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57)
2023(13101)
2022(10218)
2021(8837)
2020(7343)
2019(15932)
2018(15608)
2017(30106)
2016(15735)
2015(17428)
2014(17523)
2013(17471)
2012(16103)
2011(14546)
2010(14970)
2009(14692)
2008(14578)
2007(13493)
2006(12420)
2005(11796)
作者
(45996)
(38585)
(38557)
(36574)
(24661)
(17985)
(17290)
(14798)
(14575)
(13745)
(13405)
(12676)
(12660)
(12449)
(12068)
(11624)
(11404)
(11135)
(11016)
(10720)
(9704)
(9393)
(9236)
(8877)
(8683)
(8626)
(8554)
(8388)
(7618)
(7389)
学科
(97514)
经济(97390)
(78707)
(72770)
企业(72770)
管理(69653)
业经(32157)
方法(31110)
(27918)
(25334)
数学(23109)
数学方法(22919)
(20489)
地方(20259)
(19999)
财务(19963)
财务管理(19943)
中国(19651)
企业财务(18889)
农业(18560)
(16505)
技术(16480)
(15027)
(15017)
(14858)
体制(13561)
理论(13466)
产业(13006)
地方经济(12692)
(12672)
机构
学院(247670)
大学(241723)
(119572)
经济(117548)
管理(99951)
理学(84778)
理学院(84034)
管理学(83196)
管理学院(82719)
研究(79577)
中国(64454)
(57516)
(48924)
财经(44500)
科学(41714)
(40062)
(39138)
(38489)
经济学(37635)
中心(35855)
(35702)
研究所(33730)
经济学院(33528)
财经大学(32360)
北京(30724)
(30232)
业大(30169)
商学(29356)
商学院(29075)
(28249)
基金
项目(151312)
科学(122187)
研究(115445)
基金(112438)
(94625)
国家(93768)
科学基金(83632)
社会(79328)
社会科(75422)
社会科学(75404)
(59458)
基金项目(58457)
教育(50310)
自然(49956)
自然科(48811)
自然科学(48800)
自然科学基金(48018)
(46939)
编号(45190)
资助(44786)
成果(36365)
(35317)
(34711)
(34002)
国家社会(33857)
(33737)
(33608)
重点(33042)
创新(31563)
课题(30669)
期刊
(148998)
经济(148998)
研究(79318)
(49082)
中国(47906)
管理(45309)
(35302)
科学(29379)
学报(28097)
(25722)
金融(25722)
业经(24214)
经济研究(24177)
财经(24054)
技术(23989)
农业(23797)
大学(23605)
学学(22652)
(20898)
问题(18510)
技术经济(16590)
教育(15974)
世界(14225)
(14021)
(13931)
现代(13322)
商业(12972)
财会(12882)
经济管理(12710)
国际(12110)
共检索到3903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天娇   赫连志巍   孟庆洪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根基,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和强国之基。数字经济是新一轮国际竞争中的先导力量,是制造业优化升级的重要因素和关键推力。现阶段,我国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优化升级已初见成效,在全球价值链、用户体验、连接方式、创新能力、创新模式以及管理方式升级中表现出强劲优势,但在制度保证、融合程度、关键技术、地区均衡等方面仍存在不足。为释放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优化升级的潜能,应持续加强数字化建设,加快产品、生产以及组织数字化升级;构建行业数字化协同创新中心,充分发挥企业、行业协会以及政府的协同作用;突出东西中部制造业数字化升级重点,构建齐头并进的创新发展格局。同时,应紧跟制造业数字化升级过程,为数字赋能保驾护航。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颖  贺俊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由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跃进的攻坚期,制造业创新能力提升是确保我国跻身世界级制造强国的重要支撑。把握时代契机,通过数字经济“鼎新革故”赋能产业创新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数字经济背景下,价值创造和分配的逻辑发生改变,数据作为新生产要素打破边际递减规律,生产模块化激发架构创新。这些变化从要素、价值、技术、资源全方位为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创新提供新思路。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产业创新的基础路径包括数据要素驱动、底层技术推动、新型商业模式和产业组织变革带动以及跨产业联动等;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产业创新的具体路径包括以优化区域布局弥合“数字鸿沟”以及以行业选择破除“卡脖子”技术封锁。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朱洁西   李俊江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中,激发数字经济对制造业出口技术升级的赋能效果,已成为中国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构建数字经济影响制造业出口技术升级的理论分析框架,基于2011—2020年中国286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对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出口技术升级的具体效应及中介路径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数字经济发展显著推动了制造业出口技术升级,其作用机制包括人力资本机制和技术溢出机制。(2)相对于成渝城市群和中原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数字经济发展对制造业出口技术升级的推动作用更显著。(3)在三种空间权重矩阵下,数字经济对周边城市的制造业出口技术升级均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本文的研究对推动中国制造业高水平“走出去”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充分释放数字经济潜能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政策参考。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焦勇  
