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661)
2023(16165)
2022(12924)
2021(11621)
2020(9145)
2019(20544)
2018(20297)
2017(38297)
2016(20451)
2015(22706)
2014(22777)
2013(22648)
2012(21415)
2011(19433)
2010(20234)
2009(19118)
2008(19016)
2007(17414)
2006(16061)
2005(15069)
作者
(59457)
(50022)
(49578)
(46958)
(31825)
(23879)
(22383)
(19424)
(18934)
(18073)
(17201)
(16492)
(16139)
(16007)
(15519)
(15233)
(14605)
(14459)
(14360)
(14175)
(12698)
(12309)
(12102)
(11738)
(11275)
(11187)
(11097)
(11006)
(10110)
(9820)
学科
(114235)
经济(114109)
(89723)
(71790)
企业(71790)
管理(69594)
(47554)
业经(35857)
方法(35800)
农业(32145)
中国(30074)
地方(27793)
(27004)
数学(26649)
数学方法(26489)
(20524)
技术(19068)
(18760)
财务(18739)
财务管理(18720)
理论(18413)
企业财务(17742)
(17446)
(17143)
(16898)
(16539)
贸易(16521)
(16379)
(16049)
(15939)
机构
学院(310584)
大学(301770)
(143341)
经济(140713)
管理(122226)
研究(105847)
理学(103461)
理学院(102432)
管理学(101330)
管理学院(100738)
中国(84639)
(63936)
(63489)
科学(58320)
(58224)
(52303)
(50521)
财经(49617)
中心(48540)
研究所(46358)
(44743)
农业(43853)
业大(43664)
经济学(43560)
北京(40255)
(39848)
(39593)
师范(39283)
经济学院(38868)
(37190)
基金
项目(191530)
科学(152918)
研究(148962)
基金(137872)
(116938)
国家(115694)
科学基金(101352)
社会(98960)
社会科(93589)
社会科学(93567)
(77359)
基金项目(72447)
教育(66561)
编号(62245)
(61415)
自然(59657)
自然科(58258)
自然科学(58248)
自然科学基金(57256)
资助(54073)
成果(50083)
(47368)
(42556)
重点(42527)
(42461)
课题(42428)
国家社会(41370)
(40052)
发展(39659)
(39020)
期刊
(181800)
经济(181800)
研究(98523)
中国(69754)
(60691)
(51124)
管理(49905)
农业(40806)
科学(40187)
学报(38714)
教育(33887)
(33842)
金融(33842)
业经(33813)
大学(31659)
技术(31327)
学学(29862)
经济研究(27450)
财经(25799)
问题(23502)
(22521)
(21530)
技术经济(19335)
世界(18501)
(16267)
商业(15975)
经济问题(15893)
现代(15596)
农村(15461)
(15461)
共检索到4985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缪文卿  
数字经济为农业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新的窗口和机遇,并为其突破自然资源、环境约束等方面的瓶颈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数字经济发展有利于提高农业发展资源要素的利用效率和利用质量,有效突破资源环境瓶颈,实现农业发展资源的集约化利用。具体而言,数字经济通过赋能农业供应链、产业链和价值链的整合贯通,有机衔接了农业产业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等环节,整体上提升了农业产业的生产效率,降低了农产品在供给端与需求端之间的交易成本,进而提高了农业产业的经济价值,创造了额外的经济红利。数字经济通过推动农业全产业链实现信息流、技术流、人力流、物资流、资金流等要素的融会贯通,可以整合、优化资源配置,从而促进农业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市场和新组织不断涌现,加大农业产业链接、产业创新、产业结构优化、产业融合的力度,提升农业产业数字化、网络化以及智能化水平。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唐文浩  
数字技术已然成为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基于新结构经济学的启示,构建了数字技术赋能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框架,同时以多案例验证了分析框架的实践性。研究发现:农业生产数字化、乡村治理数字化以及居民生活数字化,是整体性促成数字技术驱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实践逻辑。基于此,为了能够最大程度促成农业农村的高质量发展以及全面推动乡村振兴,需要打造和发挥4个功能,即:因地制宜打造数字化特色产业的中介功能,分区域强化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载体功能,全面提升农村居民数字素养与数字技能的培育功能,夯实数据互通互联和数据安全的基础性工作的保障功能。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唐文浩  
数字技术已然成为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基于新结构经济学的启示,构建了数字技术赋能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框架,同时以多案例验证了分析框架的实践性。研究发现:农业生产数字化、乡村治理数字化以及居民生活数字化,是整体性促成数字技术驱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实践逻辑。基于此,为了能够最大程度促成农业农村的高质量发展以及全面推动乡村振兴,需要打造和发挥4个功能,即:因地制宜打造数字化特色产业的中介功能,分区域强化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载体功能,全面提升农村居民数字素养与数字技能的培育功能,夯实数据互通互联和数据安全的基础性工作的保障功能。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刘伟  
