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284)
- 2023(20608)
- 2022(17391)
- 2021(15906)
- 2020(13433)
- 2019(30329)
- 2018(29918)
- 2017(57508)
- 2016(31193)
- 2015(35072)
- 2014(34771)
- 2013(34192)
- 2012(31121)
- 2011(28204)
- 2010(28355)
- 2009(26314)
- 2008(25368)
- 2007(22269)
- 2006(19627)
- 2005(17198)
- 学科
- 济(138286)
- 经济(138118)
- 管理(93903)
- 业(86285)
- 企(72708)
- 企业(72708)
- 方法(59288)
- 数学(51973)
- 数学方法(51181)
- 财(33795)
- 农(32980)
- 中国(32799)
- 业经(30724)
- 学(28900)
- 地方(27263)
- 制(25926)
- 农业(22094)
- 贸(22057)
- 贸易(22043)
- 易(21367)
- 理论(21263)
- 务(20991)
- 财务(20898)
- 财务管理(20855)
- 环境(19958)
- 企业财务(19755)
- 和(19630)
- 技术(19584)
- 银(19545)
- 银行(19476)
- 机构
- 大学(450600)
- 学院(449625)
- 济(183351)
- 经济(179565)
- 管理(174899)
- 理学(152251)
- 研究(150968)
- 理学院(150529)
- 管理学(147435)
- 管理学院(146628)
- 中国(110664)
- 京(94873)
- 科学(94559)
- 财(83782)
- 农(76414)
- 所(75925)
- 业大(70226)
- 研究所(69406)
- 中心(68113)
- 财经(67198)
- 江(65285)
- 经(61007)
- 农业(60132)
- 北京(59299)
- 范(57054)
- 师范(56370)
- 经济学(56218)
- 院(54719)
- 州(52089)
- 经济学院(50393)
- 基金
- 项目(310514)
- 科学(243542)
- 基金(225698)
- 研究(221015)
- 家(198931)
- 国家(197334)
- 科学基金(169083)
- 社会(140271)
- 社会科(133058)
- 社会科学(133022)
- 省(121556)
- 基金项目(118916)
- 自然(111643)
- 自然科(109071)
- 自然科学(109041)
- 自然科学基金(107058)
- 划(102465)
- 教育(102359)
- 资助(93473)
- 编号(88740)
- 成果(70955)
- 重点(69855)
- 部(67692)
- 发(65590)
- 创(64554)
- 课题(61284)
- 创新(60344)
- 科研(59664)
- 国家社会(58212)
- 教育部(58038)
- 期刊
- 济(200298)
- 经济(200298)
- 研究(129058)
- 中国(83322)
- 学报(76470)
- 农(68729)
- 科学(67500)
- 管理(65245)
- 财(64822)
- 大学(57792)
- 学学(54934)
- 农业(46631)
- 教育(45789)
- 技术(40231)
- 融(36404)
- 金融(36404)
- 财经(33397)
- 经济研究(33177)
- 业经(31423)
- 经(28640)
- 问题(25448)
- 业(23933)
- 技术经济(22578)
- 版(21937)
- 统计(21840)
- 科技(21714)
- 图书(20861)
- 理论(20108)
- 策(20075)
- 业大(19871)
共检索到6503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吴继英 崔静
数字经济为我国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提供重要动力。本文基于2013—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分析我国数字经济和内需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化特征,通过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的实证检验,深入探究数字经济赋能扩大内需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能够有效提升区域内需发展水平,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之后这一结论仍然成立。此外,数字经济影响内需发展存在区域异质性,对中西部和低内需发展水平地区的促进作用更强。机制分析表明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以及收入增加是有效的赋能机制。数字经济通过促进技术创新能力提高、产业结构升级和农村居民增收拉动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从而助力扩大内需,其中产业结构升级发挥的中介作用最强。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李树培 白战伟
