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157)
2023(15839)
2022(13330)
2021(12041)
2020(10075)
2019(22801)
2018(22691)
2017(43950)
2016(23563)
2015(26573)
2014(26806)
2013(26602)
2012(24470)
2011(22429)
2010(22612)
2009(21261)
2008(20713)
2007(18475)
2006(16489)
2005(15122)
作者
(69525)
(57665)
(57408)
(54762)
(36883)
(27518)
(26185)
(22670)
(22098)
(20693)
(19723)
(19601)
(18403)
(18274)
(17874)
(17829)
(17155)
(16798)
(16495)
(16488)
(14364)
(14134)
(13836)
(13185)
(13082)
(12913)
(12773)
(12644)
(11657)
(11099)
学科
(114028)
经济(113894)
管理(74049)
(68051)
(56872)
企业(56872)
方法(44473)
数学(38284)
数学方法(37890)
中国(28410)
(27126)
业经(25889)
(24354)
地方(24084)
(23290)
(22242)
(18643)
银行(18604)
(17857)
金融(17854)
(17720)
理论(16934)
(16809)
财务(16738)
财务管理(16702)
(16301)
贸易(16291)
农业(16203)
(16193)
(16188)
机构
大学(351075)
学院(346362)
(147432)
经济(144265)
管理(137740)
理学(118041)
研究(117803)
理学院(116750)
管理学(114932)
管理学院(114285)
中国(90881)
(74570)
(71077)
科学(69280)
(58436)
财经(55870)
中心(52676)
研究所(52620)
(51233)
(50528)
(49568)
北京(47648)
业大(47447)
经济学(45515)
(44274)
师范(43923)
(42445)
财经大学(41475)
(41089)
经济学院(40617)
基金
项目(229523)
科学(180946)
研究(170173)
基金(167716)
(144323)
国家(143153)
科学基金(123764)
社会(109402)
社会科(103734)
社会科学(103708)
基金项目(88316)
(87996)
自然(78460)
教育(76771)
自然科(76558)
自然科学(76544)
自然科学基金(75160)
(73515)
资助(69066)
编号(68928)
成果(56897)
(50910)
重点(50658)
(48442)
(47243)
课题(47076)
国家社会(45342)
(45075)
教育部(44341)
创新(44179)
期刊
(169413)
经济(169413)
研究(111906)
中国(66943)
(54463)
管理(52628)
学报(50879)
科学(47439)
(45045)
大学(39399)
学学(36917)
(35752)
金融(35752)
教育(35254)
农业(30547)
技术(30174)
财经(28324)
经济研究(27188)
业经(24602)
(24146)
问题(21138)
图书(18278)
技术经济(18258)
理论(18097)
实践(16148)
(16148)
现代(16064)
科技(15449)
(15278)
统计(14958)
共检索到5256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唐晓彬   何桂烨   耿蕴洁  
数字经济在经济结构中重要性的不断提升带动了相关理论研究的发展,但针对数字经济风险的研究较为滞后、零散,难以刻画其风险现象、形成与作用机制。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系统梳理,聚焦数字经济发展对经济风险基本理论发展的影响,基于“内涵界定—风险现象—形成机制”的逻辑链条,系统解析了数字经济风险的内涵与特征、风险现象,以及技术变革下的数字经济风险研究动态,初步构建了一个数字经济风险理论体系框架。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宏舟  
关于产业集群经济效果的研究重点经历了由生产成本、交易成本、代理成本这些静态的效率性向以创新为代表的动态效率性转变的过程;同时作为解释效率性的说明变量也在从在库成本、运输成本等经济要素向道德规范、认知模式、社会资本等制度要素转移。从逻辑关系来看,关于产业集群形成机制的研究可以分为三个学派,即要素论学派、模型论学派和动态论学派,动态论学派代表了有关产业集群形成机制研究的最前沿。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郑忠良  陈来  李建军  
风险资本已成为世界各国新兴产业孵化中至关重要的助推力量,在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都扮演者重要的角色,相应地,对风险投资的治理机制的研究也不断深入。文章回顾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风险投资治理机制领域的研究文献,从合同治理、增值服务治理、董事会治理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梳理。最后,结合我国目前处于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特殊阶段,进一步指出未来风险投资治理机制值得关注的研究方向。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海明  许梅  王彤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数字经济”逐渐成为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关于数字经济及其核算问题的研究日益活跃,且成果丰富。文章通过对数字经济的内涵、分类、核算方法及指标体系等方面文献的梳理和评析,发现目前在数字经济核算理论、核算方法及指标体系方面均未形成统一、完整、系统的标准,主要的难点在于数字经济的定义及范围的规范、数字经济核算指标数据的搜集及其规模的核算等。未来应重点关注数字经济核算方法及体系、数据驱动创新等方面,加强对数字经济核算的实证研究。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代婉瑞  宋良荣  
信用风险作为商业银行的主要风险,其经济资本管理水平直接决定商业银行的价值创造。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势头与日俱增,但转型求变之路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经济资本管理而言是把“双刃剑”,如何辩证地看待、分析我国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对其信用风险经济资本管理的影响机制是本文聚焦的重点。鉴于此,对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概念、具体路径以及实施经济资本管理的主要内容三个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并以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为切入点,从经济资本需求端、经济资本供给端和经济资本配置效率三个层面辨析数字化转型赋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经济资本管理的作用机理。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姜茸  梁双陆  李春宏  
