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26)
- 2023(9165)
- 2022(6708)
- 2021(5456)
- 2020(4155)
- 2019(9028)
- 2018(8681)
- 2017(16059)
- 2016(8380)
- 2015(9407)
- 2014(9290)
- 2013(9407)
- 2012(9233)
- 2011(8780)
- 2010(9051)
- 2009(8350)
- 2008(8144)
- 2007(7334)
- 2006(6919)
- 2005(6377)
- 学科
- 济(64648)
- 经济(64601)
- 管理(23168)
- 业(19418)
- 方法(17072)
- 地方(16358)
- 企(15317)
- 企业(15317)
- 业经(14981)
- 数学(14714)
- 数学方法(14539)
- 学(13714)
- 中国(13119)
- 地方经济(12149)
- 农(11065)
- 产业(10260)
- 信息(9354)
- 总论(9121)
- 信息产业(8630)
- 融(8205)
- 金融(8201)
- 农业(8069)
- 环境(8007)
- 财(7995)
- 经济学(7510)
- 银(7311)
- 制(7309)
- 发(7309)
- 和(7309)
- 银行(7294)
- 机构
- 大学(145347)
- 学院(143016)
- 济(68229)
- 经济(67046)
- 研究(57200)
- 管理(50641)
- 理学(43260)
- 理学院(42645)
- 管理学(41823)
- 管理学院(41549)
- 中国(41505)
- 科学(34882)
- 京(30326)
- 所(29610)
- 财(28968)
- 研究所(27190)
- 中心(24508)
- 农(23449)
- 财经(23255)
- 经济学(22876)
- 江(22301)
- 经(21034)
- 范(20531)
- 院(20429)
- 师范(20334)
- 经济学院(20247)
- 业大(19655)
- 北京(19002)
- 农业(18271)
- 科学院(17768)
- 基金
- 项目(95510)
- 科学(76364)
- 基金(71534)
- 研究(67387)
- 家(63913)
- 国家(63467)
- 科学基金(53662)
- 社会(46520)
- 社会科(44198)
- 社会科学(44185)
- 基金项目(36858)
- 省(35732)
- 自然(33076)
- 自然科(32309)
- 自然科学(32298)
- 自然科学基金(31703)
- 划(30582)
- 教育(28951)
- 资助(27695)
- 编号(25202)
- 重点(22402)
- 发(22259)
- 成果(21187)
- 国家社会(21002)
- 部(20402)
- 创(19371)
- 创新(18281)
- 发展(17847)
- 科研(17827)
- 课题(17694)
共检索到2221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邵慰 杨珂 余卫
新时代的共同富裕依托于数字经济的发展。文章构建了测度指标体系,并利用动态效应模型、门槛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等计量分析工具,从多个维度对数字经济赋能共同富裕的经济机理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对于推进共同富裕战略目标存在正向、动态的边际作用,数字经济发展带来的收入增长效应起到了显著的中介效应,但当下数字经济的发展对“富裕”的贡献要大于对“共同”的贡献,滞后的收入分配制度是限制数字经济发挥全部驱动效应的重要原因。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段可仪 胡宁宁
数字经济逐渐成为新时代赋能共同富裕的“加速器”。在深度剖析共同富裕与数字经济理论内涵的基础上,利用2011-2021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分析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支撑效应和作用机制,进一步从区域和维度两个方面考察数字经济赋能共同富裕的异质性。结果表明,数字经济作用效果具有时滞性,对共同富裕的影响随时期发生变化,通过产业结构优化效应和技术创新效应促进共同富裕水平提升,且“做大蛋糕”的效应强于“分好蛋糕”的效应,在东部地区赋能效应尤为明显。对此要进一步提升科技自立自强水平,提高平台经济监管和治理能力,并推动公平与效率兼顾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共同富裕 技术创新 产业升级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夏杰长 刘诚
中国进入共同富裕正好与数字经济在时间上吻合。随着中国逐步进入数字时代,未来共同富裕必然以数字经济为依托,两者也有很强的契合性。本文从数字经济视角辨析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可以推动宏观经济一般性增长,即"做大蛋糕";数字经济可以促进区域产业分散化、城乡协调以及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有利于均衡性增长,即"分好蛋糕";数字经济还可以弥补公共服务短板、提升政府服务能力以及促使数字基础设施更充分和均衡,加快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当然,数字经济也可能导致劳动力结构性失业等问题,需要在政策设计上尽可能扬长避短,从而事半功倍地推动共同富裕事业持续稳健前行。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晓明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数字经济是新生产力的代表,涵盖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据价值化、治理数字化等多维内容,具有高创新性、强渗透性、广覆盖性等多维特征。要科学研判和不断完善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作用机制和路径,充分发挥其变革和赋能作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娟娟 于涛 吴菲
