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499)
- 2023(17668)
- 2022(14645)
- 2021(13411)
- 2020(10798)
- 2019(24523)
- 2018(24311)
- 2017(46137)
- 2016(24833)
- 2015(27824)
- 2014(27865)
- 2013(27752)
- 2012(25913)
- 2011(23695)
- 2010(23874)
- 2009(21821)
- 2008(21113)
- 2007(18606)
- 2006(16637)
- 2005(15175)
- 学科
- 济(122879)
- 经济(122774)
- 管理(70644)
- 业(65725)
- 企(52506)
- 企业(52506)
- 方法(45616)
- 数学(39381)
- 数学方法(39016)
- 中国(33199)
- 地方(30668)
- 农(29447)
- 业经(27546)
- 财(24819)
- 学(24335)
- 贸(23524)
- 贸易(23511)
- 易(22786)
- 农业(20406)
- 制(18822)
- 环境(18326)
- 地方经济(17695)
- 融(17436)
- 金融(17434)
- 银(17236)
- 银行(17195)
- 和(17049)
- 理论(16765)
- 技术(16759)
- 行(16633)
- 机构
- 大学(363424)
- 学院(361684)
- 济(154813)
- 经济(151619)
- 管理(141026)
- 研究(129014)
- 理学(121166)
- 理学院(119768)
- 管理学(117928)
- 管理学院(117273)
- 中国(95963)
- 京(78657)
- 科学(77830)
- 财(68577)
- 所(64962)
- 研究所(58889)
- 中心(57261)
- 农(56626)
- 财经(54531)
- 江(53798)
- 业大(51411)
- 北京(50344)
- 经(49533)
- 范(49432)
- 师范(49000)
- 经济学(47683)
- 院(47156)
- 农业(43867)
- 州(43679)
- 经济学院(42768)
- 基金
- 项目(243828)
- 科学(192288)
- 研究(180419)
- 基金(176363)
- 家(153313)
- 国家(152044)
- 科学基金(130420)
- 社会(115572)
- 社会科(109707)
- 社会科学(109682)
- 省(94715)
- 基金项目(93068)
- 自然(82386)
- 教育(81734)
- 自然科(80427)
- 自然科学(80413)
- 划(79442)
- 自然科学基金(78951)
- 编号(73216)
- 资助(72140)
- 成果(59411)
- 发(56216)
- 重点(54720)
- 部(53713)
- 课题(50732)
- 创(50131)
- 国家社会(48055)
- 创新(46787)
- 教育部(46168)
- 科研(45742)
- 期刊
- 济(177674)
- 经济(177674)
- 研究(114057)
- 中国(72878)
- 学报(55059)
- 管理(53138)
- 农(51757)
- 科学(51421)
- 财(49796)
- 教育(41759)
- 大学(41700)
- 学学(38917)
- 农业(36305)
- 融(33208)
- 金融(33208)
- 技术(32225)
- 经济研究(29354)
- 业经(28039)
- 财经(26969)
- 经(23176)
- 问题(22932)
- 图书(20866)
- 技术经济(19162)
- 贸(18906)
- 业(18724)
- 理论(17329)
- 科技(17110)
- 世界(16665)
- 商业(16550)
- 现代(16446)
共检索到5520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李杰 王薇
基于数字经济突破空间距离约束的集约优势,使用2012-2021年30个省(市、区)1的面板数据,通过区域协同的空间分层逻辑,实证探究数字经济赋能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效应及其作用机制。实证结论表明:(1)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呈现显著的直接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2)数字经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动能源于数字经济驱动产业结构高度化、合理化、技术化“三位一体”共生互促。(3)数字经济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溢出效应在东部和西部表现明显,中部则不显著。为此,本文从区域协同促进区域共享发展视角提出相应对策,即:补齐数字经济区域发展短板,放大数字经济空间溢出效应优势,推进数字经济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国歌 邓峰 王一飞 向仙虹
文章在测度数字经济和区域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的基础上,运用空间计量模型探讨了数字经济与区域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区域高质量发展在空间上有显著的“倒U”型影响,该影响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且间接效应大于直接效应。通过偏微分分解发现,在科研人员溢出空间权重矩阵下,直接效应检验结果显示数字经济与区域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倒U”型关系并不明显,而间接效应和总效应检验结果显示,二者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在科研资本溢出空间权重矩阵下,间接效应和总效应检验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对区域高质量发展有显著的“U”型影响,而直接效应的影响不显著。拓展性分析显示,东部地区数字经济对区域高质量发展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中部地区数字经济对区域高质量发展存在显著的“U”型影响。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志新 蒋欢跃 李成
基于2011—2021年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空间杜宾模型等方法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长三角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赋能效应及多重路径的综合作用效果。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数字经济不仅能显著赋能本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还对邻近地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空间溢出效应占比为79.4%;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主要依赖于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积累,且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呈协同效应,消费能力路径与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均呈背离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景兵 孟玉玲
