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725)
2023(17973)
2022(15121)
2021(13738)
2020(11325)
2019(25682)
2018(25450)
2017(49372)
2016(26507)
2015(29736)
2014(30078)
2013(29691)
2012(27647)
2011(25335)
2010(25884)
2009(24273)
2008(23537)
2007(21281)
2006(19288)
2005(17158)
作者
(77424)
(64754)
(64063)
(61430)
(41215)
(30738)
(29189)
(25059)
(24486)
(23287)
(21977)
(21717)
(20712)
(20528)
(20013)
(19770)
(19088)
(18733)
(18472)
(18390)
(16359)
(15838)
(15536)
(14804)
(14524)
(14465)
(14285)
(14126)
(13108)
(12628)
学科
(128267)
经济(128120)
管理(81030)
(77635)
(62259)
企业(62259)
方法(46635)
数学(40187)
数学方法(39745)
(38836)
中国(31648)
业经(31427)
(30338)
地方(29329)
(25900)
农业(25467)
(24168)
(19135)
贸易(19125)
(19037)
银行(19000)
(18501)
(18399)
金融(18396)
(18232)
环境(18126)
产业(18076)
(17995)
(17677)
理论(17429)
机构
学院(391670)
大学(391303)
(169378)
经济(165761)
管理(154626)
研究(134826)
理学(132630)
理学院(131205)
管理学(129251)
管理学院(128519)
中国(101194)
(82787)
(78816)
科学(78350)
(66473)
财经(61449)
(60806)
中心(60760)
研究所(59759)
(59472)
(55567)
业大(54235)
北京(52526)
经济学(51772)
(51433)
师范(51071)
(48327)
(47280)
经济学院(46216)
农业(46111)
基金
项目(257557)
科学(203739)
研究(194386)
基金(186889)
(160165)
国家(158782)
科学基金(137264)
社会(125423)
社会科(118858)
社会科学(118831)
(100184)
基金项目(98242)
教育(87428)
自然(85108)
自然科(83021)
自然科学(83007)
(82772)
自然科学基金(81506)
编号(79950)
资助(76191)
成果(66285)
(57121)
重点(56984)
(56401)
课题(54929)
(53242)
国家社会(51865)
(50914)
教育部(49650)
创新(49630)
期刊
(200649)
经济(200649)
研究(123664)
中国(77216)
(59693)
(59577)
管理(58673)
学报(55486)
科学(53281)
大学(43616)
学学(41076)
教育(40904)
农业(39893)
(39125)
金融(39125)
技术(34069)
业经(32786)
经济研究(31464)
财经(31038)
(26692)
问题(25590)
技术经济(20537)
图书(19407)
理论(19085)
现代(18533)
(18291)
(18033)
科技(17832)
世界(17512)
(17495)
共检索到5970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钱嘉奇   李晓华   王德才  
数字经济作为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驱动力,不仅能为乡村产业技术革新提供平台支撑,还有助于乡村产业生产力的提升。但当前我国很多地方的乡村数字基础设施不足,农业科创体系发展滞后,农业数据要素市场体系不成熟等因素制约了数字经济驱动乡村产业振兴的发展。因此要通过改善乡村数字技术应用环境,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水平和农业数据要素流动共享效率,完善乡村数字人才体系建设等措施推动数字经济更好驱动乡村振兴。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芬芬  邓博华  
数字化道路是乡村振兴的新方向,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是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基于2011—2020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数据,采用(异质性系数)空间杜宾模型研究数字经济对乡村振兴的空间效应。研究发现:第一,数字经济促进了本地区和邻近地区的乡村振兴,经过内生性处理和稳健性检验后,这一结论仍然成立。第二,机制检验表明,数字经济可以通过增长极效应、人力资本效应和技术创新效应促进乡村振兴。第三,数字经济对乡村振兴的影响在不同的空间范围内有所差异,空间溢出具有边界效应和地理衰减特征,空间溢出效应最强的作用距离为200—300km,衰减边界为1500km。第四,数字经济对乡村振兴的空间溢出效应具有明显的区域和省域异质性。中西部地区的数字经济对乡村振兴产生正向空间溢出,东部地区的数字经济对乡村振兴没有明显的空间溢出。东部地区的数字经济促进了中西部地区的乡村振兴,而中西部地区的数字经济对东部地区的乡村振兴没有明显影响。中西部地区各省份数字经济对邻近省份乡村振兴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强于东部地区各省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马国波  
数字经济是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抓手。本文主要从乡村产业现状、政策难点及资源禀赋等层面分析当前我国农村地区数字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难点,并提出完善信息技术服务、因地制宜制定发展政策、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创新农村产业业态等措施,以期望化解农村数字经济发展难题,提升助力乡村振兴的能力。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何雷华  王凤  王长明  
