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29)
- 2023(15642)
- 2022(12499)
- 2021(11127)
- 2020(8814)
- 2019(19371)
- 2018(19190)
- 2017(36301)
- 2016(19209)
- 2015(21455)
- 2014(21315)
- 2013(20982)
- 2012(19567)
- 2011(18162)
- 2010(18583)
- 2009(18097)
- 2008(17275)
- 2007(15945)
- 2006(14752)
- 2005(13357)
- 学科
- 济(99755)
- 经济(99644)
- 管理(57877)
- 业(53196)
- 企(39646)
- 企业(39646)
- 农(33217)
- 方法(29850)
- 中国(29842)
- 业经(25922)
- 数学(25833)
- 数学方法(25646)
- 地方(24194)
- 制(22637)
- 财(22571)
- 农业(21972)
- 银(16986)
- 银行(16978)
- 行(16414)
- 融(15853)
- 金融(15849)
- 学(15499)
- 体(15228)
- 贸(14824)
- 贸易(14810)
- 环境(14429)
- 易(14377)
- 地方经济(14137)
- 发(13982)
- 产业(13440)
- 机构
- 学院(287346)
- 大学(283315)
- 济(130130)
- 经济(127386)
- 管理(105851)
- 研究(98505)
- 理学(89166)
- 理学院(88253)
- 管理学(86984)
- 管理学院(86445)
- 中国(77335)
- 财(63438)
- 京(58793)
- 科学(53122)
- 财经(48559)
- 所(47560)
- 江(45197)
- 中心(45131)
- 经(43706)
- 农(41978)
- 研究所(41931)
- 经济学(41878)
- 范(37675)
- 师范(37390)
- 北京(37352)
- 经济学院(37341)
- 州(35879)
- 业大(35723)
- 财经大学(35457)
- 院(35348)
- 基金
- 项目(177941)
- 科学(140968)
- 研究(140151)
- 基金(127650)
- 家(107979)
- 国家(106971)
- 社会(93074)
- 科学基金(92121)
- 社会科(88056)
- 社会科学(88038)
- 省(70232)
- 基金项目(66138)
- 教育(63557)
- 编号(58803)
- 划(57150)
- 自然(52121)
- 自然科(50798)
- 自然科学(50787)
- 资助(50208)
- 自然科学基金(49824)
- 成果(49500)
- 课题(41303)
- 发(41029)
- 重点(39934)
- 制(39690)
- 部(39495)
- 国家社会(39119)
- 创(37327)
- 性(36306)
- 项目编号(35236)
- 期刊
- 济(163341)
- 经济(163341)
- 研究(94819)
- 中国(62972)
- 财(48038)
- 农(43959)
- 管理(41549)
- 学报(35977)
- 科学(35390)
- 融(33001)
- 金融(33001)
- 教育(32697)
- 大学(29579)
- 农业(28488)
- 业经(27636)
- 学学(27610)
- 经济研究(26550)
- 技术(26144)
- 财经(25182)
- 经(21868)
- 问题(21063)
- 贸(16115)
- 技术经济(15073)
- 商业(14054)
- 图书(13676)
- 理论(13565)
- 经济问题(13554)
- 现代(13523)
- 国际(13444)
- 世界(13153)
共检索到4574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田真平 谢印成
关注数字乡村建设的阶段性演化发展,从数字乡村动态演化视角,整合乡村建设理论与数字经济驱动发展理论,从数据要素、产业转型、治理机制和公共服务4个维度构建数字经济驱动数字乡村演进模型,以江苏沭阳堰下村和浙江德清五四村为案例,通过梳理分析二手资料和田野调查、深度访谈等方式,解剖数字经济驱动在数字乡村演进中的作用。结果发现:在数字乡村的初始发展阶段,数据要素价值化是演进关键,产业数字化转型是演进支撑;在转型发展阶段,治理机制与公共服务提供演进的内外动力,治理机制完善程度决定了发展的质量和韧性,公共服务质量决定了发展的可持续性;在成熟发展阶段,数据要素和治理机制以及产业转型和公共服务组合推动数字乡村持续发展。其中,数字产业发展模式更有利于产业转型和公共服务组合发挥作用,如堰下村;数字治理发展模式更有利于数据要素和治理机制组合发挥作用,如五四村。由此提出我国数字乡村建设发展,通过数字技术在宏观层面促进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在中观层面促进数字乡村分型发展,在微观层面促进创新与效率提高。
关键词:
数字乡村 数字经济 数字治理 数字产业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马香品 杨秀花
产业链是农业产业智慧升级的重要方向,也是驱动数字经济全面融入农业产业的客观产物。在数字经济驱动下,建设农业产业链需要以市场需求、技术赋能和产业带动为前提,积极融入数字乡村环境,通过搭建数字农业平台,对农业产业链的全要素、全过程进行数据集成、动态获取,推动农业产业向全链协同、数字创新等高阶方向发展。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农业产业链 动力机制 路径选择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梦冉
数字经济作为具有平台性、智慧性的全新经济形态,对推动乡村治理体系智慧转型具有深刻影响。通过将数字经济作为乡村智治转型的新动能、新引擎,用数字技术来重塑乡村治理手段,用数字经济平台完善乡村治理体系,进而在合理配置乡村治理资源、完善公共服务机制、优化决策体系的基础上,破解传统乡村治理困境,推动乡村治理实现智慧升级和深层变革。
关键词:
