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52)
2023(12496)
2022(9829)
2021(8414)
2020(6971)
2019(15165)
2018(14655)
2017(27958)
2016(14738)
2015(16507)
2014(16412)
2013(16209)
2012(15431)
2011(14255)
2010(14347)
2009(13730)
2008(13220)
2007(12185)
2006(11133)
2005(10645)
作者
(45760)
(38600)
(38351)
(36692)
(24597)
(18316)
(17372)
(14805)
(14727)
(13633)
(13478)
(12712)
(12695)
(12373)
(12358)
(11988)
(11596)
(11306)
(11179)
(10888)
(9715)
(9556)
(9304)
(8930)
(8812)
(8647)
(8572)
(8186)
(7787)
(7459)
学科
(86106)
经济(86002)
管理(49390)
(42271)
(35199)
企业(35199)
方法(27760)
数学(24359)
数学方法(24172)
中国(19584)
业经(19415)
(19267)
地方(18662)
(17246)
(16742)
(16375)
(13193)
金融(13191)
地方经济(13110)
(12977)
产业(12889)
(12677)
银行(12647)
(12235)
环境(12230)
(11684)
贸易(11676)
农业(11498)
(11241)
信息(10383)
机构
大学(230999)
学院(229433)
(108868)
经济(106909)
研究(84154)
管理(83311)
理学(71122)
理学院(70349)
管理学(69302)
管理学院(68875)
中国(63732)
(51412)
科学(48198)
(47696)
(42597)
财经(40134)
研究所(38298)
(37105)
中心(37037)
经济学(36463)
(36307)
(35516)
经济学院(32508)
业大(31572)
(30444)
北京(29930)
财经大学(29750)
农业(28998)
(27620)
师范(27235)
基金
项目(149894)
科学(119120)
基金(111833)
研究(107388)
(98310)
国家(97542)
科学基金(83532)
社会(73775)
社会科(70120)
社会科学(70102)
基金项目(57475)
(57040)
自然(51737)
自然科(50577)
自然科学(50559)
自然科学基金(49678)
(47787)
教育(47608)
资助(45281)
编号(40576)
重点(34196)
(33582)
(33178)
成果(33178)
国家社会(32487)
(32289)
(31025)
创新(29319)
教育部(29225)
课题(28646)
期刊
(129760)
经济(129760)
研究(75123)
中国(46650)
(40135)
学报(37325)
管理(34502)
(33666)
科学(33514)
大学(28813)
学学(27472)
(23861)
金融(23861)
经济研究(23266)
农业(22139)
财经(21874)
(19018)
技术(18445)
业经(18347)
教育(17845)
问题(15897)
(12597)
技术经济(12533)
世界(11725)
(11339)
商业(11299)
统计(11067)
国际(11061)
(10216)
理论(10162)
共检索到3592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金晶   董敬畏  
数字经济发展是高质量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重要动力。居民消费升级是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重要成果之一。供需双侧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产生新的增量,推动供需双侧实现更高水平的平衡。通过逻辑推演,阐释消费升级是高质量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逻辑终点,是共同富裕实现程度的重要参照;分析数字经济对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增加有效需求的驱动作用。通过理论分析,以市场经济一般均衡理论为基础,阐释数字经济在创造新的供需动态平衡,追求市场最优的过程中实现消费升级的微观机制。同时,以浙江省为例进行有限的实证分析,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和中介效应分析验证数字经济赋能下,供需双侧驱动消费升级的路径有效性和存在的阻滞点。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金晶   董敬畏  
数字经济发展是高质量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重要动力。居民消费升级是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重要成果之一。供需双侧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产生新的增量,推动供需双侧实现更高水平的平衡。通过逻辑推演,阐释消费升级是高质量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逻辑终点,是共同富裕实现程度的重要参照;分析数字经济对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增加有效需求的驱动作用。通过理论分析,以市场经济一般均衡理论为基础,阐释数字经济在创造新的供需动态平衡,追求市场最优的过程中实现消费升级的微观机制。同时,以浙江省为例进行有限的实证分析,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和中介效应分析验证数字经济赋能下,供需双侧驱动消费升级的路径有效性和存在的阻滞点。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刘导波  张思麒  
文章基于2012-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将“宽带中国”战略视为一次准自然实验,通过双重差分法(DID)探究数字经济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并利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PSM-DID)等多种方法进行了稳健性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能有效刺激居民消费增长,且对服务型消费促进效果更明显。此外,与中间消费水平人群相比,数字经济对低消费水平和高消费水平人群消费的促进效果更明显。由异质性研究可知,与农村居民相比,数字经济对城镇居民消费的促进效果更显著;与男性居民相比,数字经济对女性居民消费的作用更显著;与中、老年居民相比,数字经济对青年消费的促进效果最明显,主要是由于青年对新事物的接受和学习能力更强。由理论机制检验可知,数字经济能提高居民收入进而促进居民消费增长。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高振娟  赵景峰  张静  李雪  