基于2014-2022年30个省份面板数据,综合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及优序图分析相结合方式测算数字新质生产力,在此基础上探究数字新质生产力与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二者的关系。研究得出,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数字新质生产力具有促进作用。作用机制检验结果显示,在数字新质生产力影响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技术创新和创新要素配置承担着重要作用。空间效应检验结果显示,数字新质生产力在对本地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正向影响的同时,亦可对相邻地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正向影响。异质性分析结果说明,数字新质生产力的促进作用具有区域异质性。具体而言,相较于中部与西部地区,东部地区数字新质生产力的促进作用较大。论文实证结果有助于厘清数字新质生产力与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二者的关系,可为相关部门制定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文件提供方向指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薛德志  
数字技术赋能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重要体现为借助数字技术驱动生产力发展,为农业发展提供新动能,借助数字技术优化农村发展环境,提高乡村建设能力。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将数字技术与农业农村深入融合,依靠数字生产力、数字农业、数字化服务从整体上推动农业农村发展迈上新台阶。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丽  张东旭  薛雯卓  张兼芳  
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第一引擎,数字化革命带来的服务业升级已成为中国经济的一大亮点,数字服务正成为服务领域新的增长点。本文分析了我国服务业存在的经济增加值不断提高、就业吸纳能力强、劳动生产率滞后的"服务业之谜"现象,进一步从数字经济、产品多样性、范围经济对"服务业之谜"进行解释。然后从微观层面行为转型-中观层面协同推进-宏观层面要素配置三个层次全方位解析了数字经济驱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机理。最后提出数字经济驱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即微观上要充分发挥数字化平台作用,促进服务业生产、消费升级;中观上要推动服务业数字化升级,推动产业协同发展;宏观上要营造良好政策环境,优化数字经济发展环境。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永江  袁俊丽  黄惠春  
本文以农业强国的内涵与特征为切入点,从理论上阐释了建设农业强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并基于我国农业强国的发展现状,从产业结构升级、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提升农村人力资本、扩大内需四个方面分析了农业强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制,并从对内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对外提升我国农业全球影响力两方面提出推进农业强国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强化农业发展顶层设计与统筹规划、推动要素统一大市场建设、推动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升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水平可以有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史小坤   宋鹏鹤  
如何在新发展理念引领下更好地利用金融科技支持农业高质量发展,成为当下广泛关注的问题。基于数字技术的交易特征,解析数字普惠金融支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机制,在此基础上依据新发展理念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方面构建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衡量指标,并利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检验数字普惠金融支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效果与实现路径。检验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保险和数字支付作用显著,但数字信贷作用不显著;并且数字金融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均对农业高质量发展作用显著。通过进一步考虑商业银行竞争和数字化发展因素后,数字信贷的交互项作用效果正向显著。据此提出发挥数字金融作用、深化数字保险和数字支付并优化数字信贷作用环境,是进一步利用金融科技全面支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点所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毅辉  洪碧云  
文章采用定基极差熵权法测度了2005—2018年中国30个省份的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考察了数字经济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2005—2018年中国各省份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呈上升趋势,数字经济显著推动了农业高质量发展;从作用机制看,数字经济通过提高农业发展规模、发展效率和发展效益这三条路径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对东部地区的促进作用最强,中部地区次之,对西部地区农业高质量发展产生抑制作用;数字经济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显著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毅辉  洪碧云  
