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62)
- 2023(11573)
- 2022(8657)
- 2021(7536)
- 2020(5546)
- 2019(12092)
- 2018(10983)
- 2017(20429)
- 2016(10085)
- 2015(11158)
- 2014(10966)
- 2013(10800)
- 2012(10052)
- 2011(9437)
- 2010(9796)
- 2009(9627)
- 2008(8130)
- 2007(7358)
- 2006(7078)
- 2005(6611)
- 学科
- 济(71125)
- 经济(71090)
- 管理(28296)
- 业(26963)
- 融(25343)
- 金融(25342)
- 中国(22551)
- 银(22483)
- 银行(22481)
- 地方(22024)
- 行(21909)
- 企(21215)
- 企业(21215)
- 业经(18690)
- 方法(17563)
- 农(17111)
- 数学(15664)
- 数学方法(15529)
- 财(13379)
- 制(13343)
- 地方经济(13018)
- 农业(12652)
- 产业(11174)
- 中国金融(11081)
- 学(9919)
- 发(9775)
- 信息(9696)
- 总论(9635)
- 体(9537)
- 信息产业(9146)
- 机构
- 学院(156579)
- 大学(153009)
- 济(78279)
- 经济(76750)
- 研究(56403)
- 管理(55029)
- 中国(49305)
- 理学(46287)
- 理学院(45811)
- 管理学(45147)
- 管理学院(44845)
- 财(35335)
- 京(30473)
- 科学(29485)
- 财经(27708)
- 中心(27289)
- 经济学(26986)
- 所(26758)
- 经(25040)
- 经济学院(24077)
- 研究所(23913)
- 江(23552)
- 农(20806)
- 财经大学(20474)
- 院(20394)
- 范(19928)
- 师范(19766)
- 州(19567)
- 北京(19373)
- 融(19362)
- 基金
- 项目(99578)
- 科学(79013)
- 研究(78287)
- 基金(71765)
- 家(60837)
- 国家(60262)
- 社会(54216)
- 科学基金(52038)
- 社会科(51605)
- 社会科学(51589)
- 省(39570)
- 基金项目(36228)
- 教育(33467)
- 划(31437)
- 编号(31317)
- 资助(27682)
- 自然(27565)
- 自然科(26900)
- 自然科学(26897)
- 自然科学基金(26396)
- 成果(25736)
- 发(24999)
- 国家社会(23960)
- 重点(22661)
- 课题(22191)
- 发展(21461)
- 创(21309)
- 展(21126)
- 部(20910)
- 制(20185)
共检索到2546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韩利 曹俊勇 何健诚
在数字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其对城乡融合的推动作用愈发显著,如何利用数字经济加速城乡融合已成为当前亟待探讨的重要议题。数字经济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进程中,通过多维度的深度融合机制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具体而言,数字经济在促进人口流动与融合、推动经济结构优化与升级、实现空间布局的均衡与协调、提升社会服务的普及水平,以及改善生态环境与推动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均展现出显著的成效,为城乡一体化提供了坚实的支撑。然而,在数字经济赋能城乡融合的过程中也面临着数字鸿沟、创新动力不足、人才短缺等挑战与问题。因此,应当从加快数字经济发展均衡化进程、提升全社会数字创新意识与能力、强化数字高端人才培养与引进等方面入手,加快数字经济赋能城乡融合的进程,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战略目标。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侯冠宇 杜秋阳
城乡融合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文章探讨了数据作为推动城乡融合的新要素的作用,阐明数字经济如何促进城乡资源配置和城乡发展。目前,数字经济在推动城乡融合过程中面临城乡数字基础设施的差异、农村数字技能的匮乏、数字应用的不平衡、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的挑战、农村市场规模和消费能力不足等困境。为此,需要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资源配置、推进产业数字化、科技赋能乡村振兴战略、提升农民数字素养、实施资金支持政策以及更新乡村发展理念,以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范玉茹 刘金方
数字经济是推动乡村产业提质增效的智慧手段,也是助力乡村振兴的动力引擎。面对乡村振兴的时代任务,应将数字经济与乡村产业生产、大众生活及乡风文明等多领域进行深度融合,通过构建创新共享的乡村数字经济平台,营造绿色、低碳的数字农业生态,建设精准、科学的数字乡村治理体系,真正发挥数字经济的赋能优势。
关键词:
数字经济 赋能结构 内在逻辑 实现路径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丁波
“三治融合”是乡村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方向。数字乡村建设推动数字技术嵌入乡村治理,以数字技术为治理方式,搭建线上数字平台与数字空间,赋能乡村自治、法治、德治,可以增强乡村“三治”的治理能力。数字技术是推进乡村自治、法治、德治融合的重要动力,数字技术通过发挥数字平台的治理优势和治理功能,强化村民参与的数字形式,增强平台设备的数字管理,实现社会关系的数字建构,提升乡村治理效能。数字技术赋能乡村“三治融合”治理体系,将数字技术与乡村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促使乡村“三治”具有数字协商、数字规则、数字联结的数字化特征。具体而言,一是提升主体性,强化村民数字参与;二是培育法治性,增强村民法治思维;三是生产公共性,提高村民公共道德意识,进而优化乡村“三治融合”治理体系。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谢璐 韩文龙