坚持制造强国战略、深入推进制造业转型已经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涵。数字经济对制造业的影响逐步从价值重塑走向价值创造,为制造业转型提供新思路并赋能制造业转型。具体表现为"从要素驱动到数据驱动、从产品导向到用户体验、从产业关联到企业群落、从竞争合作到互利共生"四个维度。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转型的路径应坚持数据驱动、创新驱动、需求驱动和供给驱动,引导制造业与互联网、研发端、服务业、新技术深度融合,为制造业转型提供强劲动能。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包彤  
在推动制造业绿色高质量发展进程中,数字技术能否成为制造业升级与结构转型的有力抓手,这一问题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运用投入产出表识别了数字技术对中国制造业的渗透程度,检验了数字技术对制造业结构转型的影响及机制。研究发现:(1)数字技术能够促进城市制造业内部结构高级化转型,但是并未对制造业结构绿色化转型产生显著影响,进一步区分数字投入来源发现,国外来源的数字技术促进效应更明显;(2)机制检验得出,数字技术通过降低交易成本、扩大市场规模以及加剧高、低附加值行业间的技术差距,使高附加值行业、企业获得了更多生产要素和市场份额,并吸引高附加值行业进入市场,改善了资源的跨行业和企业间配置效率,从而促进了制造业高级化转型;(3)异质性分析表明,优化数字人才结构、完善要素市场发育、提高产业集聚程度有助于数字技术更好地赋能高级化转型,通过构造城市——2位数制造业结构高级化指数得出,技术复杂度较高行业以及与国民经济命脉息息相关的重点行业能够更好地吸收和呈现数字红利;(4)基于制造业结构绿色化的拓展分析发现,环境规制和数字技术的交互作用能够引导资源从污染行业转移到清洁行业,并加速污染企业退出,带动制造业结构向绿色化方向转型,实现了效益提升与绿色转型的双重优化。文章首次关注了数字技术对制造业内部结构变动的影响,丰富了数字经济与产业转型的研究范畴,为数字时代背景下如何高效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参考。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志新   蒋欢跃   李成  
基于2011—2021年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空间杜宾模型等方法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长三角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赋能效应及多重路径的综合作用效果。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数字经济不仅能显著赋能本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还对邻近地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空间溢出效应占比为79.4%;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主要依赖于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积累,且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呈协同效应,消费能力路径与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均呈背离效应。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谭雅妃   朱朝晖   李敏鑫  
数字化转型是制造业企业生产效率的稳定剂,亦是可持续发展的催化剂。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否实现经济绩效与ESG绩效的“双赢”,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问题。基于2010—2020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表明,数字化转型促进了企业高质量发展,即同时提高了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和ESG绩效。机制验证表明,创新渠道和效率渠道是数字化赋能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数字化转型促使资源向高生产率企业倾斜并能够有效促进ESG绩效的提升。进一步研究表明,良好的营商环境以及市场化进程加快均能强化数字化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积极效应。此外,数字化转型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还存在显著的结构性变化。因此,制造业企业应充分利用数字技术不断推进经济绩效与ESG绩效的复合增长,并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同时政府应夯实制度基础,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健全市场机制,从而持续释放数字化转型战略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吴海军  郭琎  
近年来,我国数据要素市场快速发展,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数据交易平台稳步增加,工业大数据市场加速增长。数据要素以虚拟替代性、渗透性、易复制性、准公共物品性、规模经济性、要素互补性等独特的技术经济优势特征,融入传统产业,赋能制造业技术创新、生产变革和市场拓展,在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当前,我国数据要素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仍面临数据确权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政府和企业间的数据共享互通存在制约,数据监管治理组织亟待完善等挑战。对此,应构建数据产权法律制度,增进数据要素流通利用,培育数据要素市场,加强数据交易新技术研发应用,建立健全数据要素市场监管治理等。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绮霞  王欣宇  
为引导“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发展,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与新发展格局下,加快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融合释放新动能,是中国制造业补齐短板、实现智能化的重要契机。本文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首先解析制造业智能化的内在机理及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智能化的作用机理;然后运用2011~2019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制造业智能化所产生的赋能效应。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总体上对中国制造业智能化发展产生显著的积极影响,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每提高1%,制造业智能化指数会增加14.718%;分区域考察发现,数字经济对制造业智能化的正向影响在我国东部地区更为显著,并进一步发现赋能效应随着研发力度的增强而不断提高。