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675)
2023(19304)
2022(15663)
2021(14345)
2020(11622)
2019(26127)
2018(25865)
2017(48944)
2016(26140)
2015(29687)
2014(29757)
2013(29240)
2012(26732)
2011(24301)
2010(24715)
2009(23715)
2008(23657)
2007(21525)
2006(19823)
2005(18485)
作者
(74224)
(62401)
(61839)
(58896)
(39580)
(29523)
(27898)
(24123)
(23650)
(22220)
(21556)
(20662)
(20077)
(19881)
(19357)
(18949)
(18318)
(17954)
(17951)
(17539)
(15834)
(15121)
(15047)
(14286)
(14091)
(13920)
(13780)
(13711)
(12457)
(12227)
学科
(132160)
经济(131985)
(100546)
管理(87973)
(81910)
企业(81910)
(51568)
方法(45744)
业经(39581)
中国(36535)
数学(35952)
数学方法(35701)
(34944)
农业(34380)
(28181)
地方(27346)
(22470)
财务(22424)
财务管理(22390)
(21889)
贸易(21871)
(21264)
企业财务(21206)
(21198)
理论(20829)
(20563)
技术(20394)
(20306)
银行(20294)
(20254)
机构
学院(391461)
大学(385355)
(178338)
经济(175036)
管理(151338)
研究(132547)
理学(128609)
理学院(127356)
管理学(125776)
管理学院(125048)
中国(107047)
(83808)
(80778)
科学(72708)
(66925)
财经(65139)
(65051)
(60933)
中心(60324)
(59016)
研究所(57854)
经济学(55677)
业大(52769)
北京(51249)
农业(50581)
经济学院(49879)
(48672)
师范(48310)
(47608)
财经大学(47562)
基金
项目(244451)
科学(195463)
研究(188141)
基金(179006)
(152825)
国家(151367)
科学基金(131713)
社会(125462)
社会科(118719)
社会科学(118688)
(94840)
基金项目(93483)
教育(84937)
自然(78537)
(77629)
自然科(76721)
自然科学(76704)
编号(76690)
自然科学基金(75404)
资助(71436)
成果(63039)
(55624)
(54810)
重点(54650)
国家社会(53061)
(52930)
课题(52881)
(51577)
(48928)
创新(48911)
期刊
(217343)
经济(217343)
研究(124077)
中国(84023)
(68464)
(67273)
管理(60901)
科学(52325)
学报(51259)
农业(46025)
(42910)
金融(42910)
大学(41959)
教育(40049)
学学(39586)
业经(37609)
技术(36109)
财经(34163)
经济研究(34022)
(29700)
问题(28402)
(24387)
世界(22602)
技术经济(22172)
(22070)
国际(19285)
现代(19012)
(18456)
经济问题(18438)
商业(18362)
共检索到6149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蔡雪玲   庞智强  
数字经济如何驱动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是数字时代的现实命题。运用扎根理论对文本资料进行三级编码,构建数字经济驱动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理论模型,解构内在驱动机理。研究发现,数字经济通过数字技术、数据要素、数字信息、数字平台和数字空间驱动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研究结论有助于丰富数字经济驱动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在机理。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蔡雪玲   庞智强  
数字经济如何驱动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是数字时代的现实命题。运用扎根理论对文本资料进行三级编码,构建数字经济驱动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理论模型,解构内在驱动机理。研究发现,数字经济通过数字技术、数据要素、数字信息、数字平台和数字空间驱动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研究结论有助于丰富数字经济驱动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在机理。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明皓  
“走自己的路”是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鲜明品格。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理论建构将马克思主义农政理论与中国国情、农情有机结合,旨在破除西方农业农村现代化理论话语迷思,探索通往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农业农村现代化之路。新发展阶段须构建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耦合传导机制,探寻村社集体现代性转化和小农户组织化方案,同时立足县域城乡融合,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内生为源、外生联动式发展,有为政府、有效市场和有爱社会多元协同,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全方位的支撑保障。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国际社会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农村发展转型提供了全新选择。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明皓  
“走自己的路”是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鲜明品格。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理论建构将马克思主义农政理论与中国国情、农情有机结合,旨在破除西方农业农村现代化理论话语迷思,探索通往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农业农村现代化之路。新发展阶段须构建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耦合传导机制,探寻村社集体现代性转化和小农户组织化方案,同时立足县域城乡融合,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内生为源、外生联动式发展,有为政府、有效市场和有爱社会多元协同,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全方位的支撑保障。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国际社会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农村发展转型提供了全新选择。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伟新   殷徐康   王晨光  
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是破局我国“大国小农”难题的关键。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为这一难题提供了新的解决路径。本文基于2012—2021年中国地级市层面的面板数据,使用TOPSIS熵权法测算分析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指数(CARMI),并借助高维固定效应面板模型和多期DID模型,深入分析了数字经济对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2012—2021年中国的CARMI整体上不断提升,且各地区差距逐渐缩小。数字经济可有效助推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的提升,尤其在东部地区、南方地区、非粮食主产区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较高的地区,其促进作用更加明显。机制分析表明,数字经济通过促进农村资本深化和提高市场化程度推动了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的提升。此外,农业劳动力转移进一步显著增强了数字经济对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促进作用。因此,研究建议立足中国国情,充分发挥数字经济的促进作用,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问题,有序推动农业劳动力非农就业,提高农民市场参与程度和农村资本深化水平。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媛  阮连杰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组成部分,数字经济的纵深发展和全面拓展为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了新动能。在构建2011—2020年31个省区市数字经济发展指数的基础上,多维度实证考察数字经济对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数字经济有效赋能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机制检验证实,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本是其重要的中介传导机制,其中科技创新的影响效应较人力资本更显著。异质性分析显示,数字经济对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赋能效应呈现出“中西部>东部”的总体态势;数字经济对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影响表现为:粮食产销平衡区>粮食主产区>粮食主销区;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越高,数字经济的赋能效应就越明显。分维度估计结果表明,相较于农村现代化,数字经济对农业现代化的驱动力更强劲。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玉梅   宋玉茹   高鹤鹏   郑之欣  