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了新机遇、新动能和新活力。数字经济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就是要正确处理好五大关系范畴,即技术与经济社会的关系,农业、工业、服务业的关系,城市与农村的关系,农民和市民的关系,农村治理和城市治理的关系。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助力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逻辑就是通过社会再生产的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四个环节的数字化赋能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新动能和新活力;通过数字化治理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治理新途径。面对城乡融合发展中城乡二元体制制约和数字技术变革带来新挑战的双重困境,需要准确把握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助力城乡融合发展的五大实践路径,即加快建设“互联互通”的数字基础设施、共同和有计划地利用数字生产力、以数字化驱动制度改革、以数字化变革推动“赋权赋能”和以数字化治理推动数字乡村建设。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郭丽娟 赵春雨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提高数字化产业集群的竞争力。数字经济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了新动能,带来产业变革和科技革命的机遇,通过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但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过程中,还存在核心技术储备不足、行业融合不均衡、改造创新度不够、治理体系滞后以及缺乏联动机制等制约因素。依托数字经济的发展,未来需要加大力气解决核心技术“卡脖子”的问题。通过运用最前沿的数字技术,全方位提升传统产业的产业链和价值链,加强技术研发、突破数字转型、加快数字建设、强化市场导向和消弭数字鸿沟,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实体经济 数字产业集群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洪海
城乡商贸融合发展不仅是一种服务方式,其更是一种治理模式,城乡商贸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文章从乡村振兴战略、商业资源配置、二元经济结构出发,探究了城乡商贸融合发展的内在逻辑,并基于企业、行业、政府三个维度构建了城乡商贸融合发展路径。
关键词:
城乡商贸融合 内在逻辑 对策研究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郝雨辰
一、引言与文献综述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农业发展的资源环境约束越发增强,农产品生产成本迅速提高,从国外先进农业发展经验和我国经济运行态势来看,这一趋势可能还会延续甚至加剧。农业生产成本急剧上升会打击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损坏农业创新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农村三产融合扩大了农业生产可能性边界,是世界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的首要选择,在城乡协调发展背景下,是我国突破农业资源环境约束、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抓手和重要推动力(黄祖辉,2018)。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何寿奎 徐建卿
生态资本价值实现是乡村生态振兴的源动力,也是建设美丽乡村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生态资本价值实现与乡村振兴协同推进具有理论及现实意义。分析了生态资本价值实现影响因素及路径,探讨生态资本价值实现与乡村振兴融合的内在逻辑,“双碳”战略目标、自然生态资本产权及碳汇交易政策是生态资本价值实现与乡村振兴融合的外在动力,乡村绿色发展、生态与文化振兴是二者融合的内在动力机制。提出生态资本价值实现与乡村振兴融合的实现路径:认为生态资本价值实现要以乡村振兴规划为引领,合理规划产业与生态功能分区,通过碳配额管控创造生态产品需求,清晰界定生态产权,培育生态产品交易市场,完善生态产品定价机制,建立生态产品供给成本补偿及收益分配机制,加强补偿资金及交易市场监管,实现乡村振兴与生态资本价值实现协同推进目标。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万凌霄 杨果
