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58)
- 2023(9456)
- 2022(6889)
- 2021(5818)
- 2020(4067)
- 2019(8756)
- 2018(8193)
- 2017(15090)
- 2016(7495)
- 2015(8304)
- 2014(8383)
- 2013(8473)
- 2012(8196)
- 2011(7975)
- 2010(8217)
- 2009(7974)
- 2008(7227)
- 2007(6853)
- 2006(6607)
- 2005(5688)
- 学科
- 济(64819)
- 经济(64785)
- 农(24730)
- 业(20160)
- 地方(19185)
- 管理(18810)
- 业经(17933)
- 农业(16994)
- 中国(14855)
- 方法(13694)
- 地方经济(12509)
- 数学(12254)
- 数学方法(12193)
- 企(10657)
- 企业(10657)
- 产业(9970)
- 发(9835)
- 学(9209)
- 信息(8989)
- 总论(8970)
- 制(8851)
- 信息产业(8490)
- 融(8039)
- 金融(8038)
- 农业经济(7896)
- 财(7842)
- 发展(7821)
- 展(7810)
- 环境(7534)
- 银(7369)
- 机构
- 学院(128930)
- 大学(124731)
- 济(66089)
- 经济(64822)
- 研究(47975)
- 管理(45430)
- 理学(38387)
- 理学院(37959)
- 管理学(37449)
- 管理学院(37186)
- 中国(36255)
- 财(27195)
- 科学(25265)
- 京(24731)
- 所(22788)
- 经济学(22327)
- 农(22108)
- 中心(21863)
- 财经(21229)
- 研究所(20355)
- 江(20297)
- 经济学院(19775)
- 经(19113)
- 范(17820)
- 师范(17725)
- 院(16827)
- 业大(16319)
- 州(15965)
- 社会(15611)
- 农业(15539)
- 基金
- 项目(81505)
- 研究(65166)
- 科学(64950)
- 基金(58580)
- 家(49392)
- 国家(48894)
- 社会(46189)
- 社会科(43562)
- 社会科学(43551)
- 科学基金(41982)
- 省(32631)
- 基金项目(29890)
- 教育(27279)
- 编号(26859)
- 划(25553)
- 成果(22165)
- 资助(21673)
- 发(21165)
- 自然(21091)
- 自然科(20547)
- 自然科学(20545)
- 国家社会(20288)
- 自然科学基金(20131)
- 课题(18573)
- 发展(18388)
- 展(18099)
- 重点(18059)
- 部(17217)
- 制(16789)
- 创(16616)
共检索到2075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苏倩
<正>数字经济作为信息化时代的产物,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新引擎,其所拥有的广泛赋能性对社会发展产生全面且深远的影响。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普及和深入,其触角已经延伸至广袤的农村地区,数字乡村的“生命大动脉”正在逐步构建和完善。可见,数字经济正在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并渐渐演变成为一种普遍且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范玉茹 刘金方
数字经济是推动乡村产业提质增效的智慧手段,也是助力乡村振兴的动力引擎。面对乡村振兴的时代任务,应将数字经济与乡村产业生产、大众生活及乡风文明等多领域进行深度融合,通过构建创新共享的乡村数字经济平台,营造绿色、低碳的数字农业生态,建设精准、科学的数字乡村治理体系,真正发挥数字经济的赋能优势。
关键词:
数字经济 赋能结构 内在逻辑 实现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玲
生态经济是促进农业更强、乡村更美的重要途径,也是让村民更富、乡风更加文明的动力要素。结合乡村生态资源的复杂性,为实现其赋能乡村振兴的多元价值,应通过打造乡村生态经济产业链,构建保护与开发并重的治理体系,构建智能驱动的支持系统,促进生态经济深度融入乡村生产、生态治理和宜居生活等全场景。
关键词:
生态经济 乡村振兴 多元价值 实现路径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赵云
伴随数字技术的迭代,数字化逐渐嵌入我国现代化建设当中,其日渐发展成为我国强基建、促转型的基础性先导性工作。与此同时,刷脸支付、平台打车、线上缴费、直播带货等数字经济形式兴起,我们的生活也早已迈入数字经济时代。数字经济,即依托于数字技术的经济形式,
关键词:
实践路径 乡村振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金军
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我国农村地区的发展已经成为多方关切的问题,农村地区的生产要素尚未完全开发,产业振兴仍有较大空间,而数字经济作为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新型产业形态,将有助于推动农村产业结构优化,生产集约化,助力高质量发展。因此,本文将主要研究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的内在机理,并就目前我国农村地区数字经济推进难题进行分析,针对实施途径提出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常晋 孔振焕
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不仅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同时也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数字技术具有匹配效应、协同效应与公平效应,契合乡村振兴发展需求。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结构格局致使数字鸿沟不断加深,农业发展特征与供应链金融短板制约数字经济在乡村振兴领域应用,难以数字经济优势。本文从政策、宏观经济环境与机制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发展路径。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数字经济 数字农业 共同富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丽 滕慧君
数字经济是驱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也是影响未来农村发展的关键因素。当前,面对乡村振兴的时代任务,要将数字经济与乡村振兴的全环节有机融合,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战略的纵深推进,从产业、人才、文化、生态与组织维度多频发力,形成雁阵效应,必将持续提升数字经济赋能乡村建设的实践效能。
关键词:
数字经济 乡村振兴 传导机制 实践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关珊珊