环境规制的增强未必直接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其影响效应可能与环境规制类型及空间相关性有关。文章采用空间杜宾模型检验异质性环境规制对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直接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1)2003—2019年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空间滞后系数表明各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均会显著受到邻近地区的正向影响,呈现“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特征。(2)正式环境规制对本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直接影响显著为正,但对邻近地区的经济高质量发展则存在负向溢出效应,呈现“严格污染管制下的就近转移”特征,而非正式环境管制对本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直接效应显著为正,对邻近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也存在正向溢出效应,呈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特征。(3)各区域间存在显著的空间联动性,异质性环境规制对东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均显著好于中西部地区。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马丽君 敖烨
数字经济是促进新时代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论文基于中国280个地级以上城市2011—2019年面板数据,采用熵权TOPSIS法测算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与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依托空间杜宾模型揭示数字经济对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具有直接影响,且存在“倒U”型的非线性关系,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显著成立;进一步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对邻近地区的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具有空间溢出效应,且存在“U”型的非线性关系。研究结果为数字经济对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深化数字经济助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借鉴和经验证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海刚
文章基于2010-2020年30个省份面板数据,在空间计量模型基础上构建邻接、经济、距离三种空间权重矩阵,从空间维度实证考察数字新基建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1)中国数字新基建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显著空间关联性和空间异质性,并在空间分布中呈现“H-H”与“L-L”集聚态势。(2)数字新基建不仅可以推动本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亦可借助空间溢出效应促进其他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3)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均显著为正,其中信息基础设施正向影响效应最为显著。(4)信息产业固定投资水平、外商投资水平在三类空间关联模式中均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正面驱动效应。因此,要平衡区域数字新基建发展水平、推动数字新基建集群式发展、合理规划数字新基建投资,着力发挥数字新基建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积极影响。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刘维林 王艺斌
伴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的飞速发展,以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经济蓬勃兴起,已逐渐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进步的重要引擎。在此背景下,如何借助数字经济的发展推动中国城市走向创新驱动、绿色发展的新模式,是当前亟待进行理论阐释与实证研究的重要课题。基于此,文章使用2011—2019年中国25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在剖析数字经济自身特征的基础上,从边际效应和作用机制两方面提出了数字经济赋能城市绿色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假说,并运用多种计量模型对上述假说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对于城市绿色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在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数字经济对于城市绿色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越强,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数字鸿沟”效应的存在。数字经济通过产业结构优化效应、创新能力激发效应和公众认知能力提升效应三重机制赋能城市绿色高质量发展。这些结论在多种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本文所进行的相关研究在理论上有助于解析数字经济对城市绿色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与特征,实践上有助于中国政府充分利用数字经济赋予的时代机遇,加快中国城市发展方式的创新驱动、绿色转型和打造创新、智慧、生态、美丽的新型城市。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马香品
中国服务贸易日益表现出以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为主要特征的发展趋势,大大提高了服务的可贸易性,促进了经济快速发展。梳理数字经济赋能服务贸易发展的理论逻辑,分析数字经济赋能中国服务贸易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共享数字经济红利,努力跨越“数字鸿沟”;探索数字税收,降低服务贸易成本;借力新一代数字技术,快速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优化服务贸易政策体系,形成创新型竞争优势;加强国际合作,对标国际高水平经贸规则等五个方面的建议,为进一步打造服务贸易新的优势、推动中国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增强服务贸易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支撑作用提供理论借鉴。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服务贸易 数字鸿沟 数字税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贾帅帅 王泉焱 廖建萍 章杰文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金融集聚的支持。本文在测度各地金融集聚程度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借助面板回归模型探究金融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贯彻新发展理念考察金融集聚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制;采用空间面板数据模型探究金融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表明:第一,金融集聚能够显著促进区域高质量发展。第二,金融集聚对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都有促进作用。第三,金融集聚对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巩固提升金融集聚促进本地与周边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效能,具有积极的政策与实践意义。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鲁玉秀 方行明 张安全