城乡融合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举措,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则为实现城乡融合提供了有效手段。当前,我国仍面临城乡产业发展不协同、消费亟待转型升级、要素流动存在制度性障碍、公共服务不均等、社会治理有待改善等一系列问题。数字经济因具有促进生产力变革、降低长期生产成本、改善要素配置、转变组织形态等特征,能够赋能城乡产业融合、推动消费提质扩容、实现要素双向流动、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快数字乡村建设、推动消费数字化转型、构建城乡互通的数字化要素流通体系、完善数字化公共服务体系以及搭建城乡一体的数字治理平台,从而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城乡融合提供强大技术支撑。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城乡融合 农业农村现代化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谭志雄 王伟 穆思颖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推进过程中,面对国外技术封锁局面和国内高质量发展要求,亟需找到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动力。本文立足数字金融作为生产系统关键要素的助推作用,深入剖析新质生产力的时代内涵和表现形式,探究数字金融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理论逻辑,多维度阐述新形势下数字金融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现实路径。研究发现,数字金融降低交易成本,优化资源配置,推动科技创新,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动力与支撑;数字金融通过打造全过程服务机制、构建数字金融生态链整合机制、完善数字金融融资增信机制、创新数字金融普惠服务机制,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数字金融 理论逻辑 实现路径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谭志雄 王伟穆 穆思颖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推进过程中,面对国外技术封锁局面和国内高质量发展要求,亟需找到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动力。本文立足数字金融作为生产系统关键要素的助推作用,深入剖析新质生产力的时代内涵和表现形式,探究数字金融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理论逻辑,多维度阐述新形势下数字金融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现实路径。研究发现,数字金融降低交易成本,优化资源配置,推动科技创新,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动力与支撑;数字金融通过打造全过程服务机制、构建数字金融生态链整合机制、完善数字金融融资增信机制、创新数字金融普惠服务机制,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数字金融 理论逻辑 实现路径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黄震方 张子昂 李涛 侯国林 靳诚 曹芳东 张郴
数字赋能文旅深度融合既是数字经济时代文旅发展的重要方式,又是文旅研究的重要课题。文章在阐述文旅深度融合内涵的基础上,探究了数字赋能文旅深度融合的基本逻辑,认为数字技术嵌入支撑文旅数字化,促进文旅信息融合化,带来文旅产业新变革,形成文旅共生体和数字文旅新形态。从理论研究、数字赋能和融合实践三个维度,初步构建了数字赋能文旅深度融合的研究框架,强调要创新性地运用文旅IP理论、融合共生理论、文旅场景理论、产业演化理论、系统动力学等理论,阐释文旅融合学理及其内在逻辑、演化过程和动力机制,深化文旅深度融合主要科学问题研究。提出要把握数字赋能文旅融合的关键技术、文旅资源普查与评价、文旅融合场景建构、文旅产业融合创新生态体系、国家文化公园与文旅融合示范区建设、科技创新与数字文旅人才培养等关键问题,推动文旅融合应用实践和学术研究持续创新,更好地服务于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文旅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晶钠
数字技术深刻影响了乡村治理的治理理念、治理主体和治理方式,重塑了乡村治理的时代特征,已成为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在实践过程中,乡村数字治理面临治理主体数字能力不足、乡村群体数字鸿沟大、数据资源整合共享难度大等多重困境。为此,需要强化数字治理理念,实现多元主体共治,切实回应村民需求,实现治理供需平衡,以及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数据共享保护机制,推动数字技术与乡村治理的同频共振,实现数字乡村的治理现代化目标。
关键词:
数字赋能 乡村治理 路径优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朱新武 梁海凤
乡村治理现代化是乡村振兴的基本面向,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表征。当前数字技术已成为驱动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新引擎,对乡村治理现代化的赋能逻辑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以数字技术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升社会救助服务效率、助推农民增收致富的价值逻辑,以数字技术提升政府决策能力、简化政务流程、向乡村社会赋权增能、催生数字村民的技术逻辑和在国家制度框架内基于具体制度规范的精准设计予以确认与保障的制度逻辑,共同构成了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内在逻辑。由于乡村治理主体认知偏差、数字弱势群体被边缘化、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数字平台应用和智慧农业发展缓慢等因素制约了数字技术高效赋能乡村治理现代化建设。因此,需要从理念层面、应用层面、硬件层面、物质层面、保障层面推进优化路径,以确保数字技术有效赋能乡村治理现代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