数字经济与共同富裕同向变化使数字经济赋能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具有可能性。为了验证这一假设,运用熵权分析、计量分析和门限模型对2013—2021年数字经济和共同富裕的发展水平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由于共同富裕具有多维性,共同富裕应有不同的衡量标准,在我国可以划分为经济引领型、文化引领型、社会引领型和生态引领型4种类型。数字经济赋能文化引领型、经济引领型和社会引领型共同富裕的效应更大,政府干预和居民消费对数字经济赋能共同富裕存在一定的抑制性,加快外贸和第三产业提质增效有助于数字经济赋能共同富裕的效应发挥。区域发展阶段对数字经济赋能共同富裕存在强劲作用,数字经济赋能共同富裕存在双重门限和滞后性,滞后一期能够使赋能效果覆盖全国,内蒙古、贵州等9省(区)可以达到单一门限的共同富裕水平。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共同富裕 门限 区域比较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葛林羽 安同良
数字经济形态是人类历史上继农业经济形态、工业经济形态之后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数字经济所具有的可复制、共享性、低成本等优势,有助于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为指导,把数字经济和共同富裕结合在一起研究,从发展生产力、共享生产力发展成果的理论逻辑,研究“做大做好蛋糕”“切好分好蛋糕”的实践逻辑,分析数字经济赋能共同富裕的内在逻辑。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生产力发展 共享成果 共同富裕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向云 陆倩 李芷萱
数字经济正在引领中国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已经成为推进共同富裕发展的新动能。本文从数字基础设施、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三个维度测度了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从总体富裕和共享富裕两个维度测度了共同富裕发展水平,进而利用2011—2019年省域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数字经济发展赋能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数字经济显著促进了共同富裕发展,既具有提升总体富裕水平的“做大蛋糕”效应,又具有推进共享富裕的“分好蛋糕”效应,但目前“做大蛋糕”效应更强。(2)产业结构升级是数字经济赋能共同富裕的重要传导机制,数字经济通过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可加快共同富裕发展。(3)数字经济赋能共同富裕发展的效果存在显著的异质性,在西部地区、数字产业化维度和数字经济高水平发展阶段的赋能效果更明显。上述结论对探索我国数字经济时代如何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周月华 时文龙 丁红艳
为准确把握数字经济赋能共同富裕研究态势,以中国知网核心论文数据库中300篇高质量文献为研究样本,借助CO-Occurrence与VOSviewer科学文献计量与可视化工具分别从整体概况、热点聚焦、演进趋势、前沿动态等方面对数字经济赋能共同富裕研究进行知识图谱分析。结果表明:理论界关于数字经济赋能共同富裕的研究经历了初始探索、逐步扩展、全面深化三个阶段,尚未形成作者合作网络群,分散程度高、数量少、规模小是作者合作网络的总体特征。目前,凝结了以“数字经济”为中心的紧密连接网络,共形成3个聚类。主题时代化、方法实证化、内容系统化、结论多元化是该研究领域的演进趋势,研究时间跨度短、政策导向明显与研究内容详实是数字经济赋能共同富裕研究的前沿态势。最后,提出了研究展望。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共同富裕 知识图谱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史依铭 郑媛媛 费荣荣
文章在构建我国数字经济以及共同富裕指数的基础上,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我国共同富裕的影响效果、推进路径以及城市特征差异,并考察在不同共同富裕发展水平下数字经济赋能效应的差异性表现。结果发现:(1)数字经济发展对我国共同富裕具有显著的赋能效应,并且在解决样本自选择偏误、遗漏变量等内生性问题以及更换模型、增加稳健标准误后结果依然稳健。(2)机制分析结果表明,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劳动力投入以及科技水平均是数字经济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推进路径。(3)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对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在智慧试点城市、中心城市、大城市以及东部地区显著。(4)分位数回归结果表明,共同富裕水平越高,数字经济所发挥的赋能作用也越强。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共同富裕 赋能效应 城市特征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亮亮 邢云文
数字经济赋能共同富裕蕴含着深厚的逻辑机理,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基本原理,吸收和借鉴对历次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变革的有益启示,凝结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艰辛探索与实践历程,高度契合于数字经济与共同富裕的价值目标追求。与此同时,数字经济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数字经济与产业经济融合度不高、数字平台垄断与共同富裕价值理念相悖、数字鸿沟与阶层固化趋势凸显等现实问题,成为数字经济赋能共同富裕新的问题指向。站在新发展阶段,需要从聚焦数字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突破、聚焦数字经济与产业经济深度融合、聚焦数字治理以超越数字资本逻辑、聚焦收入分配改革汇聚共同富裕合力四个方面求突破,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有效拓展数字经济赋能共同富裕的实践进路。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熊金武 侯冠宇