本文运用SVAR模型考察了改革开放30年来,税收与政府支出对经济增长、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的影响关系。结果显示,在弹性关系层面无法确定政府支出、税收和经济增长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但在增长率层面政府支出对于经济增长和扩大内需均有促进作用,而税收的作用则相反。扩大政府支出对于促进经济增长和扩大居民消费而言,比减税的影响效率与效力都强,但减税对企业投资的促进效率与效力则优于扩大政府支出所产生的影响。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夏安玲
夜经济是近年来发展较为迅速的一种经济形态,其繁荣延长了居民消费时间,增加了居民消费选择与消费内容,有助于提高消费体验和质量,促进居民消费增长与潜力释放。同时,扩大内需通过提升居民收入、改善消费环境等措施刺激居民消费增加,进一步扩大消费市场规模和潜力。基于此,本文以我国省域夜间灯光强度与省级层面居民消费指标数据为基础,理论分析并实证检验夜经济对居民消费潜力的影响,同时探讨扩大内需战略在其中发挥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夜经济是激活居民消费潜力的有效手段,扩大内需规模以及优化内需结构均有助于增强夜经济对居民消费潜力的积极影响。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夜经济对居民消费潜力的积极影响存在城乡间的异质性。研究结果以期为推动夜经济发展,提高城市消费水平与活力,促进市场活力增长提供新思路和新方向。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云娥
基于本地市场效应模型,本文首先从资本可以跨区域流动、劳动力不可以跨区域流动的假设入手,经过理论推导证明,在本地市场效应存在的地区,扩大内需可以兼顾经济增长和区际协调发展。然后进一步利用区域间投入产出数据和两阶段最小二乘估计方法,在经验上证实了我国区域层面本地市场效应的存在,这意味着扩大内需的经济政策可以兼顾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效率与公平。最后根据本文的研究结论,针对扩大内需、资本跨区域流动和劳动力的"区域内城乡统筹"战略分别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依绍华
扩大内需尤其是扩大居民消费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本文主要从流通业与扩大内需的关系入手,阐述了流通效率改善对扩大内需积极影响,进而指出流通业在扩大内需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最后给出流通业实施扩大内需的对策措施,包括完善"营改增"试点、清理不合理的收费政策、改善商业环境、创新流通方式、提高流通现代化水平、推动国内流通企业"走出去",创新消费方式等,将潜在消费转化为现实消费,从而提高流通效率,以实现流通业对扩大内需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流通业 扩大内需 流通效率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潘高远 陈璋
扩大进口战略中的削减进口关税举措具有"定向减税"的特点,但是它对国内市场的负面冲击也不容忽视。本文基于国家间投入产出模型,综合正、负两方面影响,借鉴凯恩斯乘数的分析思路,构建包含扩大效应以及替代效应的结构化乘数,并从数理上推导应对负面冲击的一个平衡条件。测算发现:1)中国扩大进口战略总体上提升中国收入水平,与扩大内需战略具有一致性;2)面对相同的关税削减幅度,各行业实际收入份额所受负面冲击程度分化,低技术行业较小,中高技术和高技术行业适中,中低技术的收入负面冲击较大;3)为应对削减50%进口关税的负面冲击,需将国际市场的实际收入份额提升0.1192个百分点。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祖德 陈晓晖
在研究“扩大内需 ,拉动经济增长”的课题中 ,应注意考虑 15个方面的并重、6个方面的均衡和 10个方面的对策。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妍 石敏俊
本文基于自行编制的中国城乡投入产出表,利用生产诱发系数、诱发依赖系数和需求影响报酬模型,定量分析了扩大内需政策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作用。具体测算了"4万亿元投资"和"家电下乡"补贴政策对社会经济和城乡协调发展的影响以及缓解外需下滑的效果。计算结果显示:"4万亿元投资"和"家电下乡"等扩大内需政策可诱发全社会总产值增加额101251亿元,相当于2008年社会总产值的11.8%;"4万亿元投资"对城镇工业的诱发额相当于2008年工业总产值的14%。"家电下乡"对家电制造及相关行业的诱发额相当于2008年家电制造业产值的41%。"4万亿元投资"和2009年的"家电下乡"补贴对社会总产值诱发额比2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芦红 韦美膛
