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623)
2023(14443)
2022(11520)
2021(10096)
2020(8318)
2019(18240)
2018(17965)
2017(34449)
2016(17962)
2015(19795)
2014(19673)
2013(19530)
2012(18028)
2011(16252)
2010(16655)
2009(16367)
2008(16274)
2007(15105)
2006(13695)
2005(12887)
作者
(50750)
(42626)
(42305)
(40223)
(27136)
(19803)
(19068)
(16281)
(16001)
(15249)
(14676)
(14046)
(13936)
(13666)
(13188)
(12706)
(12565)
(12198)
(12083)
(11836)
(10655)
(10190)
(10070)
(9815)
(9594)
(9501)
(9434)
(9348)
(8302)
(8222)
学科
(102623)
经济(102495)
(85026)
(78755)
企业(78755)
管理(77104)
业经(33276)
方法(33149)
(29458)
(26168)
数学(24528)
数学方法(24405)
中国(22805)
(21937)
地方(21584)
(21013)
财务(20994)
财务管理(20973)
技术(20442)
企业财务(19905)
农业(19123)
(17237)
(16036)
(16030)
(15975)
理论(15633)
(14387)
银行(14382)
体制(14099)
(13981)
机构
学院(273406)
大学(268114)
(129273)
经济(127051)
管理(111170)
理学(94389)
理学院(93542)
管理学(92656)
管理学院(92104)
研究(87711)
中国(71054)
(62101)
(54692)
财经(47954)
科学(46059)
(43372)
(43219)
(41985)
经济学(40346)
中心(39645)
(37091)
研究所(36833)
经济学院(35924)
财经大学(34919)
北京(34422)
(33600)
商学(32497)
业大(32482)
商学院(32183)
(31385)
基金
项目(168183)
科学(136493)
研究(130383)
基金(124381)
(104551)
国家(103581)
科学基金(92359)
社会(89120)
社会科(84629)
社会科学(84612)
(66176)
基金项目(64942)
教育(57688)
自然(54752)
自然科(53495)
自然科学(53484)
(52834)
自然科学基金(52652)
编号(51285)
资助(48398)
成果(41712)
(41128)
(38775)
国家社会(37751)
(37682)
(37592)
创新(37419)
重点(37027)
(36531)
课题(35233)
期刊
(159486)
经济(159486)
研究(88498)
中国(56465)
(53120)
管理(50528)
(36150)
科学(32570)
学报(30108)
(28599)
金融(28599)
技术(26455)
财经(25879)
业经(25829)
经济研究(25596)
大学(25338)
农业(24311)
学学(23971)
教育(23468)
(22500)
问题(19711)
技术经济(18143)
(15101)
世界(15000)
(14838)
现代(14509)
商业(14093)
财会(13989)
经济管理(13751)
国际(12818)
共检索到4325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焦勇  
坚持制造强国战略、深入推进制造业转型已经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涵。数字经济对制造业的影响逐步从价值重塑走向价值创造,为制造业转型提供新思路并赋能制造业转型。具体表现为"从要素驱动到数据驱动、从产品导向到用户体验、从产业关联到企业群落、从竞争合作到互利共生"四个维度。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转型的路径应坚持数据驱动、创新驱动、需求驱动和供给驱动,引导制造业与互联网、研发端、服务业、新技术深度融合,为制造业转型提供强劲动能。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颖  贺俊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由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跃进的攻坚期,制造业创新能力提升是确保我国跻身世界级制造强国的重要支撑。把握时代契机,通过数字经济“鼎新革故”赋能产业创新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数字经济背景下,价值创造和分配的逻辑发生改变,数据作为新生产要素打破边际递减规律,生产模块化激发架构创新。这些变化从要素、价值、技术、资源全方位为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创新提供新思路。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产业创新的基础路径包括数据要素驱动、底层技术推动、新型商业模式和产业组织变革带动以及跨产业联动等;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产业创新的具体路径包括以优化区域布局弥合“数字鸿沟”以及以行业选择破除“卡脖子”技术封锁。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李煜华  向子威  胡瑶瑛  张悦  
为了揭示数字经济背景下数字化赋能先进制造企业价值创造机理,本文以先进制造企业为样本,基于扎根理论对搜集汇总的案例材料进行扎根分析,利用乔亚方法呈现数据结构,结合整理归纳出的二阶主题与聚合构念搭建了数字化赋能先进制造企业价值创造机理模型。研究发现,数字经济背景下先进制造企业与消费者存在协同演化过程,此过程可分为三个协同阶段、两条演化主线,企业的数字化动作以及消费者数据在过程中起到协同作用,消费者和企业协同演化过程在逐步朝着价值共创和智能制造演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佳   王超齐  
