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003)
2023(17875)
2022(14401)
2021(12843)
2020(10561)
2019(23043)
2018(22320)
2017(42278)
2016(22707)
2015(24993)
2014(24566)
2013(24318)
2012(22134)
2011(19993)
2010(20203)
2009(19408)
2008(19181)
2007(17507)
2006(15778)
2005(14441)
作者
(67653)
(56684)
(56397)
(53567)
(35986)
(26887)
(25317)
(22005)
(21453)
(20179)
(19564)
(18671)
(18123)
(18106)
(17669)
(17073)
(16746)
(16512)
(16326)
(16185)
(14155)
(13959)
(13693)
(12896)
(12721)
(12629)
(12510)
(12490)
(11216)
(10998)
学科
(116653)
经济(116509)
(94409)
管理(86912)
(84404)
企业(84404)
方法(41933)
业经(35247)
数学(33003)
(32858)
(32773)
数学方法(32765)
中国(25996)
(23903)
农业(23227)
地方(22865)
(22793)
财务(22764)
财务管理(22733)
企业财务(21597)
技术(19145)
(18705)
(18486)
(17541)
(17472)
(17386)
贸易(17377)
理论(17066)
(16868)
(16818)
机构
学院(342379)
大学(336624)
(152605)
经济(149938)
管理(134160)
理学(115322)
理学院(114188)
研究(112925)
管理学(112731)
管理学院(112097)
中国(87534)
(70985)
(69018)
科学(66240)
(60713)
(56523)
财经(55914)
(52607)
中心(50832)
研究所(50789)
业大(50786)
(50628)
农业(47676)
经济学(47271)
北京(42755)
经济学院(42283)
财经大学(40967)
(40610)
(40188)
(39327)
基金
项目(223218)
科学(177567)
基金(164413)
研究(162072)
(143374)
国家(142087)
科学基金(123197)
社会(108481)
社会科(102961)
社会科学(102933)
(88084)
基金项目(86353)
自然(78005)
自然科(76213)
自然科学(76190)
自然科学基金(74942)
教育(72635)
(72470)
资助(65220)
编号(63361)
成果(50371)
重点(50003)
(49503)
(48899)
(48797)
国家社会(45819)
(45796)
(45743)
创新(45562)
课题(43549)
期刊
(179472)
经济(179472)
研究(100871)
中国(65528)
(58827)
(57294)
管理(55442)
学报(52351)
科学(48788)
大学(40524)
学学(38883)
农业(38560)
(31948)
金融(31948)
技术(30422)
业经(30095)
财经(29466)
经济研究(29280)
教育(27110)
(25526)
问题(22795)
(22113)
技术经济(19895)
(17531)
商业(17130)
世界(16969)
现代(16593)
(16231)
财会(15469)
科技(15172)
共检索到5173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徐兰  吴超林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持续的疫情、全球制造业回流、成本陡增及通货膨胀等多重因素叠加,使得不少制造业企业加快了数字化转型步伐。为推动我国制造业在数字化背景下实现价值链地位跃升,从宏观层面来看,应基于国内用户需求为主、国际用户需求为补充的制造业生产理念,利用数字经济夯实制造业创新基础。从中观层面来看,可构建政府-行业协会-企业于一体的数字化协同创新示范中心,引导数字技术与生产制造深度融合与推广应用,基于数字经济统筹制造业创新格局,推动创新突破。从微观层面来看,企业需共同开展数字技术创新研究,依托各类数字技术对生产流程进行数字化改造,引领制造业创新升级。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肖宇  夏杰长  倪红福  
研究目标:测算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所处位置并探究改善其位置的路径。研究方法:利用中国工业企业和海关数据库匹配数据及全球投入产出表,测算分析了2000~2009年中国制造业企业全球价值链位置和企业绩效影响。研究发现:中国企业能够跨越更多全球价值链生产阶段,但中国出口中包含了大量他国(或地区)转移价值,中国制造业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还处于较不利地位,需要依靠技术效益提升和全要素生产率提高来改善,所有制属性显示,外资企业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全球价值链位置攀升作用更明显。研究创新:利用更为精准及连续性更强的匹配数据,从微观大样本实证和指标构建方面丰富了中国企业全球价值链位置测算及影响因素研究。研究价值:揭示了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生产的本质与内涵,指明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相关路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沈正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通过廉价生产要素形成比较优势加入国际分工,逐渐成为世界制造中心。然而,在制造业产品大量出口为中国赢得"世界工厂"头衔的同时,并未能实现制造业攀升价值链高端的愿望与目标,反而面临价值链低端锁定以及因资源、环境等刚性约束和要素成本快速上升导致的"贫困化增长"等诸多风险。这种情况在以广东、江苏、山东等为代表的制造业大省表现尤为明显。由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简晓彬副教授撰写的《制造业价值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朱小艳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是实体经济的“根基”。数字经济是构建信息时代国家竞争新优势的先导力量,是制造业转型的关键要素和重要推力。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转型,已显示出强大的科技优势、强劲的后发优势、领先的平台优势和广阔的市场优势,两者融合发展已初显成效,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在发展模式、基础设施、制度保障、队伍建设等方面仍存在问题和不足。需要构建转型生态体系、夯实转型基础支撑、优化转型制度环境、强化转型人才支撑,为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添薪续力。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霍春辉  吕梦晓  许晓娜  
