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82)
2023(8971)
2022(6927)
2021(5729)
2020(4535)
2019(9625)
2018(9047)
2017(17183)
2016(8978)
2015(9734)
2014(9813)
2013(9831)
2012(9460)
2011(8905)
2010(9089)
2009(8546)
2008(8328)
2007(7535)
2006(7122)
2005(6441)
作者
(27599)
(23454)
(23214)
(22089)
(14920)
(11037)
(10450)
(8841)
(8732)
(8172)
(8130)
(7891)
(7686)
(7281)
(7069)
(7064)
(6818)
(6796)
(6732)
(6514)
(5880)
(5568)
(5450)
(5397)
(5396)
(5310)
(4960)
(4782)
(4657)
(4579)
学科
(69419)
经济(69382)
管理(26976)
(22205)
地方(19582)
方法(18905)
(17145)
企业(17145)
数学(15849)
数学方法(15711)
业经(15292)
地方经济(13595)
中国(13463)
(12096)
(11528)
(10591)
产业(10364)
农业(9426)
信息(9195)
总论(9088)
环境(8852)
信息产业(8603)
(8233)
金融(8232)
(8055)
(7719)
(7397)
银行(7393)
经济学(7252)
(7118)
机构
学院(145454)
大学(142660)
(69305)
经济(67971)
研究(53450)
管理(52042)
理学(44036)
理学院(43424)
管理学(42704)
管理学院(42400)
中国(40706)
科学(30852)
(30654)
(29538)
(26225)
财经(24344)
中心(23801)
研究所(23620)
经济学(23097)
(21962)
(21874)
(21398)
师范(21240)
经济学院(20478)
(19199)
北京(18903)
(18045)
(17839)
财经大学(17821)
师范大学(17309)
基金
项目(92877)
科学(74424)
研究(69341)
基金(68257)
(58828)
国家(58356)
科学基金(50456)
社会(48397)
社会科(46101)
社会科学(46091)
(36573)
基金项目(35611)
教育(29712)
(29490)
自然(29242)
自然科(28462)
自然科学(28459)
自然科学基金(27924)
资助(27569)
编号(26810)
(23140)
成果(21535)
国家社会(21304)
重点(21291)
(19604)
发展(19473)
(19183)
课题(18662)
(18202)
人文(17522)
期刊
(87535)
经济(87535)
研究(45599)
中国(25341)
(23439)
管理(19338)
科学(18882)
学报(18256)
(16439)
经济研究(15336)
大学(14126)
(13529)
金融(13529)
学学(13508)
财经(12682)
业经(12396)
技术(11895)
农业(11244)
(11151)
问题(10772)
教育(9221)
统计(8499)
技术经济(8463)
(8383)
(7856)
资源(7645)
(7533)
商业(7363)
世界(7177)
经济问题(7051)
共检索到2257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韩元军   刘英基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着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但当前区域旅游经济调控机制却普遍存在体制机制设计尚需创新、协调管控体系尚需打通、公共服务体系尚需完善等现实困境。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加速应用,数字经济不仅成为“促转型、稳增长”的新动能,而且为旅游业创新与变革注入活力,在优化旅游业组织运营机制的同时,为游客带来了全新体验。
关键词: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宋波   刘震  
<正>一、区域旅游经济包容性增长的内涵与意义在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需要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立足于新发展格局,旅游业在“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中的角色愈发重要。然而,伴随着中国旅游经济的持续增长,地区间、城乡间旅游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依然明显。
关键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伟  曾祥静  许天骏  
文章以“整体—局部”为研究思想,通过ArcGIS可视化工具对京津冀2007—2018年的旅游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空间格局分析,使用旅游经济距离空间权重矩阵对空间杜宾模型进行计算,同时结合非参数估计方法研究京津冀高铁发展对城市旅游经济的空间溢出效应以及非均衡动态演进。结果表明:京津冀旅游经济和高铁发展具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且空间溢出效应明显,但高铁发展对旅游经济欠发达地区作用不显著。Kernel密度估计结果显示,京津冀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在样本考察期内不断提高,但空间差距依然显著。Markov链分析结果显示,京津冀旅游经济发展水平流动性较低,且其长期均衡状态将处在高水平。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苏建军  
本文以区域经济学为基础,运用测度区域差异的标准差和变异系数等统计指标,采用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综合指数等指标,分析了1992—2006年山西省11个地市的旅游经济区域非均衡发展的总体水平及时空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山西省的区域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呈在波动起伏中缓慢下降的总体趋势,并存在局部两极分化的现象。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应正确看待旅游经济区域差异,确定旅游经济不同发展阶段的方向和任务,构建合理的区域旅游产业分工体系,实现区域旅游经济统筹、协调发展的范式框架。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蒋丽芹  
我国当前旅游经济总体运行良好,但仍存在着农民旅游市场增长缓慢、旅游安全保障和服务质量问题突出、区域非均衡发展现象明显等问题,其中区域旅游热点延展与区域旅游非均衡发展并存是当前中国旅游经济存在的主要结构性问题。文章将包容性增长理论引入到旅游经济研究中,提出区域旅游增长的战略和策略。并以泛长三角旅游区为例,分析了其非均衡发展的客观现象,在我国区域经济大发展的前提下,对今后如何实现包容性增长提出了具体措施。通过研究旨在对一个旅游区形成系统、和谐的旅游发展整体,促进区域旅游经济包容性增长,最终实现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梁维  