数字经济 乡村智治 体系构建 建设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万建军 胡文萍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产业融合是实现产业升级、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以及农村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所在,而数字经济对于农村产业融合具有重要的驱动作用。数字经济与农村产业相互融合发展,不仅可以充分发挥两者的多元化功效,推动农村产业数字化转型和新业态产生,也有利于实施农业农村建设供给侧改革,发挥数字经济带来的后发优势,缩小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但是,数字经济驱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仍存在供给侧不足、基础设施建设参差不齐、数据共享体系落后以及评估标准不统一等问题,制约了乡村振兴持续发展。本文基于乡村振兴背景探讨了数字经济驱动农村产业融合的机理和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数字经济驱动农村产业融合的路径。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数字经济 产业数字化 普惠金融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陈翀
当前数字经济背景和旅游新业态发展态势表明,加快数字乡村建设,深化乡村智慧旅游,发展数字文旅产业,培育乡村旅游新型业态,是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强有力支撑。文章基于广东省数字经济形势和政策背景,以乡村旅游为研究对象,以SICAS模型为切入点,剖析数字化赋能乡村旅游的动力机制,多层次探讨数字化赋能下广东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和优化路径。中观层面,重点分析了广东乡村旅游的模式、业态和价值链的演变;微观层面,从游客需求、旅游要素、信息互动、运营管理、营销策略、资源整合和生态系统等方面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数字化正在重塑广东乡村旅游的产业架构和运作方式,促进了产品创新、服务优化和效率提升。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丹 王珩
随着数字技术的加速创新与应用,我国数字经济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乡村数字经济与乡村传统产业的碰撞融合,使得新业态不断涌现,并成为推动乡村振兴,实现乡村传统产业升级的关键力量。只有从核心要素、系统架构、驱动力等方面厘清乡村数字经济新业态的发展机理,并找准实施路径,才能更好的激发乡村数字经济新业态的活力,更快更好的实现乡村现代化发展。
关键词:
乡村数字经济 新业态 产业链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勇 包筱莹
作为一种新的经济业态,数字经济为就业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就业机会,也改变了乡村居民依靠务农带来收入的单一就业途径。目前来说,数字经济带来的就业创造效应在乡村地区仍然存在着巨大潜力尚未激活。本文首先从数字经济为乡村创业创造机会、帮助农民实现就业转型以及灵活就业为农民拓展职业空间三个方面分析了数字经济助力乡村就业的机理。其次,根据现状提出了落后思维阻碍乡村劳动力参与数字经济相关工作、基础建设不发达阻碍劳动力参与数字乡村建设、乡村劳动力缺乏数字技术素养在数字经济助力乡村就业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三种数字经济助力乡村就业可以选择的路径:积极培育乡村数字型人才、完善乡村数字经济就业政策体系、发挥平台经济带动乡村就业的积极作用并得出结论。
关键词:
数字经济 乡村就业 机理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钱嘉奇 李晓华 王德才
数字经济作为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驱动力,不仅能为乡村产业技术革新提供平台支撑,还有助于乡村产业生产力的提升。但当前我国很多地方的乡村数字基础设施不足,农业科创体系发展滞后,农业数据要素市场体系不成熟等因素制约了数字经济驱动乡村产业振兴的发展。因此要通过改善乡村数字技术应用环境,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水平和农业数据要素流动共享效率,完善乡村数字人才体系建设等措施推动数字经济更好驱动乡村振兴。
关键词:
数字经济 乡村振兴 驱动机制 产业振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丽 滕慧君
数字经济是驱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也是影响未来农村发展的关键因素。当前,面对乡村振兴的时代任务,要将数字经济与乡村振兴的全环节有机融合,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战略的纵深推进,从产业、人才、文化、生态与组织维度多频发力,形成雁阵效应,必将持续提升数字经济赋能乡村建设的实践效能。
关键词:
数字经济 乡村振兴 传导机制 实践路径
[期刊] 改革
[作者]
廖成中 翟坤周 毛磊