数字技术革命正逐渐成为驱动全球价值链分工演变与发展的新引擎,如何利用数字技术提升制造企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成为亟待研究的现实问题,但鲜有研究深入讨论。文章以2008—2016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基于资源编排理论,探讨数字技术对制造企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的影响效果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技术与知识资源、市场资源捆绑,能够促进制造企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且这一结论在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检验后仍保持成立。机制检验证实,数字技术与知识资源捆绑可以通过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推动制造企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同时,数字技术与市场资源捆绑则有助于增强企业服务能力,进而提升制造企业全球价值链地位。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技术对制造企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的赋能作用在高行业研发投入与高市场丰腴度的样本组中更为显著。研究结论为揭示数字技术赋能的理论逻辑,破解中国制造企业全球价值链锁定困局,助推制造企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谢思  夏先瑞  
数字经济在信息技术发展的渗透下逐渐成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在国内外已有对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基本逻辑、理论内涵等方面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理,得出数字经济能够赋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供需精准匹配、赋能数据共享实现经济效益倍增效应、赋能核心技术水平实现全要素生产率提高、赋能发展模式转变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等结论。但受制于制造业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专业性数字人才、赋能地域差距、数字技术利用率以及数据保护制度不健全等因素影响,其作用机制优势难以发挥。因此,为实现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聚焦制造业数字基础设施的完善、积极培育数字人才、缩小区域数字鸿沟、推动制造业数字技术的应用,以及强化法律法规对数字制造业的支撑和保护。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郑琼洁  王高凤  
在阐明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影响制造业企业价值链攀升机制的基础上,以2011-2018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主要研究对象,设置倾向得分匹配模型验证人工智能对制造业企业价值链攀升的正向促进作用,并基于行业视角研究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对高技术行业、中技术行业、低技术行业等不同行业影响的差异性。研究表明: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全球价值链攀升整体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分行业看,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对高技术和低技术行业全球价值链位置攀升具有明显的促进效应,且高技术行业效应更为明显,对中技术行业的促进作用不显著。围绕人工智能驱动制造业价值链攀升,应从不同技术层次出发,对高、中、低技术企业采取分类分梯次渐进式策略。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简晓彬  周敏  
国际产业转移和区际产业转移对制造业价值链攀升具有不同的影响。以江苏为例,分别运用地区和行业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产业转移对制造业价值链攀升的不同影响和作用。研究表明,从地区和行业整体看,国际产业转移对制造业价值链攀升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促进作用;从制造业细分行业看,国际产业转移对制造业价值链攀升具有明显推动作用的行业主要是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通用设备制造业。区际产业转移则在地区和行业层面均表现出对制造业价值链攀升明显的推动作用。但从业人员、技术及管理对制造业价值链攀升的作用大小及方向不尽一致,在地区层面上,二者对地区制造业价值链攀升的推动作用并不明显;而在行业整体层面,二者则表现出对制造业价值链攀升明显的促进作用。据此,提出了科学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加快推进区际产业转移,加大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本投入,推动制造业攀升价值链高端等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杜传忠   刘书彤  
推进数字经济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提升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已成为推动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本文利用2003—2020年中国制造业省级面板数据,通过构建随机前沿全赋能效应模型,运用反事实分析方法,分析数字经济对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赋能效应及作用路径。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明显的赋能效应,这种效应主要通过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三条路径实现,其中,通过技术进步赋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为主要作用路径。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在合理化、高级化程度较低的地区,数字经济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赋能效应较大,而赋能技术效率的效应相对较小;在市场化水平较高的地区,数字经济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着力发挥数字经济对技术进步赋能作用,使得数字经济深度赋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效果更为明显;数字经济对南方地区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赋能效应更为显著。为进一步提升数字经济赋能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应大力推进数字经济与制造业融合。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简晓彬  周敏  