文章聚焦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赋能作用及其多因素联动效应,基于系统理论和组态视角,采用动态QCA方法,在R语言环境下分析2017—2019年中国省域面板数据,探讨了数字经济在时间纵轴上的组态效应。研究发现:移动端互联网影响是提升共同富裕水平的关键条件,三条组态的一致性水平在研究期内呈现上升趋势,并识别出两条有助于实现高水平共同富裕目标的路径,即多核心驱动型路径和数字交易主导型路径,二者均有利于发挥数字经济中多个要素的协同作用。在欠发达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对共同富裕的赋能作用相对有限。在时间维度上,赋能作用受国内外因素共同影响;在空间维度上,各组态的省域覆盖度分布表现出显著的区域异质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高星
文章深入探讨了数字经济赋能共同富裕的理论机理,并基于2013—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显著促进了共同富裕,在处理内生性问题和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稳健;中介效应分析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可以通过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激发创业活力,进而促进共同富裕;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数字经济结构中的互联网发展对共同富裕的积极效应最强,西部地区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科技创新、制度环境与数字经济在促进共同富裕过程中存在替代效应,即在科技创新水平较低、制度环境较差的地区,数字经济促进共同富裕的积极效果更加突出;环境规制对数字经济影响共同富裕具有正向调节效应,意味着环境规制强度的提高,增强了数字经济赋能共同富裕的积极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田沛 张小军
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数字经济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力量。文章基于2013—2021年我国25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分析了数字经济、劳动收入份额与共同富裕三者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数字经济能够显著提升共同富裕水平,且上述结论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及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东部地区城市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较强,对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城市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较弱。机制分析表明,提升劳动收入份额是数字经济影响共同富裕的重要渠道。门槛效应检验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赋能效应呈现非线性递增特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宋雅兵 朱进东
文章采用2012—2021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考察数字经济、要素禀赋结构升级与共同富裕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共同富裕具有显著正向空间相关性;数字经济与共同富裕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且这一作用存在空间溢出效应;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在创新创业能力较强地区与西部地区更为显著;数字经济能够推动要素禀赋结构升级,间接促进本地区与周边地区共同富裕,且这一作用在西部地区更为显著。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冯星源 郭晗
从微观视角探究数字经济发展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在推进共同富裕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家庭数字经济水平的提升,能够通过就业创造效应、机会分享效应与公共服务效应降低家庭收入不平等水平,而多维“数字鸿沟”限制了数字经济对家庭收入不平等的降低作用。从多维“数字鸿沟”的视角出发,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整理了包含10 518个家庭样本的三年平衡面板数据,并构建家庭层面收入不平等、数字经济水平以及多维“数字鸿沟”相关指标。分析结果显示:家庭数字经济水平的提升对收入不平等的减少具有积极影响,多维“数字鸿沟”的存在使得家庭收入不平等有所扩大。在“接入鸿沟”和“使用鸿沟”逐渐缩小后,“能力鸿沟”的缩小有助于家庭进一步利用数字经济缩小收入不平等。数字经济通过增加有效劳动、扩大劳动力流动和降低收入不确定性减小家庭收入不平等。研究结论有助于更为深入地理解微观层面数字经济与家庭收入不平等的关系,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设计提供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