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87)
- 2023(13353)
- 2022(10540)
- 2021(9001)
- 2020(6899)
- 2019(15102)
- 2018(14652)
- 2017(27378)
- 2016(14323)
- 2015(15746)
- 2014(15737)
- 2013(15835)
- 2012(15056)
- 2011(14035)
- 2010(14118)
- 2009(12916)
- 2008(12446)
- 2007(11125)
- 2006(10264)
- 2005(9748)
- 学科
- 济(92025)
- 经济(91965)
- 管理(44051)
- 业(38324)
- 企(29584)
- 企业(29584)
- 地方(26878)
- 方法(25916)
- 中国(24569)
- 数学(22738)
- 数学方法(22613)
- 业经(20979)
- 农(19314)
- 环境(17544)
- 地方经济(16693)
- 学(16077)
- 农业(13873)
- 财(13689)
- 融(13682)
- 金融(13681)
- 发(13476)
- 产业(13134)
- 银(12887)
- 银行(12874)
- 制(12728)
- 行(12582)
- 贸(12317)
- 贸易(12307)
- 易(11772)
- 技术(11342)
- 机构
- 学院(218839)
- 大学(216728)
- 济(104818)
- 经济(102912)
- 研究(82534)
- 管理(82374)
- 理学(70017)
- 理学院(69171)
- 管理学(68318)
- 管理学院(67882)
- 中国(62715)
- 科学(47366)
- 京(46038)
- 财(44728)
- 所(41279)
- 研究所(37156)
- 中心(36564)
- 财经(34893)
- 江(33870)
- 经济学(33565)
- 农(32516)
- 经(31527)
- 院(30133)
- 经济学院(29920)
- 范(29866)
- 师范(29603)
- 北京(29441)
- 业大(28038)
- 州(27002)
- 财经大学(25582)
- 基金
- 项目(143448)
- 科学(115328)
- 研究(107507)
- 基金(104744)
- 家(90766)
- 国家(90048)
- 科学基金(77943)
- 社会(72994)
- 社会科(69577)
- 社会科学(69564)
- 省(57093)
- 基金项目(54488)
- 划(47200)
- 教育(47064)
- 自然(46381)
- 自然科(45306)
- 自然科学(45299)
- 自然科学基金(44468)
- 编号(41922)
- 资助(40941)
- 发(38379)
- 成果(33036)
- 重点(32929)
- 发展(31699)
- 国家社会(31479)
- 展(31158)
- 部(31061)
- 创(30598)
- 课题(30025)
- 创新(28753)
- 期刊
- 济(126595)
- 经济(126595)
- 研究(71523)
- 中国(48487)
- 管理(32907)
- 财(32476)
- 农(30296)
- 科学(29563)
- 学报(29447)
- 融(23259)
- 金融(23259)
- 大学(22687)
- 经济研究(21687)
- 教育(21582)
- 学学(21352)
- 农业(20950)
- 技术(20203)
- 业经(19772)
- 财经(17833)
- 问题(15807)
- 经(15630)
- 技术经济(12934)
- 贸(12421)
- 世界(11638)
- 商业(11378)
- 国际(11298)
- 资源(11172)
- 业(11165)
- 统计(10990)
- 策(10496)
共检索到3495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娇 孙慧 廖振良
作为绿色低碳发展的新引擎,数字经济对“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发挥着重要作用。运用熵值法测度2011—2020年中国24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字经济和双碳发展绩效水平,实证探究数字经济对双碳发展绩效的影响、内在机制及区域协调效应。研究表明:(1)数字经济和双碳发展绩效呈逐年上升态势,区域不平衡现象严重;(2)数字经济能够显著提升双碳发展绩效,尤其是对“发展基础”和“低碳状态”维度效果更佳;(3)中介机制检验显示,数字经济通过加速绿色技术创新、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人力资本积累提升双碳发展绩效。调节机制表明政府干预弱化了数字经济对双碳发展绩效的影响;(4)对于双碳发展基础好、碳排放双控压力小、资源禀赋低、发展等级高、政策扶持力度大的地区以及非老工业基地和东中部地区,数字经济对双碳发展绩效提升效果更优;(5)数字经济显著缩小了城市双碳发展差距,促进了区域协调发展。本文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了经验证据与政策启示。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双碳发展绩效 区域协调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陈斌
随着中国政府在哥本哈根国际气候会议上公开承诺大幅度减排二氧化碳,以税收方式鼓励企业加大减排力度已经提上政府的议事日程。本文分析了碳税对中国区域经济均衡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并就政府如何合理设计相关制度,在发展中国低碳经济的同时,兼顾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碳税 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陈晓东 刘冰冰
数字经济发展迅猛,已成为推动我国产业升级与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目前,我国区域数字经济发展仍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但差距也在逐渐缩小。地区经济水平、城镇化水平对各区域数字经济发展均起到正向推动作用,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政府干预度和对外开放水平对数字经济发展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区域异质性。需要在缩小区域经济差距、完善数字基础设施、提高数字技术应用和创新水平的基础上,立足区域驱动因素,加快建立区域优势互补和协同发展机制,有效推动区域数字经济协调发展。
关键词:
区域数字经济 协调发展 数字经济指数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陈晓东 刘冰冰
数字经济发展迅猛,已成为推动我国产业升级与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目前,我国区域数字经济发展仍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但差距也在逐渐缩小。地区经济水平、城镇化水平对各区域数字经济发展均起到正向推动作用,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政府干预度和对外开放水平对数字经济发展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区域异质性。需要在缩小区域经济差距、完善数字基础设施、提高数字技术应用和创新水平的基础上,立足区域驱动因素,加快建立区域优势互补和协同发展机制,有效推动区域数字经济协调发展。