数字经济是推动我国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驱动力。数字赋能,让农村治理提效率,让农业生产添智慧,让农民生活增品质。目前,农村数字经济发展依然存在农村数据共享机制不完善、农业生产技术装备落后、农民数字信息素养不高等现实困境。未来,需要从加强数字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数字农业技术创新推广、加大数字农民人才培育力度等方面提高农村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更好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关键词:
数字经济 乡村振兴 数字技术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闫欣 马芊红
乡村振兴的主要目的就在于通过农业现代化建设完善乡村产业体系架构与生产模式转型升级,必然涉及科技要素在农业农村发展中的全面嵌入。数字经济对乡村产业发展的促进效应归根结底就是先进生产要素作用于农业产业发展的变革升级过程。具体而言,数字经济发展背景下,普惠型金融服务可进一步缓解农户资本约束缓解并激发生产活力,数据型平台工具则可作用于生产销售模式变革与虚拟市场扩张,数字技术研发加速将助推农业产业链拓展与产业融合深入,信息乘数效应与溢出效应双重激励下则可带来农户家庭禀赋提升与农村发展动力增强。未来,基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数字经济赋能乡村产业转型升级需进一步从资源享受均等化、要素价值发挥充分化、农村人力资源高质量优化,以及农村普惠金融业态完善等方面入手,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苗丽光 任博文
数字乡村是乡村振兴战略和数字中国战略的有机结合,数字技术赋能乡村农业发展与金融服务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必然选择。“十四五”规划把农业现代化作为国家现代化的优先任务,加快构建农业产业体系和生产经营体系,全面提升农业规模化、信息化和标准化水平。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振兴的优势红利
关键词:
数字技术 乡村振兴 数字化转型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全尤
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数字技术及数字经济的发展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了契机、注入了新动能。文章研究了农业全产业链发展、乡村产业融合以及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协同发展的典型案例,认为数字技术主要通过“农业+”“数字+”和数字产业协同三种路径深度融入农业农村经济、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目前,数字经济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主要问题和障碍是数字基础设施较为薄弱、土地规模化经营程度偏低、数字化人才比较缺乏、技术供给和应用不足等。当前,应通过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土地资源供给、提高农民数字素养、加快技术研发和拓展应用场景等一系列举措,加快推进乡村产业数字化转型,充分释放数字经济对乡村产业振兴的赋能效应。
关键词:
数字经济 乡村产业振兴机理 路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董雨昕
数字经济作为一种崭新的经济形态,是实现乡村振兴,推动农村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保障。引导数字经济融入农村农业生产生活已然成为了乡村产业振兴、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基石,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转变的基本方向。当前,基础设施建设的薄弱、专业人才的缺失、数字治理体系的不完善等因素严重制约了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因此,需要通过政策引导,发挥政府主导,引领数字经济推动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蕴萍 栾菁
我国农村摆脱了绝对贫困,向着乡村全面振兴的方向迈进。与此同时,我国高速发展的数字经济正在成为驱动经济社会全方位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数字经济赋能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战略方向。数字经济通过将数据要素纳入农业生产、将数字产品和服务融入农民生活、将数字化思维融入农村政务服务,助力农业产业的多元化与集约化、农民的技能提升与精神生活的满足、乡村治理的数字化与智能化,为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生态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和组织振兴提供了数字化动力。现阶段,薄弱的信息基础设施、短缺的数字人才以及不充分的数据共享等因素制约了数字经济对乡村振兴赋能作用的有效发挥。为此,需要通过政策体系的引导,找准数字经济与乡村振兴的结合点,探索赋能作用有效发挥的途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熊金武 侯冠宇 张震宇
数字经济对乡村振兴的赋能作用主要体现在生产优化、资源整合、创新驱动、产业融合和治理革新五个方面,但是其也存在一些堵点:基础设施不完善、数字人才不足、数据流动阻滞、制度环境缺失、风险防范薄弱等方面。解决上述问题的主要路径在于:建立覆盖全面的乡村数字化设施体系,解决农村网络质量和覆盖范围不足的问题;构建科学乡村数字化人才培养机制,打破农村数字技术人才不足的窘境;建立全面的乡村产业数据共享流动机制,提升数据的使用效率与价值;构建包括政策、资本和法律在内的多元保障机制,支持乡村数字经济发展;推动乡村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发展,赋能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芬芬 邓博华
数字化道路是乡村振兴的新方向,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是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基于2011—2020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数据,采用(异质性系数)空间杜宾模型研究数字经济对乡村振兴的空间效应。研究发现:第一,数字经济促进了本地区和邻近地区的乡村振兴,经过内生性处理和稳健性检验后,这一结论仍然成立。第二,机制检验表明,数字经济可以通过增长极效应、人力资本效应和技术创新效应促进乡村振兴。第三,数字经济对乡村振兴的影响在不同的空间范围内有所差异,空间溢出具有边界效应和地理衰减特征,空间溢出效应最强的作用距离为200—300km,衰减边界为1500km。第四,数字经济对乡村振兴的空间溢出效应具有明显的区域和省域异质性。中西部地区的数字经济对乡村振兴产生正向空间溢出,东部地区的数字经济对乡村振兴没有明显的空间溢出。东部地区的数字经济促进了中西部地区的乡村振兴,而中西部地区的数字经济对东部地区的乡村振兴没有明显影响。中西部地区各省份数字经济对邻近省份乡村振兴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强于东部地区各省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