数字经济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为驱动乡村振兴提供了良好契机。文章首先在理论层面阐释了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的影响机制,随后,利用2011-2018年中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基于测算的数字经济发展指数和乡村振兴指数,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对乡村振兴的驱动效应、作用机制和异质性特征。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对乡村振兴有显著驱动作用,此结论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及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之后仍然成立;技术创新和人力资本是数字经济驱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机制。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乡村振兴存在空间溢出效应,有助于促进邻近地区乡村发展;具体到乡村振兴的各个考量维度,数字经济可显著推进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但对产业兴旺的影响尚未显现;西部地区乡村振兴所享受到的数字经济红利相比于中部、东部地区更加显著。接下来推进乡村振兴,政府需加深数字经济与农业的融合,实行差异化的数字经济发展战略。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孙昊颖  
“三农”是我国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基础支撑和关键变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并强调“三个必须”和“三个坚定不移”。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中央提出要实施数字乡村战略,加快现代信息技术与农村生产生活的融合。数字乡村建设为农村带来了新生产方式、新生活方式和新业态,为乡村振兴持续注入新动能,部分地区依托数字经济脱贫摘帽。本文回顾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以及我国在数字乡村建设中取得的成绩,总结目前存在的问题,并从数字化建设、产业融合和普惠金融的角度对数字乡村建设提出建议。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张晓岚  
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主要力量,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数字经济助力乡村振兴能在应对农业人口老龄化、应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解决小农发展短板及提升农业农村差异化发展水平等方面发挥作用。数字经济助力乡村振兴能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降低农业农村发展成本和拓宽农业农村发展资金来源渠道。当前我国在数字乡村人才建设、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构建、乡村数字治理体系及顶层制度设计等方面成效显著,但数字鸿沟和高投入对小农户的约束、数字基础设施投资过度依赖公共财政、农业大数据共享及应用水平不高、政策执行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依然存在。为此,本文从数字经济助力乡村振兴新要素、新技术和新动能等方面分析了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实践做法及经验,提出我国数字经济助力乡村振兴应从政策协同、涉农数字平台建设、新业态新模式探索、多元化投融资体系建设等方面予以完善。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芳山   李露瑶   陈杰  
近年来,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对乡村振兴发展的影响极大。文章选取2011—2022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熵权法和固定效应模型,探究数字经济对乡村振兴发展的影响机制和程度,并创新性地使用随机森林模型,深入考察影响乡村振兴发展的数字经济各项指标的重要性。研究发现:(1)数字经济发展对乡村振兴工作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影响效应为0.4100。(2)数字经济对林业大省乡村振兴的促进作用较其他地区更为显著,影响系数为0.5700,说明数字经济在林业经济的应用已取得了显著成效。(3)数字经济影响乡村振兴最重要的因素是企业拥有网站数和信息从业人数,重要性分别为13.62和11.61,农村电商有望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增长极。(4)数字经济对乡村振兴的促进作用有明显的区域异质性,影响系数分别为东部地区0.6450、西部地区0.2560、东北部地区0.2350、中部地区0.1970。文章聚焦于数字经济各个维度指标的重要性比较以及林业经济大省和其他省份的异质性分析,深化了相关研究内容,弥补了现有文献对林业经济大省数字经济研究的不足。基于此提出政策启示:乡村振兴工作中应利用好数字经济这一推手,重点推动农村电子信息制造业和农村电商,推进林业大省和其他地区乡村振兴工作低成本、高质量发展。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孟维福  张高明  赵凤扬  
数字经济的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强大的新动能,这对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进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2011—2020年我国30个省份数据,构建数字经济和乡村振兴两大指标体系并测算数字经济指数和乡村振兴指数,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对乡村振兴的影响机制和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促进了乡村振兴,这一结论在进行数字经济滞后一期和滞后两期的内生性分析和变换样本的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就影响机制而言,科技创新、农村创业和消费升级是数字经济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机制;异质性分析表明,与东部地区相比,中部和西部地区的数字经济在促进乡村振兴方面效果更好;空间效应显示,数字经济对乡村振兴的影响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本文的研究为加快数字经济推动乡村振兴提供了重要的经验证据和决策参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丽  滕慧君  
数字经济是驱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也是影响未来农村发展的关键因素。当前,面对乡村振兴的时代任务,要将数字经济与乡村振兴的全环节有机融合,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战略的纵深推进,从产业、人才、文化、生态与组织维度多频发力,形成雁阵效应,必将持续提升数字经济赋能乡村建设的实践效能。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昊诺   赵霞  
