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505)
- 2023(20680)
- 2022(17220)
- 2021(15945)
- 2020(13000)
- 2019(29631)
- 2018(29343)
- 2017(55239)
- 2016(29907)
- 2015(33654)
- 2014(33886)
- 2013(33537)
- 2012(31357)
- 2011(28681)
- 2010(28816)
- 2009(26810)
- 2008(26325)
- 2007(23471)
- 2006(21132)
- 2005(19491)
- 学科
- 济(140818)
- 经济(140663)
- 管理(89606)
- 业(83727)
- 企(68326)
- 企业(68326)
- 方法(52091)
- 数学(44436)
- 数学方法(44012)
- 中国(40566)
- 农(35955)
- 业经(32826)
- 地方(32195)
- 财(31545)
- 制(27880)
- 学(27278)
- 贸(24663)
- 贸易(24644)
- 农业(24164)
- 易(23895)
- 技术(22781)
- 银(22382)
- 银行(22333)
- 融(21711)
- 金融(21707)
- 行(21544)
- 环境(21007)
- 理论(20255)
- 和(20153)
- 体(19622)
- 机构
- 大学(439060)
- 学院(436811)
- 济(187668)
- 经济(183817)
- 管理(167479)
- 研究(157418)
- 理学(142757)
- 理学院(141118)
- 管理学(139065)
- 管理学院(138242)
- 中国(119114)
- 京(95764)
- 科学(92487)
- 财(86260)
- 所(79337)
- 研究所(71480)
- 中心(69664)
- 农(68178)
- 财经(67435)
- 江(65899)
- 北京(61866)
- 经(61160)
- 业大(60828)
- 范(58872)
- 师范(58352)
- 经济学(57714)
- 院(56854)
- 州(52838)
- 农业(52729)
- 经济学院(51632)
- 基金
- 项目(286706)
- 科学(226203)
- 研究(214597)
- 基金(207357)
- 家(179897)
- 国家(178390)
- 科学基金(152671)
- 社会(137336)
- 社会科(130327)
- 社会科学(130297)
- 省(110506)
- 基金项目(108644)
- 教育(97815)
- 自然(95173)
- 自然科(92889)
- 划(92873)
- 自然科学(92871)
- 自然科学基金(91233)
- 编号(87098)
- 资助(84897)
- 成果(72257)
- 发(64821)
- 重点(64689)
- 部(64018)
- 课题(61193)
- 创(59582)
- 国家社会(57341)
- 创新(55709)
- 教育部(55285)
- 制(54748)
- 期刊
- 济(219174)
- 经济(219174)
- 研究(139989)
- 中国(93871)
- 管理(65443)
- 学报(65207)
- 财(65153)
- 农(63666)
- 科学(61869)
- 教育(52573)
- 大学(50239)
- 学学(46850)
- 农业(43951)
- 融(42482)
- 金融(42482)
- 技术(40430)
- 经济研究(35365)
- 财经(34274)
- 业经(33926)
- 经(29591)
- 问题(28190)
- 业(23176)
- 技术经济(23168)
- 图书(23114)
- 贸(23038)
- 世界(21573)
- 科技(20694)
- 国际(20528)
- 理论(20347)
- 现代(20063)
共检索到6791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宋晓明 田泽 丁晨辉 王威
文章在系统阐述中国高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剖析了高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机制和支撑体系,研究分析中国高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方向(产业数字化、产业高端化和产业国际化),并构建起数字经济驱动中国高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三维”支撑体系,即打造关键数据技术体系、建立产业支撑平台与设施、健全产业政策保障与措施。最后,文章提出了中国高技术产业高质量创新发展的五条路径,分别是能力提升路径、技术升级路径、融合发展路径、政策促进路径和市场变革路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宋晓明 田泽 丁晨辉 王威
文章在系统阐述中国高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剖析了高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机制和支撑体系,研究分析中国高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方向(产业数字化、产业高端化和产业国际化),并构建起数字经济驱动中国高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三维”支撑体系,即打造关键数据技术体系、建立产业支撑平台与设施、健全产业政策保障与措施。最后,文章提出了中国高技术产业高质量创新发展的五条路径,分别是能力提升路径、技术升级路径、融合发展路径、政策促进路径和市场变革路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丽
产业链是创新链、供应链、空间链和价值链四个内含链相互作用的集合体,能够体现高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内涵。文章利用四个内含链构建高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测度体系,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中国2000—2019年年度数据和2019年26个省份的高技术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结果显示,创新链、价值链和供应链对中国高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力度小于空间链的影响,整体呈上升-下降-上升趋势;2019年各省市高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大致呈橄榄球形状,高分组省市是创新引领者,中间组省市比重较大,是提升中国高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低分组省市虽然都有区域特色产业,但其优势并未发挥出来。因此,通过强化创新链,构建现代化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发挥空间链区域优势,提升价值链能级,可以实现高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产业链 分工协作 差异化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丽