文章采用定基极差熵权法测度了2005—2018年中国30个省份的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考察了数字经济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2005—2018年中国各省份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呈上升趋势,数字经济显著推动了农业高质量发展;从作用机制看,数字经济通过提高农业发展规模、发展效率和发展效益这三条路径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对东部地区的促进作用最强,中部地区次之,对西部地区农业高质量发展产生抑制作用;数字经济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显著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陈宁   王科  
立足中国式现代化实施背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而展开对微观经济主体运营转型升级的探讨,将人民幸福感获取纳入经济发展质量范畴,引入行为主体的自律性和社群性特质,对ESG实践的动机与诉求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第一,以顺应时代发展趋势为首要目的的企业运营生产转型升级,将促使各经济主体在治理理念与方式方法上趋于一致,全社会对于环境的关注、对于人的价值的尊重与重视将促进企业ESG实践。第二,出于自利性,企业也将因为争取和享有更大的科技红利、数字红利而促进自身ESG实践与表现。第三,与国家发展方向保持一致的基本认知,将促使企业不断进行创造性、前瞻性实践,使生产运营的方向更符合社会成员的普遍利益,继而获得更大的社会认可。未来可基于制度建设从政府层面完善引领措施,基于战略规划从企业层面加大绿色研发创新,基于社会责任从员工层面提高个体满意度,共同推进企业ESG实践的有序、充分、能动开展,积极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严宇珺  
新时代下,数字经济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为中国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机遇。一方面,数字经济的特质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高度契合,充分践行新发展理念,不断推进高质量发展所需的创新驱动、区域协调发展、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高水平对外开放、人民共享高品质生活;另一方面,数字经济有效作用于高质量发展,通过动力机制、效率变革机制、产业融合机制、治理协同机制、普惠共享机制,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基于此,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并坚持以数字经济引领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严宇珺  
新时代下,数字经济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为中国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机遇。一方面,数字经济的特质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高度契合,充分践行新发展理念,不断推进高质量发展所需的创新驱动、区域协调发展、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高水平对外开放、人民共享高品质生活;另一方面,数字经济有效作用于高质量发展,通过动力机制、效率变革机制、产业融合机制、治理协同机制、普惠共享机制,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基于此,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并坚持以数字经济引领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阳镇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主导战略和主要任务,而数字经济的不断创新演化发展成为驱动企业要素转型与创新发展的关键力量。数字经济驱动企业高质量具备全新的内在驱动机制,包括数据要素形成全新的生产要素、以数字创新形成全新的生产动能、以新的交易机制实现交易成本节约效应以及以全新的组织学习与知识获取方式形成知识创新机制。数字经济驱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形成研发赋能模式(开放式创新与用户创新)、制造赋能模式(智能制造)、组织管理赋能模式(组织交互数字化重构)、价值链赋能模式(全球价值链升级)等多重模式。但数字经济驱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依然在数据要素市场、企业数字化转型认知、数字人才体系以及数字治理政策体系等层面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未来,深化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需要逐步构建面向“要素—制度—人才—政策—治理”的五位一体的政策体系,实现数字经济驱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可持续性。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谢思  夏先瑞  
数字经济在信息技术发展的渗透下逐渐成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在国内外已有对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基本逻辑、理论内涵等方面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理,得出数字经济能够赋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供需精准匹配、赋能数据共享实现经济效益倍增效应、赋能核心技术水平实现全要素生产率提高、赋能发展模式转变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等结论。但受制于制造业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专业性数字人才、赋能地域差距、数字技术利用率以及数据保护制度不健全等因素影响,其作用机制优势难以发挥。因此,为实现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聚焦制造业数字基础设施的完善、积极培育数字人才、缩小区域数字鸿沟、推动制造业数字技术的应用,以及强化法律法规对数字制造业的支撑和保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