当前,我国高度重视数字经济的发展,并提出了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数字乡村等战略。在政策支持下,我国现代数字信息技术逐步与农民生产、生活相融合,赋予农业生产、农产品流通、农民生活新力量,赋能农村高质量发展。当前,数字乡村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缺乏完善的顶层设计、人才支撑短缺、城乡基础设施差异较大及数字融产难度大,联动发展效率低等,因此要发挥好政府对数字乡村的引领作用、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完善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让数字经济在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中迸发更大的能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唐金武  
2022年中共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命题,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应运而生,成为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新方向。新时代以来,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还面临诸多问题,如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与公共服务有待完善、科技水平有待提高与人才队伍有待充实、农产品成本较高与农业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城乡二元结构壁垒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不均衡。因此,为解决以上困境,需进一步推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粮食安全、食物供给、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经济体制、经营主体、土地制度等方面做出进一步的提升与完善,以实现高质量发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目标。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高原  
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智慧和中国经验在乡村发展领域的集中体现,具有丰富的理论意涵。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在探索起点、基础动力和发展战略上展现了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丰富了现代化所具有的规范性含义,是乡村振兴、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现代化,是统筹效率与安全的现代化,是全体农民共同富裕、乡村社会全面发展的现代化。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塑造了小农家庭和集体村社的现代形式,推动构建了城乡融合与生态和谐的新型文明社会,使传统农耕与乡土文明经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向现代,是通向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要探索途径。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傅华楠  李晓春  
基于中国30个省(区、市)2011—2020年面板数据,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分别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面板门槛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等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对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影响机制与效应。结果表明:数字经济能够显著驱动中国农业现代化,该结论在多种稳健性检验条件下依然成立;面板门槛效应分析显示,数字经济对农业现代化的驱动效应存在以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农村人力资本水平和农村非农就业为门槛变量的递增型非线性特征;空间溢出效应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数字经济有利于形成区域间农业现代化协同推进的发展格局;区域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经济能够驱动东部地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但对中西部地区农业现代化的赋能作用尚不明显;驱动路径分析显示,数字经济对农业三个子体系现代化的驱动效应从大到小依次为产业体系现代化、经营体系现代化、生产体系现代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梁健  
数字经济的飞速发展为乡村振兴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带来新引擎,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产生了重要影响。文章通过梳理数字经济影响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理论机制,构建了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指标体系、数字经济指标体系和乡村产业振兴指标体系,并利用2012—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数字经济对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影响效应及乡村产业振兴的中介机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提升有显著的积极作用,且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机制分析表明,乡村产业振兴是数字经济赋能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中介渠道;异质性检验发现,数字经济对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促进效应在中部地区和非粮食主产区表现得更为显著。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师方媛   何睦  
农村共同富裕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数字经济从促进农村产业发展、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推进乡村治理方式变革三方面赋能,缩小农村内部发展差距,为推进农村共同富裕提供助力。然而,在现实中,由于数字技术技能要求与村民数字素养不足的冲突、数实融合与乡村数字资源整合能力不足的冲突、要素下沉与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较低的冲突以及治理工具智能化与乡村数字治理效能不足的冲突,导致数字经济对乡村共同富裕的赋能效应并未充分发挥出来。因此,也必然要从培育数字人才、健全数字乡村资源整合体系、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提升乡村数字治理效能着手,打通数字经济赋能堵点,为扎实推进农村共同富裕提供新动能。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段洪成   武文   柳佳  
基于2012—2021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新基建对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新基建对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存在显著促进作用,且这一作用在东部地区、非粮食主产区和高科技投入地区更显著。机制分析发现,要素配置效率在数字新基建驱动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过程中起到关键传导作用。门槛分析显示,在跨过数字新基建的单门槛和要素配置效率的双门槛后,数字新基建对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推动作用更显著。空间分析发现,数字新基建对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影响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基于此,提出完善数字新基建布局、提高生产要素配置效率、实施区域特色发展战略的建议,以期为扎实推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提供参鉴。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谢阳阳   李浩  
新的发展阶段,中国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以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当前,中国已具备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经济基础、组织基础和宝贵经验,但在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过程中仍需直面基本公共服务相对落后迟滞农业农村现代化进展、人力资本储备相对薄弱弱化农业农村现代化程度、产业发展后劲相对不足迟滞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城乡收入分配差距相对较大影响农业农村现代化信心等诸多问题和挑战。因此,现阶段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若要取得实质性进展和突破,必须加快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促进乡村基本具备更为现代化的生活条件;提高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促进农业生产变革,推动农业产业现代化发展;推动乡村非农产业发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谢阳阳   李浩  
新的发展阶段,中国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以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当前,中国已具备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经济基础、组织基础和宝贵经验,但在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过程中仍需直面基本公共服务相对落后迟滞农业农村现代化进展、人力资本储备相对薄弱弱化农业农村现代化程度、产业发展后劲相对不足迟滞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城乡收入分配差距相对较大影响农业农村现代化信心等诸多问题和挑战。因此,现阶段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若要取得实质性进展和突破,必须加快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促进乡村基本具备更为现代化的生活条件;提高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促进农业生产变革,推动农业产业现代化发展;推动乡村非农产业发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