扩内需促消费是我国当前乃至未来一段时间内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本文基于扩大内需视角,在分析数字经济对我国消费市场韧性作用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我国2016-2021年30个省域的经验数据,就数字经济、电子商务发展与消费市场韧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有利于促进我国消费市场韧性的提升,电子商务发展在数字经济对消费市场韧性的赋能中发挥重要的中介效应,具体表现为电子商务发展具有强化数字经济对消费市场韧性的赋能作用。同时,数字经济对消费市场韧性的赋能作用在不同城镇化水平省域中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对城镇化水平较高省域,消费市场韧性的赋能作用更强。最后本文从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创新数字经济生态模式,支持数字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加强数字经济和电子商务的监管,建立数字经济和电子商务的培训支持体系,完善数字化消费相关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扩大内需 数字经济 消费韧性 电商发展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德勇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世界经济面临着如何走出低谷的问题。在"次贷"危机的影响下,欧、美、日等主要经济体经济复苏乏力,恢复景气的前景不明,从而对我国扩大外需市场形成较大的冲击,由此也就更加突显了扩大内需在拉动我国经济增长中的积极作用。在促进经济增长的三项因素中,与投资、净出口相比,消费对经济增长有着持续性的推动力。作为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财政支出政策对于扩大内需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本文在理论阐释财政支出对扩大内需的作用机理基础上,运用计量方法实证分析了消费与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指出消费的贡献要明显大于投资。由此,从财政支出的角度,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前提下,本文提出了扩大内需的政策...
关键词:
内需 财政政策 财政支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青 陈丽芬
进入新发展阶段,以消费为主导的内需发展格局加快形成。但是当前有效扩大和更好满足内需依然存在难点堵点,特别是面临一些体制机制障碍,供需匹配度不高制约形成高水平动态平衡,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降低居民消费能力与意愿,流通体系转型升级偏慢不利于畅通国内大循环,适应内需发展新要求的制度环境有待完善优化。加快消除体制机制障碍,是有效扩大和更好满足内需、变内需潜力为发展动力的关键。
关键词:
居民消费 扩大内需 体制机制障碍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薛熠 王韡 徐朝阳
本文构建了一个非瓦尔拉斯均衡的宏观经济模型,研究家庭异质性和收入不平等影响我国国内供需失衡的理论机制。根据本文研究,收入不平等造成家庭边际消费倾向的异质性,导致了总需求的不足,经济只能通过净出口达到潜在产出水平,一旦外需不足就会出现生产能力闲置。进一步研究发现,旺盛的外需有助于劳动禀赋较高的家庭提高收入从而进一步拉大收入差距,外需不足则会抑制收入差距,这解释了我国基尼系数的顺周期特性。本文的政策含义是,市场机制无法自动消除严重收入不平等以及由此造成的国内供需失衡现象,必须探索形成抑制不平等对社会总消费负面影响的政策体系、制度框架与社会文化氛围,着力推动构建扩大内需的长效机制。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蔡伟贤 王郅强 何帅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扩大内需成为国家的重大战略,本文对我国的消费率进行了横向和纵向比较,主要从提高名义收入水平、减轻税收负担、调控房价等方面探讨了建立扩大内需长效机制的财税政策。并提出在保证居民消费能力的同时,还需提高中低收入居民社会保障水平,让居民既有能力消费也敢于消费。
关键词:
消费需求 消费券 房价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 刘世锦 陈昌盛 许召元 崔小勇
本文分析我国现行城市化模式制约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和渠道,建立区分农村居民、农民工和城市居民三类居民的理论框架,证明推动农民工市民化会通过缩小居民收入差距、提高城市规模和增加人力资本积累等渠道,推动我国经济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均衡增长。在此基础上用CGE模型模拟了这些作用机制及影响,结果显示:每年多市民化1000万人口(700万农民工加上其抚养人口)可使经济增长速度提高约1个百分点;而且农民工市民化将促进居民消费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降低经济增长对出口的依赖程度;可以提高服务业比重,优化经济结构,因此加快农民工市民化步伐是促进我国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农民工 市民化 经济增长 CGE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