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68)
2023(13137)
2022(10496)
2021(9208)
2020(7204)
2019(15910)
2018(15458)
2017(29711)
2016(15770)
2015(17079)
2014(17366)
2013(17364)
2012(16708)
2011(15445)
2010(15785)
2009(14630)
2008(14279)
2007(12797)
2006(11841)
2005(11253)
作者
(48529)
(40758)
(40496)
(38528)
(26130)
(19582)
(18253)
(15607)
(15392)
(14507)
(14186)
(13706)
(13490)
(13189)
(12798)
(12544)
(11960)
(11813)
(11790)
(11507)
(10478)
(10093)
(9769)
(9466)
(9345)
(9153)
(9113)
(8874)
(8377)
(8109)
学科
(94099)
经济(94032)
管理(39804)
(38141)
方法(28005)
(27519)
企业(27519)
地方(27478)
中国(25277)
数学(23610)
数学方法(23404)
业经(21224)
(21069)
(17670)
地方经济(16699)
农业(15518)
(14979)
(14544)
金融(14543)
(13914)
银行(13892)
(13568)
(13402)
(13387)
环境(13033)
产业(13013)
(12745)
贸易(12735)
(12180)
理论(10862)
机构
学院(239081)
大学(236168)
(107819)
经济(105679)
研究(93328)
管理(84050)
理学(70615)
中国(70389)
理学院(69612)
管理学(68453)
管理学院(67962)
科学(56322)
(51478)
(48364)
(48270)
研究所(43585)
中心(40714)
(39789)
财经(37555)
(37536)
(34974)
经济学(34691)
师范(34618)
(33983)
(33627)
北京(33242)
业大(31794)
经济学院(30845)
农业(30691)
(30348)
基金
项目(153252)
科学(121311)
研究(111946)
基金(110860)
(97620)
国家(96816)
科学基金(81951)
社会(74234)
社会科(70640)
社会科学(70627)
(60495)
基金项目(57636)
(50467)
自然(50113)
教育(48932)
自然科(48870)
自然科学(48859)
自然科学基金(47986)
资助(45327)
编号(43302)
(40347)
重点(35379)
成果(35368)
(32812)
发展(32741)
(32217)
国家社会(31971)
课题(31493)
(31123)
创新(29306)
期刊
(132794)
经济(132794)
研究(77573)
中国(51718)
(37173)
学报(36711)
(35444)
科学(35127)
管理(32573)
大学(27354)
(25910)
金融(25910)
学学(25862)
农业(25452)
教育(23807)
经济研究(22739)
业经(20563)
技术(20213)
财经(19262)
(16826)
问题(16822)
(13258)
(13085)
技术经济(12973)
世界(12313)
统计(12026)
资源(11919)
国际(11809)
商业(11730)
图书(10997)
共检索到3826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宋波   刘震  
<正>一、区域旅游经济包容性增长的内涵与意义在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需要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立足于新发展格局,旅游业在“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中的角色愈发重要。然而,伴随着中国旅游经济的持续增长,地区间、城乡间旅游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依然明显。
关键词: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蒋丽芹  
我国当前旅游经济总体运行良好,但仍存在着农民旅游市场增长缓慢、旅游安全保障和服务质量问题突出、区域非均衡发展现象明显等问题,其中区域旅游热点延展与区域旅游非均衡发展并存是当前中国旅游经济存在的主要结构性问题。文章将包容性增长理论引入到旅游经济研究中,提出区域旅游增长的战略和策略。并以泛长三角旅游区为例,分析了其非均衡发展的客观现象,在我国区域经济大发展的前提下,对今后如何实现包容性增长提出了具体措施。通过研究旨在对一个旅游区形成系统、和谐的旅游发展整体,促进区域旅游经济包容性增长,最终实现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黄燕玲  黄亚冰  罗盛锋  
旅游业包容性增长已成为旅游经济研究的核心。本文在包容性增长视角下,结合广西各市区的情况,兼顾数据的可得性,构建评价市域旅游业包容性增长水平的指标体系,并运用投影寻踪技术对广西14个市进行测度和评价。结果表明:基础性决定包容性视角下的旅游经济发展的质量;弱势群体面临着旅游经济利益的缺失和社会地位的边缘化;各市之间的旅游经济包容性增长水平极不平衡,并逐步呈现"马太效应"的趋势。因此,应通过构建合理的旅游经济发展模式,实现旅游经济增长的包容性,破除旅游业面临的"资源诅咒"困境。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曾光辉  冯星宇  
研究对277个地级市在2011—2019年间的信用环境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检验,发现:(1)城市的信用水平与经济增长存在相互促进的耦合关系,但仅在东部地区信用对经济具有较高的拉动作用,其他地区主要依靠经济推动信用发展;(2)从全国范围来看,信用—经济的耦合程度保持在初级协调水平,东部的协调程度相对更高,处于中级协调水平;(3)信用—经济耦合协调程度高并不能说明两个系统均衡发展。东部双系统均发展良好,中部地区的城市大多是信用领先经济,西部和东北地区城市的经济与信用发展动力不足,发展失调数量不断增加。最后,文章就如何实现信用和经济的均衡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韩元军   刘英基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着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但当前区域旅游经济调控机制却普遍存在体制机制设计尚需创新、协调管控体系尚需打通、公共服务体系尚需完善等现实困境。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加速应用,数字经济不仅成为“促转型、稳增长”的新动能,而且为旅游业创新与变革注入活力,在优化旅游业组织运营机制的同时,为游客带来了全新体验。
关键词: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亚辉  全华  
旅游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近年来旅游经济领域研究的热点,旅游发展变量与经济变量(通常为地区生产总值,GDP)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又是热点中的重点。识别两个变量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可以发现一个变量随另一个变量的量化变动规律(一般为效应)。宏观(国家和省际)层面的旅游发展变量与经济增长变量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已得到实证检验,然而,中观(城市)层面的长期均衡关系有待验证。本文选取地缘相近的四个城市(常德、岳阳、益阳和荆州,同属于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为样本,通过对四个城市2000—2013年时间序列数据的协整回归,研究发现:(1)常德市(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和益阳市(旅游总收入)与各自的GDP之间存在长期...