城市是数字经济的载体,数字经济资源集聚在城市地域空间,数字经济的扩张必然推动城市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基于2003—2018年中国284个地级城市平衡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固定效应下的空间杜宾模型(SDM),评估数字经济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发展不仅能显著提升本地城市经济发展质量,也促进了邻近城市经济发展,具有空间溢出效应。数字经济刺激的城市创新、市场潜力和产业集聚是提升城市经济发展质量的传导路径。进一步的异质性检验表明:数字经济对当地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与城市规模大小正相关,而小城市数字经济的空间溢出效应更为显著;数字经济细分化检验得出各维度对当地城市经济发展有直接推动作用,仅数字产业基础推动了邻近城市经济发展;分区域来看,数字经济对本地城市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和地区经济发达程度正相关,而对邻近地区经济发展均未表现出显著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明 范丹雪 施子杨
文章基于2011—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选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探究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正向促进作用不局限于本地区,对邻近地区的经济高质量发展也有促进作用,即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拉动作用在东、中、西部地区依次减弱,因而需要进一步加强数字经济建设,强化溢出效应,引导数字资源要素合理流入西部地区,缩小区域间发展差异。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馨梅 陈思宁
数字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和产业发展的关键动力,充分发挥数字经济的引领作用,有利于推动流通业高质量发展。本文构建数字经济和流通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测算2013-2020年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数字经济和流通业高质量发展指数,并构建固定效应、中介效应、面板门槛和空间误差模型,检验数字经济影响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显著促进流通业高质量发展,且这种促进作用具有区域异质性;技术创新是数字经济影响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渠道;数字经济的促进作用存在非线性和空间溢出的特性。为加快推进流通业高质量发展,应强化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数字技术创新及应用,实施区域差异化的数字经济政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马文婷 邢文利 高若
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加快中国海洋强国建设的基础和关键。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实现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近年来中国海洋经济增速放缓,海洋经济领域固有矛盾严重阻滞了其高质量发展,急需运用新的方式加以整改。而自人类进入数字时代以来,数字经济已成为助推经济内容变革、速率变革和动力变革的“提速器”,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数字经济体,需要发挥数字经济功用从而打破传统时空概念对海洋经济活动的限制与束缚,缓解资源错配、时间错配、空间错配等问题,赋予海洋经济更多可能性的同时推动其高质量发展。对数字经济与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双向联动作用进行分析,从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对赋能机理加以阐释,同时深入分析二者融合现状,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对推进海洋强国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引价值。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春娟 郭凯歌
文章基于数字经济赋能绿色物流高质量发展的理论体系,构建绿色物流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结合2011—2020年中国地级市面板数据,探析数字经济赋能绿色物流高质量发展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及非线性效应。研究表明:数字经济赋能绿色物流高质量发展,数字治理环境、数字普惠金融和数字产业发展是重要动力;数字经济赋能呈现东部地区明显强于中西部地区、沿海地区优于内陆地区、中心城市强于外围城市、南方地区优于北方地区的态势;数字经济通过技术创新与居民收入提升,显著促进绿色物流高质量发展;研究提出,以丰富数字技术赋能场景、支持数字生态导向、提升“双碳”数字治理水平、强化数字基础保障等措施赋能绿色物流高质量发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汤学兵 张守磊 洪建国
新时代加快推进数字新基建是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实现三产融合和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分析数字新基建促进高质量发展机制的基础上,利用2003—2021年长江经济带省际面板数据,构建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测算各省(市)高质量发展指数,并使用空间计量模型定量分析数字新基建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得出,数字新基建在提升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水平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不仅有利于本地的高质量发展,同时对周边地区也有辐射带动作用。不同类型的数字新基建对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不同,信息基建和创新基建对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融合基建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不显著。数字新基建对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作用存在区域差异,中下游地区数字新基建对本地和周边地区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但上游地区对周边地区的带动作用有限。因此,应继续加大投资,加快推动数字新基建发展,稳步发展融合基建,重点推进信息基建和创新基建,优化数字新基建空间布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关键词:
数字新基建 高质量发展 长江经济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