随着数字技术的日趋成熟,数字技术与各行业融合发展促使我国逐渐形成数字经济发展形势,对各领域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数字经济在农业生产环节、销售环节的积极效应,促进了农业产业升级及农民增收,推动了农业产业持续性发展,从而实现农业产业价值再创造。本文主要分析数字经济赋能农村农业产业价值再创造的作用机理及实现路径,以期望促进我国农业产业现代化发展。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徐兰  吴超林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持续的疫情、全球制造业回流、成本陡增及通货膨胀等多重因素叠加,使得不少制造业企业加快了数字化转型步伐。为推动我国制造业在数字化背景下实现价值链地位跃升,从宏观层面来看,应基于国内用户需求为主、国际用户需求为补充的制造业生产理念,利用数字经济夯实制造业创新基础。从中观层面来看,可构建政府-行业协会-企业于一体的数字化协同创新示范中心,引导数字技术与生产制造深度融合与推广应用,基于数字经济统筹制造业创新格局,推动创新突破。从微观层面来看,企业需共同开展数字技术创新研究,依托各类数字技术对生产流程进行数字化改造,引领制造业创新升级。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天娇   赫连志巍   孟庆洪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根基,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和强国之基。数字经济是新一轮国际竞争中的先导力量,是制造业优化升级的重要因素和关键推力。现阶段,我国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优化升级已初见成效,在全球价值链、用户体验、连接方式、创新能力、创新模式以及管理方式升级中表现出强劲优势,但在制度保证、融合程度、关键技术、地区均衡等方面仍存在不足。为释放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优化升级的潜能,应持续加强数字化建设,加快产品、生产以及组织数字化升级;构建行业数字化协同创新中心,充分发挥企业、行业协会以及政府的协同作用;突出东西中部制造业数字化升级重点,构建齐头并进的创新发展格局。同时,应紧跟制造业数字化升级过程,为数字赋能保驾护航。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田高良  张晓涛  
在全球经济复苏不稳定的环境下,基于数字经济背景下赋能企业财务管理与服务模式创新,把握新经济发展阶段客观要求,以数字技术为支撑,顺应信息技术变革之大变局,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坚定不移走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之路,用数据驱动财务价值创造,赋能企业管理价值创造和企业高质量发展,以及企业战略转型。本文基于数字经济时代,通过分析数字经济对智能财务发展的影响和智能财务赋能企业财务管理价值创造的方式,阐述智能财务建设的阶段和路径,多维度地对智能财务的内涵和发展模式进行阐释,提出企业财务数字化转型框架体系和基本思路。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谭雅妃   朱朝晖   李敏鑫  
数字化转型是制造业企业生产效率的稳定剂,亦是可持续发展的催化剂。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否实现经济绩效与ESG绩效的“双赢”,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问题。基于2010—2020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表明,数字化转型促进了企业高质量发展,即同时提高了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和ESG绩效。机制验证表明,创新渠道和效率渠道是数字化赋能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数字化转型促使资源向高生产率企业倾斜并能够有效促进ESG绩效的提升。进一步研究表明,良好的营商环境以及市场化进程加快均能强化数字化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积极效应。此外,数字化转型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还存在显著的结构性变化。因此,制造业企业应充分利用数字技术不断推进经济绩效与ESG绩效的复合增长,并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同时政府应夯实制度基础,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健全市场机制,从而持续释放数字化转型战略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朱小艳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是实体经济的“根基”。数字经济是构建信息时代国家竞争新优势的先导力量,是制造业转型的关键要素和重要推力。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转型,已显示出强大的科技优势、强劲的后发优势、领先的平台优势和广阔的市场优势,两者融合发展已初显成效,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在发展模式、基础设施、制度保障、队伍建设等方面仍存在问题和不足。需要构建转型生态体系、夯实转型基础支撑、优化转型制度环境、强化转型人才支撑,为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添薪续力。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百珍  张捷  