本文为新发展格局下制造业智能化的整体布局、数字经济推动区域协同发展以及数字中国建设提供了理论机理、事实证据和对策建议,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朱小艳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是实体经济的“根基”。数字经济是构建信息时代国家竞争新优势的先导力量,是制造业转型的关键要素和重要推力。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转型,已显示出强大的科技优势、强劲的后发优势、领先的平台优势和广阔的市场优势,两者融合发展已初显成效,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在发展模式、基础设施、制度保障、队伍建设等方面仍存在问题和不足。需要构建转型生态体系、夯实转型基础支撑、优化转型制度环境、强化转型人才支撑,为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添薪续力。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雪蕾  左丽  刘正  刘真真  
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对于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作为湖南省经济支柱之一的制造业在面临着内外激励竞争环境的压力下,在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既要抓住机遇,又要面对现有的在数字技术人才、基础设施建设、数据安全保障不足等方面的问题,随着数字技术不断革新以及制造业急需转型升级,文章从数字产业化、“互联网+先进制造技术”融合、数字产业化布局为突破口,提出数字经济赋能湖南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谢思  夏先瑞  
数字经济在信息技术发展的渗透下逐渐成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在国内外已有对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基本逻辑、理论内涵等方面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理,得出数字经济能够赋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供需精准匹配、赋能数据共享实现经济效益倍增效应、赋能核心技术水平实现全要素生产率提高、赋能发展模式转变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等结论。但受制于制造业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专业性数字人才、赋能地域差距、数字技术利用率以及数据保护制度不健全等因素影响,其作用机制优势难以发挥。因此,为实现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聚焦制造业数字基础设施的完善、积极培育数字人才、缩小区域数字鸿沟、推动制造业数字技术的应用,以及强化法律法规对数字制造业的支撑和保护。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金波  王佳  
推动制造业出口质量攀升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提升我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2012—2018年的省际面板数据,综合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空间计量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实证考察了数字经济对制造业出口质量攀升的影响。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可以通过改善要素资源错配、促进技术创新水平提升、降低企业生产成本等途径,有效促进制造业的出口质量攀升,在经过内生性与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对制造业出口质量攀升的影响存在“空间效应”,邻近地区数字经济的发展对本地制造业出口质量攀升的影响存在“虹吸效应”,具体表现为“空间竞争”。门槛检验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对制造业出口质量攀升的影响具有非连续性,其影响依赖于数字经济自身的累积水平,并且其效应随突破点的变化呈现出边际效应递增的特征。本研究为我国进一步加快经济的数字化转型,提升制造业的出口竞争力,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杜传忠   刘书彤  
推进数字经济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提升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已成为推动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本文利用2003—2020年中国制造业省级面板数据,通过构建随机前沿全赋能效应模型,运用反事实分析方法,分析数字经济对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赋能效应及作用路径。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明显的赋能效应,这种效应主要通过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三条路径实现,其中,通过技术进步赋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为主要作用路径。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在合理化、高级化程度较低的地区,数字经济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赋能效应较大,而赋能技术效率的效应相对较小;在市场化水平较高的地区,数字经济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着力发挥数字经济对技术进步赋能作用,使得数字经济深度赋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效果更为明显;数字经济对南方地区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赋能效应更为显著。为进一步提升数字经济赋能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应大力推进数字经济与制造业融合。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徐兰  吴超林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持续的疫情、全球制造业回流、成本陡增及通货膨胀等多重因素叠加,使得不少制造业企业加快了数字化转型步伐。为推动我国制造业在数字化背景下实现价值链地位跃升,从宏观层面来看,应基于国内用户需求为主、国际用户需求为补充的制造业生产理念,利用数字经济夯实制造业创新基础。从中观层面来看,可构建政府-行业协会-企业于一体的数字化协同创新示范中心,引导数字技术与生产制造深度融合与推广应用,基于数字经济统筹制造业创新格局,推动创新突破。从微观层面来看,企业需共同开展数字技术创新研究,依托各类数字技术对生产流程进行数字化改造,引领制造业创新升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