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经济形态,重构了社会经济的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各个环节,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和新动能。本文从数字经济概念及特征出发,阐释了数字经济时代下新型消费呈现的消费主体个性化和多元化、消费客体丰裕程度和质量品质的双重提升、消费环境绿色共享等诸多新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探究数字经济推动消费升级的作用机制和路径选择,对于发挥数字经济效能,提高新型消费领域的供需适配性,培育完整的内需体系,进而助推国内经济大循环顺利运行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数字经济赋能消费层次从发展型向共享型和服务型转变、消费结构从物质需求向精神给养转变、消费方式从传统线下向新式线上转变,进而实现消费水平从低端向高端水平的过渡,推动消费升级。因此,应不断增强数字经济自主创新能力,助推新型消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数字经济治理机制,打造新型消费发展环境;加大建设数字经济新基建力度,提高新型消费基础设施保障能力;加强数字经济的制度支持,引导新型消费倾向。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唐红涛   熊悦   丁阳  
加快实现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是畅通中国“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文章从需求侧与供给侧“双侧驱动”视角研究新基建投资对消费结构升级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1)新基建投资能显著促进中国居民消费结构升级;(2)新基建投资对消费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因新基建类型、区域环境与消费品市场分割程度而具有异质性,信息基建、创新基建与融合基建不仅在赋能消费结构升级的过程中存在异质性,且在不同地区、不同消费品市场分割程度的省份也存在异质性影响;(3)机制检验结果表明,新基建投资可以在需求端提升居民收入、在供给端激励研发创新,从而赋能消费结构升级;机制效应同样因区域环境、消费品市场分割程度的不同而存在异质性。要合理规划新基建投资,加强区域合作与创新培育,着力发展新基建对消费结构升级的积极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昊  林勇  
本文从"赋权"向"赋能"转化的动态视角,探讨了共享经济结构演化特征、方式、动力机制及其增长效应。首先,分析了平台型企业与异质性劳动分工所形成的两种共享经济结构,重点阐述了"赋能型共享"区别于"赋权型共享"的演化逻辑,及两者在价值网络节点上关系与功能的嬗变。然后,揭示了赋能机制在赋能型共享演进过程中的重要性。最后,采用超边际模型探究共享经济结构演化的微观机理及其增长效应。研究表明:两种共享经济结构都有助于深化共享网络联结、扩张供求市场容量,增加人均收入,促进就业;但赋能型共享还能通过赋能机制发挥集智纳新的"创造性破坏"作用,实现迂回经济效益和价值共创的社会效益;并且随着交易效率条件的进一步改善,赋权型共享将逐渐向赋能型共享演进。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孟维福  张高明  赵凤扬  
数字经济的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强大的新动能,这对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进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2011—2020年我国30个省份数据,构建数字经济和乡村振兴两大指标体系并测算数字经济指数和乡村振兴指数,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对乡村振兴的影响机制和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促进了乡村振兴,这一结论在进行数字经济滞后一期和滞后两期的内生性分析和变换样本的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就影响机制而言,科技创新、农村创业和消费升级是数字经济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机制;异质性分析表明,与东部地区相比,中部和西部地区的数字经济在促进乡村振兴方面效果更好;空间效应显示,数字经济对乡村振兴的影响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本文的研究为加快数字经济推动乡村振兴提供了重要的经验证据和决策参考。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杨碧云  郭壮哲  易行健  张凌霜  
本文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构造平衡面板数据,系统研究数字经济发展对居民家庭消费升级的微观效应。基于因子分析法构建家庭层面的数字经济指数,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显著优化居民家庭消费结构,促进居民家庭实现消费升级。机制分析表明数字经济通过提升居民各类收入水平、降低收入与消费不确定性、缓解流动性约束以及拓宽社会网络机制推动消费升级。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对处于高数字创新要素水平、高数字基础设施和高金融可得性地区的家庭消费升级的促进作用更大。本文的研究为数字经济促进居民家庭消费升级提供了微观证据,因此持续推动数字经济的普及与应用是实现消费升级、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经。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芬芬  邓博华  
数字化道路是乡村振兴的新方向,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是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基于2011—2020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数据,采用(异质性系数)空间杜宾模型研究数字经济对乡村振兴的空间效应。研究发现:第一,数字经济促进了本地区和邻近地区的乡村振兴,经过内生性处理和稳健性检验后,这一结论仍然成立。第二,机制检验表明,数字经济可以通过增长极效应、人力资本效应和技术创新效应促进乡村振兴。第三,数字经济对乡村振兴的影响在不同的空间范围内有所差异,空间溢出具有边界效应和地理衰减特征,空间溢出效应最强的作用距离为200—300km,衰减边界为1500km。第四,数字经济对乡村振兴的空间溢出效应具有明显的区域和省域异质性。中西部地区的数字经济对乡村振兴产生正向空间溢出,东部地区的数字经济对乡村振兴没有明显的空间溢出。东部地区的数字经济促进了中西部地区的乡村振兴,而中西部地区的数字经济对东部地区的乡村振兴没有明显影响。中西部地区各省份数字经济对邻近省份乡村振兴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强于东部地区各省份。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晓明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数字经济是新生产力的代表,涵盖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据价值化、治理数字化等多维内容,具有高创新性、强渗透性、广覆盖性等多维特征。要科学研判和不断完善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作用机制和路径,充分发挥其变革和赋能作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钟晓君  胡凯玲  刘德学  