在数实深度融合,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数字技术为乡村振兴带来新机遇。分析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的理论机制,选取2012—2021年中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各省份乡村振兴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乡村振兴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乡村振兴具有显著的直接促进作用,同时还通过数字普惠金融和激发农村创新活力来间接影响乡村振兴的发展,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呈现出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特征。未来,需要从加强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引导数字普惠金融、激发农村创业活力、关注数字人才培养、数字资源互联互通等着手,促进数字经济绘就乡村全面振兴新蓝图。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昊诺   赵霞  
在数实深度融合,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数字技术为乡村振兴带来新机遇。分析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的理论机制,选取2012—2021年中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各省份乡村振兴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乡村振兴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乡村振兴具有显著的直接促进作用,同时还通过数字普惠金融和激发农村创新活力来间接影响乡村振兴的发展,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呈现出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特征。未来,需要从加强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引导数字普惠金融、激发农村创业活力、关注数字人才培养、数字资源互联互通等着手,促进数字经济绘就乡村全面振兴新蓝图。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胥丁齐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经济日益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为我国乡村振兴提供了新动能。马克思理论强调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数字经济的崛起为农村惠民设施的建设与升级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有望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文章从数字经济的视角切入,深入分析农村惠民设施在乡村振兴中的战略地位,探讨数字经济与农村惠民设施建设的内在联系与互动机制,提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推动农村惠民跨越式发展,为乡村振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万建军  胡文萍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产业融合是实现产业升级、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以及农村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所在,而数字经济对于农村产业融合具有重要的驱动作用。数字经济与农村产业相互融合发展,不仅可以充分发挥两者的多元化功效,推动农村产业数字化转型和新业态产生,也有利于实施农业农村建设供给侧改革,发挥数字经济带来的后发优势,缩小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但是,数字经济驱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仍存在供给侧不足、基础设施建设参差不齐、数据共享体系落后以及评估标准不统一等问题,制约了乡村振兴持续发展。本文基于乡村振兴背景探讨了数字经济驱动农村产业融合的机理和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数字经济驱动农村产业融合的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闫欣   马芊红  
乡村振兴的主要目的就在于通过农业现代化建设完善乡村产业体系架构与生产模式转型升级,必然涉及科技要素在农业农村发展中的全面嵌入。数字经济对乡村产业发展的促进效应归根结底就是先进生产要素作用于农业产业发展的变革升级过程。具体而言,数字经济发展背景下,普惠型金融服务可进一步缓解农户资本约束缓解并激发生产活力,数据型平台工具则可作用于生产销售模式变革与虚拟市场扩张,数字技术研发加速将助推农业产业链拓展与产业融合深入,信息乘数效应与溢出效应双重激励下则可带来农户家庭禀赋提升与农村发展动力增强。未来,基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数字经济赋能乡村产业转型升级需进一步从资源享受均等化、要素价值发挥充分化、农村人力资源高质量优化,以及农村普惠金融业态完善等方面入手,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歆   牛习现  
<正>“互联网+”时代,数字经济已经成为了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随着数字技术与生产要素的深度融合,数字经济逐渐渗透到各个行业,成为了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在这一背景下,我国农业经济也正在经历着数字化转型,数字经济的大力发展将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推动农业经济蓬勃发展,进而成为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为此,经研究出版社于2023年1月出版的《探访乡村振兴:数字经济进行时》一书,以作者数年的走访经历和思考作为依据,系统阐述了互联网企业是如何在下沉市场发力,以及他们的业务是如何在广大乡镇和农村市场扎根。
关键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