开放条件下的制造业地区专业化、企业规模、外贸出口对其价值链攀升具有不同的影响和作用。文章以江苏制造业为例,利用主成分分析测度行业价值链攀升状况,进而运用静态、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考察制造业行业的地区专业化水平、企业规模、外贸出口对其价值链攀升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企业规模的壮大有助于制造业价值链攀升,制造业价值链攀升与地区专业化、企业规模三者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但地区专业化对制造业价值链攀升并无明显的促进作用,长期看,外贸出口并不能实现制造业价值链攀升的目标。此外,制造业各行业对总体截距的偏离还具有劳动、资本和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倒置的现象。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韩峰   王涵  
促进数字经济与劳动力市场深度融合,强化劳动力市场整合优势,对于推进制造业价值链升级、加快推进制造强国和贸易强国建设至关重要。本文结合中国工业企业工资数据和相对价格方差法测算城市层面劳动力市场分割指数,综合利用地级市政府工作报告文本数据和智联招聘企业认证信息数据测算城市层面数字化转型指标,进而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中国海关贸易数据与中国城市面板数据的匹配数据,检验了劳动力市场整合对制造业企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影响以及数字化转型在该过程中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劳动力市场整合能够通过促进技术外溢、加强人力资本外部性、增加国内中间品种类的机制显著提升企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因而有助于推动制造业价值链不断向高端环节攀升;数字化进程的深入推进则进一步强化了劳动力市场整合对制造业价值链攀升的推动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线上招聘平台的应用极大提升了区域劳动力市场整合水平,进而促进了制造业价值链升级过程中厚劳动力市场优势的充分发挥。本文结论对于进一步深入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深化劳动力统一大市场建设,进而依托厚劳动力市场优势推动制造业价值链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政策含义。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焦勇  
坚持制造强国战略、深入推进制造业转型已经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涵。数字经济对制造业的影响逐步从价值重塑走向价值创造,为制造业转型提供新思路并赋能制造业转型。具体表现为"从要素驱动到数据驱动、从产品导向到用户体验、从产业关联到企业群落、从竞争合作到互利共生"四个维度。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转型的路径应坚持数据驱动、创新驱动、需求驱动和供给驱动,引导制造业与互联网、研发端、服务业、新技术深度融合,为制造业转型提供强劲动能。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余可发  杨慧  
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通过数字化转型驱动价值链重构已成为诸多企业的重要战略举措。基于数字化赋能的理论视角,结合对传统制药企业仁和集团的纵向单案例研究,探索传统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如何利用数字技术赋能价值创造主体,进而对企业价值链进行不断重构的研究表明:在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企业价值链重构经历“内部价值链优化—产业价值链整合—生态价值链构建”的演化路径;数字技术主要通过对员工、客户、合作、流程和产品的赋能对企业价值链重构产生影响;数字化驱使生态价值链构建成为新的竞争模式,生态价值链构建是数字经济时代企业价值链重构的主要方向。数字经济时代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价值链重构演化路径模型的提出,为传统企业借助数字技术构建生态价值链以获取系统性竞争优势提供管理启示。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柏喆  汪行东  
中国制造业如何实现全球价值链的位置攀升是助推制造业转型升级,提高制造业经济利益的重要议题。本文基于WIOD数据库,测算了2000—2014年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的产业上游度,实证考察了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攀升的影响机制。研究结论表明:虽然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的嵌入程度呈现攀升趋势,但仍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位置;制造业全样本以及区分行业异质性的实证研究均显示技术进步与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的位置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通过提高技术进步,有助于促使中国制造业由价值链上游向价值链下游移动,实现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由中低端向高端攀升;在控制其他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技术进步依然是促使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攀升最为显著的影响因素。因此,在全面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发展技术进步是当前实现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位置攀升的最根本路径。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百珍  张捷  
为系统评估数字经济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GVC)嵌入度的影响,首先通过半参数模型模拟数字经济与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嵌入度的函数关系,基于此设定基准回归模型,然后分析贸易成本的中介效应和技术创新的调节作用,再进行门限效应检验。结果显示:数字经济显著促进了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参与度提升,这一结论在充分考虑其他影响因素以及开展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数字经济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不同参与方式的影响存在差异,对基于前向嵌入的前向参与度影响大于后向参与度,且数字经济提升了前向GVC和后向GVC的复杂参与度,而使简单参与度降低。作用机制上,数字经济通过贸易成本中介变量和技术创新调节变量发挥作用,且这种作用存在门限效应,分别存在双门限值和单门限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