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稳定器与加速器,是助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在数字经济高速发展的契机下,文章研究数字经济与服务业结构升级的关系。利用熵值法构建数字经济综合评价指数,基于2013—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显著推动服务业结构升级,其中数字产业化对服务业结构升级影响最大,其次是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数字化。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服务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具有地区异质性,其中数字经济赋能中西部地区服务业结构升级效果高于东部地区。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梁江艳   金佳业   高志刚  
立足新发展阶段,发展数字经济尤其是数字贸易将成为中国建设贸易强国的重要举措和关键任务。基于2010—2021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系统分析,研究验证了数字经济对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其内在作用机制。结果显示,数字经济的发展显著提升了中国贸易高质量发展水平,这一结论在经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进一步揭示,数字经济对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内在作用机制主要依赖于创新产出的增加和产业集聚的强化。深入研究发现,数字经济的发展对沿边地区及产业结构升级水平较低的地区,在推动贸易高质量发展方面表现出更为显著的促进作用。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向云  陆倩  李芷萱  
数字经济正在引领中国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已经成为推进共同富裕发展的新动能。本文从数字基础设施、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三个维度测度了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从总体富裕和共享富裕两个维度测度了共同富裕发展水平,进而利用2011—2019年省域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数字经济发展赋能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数字经济显著促进了共同富裕发展,既具有提升总体富裕水平的“做大蛋糕”效应,又具有推进共享富裕的“分好蛋糕”效应,但目前“做大蛋糕”效应更强。(2)产业结构升级是数字经济赋能共同富裕的重要传导机制,数字经济通过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可加快共同富裕发展。(3)数字经济赋能共同富裕发展的效果存在显著的异质性,在西部地区、数字产业化维度和数字经济高水平发展阶段的赋能效果更明显。上述结论对探索我国数字经济时代如何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许潇丹  惠宁  韩先锋  
提升公共服务数字化水平、促进基本公共服务更加普惠均等是当前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在充分测度中国各省域内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的基础上,基于2013—2020年省际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数字经济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赋能作用。研究表明:数字经济能够有效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且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中介效应检验显示,数字经济主要通过提高政府治理效率和缓解财政压力两条路径赋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一步门槛回归发现,数字经济赋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过程存在显著的动态调节效应,在政府治理效率、财政透明度、技术创新氛围和人口密度四个变量的调节下,均呈现出正向且边际效用递增的动态特征。该研究的结论对于深刻理解“十四五”时期数字经济助力共同富裕的实现这一现实问题具有一定的边际贡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邵莹莹   花俊国   李冰冰  
数据要素和数字技术的创新发展,为驱动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也为解决“三农”问题、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新动能。本文基于2013—2021年全国31个省份(除港澳台外)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双固定效应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效果、作用机制以及空间效应。结果表明:1)数字经济的发展能够显著提高城乡融合发展水平;2)数字经济能够通过改善政府行为、促进科技创新来驱动城乡融合发展;3)数字经济对城乡融合发展的促进作用具有明显的地区异质性,中西部地区优于东部地区,空间面板回归显示数字经济对城乡融合存在空间溢出效应。据此提出以下政策建议:不同地区应当根据自身经济、文化等地缘或环境优势,加快建设创新驱动、政府引导的现代化农业发展新格局,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推动城乡差异化融合发展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