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28)
- 2023(12884)
- 2022(10263)
- 2021(8856)
- 2020(7182)
- 2019(16186)
- 2018(15725)
- 2017(30479)
- 2016(16117)
- 2015(17789)
- 2014(17865)
- 2013(17795)
- 2012(16949)
- 2011(15802)
- 2010(16220)
- 2009(15388)
- 2008(15216)
- 2007(13973)
- 2006(12712)
- 2005(11930)
- 学科
- 济(97684)
- 经济(97579)
- 管理(53242)
- 业(47731)
- 企(40952)
- 企业(40952)
- 方法(32082)
- 数学(27014)
- 数学方法(26786)
- 业经(23154)
- 地方(21954)
- 中国(21280)
- 财(20946)
- 农(19313)
- 制(19186)
- 学(18112)
- 产业(16566)
- 地方经济(15021)
- 体(14991)
- 融(14304)
- 金融(14301)
- 银(13581)
- 银行(13557)
- 环境(13083)
- 行(13069)
- 农业(12894)
- 贸(12491)
- 贸易(12486)
- 理论(12378)
- 易(11999)
- 机构
- 大学(257738)
- 学院(255710)
- 济(122342)
- 经济(120196)
- 管理(96073)
- 研究(91425)
- 理学(82436)
- 理学院(81476)
- 管理学(80373)
- 管理学院(79861)
- 中国(67895)
- 财(57040)
- 京(53219)
- 科学(51285)
- 所(45411)
- 财经(44861)
- 研究所(40840)
- 经济学(40599)
- 经(40510)
- 中心(39466)
- 江(39207)
- 经济学院(36295)
- 农(36230)
- 北京(33338)
- 财经大学(33239)
- 院(32701)
- 范(32459)
- 业大(32373)
- 师范(32152)
- 州(30226)
- 基金
- 项目(164721)
- 科学(132393)
- 基金(122900)
- 研究(121971)
- 家(106068)
- 国家(105285)
- 科学基金(91158)
- 社会(83679)
- 社会科(79711)
- 社会科学(79693)
- 基金项目(63963)
- 省(63081)
- 自然(54945)
- 教育(54221)
- 自然科(53671)
- 自然科学(53654)
- 自然科学基金(52761)
- 划(52240)
- 资助(49143)
- 编号(46600)
- 成果(38909)
- 重点(37657)
- 发(37405)
- 部(37379)
- 国家社会(36428)
- 制(35728)
- 创(34669)
- 教育部(32886)
- 课题(32768)
- 创新(32633)
- 期刊
- 济(144927)
- 经济(144927)
- 研究(83528)
- 中国(48658)
- 财(44411)
- 管理(38899)
- 学报(36339)
- 科学(35487)
- 农(33601)
- 大学(28591)
- 学学(27172)
- 经济研究(24718)
- 融(24555)
- 金融(24555)
- 财经(24473)
- 农业(22106)
- 经(21387)
- 技术(21347)
- 业经(20844)
- 教育(20818)
- 问题(18796)
- 技术经济(14861)
- 贸(14273)
- 世界(13115)
- 统计(12469)
- 商业(12286)
- 国际(12232)
- 现代(11986)
- 经济问题(11695)
- 策(11468)
共检索到3926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曹张龙
文章基于2011—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回归模型与门限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数字经济驱动产业结构升级的机制与特征,得出如下结论:(1)数字经济能够显著驱动产业结构升级,但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2)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升级的驱动效应存在其自身发展水平的门限效应,而且随着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其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呈现边际效应递减的特征;(3)促进人力资本深化可以应对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边际效应递减问题。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何琨玟 赵景峰
数据赋能是“十四五”时期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强大动力。利用主成分法测算2001~2019年省级层面大数据产业赋能,在分析数据赋能驱动产业结构升级作用机理的基础上,实证考察数据赋能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研究表明:中国大数据产业赋能存在地区差异,东部地区远高于中西部地区;大数据产业赋能可显著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其中,数据赋能基础的作用最大;技术创新是数据赋能驱动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机制。因此,为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应着力推进大数据产业基础设施建设,规范数据要素市场,加强自主创新。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迟明园 石雅楠
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阶段,需要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目标。数字经济作为以数字技术为支撑的新兴经济形态,与各产业的融合正引发新的产业变革,成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新动力。一方面,数字经济可通过改造传统产业、促进新兴产业形成带动产业结构升级。另一方面,数字经济可从生产方式、经营方式和流通方式方面促进农业产业优化,从研发设计、智能生产和销售管理方面促进工业产业优化,从创新服务模式和丰富服务内容方面促进服务业优化,并从基础层、支撑层和整合层三个层面促进三大产业融合优化发展。因此,应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相关产业并推动产业融合;完善数字技术创新体系,提高产业发展水平;加速数字经济与传统产业渗透融合;依托数字经济推动新业态发展;完善数字经济相关治理体系。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洪银兴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并驱动产业结构转向中高端需要引入产业化创新的概念。产业化创新是个机制,能有效克服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两张皮"状况。产业化创新是科技创新和科技创业的结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产业化创新中得到体现,反映创新创业的各个参与者在其中各尽所能。以产业化创新为内容的科技创业与一般的企业运行目标不同,它追求企业整体价值的提升,也只有在企业整体价值提升后,各个创新创业参与者才能得到自身价值的提升。因此从创业板到主板股票市场的基本功能是对科技创新创业企业的价值发现和评价。股票市场不仅要科学评价产业化创新成功的企业价值,支持其扩大规模,更要通过有效的市场机制推动产业结构转向中高端化。