关键词:
区域数字经济 协调发展 数字经济指数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范本
随着数字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持续增大,人类经济社会将逐步迈入数字经济时代。研究发现,现阶段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存在四个明显的梯度差异,高梯度区域数字经济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相互促进,较高梯度区域数字经济发展整体放缓,中等梯度区域数字经济发展齐头并进,低梯度区域与其他梯度区域的发展差距被持续拉大。分地域看,我国东中西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空间分异显著,东部地区数字经济全面领先,中部地区数字经济强势崛起,西部地区数字经济低位徘徊。尽管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梯度差异明显、空间分异显著,但以数字经济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仍具有现实可行性,各省市应在立足区情的基础上从数字基础、数字产业、数字环境三个维度分阶段来发展数字经济,以畅通国内大循环,缩小各地区在数字经济时代的区域发展差距。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李杰 王薇
基于数字经济突破空间距离约束的集约优势,使用2012-2021年30个省(市、区)1的面板数据,通过区域协同的空间分层逻辑,实证探究数字经济赋能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效应及其作用机制。实证结论表明:(1)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呈现显著的直接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2)数字经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动能源于数字经济驱动产业结构高度化、合理化、技术化“三位一体”共生互促。(3)数字经济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溢出效应在东部和西部表现明显,中部则不显著。为此,本文从区域协同促进区域共享发展视角提出相应对策,即:补齐数字经济区域发展短板,放大数字经济空间溢出效应优势,推进数字经济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清华 何爱平
作为新经济形态的数字经济不仅为区域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更成为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契机。本文基于数字经济发展的新特征,提出了数字经济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直接效应,包括空间溢出效应、技术泛化效应和驱动传导效应,以及数字经济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市场化和劳动力资源配置的间接效应。在此基础上,收集整理了我国2013—2019年284个地级市相关数据,主要运用系统GMM方法、中介效应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数字经济不仅从整体上促进了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而且能够通过提高市场化水平和改善劳动力资源配置缩小区域经济差距。在分地区回归中,数字经济均显著缩小了东中西部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并且对东部城市的影响效应最为显著。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柳江 宋妮
新发展阶段下,把握数字经济发展机遇,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取得新突破的关键。一方面,数字经济能够突破时空限制,推动生产方式变革,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增强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后劲,进而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另一方面,数字经济能够加速生产要素在产业之间流通,利用数字经济技术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用数字化转型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取得新突破。基于2011—2020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数字经济能够有效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数字经济与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交互作用能够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且该交互作用均存在显著的门槛效应,数字经济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存在非线性特征,在产业结构较为合理和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较弱的地区,数字经济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同时在我国南方地区这种促进作用也更加突出。基于以上结论,从加大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全面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加强数字经济与产业发展交互融合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潘文富 彭枭 伊健武
绿色发展、数字经济驱动新一轮创新提速的同时,正在重塑中国区域创新格局、影响区域创新效率。基于我国南方14个省份2012—2021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中介效应、面板门槛模型等方法,系统研究绿色发展、数字经济与区域创新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绿色发展程度越高,该区域创新能力越强;绿色发展能够通过提升数字经济发展促进区域创新。基于此,各地区推进绿色发展的过程中,要协调区域间绿色发展、数字经济的发展,以实现我国整体创新效率最优化,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论文的边际贡献在于补充了绿色发展对于区域创新作用方面的研究,进一步拓展了绿色发展、数字经济对区域创新的作用机制。
关键词:
绿色发展 数字经济 区域创新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潘文富 彭枭 伊健武
绿色发展、数字经济驱动新一轮创新提速的同时,正在重塑中国区域创新格局、影响区域创新效率。基于我国南方14个省份2012—2021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中介效应、面板门槛模型等方法,系统研究绿色发展、数字经济与区域创新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绿色发展程度越高,该区域创新能力越强;绿色发展能够通过提升数字经济发展促进区域创新。基于此,各地区推进绿色发展的过程中,要协调区域间绿色发展、数字经济的发展,以实现我国整体创新效率最优化,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论文的边际贡献在于补充了绿色发展对于区域创新作用方面的研究,进一步拓展了绿色发展、数字经济对区域创新的作用机制。
关键词:
绿色发展 数字经济 区域创新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陈怡男 刘鸿渊
中国低碳经济的顺利发展决定于区域之间合作行为,然而立足于区域经济资源禀赋、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性和区域之间竞争存在的客观现实,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面临着异质性主体及其一致性行为生成的挑战。如果将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转换成本与收益在异质性行为主体之间的非对称性分布纳入到国家层面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中去思考,跨区域的异质性主体的合作行为博弈就构成了中国低碳经济的一个本质性特征,其协调发展是以一定的制度安排为基础条件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海强 黄嘉睿 黄佳慧 甘楠
文章通过收集2013—2020年我国31个省份的宏微观数据,采用改进后的耦合协调模型构建区域经济-数字化转型-碳环境治理三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借助空间自相关分析和灰色预测类模型研究三系统的时空演进规律。结果显示:我国区域经济-数字化转型-碳环境治理的综合评价指数与子系统指数大致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变化趋势具有同向性;对于三系统的时空演化规律,从空间角度看,区域耦合协调度差异明显,总体呈现东部—中部—东北—西部依次递减的格局;从时间角度看,全国耦合协调度呈现缓慢上升趋势,2015—2016年的增幅较大,2019—2020年处于震荡状态;三系统耦合协调度呈现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空间集聚特性增强;全国耦合协调水平在未来5年呈平稳增长趋势,区域耦合协调水平同全国保持一致。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程云洁 王佩佩
数字新基建赋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其发展水平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选取全国31个省份2011—2020年的面板数据,分析数字新基建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在机理,通过一系列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新基建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得出以下研究结论:第一,数字新基建能够显著促进经济协调发展,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均显著为正,贡献度为“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第二,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是数字新基建赋能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作用机制。第三,数字新基建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且存在显著区域异质性,数字新基建显著促进了东部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数字新基建 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程云洁 王佩佩
数字新基建赋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其发展水平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选取全国31个省份2011—2020年的面板数据,分析数字新基建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在机理,通过一系列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新基建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得出以下研究结论:第一,数字新基建能够显著促进经济协调发展,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均显著为正,贡献度为“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第二,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是数字新基建赋能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作用机制。第三,数字新基建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且存在显著区域异质性,数字新基建显著促进了东部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数字新基建 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琦 黄天华
导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有多种因素,财政政策在协调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方面应发挥积极作用,但研究发现,现行财政政策的调控措施缩小地区间经济差距的效应并不明显,甚至起到了扩大区域差距的作用。因此,为缩小东中西部三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实现公共服务提供的均等化,须完善政府均衡区域经济发展的宏观财政政策,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优化、调整转移支付结构,加大政府投资力度,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区域经济差距 协调发展 财政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