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16)
2023(13521)
2022(10764)
2021(9688)
2020(7455)
2019(16329)
2018(15853)
2017(29780)
2016(15450)
2015(17023)
2014(17037)
2013(17106)
2012(16536)
2011(15432)
2010(15817)
2009(14820)
2008(14258)
2007(13208)
2006(12388)
2005(11615)
作者
(46900)
(40129)
(39292)
(37234)
(25003)
(19030)
(17497)
(15325)
(15110)
(13976)
(13792)
(13045)
(12922)
(12561)
(12397)
(11879)
(11509)
(11490)
(11243)
(11144)
(10207)
(9880)
(9534)
(9419)
(9062)
(8937)
(8685)
(8531)
(8083)
(7794)
学科
(96091)
经济(95995)
(49831)
(49441)
管理(38002)
农业(33442)
地方(27589)
中国(26586)
(26403)
企业(26403)
业经(25977)
方法(23738)
数学(20772)
数学方法(20678)
(16457)
地方经济(15458)
(15201)
(15052)
(14087)
金融(14087)
(13735)
银行(13718)
(13518)
(13498)
(13489)
贸易(13486)
(12934)
发展(12905)
(12881)
农业经济(12764)
机构
学院(239848)
大学(233870)
(115383)
经济(113354)
研究(91129)
管理(89044)
理学(75479)
理学院(74633)
管理学(73727)
管理学院(73265)
中国(71078)
(56391)
科学(51213)
(49281)
(48281)
(45843)
农业(42460)
中心(41652)
研究所(41052)
业大(37844)
(37801)
财经(37426)
经济学(35355)
(33957)
(32694)
师范(32435)
经济学院(31580)
(31434)
北京(31386)
(29867)
基金
项目(152087)
科学(120776)
研究(116604)
基金(110060)
(95518)
国家(94228)
科学基金(80219)
社会(78793)
社会科(74391)
社会科学(74373)
(60481)
基金项目(57377)
教育(49538)
(48675)
编号(47890)
自然(46149)
自然科(45009)
自然科学(45001)
自然科学基金(44186)
资助(42647)
(40397)
成果(38403)
发展(33735)
国家社会(33706)
重点(33632)
(33554)
(33178)
课题(32670)
(32214)
(31547)
期刊
(150118)
经济(150118)
研究(78155)
(61827)
中国(55946)
农业(41885)
学报(35009)
科学(34201)
(33355)
管理(31909)
业经(29319)
(28662)
金融(28662)
大学(28235)
学学(26885)
经济研究(23081)
教育(22305)
技术(20451)
(19752)
问题(19570)
财经(19033)
(16622)
世界(16393)
农业经济(15382)
农村(15309)
(15309)
经济问题(13952)
技术经济(13709)
(12679)
商业(12612)
共检索到3904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尹志超   吴子硕   严雨  
全面促进农村家庭消费有助于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表现形式,电子商务是驱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本文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和中国城乡治理调查数据,运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实证研究了“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政策对农村家庭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该政策使得农村家庭总消费提高5813元,并降低了恩格尔系数及生存型消费占比,提高了发展型消费占比及享受型消费占比,促进了消费升级,优化了消费结构。机制分析结果表明,该政策能够减小流动性约束和预防性储蓄动机对农村家庭消费的负向影响。同时,该政策亦能消弭低市场可达性和高搜寻成本对农村家庭消费的负向作用。异质性分析显示,该政策对“银龄族”家庭、低教育程度家庭、中西部及南方地区的农村家庭消费有更为显著的推动作用。本文为数字经济促进农村家庭消费提供了有益的经验证据,可为形成新发展格局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有力参考。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尹振涛  李俊成  杨璐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愈加强烈,"幸福"逐渐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重大议题。在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本文使用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实证分析了金融科技发展对农村家庭幸福感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金融科技发展能显著提高农村家庭幸福感,其中金融科技的覆盖广度和数字化程度对幸福感的提升最为重要。机制分析发现,提高农民收入、为农民创业提供支持以及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金融科技发展提高农村家庭幸福感的重要原因。异质性分析发现,金融科技发展对农村家庭幸福感的积极影响在家庭人员结构较为年轻、负债水平较高以及中国中西部地区的样本中更为显著。本文的研究为新时代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把握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供了新思路。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婷婷  温雪  潘明清  