产业链是创新链、供应链、空间链和价值链四个内含链相互作用的集合体,能够体现高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内涵。文章利用四个内含链构建高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测度体系,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中国2000—2019年年度数据和2019年26个省份的高技术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结果显示,创新链、价值链和供应链对中国高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力度小于空间链的影响,整体呈上升-下降-上升趋势;2019年各省市高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大致呈橄榄球形状,高分组省市是创新引领者,中间组省市比重较大,是提升中国高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低分组省市虽然都有区域特色产业,但其优势并未发挥出来。因此,通过强化创新链,构建现代化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发挥空间链区域优势,提升价值链能级,可以实现高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产业链 分工协作 差异化发展
[期刊] 征信
[作者]
张馨元 贾洪文
数字金融在驱动高技术产业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实证分析数字金融发展对高技术产业发展产生影响的基础上,探讨数字金融发展影响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潜在路径。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发展能够有效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这种因果关系主要通过数字金融的投资效应和人力资本效应来实现。因此,建议通过完善研发资金投入和人力资本投资两种机制,驱动高技术产业发展。
关键词:
数字金融 高技术产业 研发投入 研发人员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罗婷 张永庆 龚银银 郑苏江
借鉴协同学理论,分析高技术产业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复合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协同作用,探究复合系统耦合协同动态演化过程。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2009—2021年复合系统耦合协调水平,采用Moran’s I指数对其空间相关性进行分析,运用哈肯模型确定了复合系统演化过程中的序参量,并进一步探究复合系统之间的内在机制。研究发现:(1)2009—2021年高技术产业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地区差异显著,北部沿海、东部沿海和南部沿海综合经济区均优于大西北综合经济区;(2)2009—2021年高技术产业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处于良性耦合低度协调状态,呈现显著的空间正向自相关特征,但各综合经济区耦合协调程度不一;(3)高技术产业是复合系统协同演化的快参量,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是起主导作用的序参量,两者之间存在双向协同增长效应;(4)高技术产业可以通过科技成果转化和和产业集聚机制,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本刊编辑部 迟凤玲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创新是现代经济体系建设的战略支撑。创新经济学认为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创新,创新将引发社会产业结构变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 制造业 创新经济学 研发补贴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梁丽娜 于渤
厘清区域高技术产业如何赋能创新活动以助推地区经济发展,是提升区域发展整体效能、有效应对全球科技竞争的战略性问题。针对目前研发投资驱动的自主研发创新和外国直接投资驱动的跨国创新引入的作用机制及空间外溢的差异未明确,以及高技术产业技术市场化水平对不同创新活动经济效应的影响有待发掘的现状,将高技术产业科技密集度、技术市场化纳入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研究框架,构建地理邻接矩阵和地理距离矩阵两种空间权重矩阵,以中国29个省份为研究对象,基于2011—2021年国家有关统计年鉴中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自主研发创新、跨国创新引入对当地/邻近区域经济发展影响机制和空间外溢的差异性,探讨在高技术产业科技密集度及技术市场化水平的作用下,自主研发创新及跨国创新引入对经济发展的不同影响,并进一步分类对比分析高技术产业技术市场化水平、不同创新活动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关系。结果表明:(1)区域创新活动水平与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空间依赖性,自主研发创新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在长期内效果更明显,跨国创新引入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在短期内效果更明显;(2)高技术产业科技密集度对当地的自主研发创新/跨国创新引入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正向调节作用,且这一作用具有持久性;(3)随着高技术产业中技术市场化水平的提升,自主研发创新、跨国创新引入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积极关系分别存在先下降后上升、先上升后下降的非线性变化,但这种正向作用整体力度呈现减弱趋势;(4)在科技密集区/欠密集区,随着高技术产业技术市场化水平的变化,不同创新活动对区域经济发展非线性影响的变化趋势虽然相同,但总体作用力度有所差异。最后从提高高技术产业的科技密集度和规范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市场化体系两方面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张达君 赵鑫