进入数字文明时代,数据业已成为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质生产要素和嵌入国家治理现代化过程的重要战略资源,基于“数据治理”的数字能力建设构成国家治理能力建设和数字中国建设的基本内容。当前,相对于城市数字化、智慧化建设步伐,推进数字化乡村建设、打造“良政善治”的数字化乡村治理共同体、实现乡村敏捷高效治理的进程相对滞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数字化乡村,激发乡村发展“活力”和优化乡村治理“秩序”,亟须实现从既有研究突出“技术重构乡村”到“数据治理乡村”的前提构设情景转换,建构基于“功能—场景—路径”耦合的“数据治理”驱动数字化乡村建设新范式。对此,数字化乡村建设不仅要突破传统治理方式弊端,更要立足于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治理共同体构建,超越纯粹“数字技术主义”的认识迷误,在“数据”的精准化、图像化、具象化层面重塑“数据治理”驱动数字化乡村建设的复合化价值功能,在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方面重组“数据治理”驱动数字化乡村建设的具象化运用场景,在主体、技术、区域、制度等维度重构“数据治理”驱动数字化乡村建设的集成化赋能路径,以此摆脱“数字技术”驱动数字化乡村建设存在的功能“模糊”、场景“悬浮”、路径“排异”以及与乡村社会生活共同体的数字化治理“不兼容”困境。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胡卫卫 唐伟杰
建设数字乡村既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城乡数字鸿沟、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以及数字化人才的缺失已成为掣肘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因素。大数据时代,乡村数字图书馆是乡村智慧治理的产物,也是助推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变量。文章在科学界定数字乡村和数字图书馆概念内涵的基础上尝试建构“机理—逻辑—机制”的分析框架,通过系统阐释数字图书馆助推数字乡村建设的作用机理,从“技术赋能”和“话语赋权”两个维度探讨其实践逻辑。最后,文章从数字化理念的形塑、数字化平台的搭建、数字化人才的引育和数字化治理机制的建构等方面提出数字图书馆助推数字乡村建设的驱动机制,旨在进一步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数字中国”的实践进程。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李辉
数字乡村建设带动农村产业振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也是激活农村社会内生动力的重要前提。本文以陕西省柞水县作为代表性个案,应用创新的SACP分析框架对其木耳产业振兴过程进行深入剖析,并进一步探讨数字乡村建设行动驱动农村产业振兴的内在机理及实践路径。数字乡村建设中的技术要素在同传统农村产业资源融合的过程中,不断赋能农村产业性状的空间拓展、产业行动者能动作用的发挥、产业行为数字化升级,最终推动产业绩效的提升。为进一步激发数字乡村建设驱动农村产业振兴的动力,释放数字技术的赋能作用,需提升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加大政策对农村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重视数字化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吸纳;增强产业数字化建设中多主体协同。
关键词:
数字乡村建设 农村产业振兴 柞水木耳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常晋 孔振焕
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不仅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同时也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数字技术具有匹配效应、协同效应与公平效应,契合乡村振兴发展需求。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结构格局致使数字鸿沟不断加深,农业发展特征与供应链金融短板制约数字经济在乡村振兴领域应用,难以数字经济优势。本文从政策、宏观经济环境与机制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发展路径。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数字经济 数字农业 共同富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林 羽文兰
农村产权交易市场是盘活农村土地要素的有效抓手,是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重点之一。基于交易成本理论对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的交易成本和交易平台的信息成本进行分析,区分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中各市场主体的交易成本结构,充分考虑其交易分量问题,分别比较各市场主体的流转收益与交易费用。对比数字化场内交易中各主体的额外成本和额外收益发现,场内交易相比于场外交易,给各参与主体带来的额外收益大于额外成本,有效地减少了交易成本。为降低市场交易成本、促进农村产权要素市场化改革,探讨农村产权数字平台的参与主体、系统架构及功能板块,并尝试提出农村产权数字平台“1+N”模式的建设路径及其优化升级方案。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秦杰
乡村治理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手段,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作,其所涵盖的领域包括新农村建设战略的实施的各个方面,而完善农村财务管理体制,建设规范的农村会计制度,更是我国深化农村体制改革,实施乡村治理工作中一项极其重要的内容。加强新形势下农村会计制度建设,对于满足新农村建设的需求,增强农村集体经济的竞争力,实现农村整体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
乡村治理 农村会计 监督管理 体制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