数字经济是激活和挖掘农村消费潜力的重要引擎,在电商平台的带动下,提升了农村家庭的消费能力。将数字经济影响农村家庭消费的理论机制归纳为两个:一是互联网的“知识溢出效应”刺激农村家庭的消费动机;二是电商平台的“消费释放效应”促使消费潜力转化为现实消费。基于CFPS微观数据,以互联网参与度衡量数字经济在农村地区的发展水平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互联网参与度对农村家庭消费的回归系数显著为正,表明提升互联网参与度是提升农村家庭消费水平的重要动力;互联网能够通过影响家庭的认知和观念,进而影响农村家庭的消费;互联网参与度增强有助于提升农村家庭对网络消费模式的偏好程度,提高家庭消费额。为充分发挥数字经济对农村家庭消费能力的提升作用,应加大对农村居民的网络知识培训力度、完善农村的互联网基础设施、扩大农村电商覆盖面。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万建香   汪亮  
立足于新发展格局和数字乡村的时代背景,深入挖掘农村地区的消费潜力,加速推动农村家庭消费升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基于2020年数字乡村指数和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匹配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乡村发展对农村家庭消费升级的影响。结果表明:(1)数字乡村发展促进了消费总量提升和消费结构优化,从而实现农村家庭消费升级。(2)数字乡村发展通过人力资本赋能效应和数字金融赋能效应,同步提升消费主体动力和消费客体水平,加速农村家庭消费升级。(3)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乡村发展对女性、青年户主家庭消费的促进作用更强,基础设施数字化和乡村经济数字化发展对农村家庭消费升级的影响最大。(4)数字乡村发展对较高学历户主家庭的消费升级的正向作用更大,凸显基础型人力资本的“内部增益效应”。(5)数字乡村发展对农村家庭消费的影响遵循“基础生存—发展享乐”的递进规律,即使处于不同消费水平,数字乡村发展的消费升级作用依旧显著。因此,要深入推进数字乡村建设,以数字乡村红利强化农村家庭消费升级动力,助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贾立  李铮  
本文使用西财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5年数据,用因子分析法构建金融素养指标,利用Probit、Tobit、OLS、中介效应模型和工具变量法研究农户的金融素养对其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与行为的影响,以及参保行为在金融素养影响农村家庭消费结构路径关系中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金融素养对改善家庭消费结构有显著正向作用。金融素养越高的农户越有可能制定养老计划、参与社会养老保险并提高参保程度,进而提升发展性消费在家庭总消费中的占比、改善消费结构;参保意愿和参与程度均在此路径中起到了显著的中介作用。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陈池波  龚政  
数字普惠金融是提升农村地区金融包容性的重要途径。基于CHFS2017和DFIIC2017数据,本文实证检验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家庭金融脆弱性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提高能有效缓解农村家庭金融脆弱性,这一结论在考虑内生性后依然成立;数字普惠金融的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对农村家庭金融脆弱性也基本呈现出负向影响,在一级指标中,相比使用深度,覆盖广度的缓解作用更大,在支付、保险、货币基金、投资和信贷等二级指标中信贷的影响最大;异质性分析揭示,数字普惠金融对低资产、低教育水平农户的家庭金融脆弱性的缓解作用更大;机制分析显示,数字普惠金融可以通过降低信贷约束与提高农户金融素养来缓解农村家庭金融脆弱性。据此,本文提出大力推进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完善移动互联网等数字服务金融基础设施的建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阮若卉   罗明忠  
家庭金融脆弱性状况事关国家安全和家庭福利。数字化时代,个人的数字素养高低对农村家庭金融脆弱性的影响是一个难以回避的问题。论文基于2017和2019年两期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考察数字素养对农村家庭金融脆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素养的提高对农村家庭金融脆弱性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在采取工具变量法进行内生性检验,通过更换核心解释变量测度方式、更换被解释变量测度方式和更换计量模型等方式进行再检验后,结论仍然稳健。异质性分析发现,在高物质资本家庭、亲友中有数字金融行为的群体和数字基础设施水平较高的农村,数字素养提升对农村家庭金融脆弱性的缓解作用更强。机制分析表明,数字素养提升主要通过提高风险认知水平和增强风险抵御能力缓解农村家庭金融脆弱性。因此,应进一步加大农村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农村居民数字素养的教育与培训,积极引导金融服务主体降低金融交易成本,从而更好地发挥数字素养对农村家庭金融脆弱性的缓解效应,助力农村共同富裕实现与社会和谐稳定。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宋颜群  胡浩然  
消费是驱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国际国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宏观背景下,刺激消费成为拉动内需和“内循环”的重要落脚点。作为数字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延伸,我国大力扶持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期望通过跨境电商改革刺激消费。本文以国务院设立的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为研究案例,结合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数据(CFPS),主要分析跨境电商改革对家庭消费的影响和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跨境电商改革显著提升了改革地区的家庭消费,但主要对东部地区、高互联网普及率地区、农村地区和社会经济条件较差家庭样本组的消费提振作用更强。作用机制检验发现,跨境电商改革显著促进了改革地区的家庭就业、收入和储蓄,并且失业率下降、收入和储蓄提升分别是跨境电商改革提高改革地区家庭消费的间接和直接影响渠道。此外,拓展性分析发现,跨境电商改革有助于缓解改革地区的收入不平等和消费不平等问题。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魏滨辉   罗明忠   夏海龙   曾春影  
