅融合对高人力资本地区、中东部地区的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更为显著的促进作用。最后,商旅融合促进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主要通过劳动力结构、资本投入和技术进步等传导渠道。据此,提出应科学推进商旅融合、发挥政策先导优势以及引进高层次人才等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潘桔  郑红玲  
文章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标准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首先运用TOPSIS分析方法对我国2013—2017年30个省份及五个区域的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与分析;然后利用泰尔指数对高质量发展差异进行测算与分解;最后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五个维度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理。结果发现:我国各省份经济高质量发展总体水平不断提高,差异变大,总体差异主要来源于区域内;东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水平高,中部地区增速最快,西北地区和东北地区特征相似,西南地区发展水平较低。各区域高质量发展存在空间相关性,五个维度对于不同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作用不同,创新和协调因素产生了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熊升银  吴代彬  任泽娟  
文章基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理念,构建了经济高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测算了2012—2021年中国31个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一步归纳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间演进特征和空间集聚特征,分析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上成绩斐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各省份经济质量发展水平均有明显的增长,但发展不平衡,各地区差异显著;空间分异明显,呈典型的“地带性”和“梯度性”分布特征;呈现显著的全局正空间自相关性,局部空间集聚模式以“高-高”和“低-低”集聚为主;海拔高度、科技水平、公共物品供给、经济水平、工业化水平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空间效应,政府规制没有显著影响;空间效应的影响表现为东部地区最大、东北地区次之、中部地区再次之、西部地区最小。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杨灵   冯荣凯   蔡冬冬  
基于人口普查和抽样调查数据构建具有方向性的时变人口流动权重矩阵与空间马尔科夫链,实证分析人口流动对中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其动态演进。研究表明:人口流动对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性正向影响;人力资本发挥显著性中间作用;各区域内部存在显著性俱乐部收敛;按水平分组内流动人口作用显著,地域分组内不显著。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景华  辛雨  
文章从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和数字经济发展环境三个维度构建了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引入关系数据范式,利用二次指派程序(QAP)实证考察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地区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数字经济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上均呈现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态势;近年来,数字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不断缩小,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总体差异呈扩大态势。全样本分析表明,数字经济的协调发展是缩小高质量发展地区差距的有力途径。分区域考察显示,西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对缩小高质量发展地区差距的驱动作用大于东部地区,而中部地区的驱动作用尚不明显;南方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对缩小地区差距的贡献大于北方地区。进一步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改善对缩小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的地区差距均存在显著的积极效应。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李国荣  陈芳  
数字经济是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探究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运用2011~2020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研究发现:数字经济能够显著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其中,对北部沿海和南部沿海地区影响最大;从经济高质量发展五大维度来看,数字经济更能促进创新、协调、开放维度的提升,而对绿色、共享发展的促进作用有待进一步加强;数字经济能够通过改善环境质量、优化产业结构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间接影响;在地方政府竞争行为下,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显著增强。因此,要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引,合理布局发展数字经济,充分挖掘区域高质量发展重点。同时,还需结合数字技术提升环境治理水平,把握数字发展机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以全面赋能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