关键词:
产业化创新 产业结构 中高端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秦建群 赵晶晶 王薇
文章基于中国28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在利用改进的熵值法测度数字经济综合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数字经济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关系及技术创新和金融发展在二者之间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城市产业结构升级产生显著的促进效应,两者存在“倒U”型非线性特征,当前阶段主要表现为显著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稳健性检验结论仍稳健;区域异质性分析表明,相对于东部地区而言,西部地区数字经济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效果更突出;进一步分析表明,数字经济通过技术创新和金融发展等路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且在其中均发挥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家旗 薛飞 付雅梅
文章基于2011—202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从供给-需求双重视角,检验了数字经济对产业间结构升级、制造业结构升级和服务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及其内在机制。结果表明:(1)数字经济不仅能够有效促进产业间结构优化,还能够推动制造业和服务业内部技术结构的优化。(2)数字经济能够通过刺激投资需求和提高劳动力禀赋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但目前数字经济通过促进消费需求提升制造业结构升级,以及通过优化资本配置带动服务业结构升级的路径均未能实现。(3)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在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效果更为明显。数字经济未来发展应着眼于消费和投资需求拉动,合理配置行业领域资本投入,培育高素质劳动力。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陈建奇
本文选取了日本、韩国及台湾等经济体进行实证研究表明,对外直接投资与产业结构升级均具有长期的协整关系。进一步分析发现,韩国、台湾对外直接投资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积极影响,对外直接投资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原因,同时,产业结构升级反过来会影响对外直接投资,产业结构升级是对外直接投资增长的Granger因。而日本对外直接投资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并没有显著的关系,方差分解中对外直接投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解释力也较弱。产生这种差异的重要原因在于日本在样本期间内发生汇率持续大幅升值等特殊因素。对此,我国应借鉴韩国、台湾等经济体的经验,借助巨额外汇储备促进企业加快对外直接投资,以此反过来主动推动产业结构优化。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产业结构升级 汇率升值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何地 林木西
在分析数字经济、营商环境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关系的基础上,采用2014~2019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应用交互效应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从全国层面看,数字经济发展有助于产业结构升级,数字经济与营商环境的交互效应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促进作用;分区域观察,数字经济与营商环境的交互效应对我国南方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驱动效应,而这种驱动效应并未体现在北方地区;市场化水平、法治建设水平、政务服务水平和对外开放水平的提升对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具有积极影响。为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应因地制宜制定数字经济发展战略,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优化营商环境,并推动数字经济与营商环境"耦合"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谢文倩 高康 余家凤
文章基于2011—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利用中介效应模型对数字经济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从而赋能碳减排路径进行实证分析,进一步运用分位数模型探究不同碳排放水平下,数字经济对碳排放影响的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碳排放有明显抑制作用,产业结构升级在数字经济对碳排放的传导机制中起明显的中介作用;随着分位点不断提高,数字经济对碳排放的抑制作用也随之增强。
关键词:
数字经济 产业结构升级 碳排放 中介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高岳林 秦取名 王苗苗