在着力改善双向循环经济结构和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背景下,大规模的返乡创业潮为深挖农村消费大市场和激活农村居民消费潜力提供了广阔空间。文章借助返乡创业试点政策这一准自然实验,利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探究了劳动力返乡创业对农村居民家庭消费的影响与机制。研究表明:返乡创业试点政策能够显著提升农村家庭的消费水平,在利用平行趋势检验、安慰剂检验、PSM-DID等多种方法检验后,研究结论保持一致。在作用路径上,返乡创业不仅能促进农民收入增加,改善农村内部收入差距,还能增加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优化农村消费环境,进而提升农村家庭消费水平,促进农村消费内需动力进一步释放。异质性分析表明:返乡创业活动对中西部以及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家庭消费的提升作用更明显。同时,返乡创业不仅能增加家庭消费多样性,促使农村家庭消费由生存型和发展型消费向享受型消费倾斜,还可以改善当地农村家庭消费不平等的状况,使全体社会成员平等共享经济发展成果。由此,在有序扩大返乡创业试点实施范围的同时,也应更加注重提升劳动力创业能力和优化农村创业环境,为促进农村消费增长和改善农村居民福利提供有利条件。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本刊编辑部  
八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指出:“农村养老以家庭保险为主,坚持政府引导与农民自愿,发展多种形式的养老保险。大力发展企业补充养老和个人储蓄养老保险。”这是我国今后一个相当长时期内农村养老保险的指导方针。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许兰壮  张乐柱  伍茜蓉  
本文利用2015—2017年CHFS面板数据,基于边际消费倾向视角,从消费水平、消费结构、消费潜力三个维度,考察了数字金融对农户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对农户消费水平与边际消费倾向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进一步分析显示,边际消费倾向与收入整体呈倒“U”型分布并在中高收入水平处出现拐点,大部分农户仍处于拐点左侧,缩小收入差距有助于提升农户边际消费倾向。内生性讨论显示,数字金融对农户消费的影响主要通过边际消费倾向实现,具有持续性与平稳性。从消费结构来看,数字金融增加了农户发展型消费需求,然而中低层次消费需求仍是农户最倾向的消费类型。基于此,本文建议通过数字信息与服务建设、促进农户增收、缩紧收入差距、完善农村服务业发展等渠道,提振农村消费市场,释放农户消费潜力。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宋承蕾  
扩大农村地区消费规模、促进农村消费结构优化升级是实现乡村振兴、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抓手。本文基于《中国县域统计年鉴》和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3、2015、2017和2019年的匹配数据,选取“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作为准自然实验,从微观家庭层面探讨了电商下乡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罗荷花   叶谊锋  
本文基于2015、2017、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测度农村家庭经济韧性,结合省级层面数据测度数字乡村发展指数,实证考察数字乡村发展对农村家庭经济韧性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乡村发展对提升农村家庭经济韧性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经过内生性处理、稳健性检验后这一结论仍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非农就业转移在数字乡村发展提升农村家庭经济韧性过程中起中介作用,数字金融素养和政府支持水平起正向调节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乡村发展对农村家庭经济韧性提升的促进作用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数字基础条件背景下存在差异。为提升农村家庭经济韧性,应加强农村数字基础条件建设,增强数字要素赋能作用,提高农民数字金融素养,建立系统有效的政府支持机制,打通数字乡村发展的“最后一公里”。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赵昕   张国鑫  
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我国旅游消费市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本文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对区域旅游消费市场发展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我国区域旅游消费市场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但存在区域异质性影响,数字经济对我国东部和西部地区旅游消费市场发展的驱动效果较强,对中部地区的驱动效果相对较弱;数字经济通过供给结构优化、旅游产业集聚和提升市场吸引力有效激发了旅游消费市场活力,进而促进了区域旅游消费市场规模增长。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尹志超   吴子硕  
本文使用2013-2021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基于“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政策这一准自然实验,运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电商下乡对农村家庭消费不平等的影响。研究发现,电商下乡能够显著缩小农村家庭消费不平等。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电商下乡通过提高低收入、中老年、低文化程度、低社会资本农村家庭的消费水平,提高农村家庭数字能力和强化农村家庭消费平滑能力,缩小农村家庭消费不平等程度。进一步分析表明,电商下乡对交通欠发达地区、非平原地区、距农贸市场远、距地级市远、低信息关注度和低文化程度的农村家庭的消费不平等具有显著的消减作用,即“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政策的实施能够减小交易成本对农村家庭消费不平等的扩大作用。本文研究为电商下乡缩小农村家庭消费不平等提供了重要的经验证据,以期为共同富裕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