高技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门,对推动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高技术产业可通过扩大产业规模,形成新经济增长点;通过知识与技术外溢效应,带动经济结构优化;通过产业升级,提升生产要素效率,进而促进经济增长。近年来,虽然我国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但仍面临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弱、金融支持体系不完善、产学研协调创新机制不健全等障碍。因此,应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提升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完善高技术产业的金融支持体系,健全产学研协调创新机制,进而促进我国高技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
技术创新 高技术产业 经济增长 金融支持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张达君 赵鑫
高技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门,对推动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高技术产业可通过扩大产业规模,形成新经济增长点;通过知识与技术外溢效应,带动经济结构优化;通过产业升级,提升生产要素效率,进而促进经济增长。近年来,虽然我国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但仍面临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弱、金融支持体系不完善、产学研协调创新机制不健全等障碍。因此,应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提升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完善高技术产业的金融支持体系,健全产学研协调创新机制,进而促进我国高技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
技术创新 高技术产业 经济增长 金融支持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陆洋
几十年来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其技术经济进程已显示出超越传统工业的经济学特性,除了规模经济性之外,其关联经济性、速度经济性和范围经济性是传统工业所不具有的。范围经济性,是指在高技术发展的技术经济系统动态过程中,带动其相关技术产业发展的经济性;关联经济性,主要是指在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技术经济系统动态进程中,每个创业周期之间,以及在单个创业周期内,创新的经济价值是相互关联的;速度经济性,即高技术产业发展是一个连续不断创新的高速发展链,一项高技术要在最短的时期内实现其产业化、规模化的创业,否则该项技术将很快被淘汰。认识和掌握高技术产业发展技术经济过程的经济学特性,对我们发展高技术产业,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严宇珺
新时代下,数字经济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为中国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机遇。一方面,数字经济的特质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高度契合,充分践行新发展理念,不断推进高质量发展所需的创新驱动、区域协调发展、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高水平对外开放、人民共享高品质生活;另一方面,数字经济有效作用于高质量发展,通过动力机制、效率变革机制、产业融合机制、治理协同机制、普惠共享机制,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基于此,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并坚持以数字经济引领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关键词:
数字经济 高质量发展 区域协调 经济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严宇珺
新时代下,数字经济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为中国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机遇。一方面,数字经济的特质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高度契合,充分践行新发展理念,不断推进高质量发展所需的创新驱动、区域协调发展、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高水平对外开放、人民共享高品质生活;另一方面,数字经济有效作用于高质量发展,通过动力机制、效率变革机制、产业融合机制、治理协同机制、普惠共享机制,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基于此,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并坚持以数字经济引领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关键词:
数字经济 高质量发展 区域协调 经济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际平
数字化发展是推动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农村经济数字化转型是推动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趋势。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型数字经济企业将有效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效率,改善农业结构体系与生产模式,为乡村振兴与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当前农村数字化发展仍面临数字思想观念约束、技术创新活力不足及网络安全风险问题。对此,本文分别从宏观生态环境、中观产业创新与微观数字素养角度提出解决方案。
关键词:
数字技术 农村经济 高质量发展 城乡差距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连晨希 王健 刘纪达
高技术产业是国家军民融合发展的核心领域,构建完善有效的军民生态系统是助力军民融合有序发展、激发军民互动活力的基础。基于共生理论与Logistic增长理论,设计高技术产业军民共生系统框架,构建高技术产业军民共生演化方程。选取雷达及其配套设备制造业等典型产业,对其发展趋势进行拟合,并模拟和分析高技术产业军民共生的各类模式及参数。结果表明,1995—2019年,高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与我国经济发展趋势总体协调,推进高技术产业军民共生发展需要激发新的增长活力。在高技术产业发展中,互惠共生是高技术产业军民共生模式生成新能量的主要模式,提高军民共生系数、扩大产业规模容量是提升军民共生能量层级的重要路径。在此基础上,从建设互惠共生交流机制、建设双向能量流动机制、优化互惠共生界面、扩大高技术产业容量、推动产业链协同5个方面凝练推动高技术产业军民共生发展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