[期刊] 改革  [作者] 杨玉珍  
非均衡突破与包容性增长具有差异性、侧重性,统一性、互补性。非均衡突破与包容性增长应成为区域尤其是后发区域跃迁的必要条件。包容性增长作为我国当前的政治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是区域发展的理论基础和战略指导;非均衡突破是世界及我国区域发展的现实特征及跃迁起点。非均衡突破与包容性增长模式实现的关键在于经济一体化的同时面向全社会提供公平、全覆盖、均等化、可持续、可获得的普遍服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伟  曾祥静  许天骏  
文章以“整体—局部”为研究思想,通过ArcGIS可视化工具对京津冀2007—2018年的旅游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空间格局分析,使用旅游经济距离空间权重矩阵对空间杜宾模型进行计算,同时结合非参数估计方法研究京津冀高铁发展对城市旅游经济的空间溢出效应以及非均衡动态演进。结果表明:京津冀旅游经济和高铁发展具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且空间溢出效应明显,但高铁发展对旅游经济欠发达地区作用不显著。Kernel密度估计结果显示,京津冀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在样本考察期内不断提高,但空间差距依然显著。Markov链分析结果显示,京津冀旅游经济发展水平流动性较低,且其长期均衡状态将处在高水平。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苏建军  
本文以区域经济学为基础,运用测度区域差异的标准差和变异系数等统计指标,采用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综合指数等指标,分析了1992—2006年山西省11个地市的旅游经济区域非均衡发展的总体水平及时空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山西省的区域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呈在波动起伏中缓慢下降的总体趋势,并存在局部两极分化的现象。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应正确看待旅游经济区域差异,确定旅游经济不同发展阶段的方向和任务,构建合理的区域旅游产业分工体系,实现区域旅游经济统筹、协调发展的范式框架。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旭东   沈利芸   秦文晋  
数字经济是引领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也是推动区域经济包容性增长的现实选择。本文以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政策构造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机器学习模型考察以数据要素为核心的数字经济对区域经济包容性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能够提升区域经济包容性增长,这一效应在经济发展基础较好、处于区域外围、转移支付规模庞大的城市更加明显。其中,地方财政纵向失衡的降低是重要路径。然而,从地方治理层级的内部来看,尽管数字经济降低了省级财政纵向失衡,但省以下政府仍然存在财政收支分权不相匹配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数字经济对区域经济包容性增长的促进作用。本文将机器学习算法与传统因果推断结合,基于政府间财政关系视角探究了数字经济促进包容性增长的制度成因,为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全面促进区域经济包容性增长提供了经验证据和决策参考。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白义霞  
在区域经济发展研究的历史上,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世界各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和规划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中国改革至今,区域经济不均衡发展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党中央与时俱进地提出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宏伟战略。对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的演变和创新进行总结和研究,对我国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将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何燕子  
在区域开发的实践中,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基本上是以非均衡手段来实现均衡发展的。在探索我国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过程中,区域的产业选择问题是一个重要内容,事实上产业选择是优化区域产业结构的一个重要手段,产业选择也是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重要方面。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戈冬梅  姜磊  
基于全国30个省域1996~2010年面板数据,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system-GMM)法,对全国省域入境旅游与经济增长的长期、短期因果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全国省域经济增长和入境旅游存在双向的长期、短期因果关系,经济增长与入境旅游发展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演变。入境旅游平均增长率最快的地区是长三角、环渤海地区、泛珠江三角三大经济圈,而四川、西藏、湖南、甘肃的入境旅游增长率为负值,表明我国省域之间入境旅游发展存在很大的差异化。因此,应在加强三大经济圈入境旅游发展的同时,推进中、西部地区入境旅游业发展,最终使我国入境旅游更上一个台阶,更好地带动我国经济增长。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刘佳   安珂珂   赵青华  
旅游经济包容性增长能够同时实现效率与公平,对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在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浪潮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正在成为推进旅游经济包容性增长的关键动能,但二者的逻辑机理及传导渠道的系统研究尚需深化拓展。作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重要抓手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为回答上述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文章构建旅游经济包容性增长分析框架,基于2011-2021年中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利用动态面板模型实证探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旅游经济包容性增长效应及其区域异质性,并基于要素市场化配置视角分析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显著促进了旅游经济包容性增长,在带动旅游经济发展的同时能够缩小旅游发展差距,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2)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旅游经济包容性增长效应具有区域异质性,东部、中部及东北地区促进作用显著,西部地区促进作用不显著;(3)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主要通过促进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推动旅游经济包容性增长。文章理清了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赋能旅游经济包容性增长的内在逻辑与作用效应,有助于为数字经济时代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提供理论指导。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龙朝阳  
"包容性发展"是当前中国需要积极倡导、不断探索实践的重大命题,受到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与社会各界的持续关注。在2011年度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中,消除贫困与教育差距、增强社会的包容性更是焦点议题之一。虽然理论界对包容性发展的理念与政策内涵已展开广泛讨论,但对如何践行包容性发展至今缺乏清晰一致的认识。包容性发展的实质是经济增长与民生发展的有机协同,当前践行包容性发展需把民生事业摆在首要位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