当前,经济安全已成为国家安全的核心,我国国家经济面临着严峻风险已是不争的事实,研究国家经济安全风险问题是国家战略需要。鉴于此,文章从国家经济安全、预警模型与方法、经济风险三个方面梳理总结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并给出研究评述、结论与展望,以期为学术理论研究和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戴佳君  张奇峰  
从研究范式与研究方法来看,审计风险研究主要分为三类:(1)在审计学与管理学的逻辑框架内采用理论演绎法或规范研究讨论审计目标、审计环境、审计责任、审计方法与审计风险之间的关系;(2)以实验研究与实地研究的方法在审计学、心理学、行为科学与社会学的逻辑框架内,分析审计风险的影响因素与控制方法;(3)用经验研究的方法在法与经济学的逻辑框架内,讨论制度环境、审计风险与审计市场结构之间的关系。以往国内审计风险的研究主要采用规范研究较多,实验研究、实地研究以及经验研究相对欠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路征  
在梳理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文章分析了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之间的互动机制,并认为应该在保持对高收入人群和发达地区足够的激励下,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基础设施建设、引导资本流动、加强教育和人力资本投资等措施,实现向兼顾公平的增长战略转变,并强化利益扩散的积极作用。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黄晓懿  杨永忠  钟林  
从供给和需求因素、技术和政策环境入手,梳理超级明星现象的经济学解释,概括超级明星市场的效率属性,探讨市场无效率的解决方案,最后对现有研究进行了评述,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魏玮  郭嘉莲  万琳涛  徐林峰  丁明全  周伟  
粒重是小麦TriTicum aesTivum产量构成的三大要素之一,是由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极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国内外学者围绕粒重形成的遗传特征和分子调控机制进行了大量研究,也取得了一些研究进展。如何高效地利用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不断创新以提高小麦单产是育种工作者重要的研究课题。围绕小麦粒重形成的构成要素、遗传特征、QTLs(QuanTiTaTive TraiT Loci,QTLs)遗传定位、籽粒质量形成候选基因的克隆与分子调控机制解析等方面的最新研究展开综述;同时总结了以往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自身研究对研究前景进行分析后指出:为了从分子水平上全面阐明小麦粒重形成的调控机制,后续研究...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志勇  程明梅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市政债的形成机理、运行机制、风险管理与监管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归纳,总结分析了财政分权较为成熟的西方国家在市政债管理实践中的经验。同时对中国的"准市政债"市场所存在的问题及相对应的监管举措进行分析及梳理,以寻求中国市政债发展的理论与现实依据。在中国经济转轨、社会转型以及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背景下,如何把市政债发行的风险管理和监管问题纳入到财政金融体制改革、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这一框架中,需要在借鉴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深入分析。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闻岳春  梁悦敏  
保险业同其他金融行业的日益融合已成为国际上的主流趋势。本文主要从保险业发展综合经营的现状和最新趋势入手,阐述建立风险预警与控制机制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通过整理现有对保险综合经营模式的选择、建立保险控股公司面临的风险及如何通过内控机制和外部监管对风险防范和化解等方面的文献,我们发现,目前对如何建立健全中国保险业综合经营新环境下的风险识别、计量、监测(包括预警)、控制、监管及化解机制的论著较少,存在较大的研究空间。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郑小京  郑湛  徐绪松  
对供应链运作系统内部产生的风险控制以及非常规突发事件引发的风险控制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吴炳辉  何建敏  
金融风险传染机制不仅是一国政府在防范国际金融危机传染过程中制定政策的核心内容,更是学术界长期以来的热点研究领域之一。文章以开放经济条件下金融危机的爆发作为切入点,介绍了金融危机扩散过程中不断完善的金融风险传染理论,在此基础上,分别就金融风险传染影响因素的早期成果和最新进展进行梳理和评价,总结了金融风险在国际间传染的路径选择,并指出未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晓寒   高嘉璘  
文章基于2010—2021年我国63家商业银行的平衡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数字经济对银行风险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第一,数字经济对银行风险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发展数字经济能起到银行风险激励效应,运用PSM-DID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第二,数字经济对银行风险的影响在不同银行风险水平存在异质性。随着银行风险水平的不断提高,数字经济对银行风险的激励效应不断增强。第三,机制分析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影响银行风险存在存款规模的中介效应以及贷款规模的遮掩效应。即存在“发展数字经济→降低存款规模→增加银行风险”以及“发展数字经济→提高贷款规模→降低银行风险”的传导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