为系统评估数字经济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GVC)嵌入度的影响,首先通过半参数模型模拟数字经济与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嵌入度的函数关系,基于此设定基准回归模型,然后分析贸易成本的中介效应和技术创新的调节作用,再进行门限效应检验。结果显示:数字经济显著促进了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参与度提升,这一结论在充分考虑其他影响因素以及开展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数字经济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不同参与方式的影响存在差异,对基于前向嵌入的前向参与度影响大于后向参与度,且数字经济提升了前向GVC和后向GVC的复杂参与度,而使简单参与度降低。作用机制上,数字经济通过贸易成本中介变量和技术创新调节变量发挥作用,且这种作用存在门限效应,分别存在双门限值和单门限值。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沈运红   杨金华  
文章基于2010—2021年我国30个省份的统计数据,深入研究了数字经济、科技创新与制造业转型升级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数字经济能够促进制造业高度化和合理化转型升级,通过工具变量法进行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旧成立。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数字经济能够通过科技人才集聚和科技创新效率推动制造业高度化和合理化转型升级。门槛效应检验结果显示,科技人才集聚和科技创新效率在制造业高度化转型升级中均存在单一门槛效应,在制造业合理化转型升级中均存在双重门槛效应。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对制造业高度化转型升级的影响存在时间异质性,但对制造业合理化转型升级的影响不存在时间异质性;数字经济对制造业高度化和合理化转型升级的影响均存在空间异质性,对沿海区域的影响效应比内陆区域更显著。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赵丽锦   胡晓明   王文华  
新质生产力作为新质态的生产力、先进生产力,自身携带的创新属性和质优特征与制造业价值转型在新发展理念思想引领、价值创造模式跃迁目标、科技创新动力驱动和因地制宜发展节奏上保持了天然的价值契合性。新质生产力基于技术与要素的融合,从生产要素优化配置、组织结构动态调整、生产服务体系智能化转变和产品生态市场化提升四个方面形成了新质生产力赋能制造业价值转型的作用机制。因此,基于新质生产力与制造业价值转型的紧密联系和“科技、创新、人才”的发展语境,文章提出了聚焦产业高端、激发创新活力、保障发展基础、活跃人力资本四项赋能制造业价值转型策略路径。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晓彦  简兆权  金辉  
在界定数字服务化(DS)及其价值创造机理内涵的基础上,解析悖论的成因,引入组织间关系理论——关系观,区分交易前端DS和生产后端DS,构建DS价值创造机理理论模型;提出组织层面、微观层面调节机理、对非财务绩效影响、区分行业特性研究等未来议题。为解决DS悖论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对于超越单企业情境探索DS价值创造规律提供启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简冠群   汪晓宝  
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我国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数字化转型承担着数字化技术创新升级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双重任务。文章以格力电器的数字化转型进程为例,分析数字化转型推动价值创造的机理关系及价值创造效果。研究发现:格力电器在实现数字化转型的价值再创造中主要依赖于内外部价值链重塑、自主研发驱动技术创新、搭建数字平台推动商业模式转型。通过实施以上三种路径,格力电器提升了组织绩效、有效地进行成本管控,提升了研发创新水平,扩大了市场影响力,以上的三个层面共同实现了企业价值创造。基于此,文章构建了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驱动价值创造的机理模型,为传统企业借助数字技术实现价值再创造、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包彤  
在推动制造业绿色高质量发展进程中,数字技术能否成为制造业升级与结构转型的有力抓手,这一问题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运用投入产出表识别了数字技术对中国制造业的渗透程度,检验了数字技术对制造业结构转型的影响及机制。研究发现:(1)数字技术能够促进城市制造业内部结构高级化转型,但是并未对制造业结构绿色化转型产生显著影响,进一步区分数字投入来源发现,国外来源的数字技术促进效应更明显;(2)机制检验得出,数字技术通过降低交易成本、扩大市场规模以及加剧高、低附加值行业间的技术差距,使高附加值行业、企业获得了更多生产要素和市场份额,并吸引高附加值行业进入市场,改善了资源的跨行业和企业间配置效率,从而促进了制造业高级化转型;(3)异质性分析表明,优化数字人才结构、完善要素市场发育、提高产业集聚程度有助于数字技术更好地赋能高级化转型,通过构造城市——2位数制造业结构高级化指数得出,技术复杂度较高行业以及与国民经济命脉息息相关的重点行业能够更好地吸收和呈现数字红利;(4)基于制造业结构绿色化的拓展分析发现,环境规制和数字技术的交互作用能够引导资源从污染行业转移到清洁行业,并加速污染企业退出,带动制造业结构向绿色化方向转型,实现了效益提升与绿色转型的双重优化。文章首次关注了数字技术对制造业内部结构变动的影响,丰富了数字经济与产业转型的研究范畴,为数字时代背景下如何高效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