文章基于2013—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从数字基础设施、数字产业发展、数字普惠金融三个维度构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基准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及其分项指标对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的影响机制以及空间效应。结果发现:数字经济及三个分项指标对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数字经济可以通过影响技术创新间接提升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和时间异质性,且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米瑞华 倪世龙 刘书敏
在分析数字技术发展对我国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机制基础上,采用2011—2021年276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构建数字技术发展指数,运用双重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字技术对城市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技术能够显著推动城市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城市产业结构实现高级化;经济效率是数字技术推动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中介变量,数字技术通过降低交易成本、提升交易效率,以及深化劳动分工等途径提升经济效率,进而对城市产业结构升级进程形成间接促进效应;数字技术对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对于中西部等相对落后地区的城市产业结构实现向高端化的跨越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据此,建议加强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构建完善的数据要素市场,弥合区域间“数字鸿沟”,因地制宜制定产业数字化政策,加快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以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对城市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正向促进效应,推进城市产业结构升级。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张于喆
数字经济是融合型经济,已成为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是经济转型升级的驱动力,也是全球新一轮产业竞争的制高点。我国作为后发国家的基本国情没有变,"追赶超越"的发展诉求没有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产业结构向中高端迈进,需要以数字经济为驱动。因此,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制造业数字化改造为切入点,有步骤、有层次地对所有实体经济进行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改造,积极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全面重塑产业核心竞争力。具体看,传统存量领域应突出问题导向,以融合发展为主线,推动创新应用;新兴增量领域应突出目标导向,瞄准前沿、把握趋势。同时,还要突出基础保障,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为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注入强大动力。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实体经济 产业结构 存量领域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双伶 陈丽莎
数字经济以其高技术性、高融合性和高协同性,成为拉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和新引擎,对消费领域也产生着深入持久的影响。本文基于2013-2021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动态面板GMM模型和分位数回归探究数字经济对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并进行地区和消费群体异质性分析,以及采用Bootstrap法进行平行中介效应和链式中介效应检验。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毕家寅 齐英
数字经济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为基础,通过创新模式和商业模式的引入,改变了传统经济的生产、交流和消费方式,对消费提质转型升级产生了深远影响。因此,本文从产品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两个视角出发,探究数字经济对消费提质转型升级的影响机制,旨在引导各地方政府积极发展数字经济,推动消费提质转型升级。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与消费提质转型升级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产品创新在数字经济与消费提质转型升级之间起到中介作用;产业结构升级在数字经济与消费提质转型升级之间起到中介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师俊国
文章基于1993—2019年31省的面板数据,采用面板门限回归分析方法,检验了我国产业结构对经济周期的门限效应,研究发现:总体来看,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在推动经济周期扩张方面起到了显著作用;第三产业、高技术密集型产业对经济周期的影响显著为负。而重工业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在推动我国经济周期方面仍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尤其是资本密集型产业,显著推动了我国经济周期的扩张。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提高,重工业和部分资本密集型产业逐步由符合我国的比较优势转变为背离比较优势,因此需要加速推进我国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使得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从而更好地推动经济增长。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背离比较优势的程度增加,产业结构对经济周期的影响并没有出现显著的门限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