长吉图地区具有较为优越的区位和资源条件,交通条件的改善和政策机遇也给该区域的旅游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然而,在长吉图区域旅游经济发展过程中,行政区旅游经济现象仍突出,区域旅游发展不够深入,旅游资源开发和产品打造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长吉图区域旅游发展应走区域协调发展之路,通过构建区域旅游协调发展机制、搭建信息平台、构建统一品牌和形象、实施人才战略等措施,进一步深化长吉图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梁维  
长吉图地区具有较为优越的区位和资源条件,交通条件的改善和政策机遇也给该区域的旅游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然而,在长吉图区域旅游经济发展过程中,行政区旅游经济现象仍突出,区域旅游发展不够深入,旅游资源开发和产品打造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长吉图区域旅游发展应走区域协调发展之路,通过构建区域旅游协调发展机制、搭建信息平台、构建统一品牌和形象、实施人才战略等措施,进一步深化长吉图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张国光  
一、经济超常规非均衡运行的涵义经济发展史表明,不论社会制度如何,一国的经济运行总是在均衡和非均衡两种状态中交替进行的,并且由于经济休内部的矛盾运动,均衡运行是经济运动的瞬时状态,是相对的,短暂的,因此,经济运行大量地表现为非均衡运行.匈牙利经济学家科尔奈在《短缺经济学》一书中还从理论上论证了社会主义短缺经济条件下持续非瓦尔拉斯均衡的情形,已为大家所接受.但是,我们认为,仅这样认}只是不够的,还应当对非均衡运行作深入具体的分析.实际上,非均衡运行也有两种状态,一种是常规非均衡运行.在这种状态下,经济增长适度,结构比例大致协调,物价相对稳定,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差额逐步缩小,并向良性循环方向...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彭文斌   邝嫦娥  
基于2011-2021年中国28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综合运用箱型图分析法、Dagum基尼系数法和空间β收敛模型,分析中国城市数字经济发展的区域非均衡特征和空间收敛特征。结果表明:2011-2021年全国及四大地区城市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均呈逐年上升趋势但整体水平不高;中国城市数字经济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区域非均衡特征,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中位数以上的城市是数字经济发展增长主体;中国城市数字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主要来源于区域间差异,且各区域间差异呈逐步缩小趋势;全国及四大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均存在显著的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东北地区收敛速度最快,中部地区次之,东部地区最慢,而一系列经济社会因素的影响作用加快了数字经济发展的收敛速度。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郭新明  
2011年,欠发达地区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有必要加强与地方政府沟通交流,积极寻找信贷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均衡点,力求实现双赢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起步之年。按照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2011年人民银行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宏观审慎管理。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林  孙碧清  
区域在发展知识经济的能力方面是非均衡的。对广东、广西两地知识经济发展的比较发现,虽然知识因素对广西经济增长的重要性要大于广东,但广西知识经济的发展能力与广东存在较大差距,而且这种发展差距正呈现加大的趋势。要解决广西等欠发达区域知识经济发展的创新困境,需要中央和地方两级政府从知识经济发展要素、产业、市场、环境等方面共同努力。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国家统计局课题组  林贤郁  李纲  汲凤翔  梁琦  史会学  王明亮  
本文利用2004年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和相关的历史数据,全面地分析了我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和特点,对我国地区差距进行了定量描述与评估,并剖析了我国地区投资结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何燕子  
在区域开发的实践中,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基本上是以非均衡手段来实现均衡发展的。在探索我国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过程中,区域的产业选择问题是一个重要内容,事实上产业选择是优化区域产业结构的一个重要手段,产业选择也是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重要方面。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绍基  
改革开放以来 ,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 ,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日益严重 ,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 ,必须解决以社会资金配置不均衡为特征的区域金融非均衡问题。当前拓宽中西部地区经济开发的融资渠道 ,加快中西部金融政策调整 ,是实施中西部开发 ,促进经济均衡发展的重中之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戈冬梅  姜磊  
基于全国30个省域1996~2010年面板数据,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system-GMM)法,对全国省域入境旅游与经济增长的长期、短期因果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全国省域经济增长和入境旅游存在双向的长期、短期因果关系,经济增长与入境旅游发展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演变。入境旅游平均增长率最快的地区是长三角、环渤海地区、泛珠江三角三大经济圈,而四川、西藏、湖南、甘肃的入境旅游增长率为负值,表明我国省域之间入境旅游发展存在很大的差异化。因此,应在加强三大经济圈入境旅游发展的同时,推进中、西部地区入境旅游业发展,最终使我国入境旅游更上一个台阶,更好地带动我国经济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