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595)
2023(16361)
2022(13218)
2021(11782)
2020(9507)
2019(20954)
2018(20530)
2017(39204)
2016(20898)
2015(23122)
2014(22922)
2013(22134)
2012(20452)
2011(18779)
2010(19203)
2009(18333)
2008(17680)
2007(16018)
2006(14738)
2005(13568)
作者
(59873)
(50004)
(49672)
(47519)
(31819)
(23689)
(22631)
(19140)
(18934)
(17936)
(17141)
(16591)
(16069)
(15783)
(15605)
(15364)
(14827)
(14614)
(14488)
(14367)
(12637)
(12066)
(11928)
(11361)
(11311)
(11223)
(10968)
(10904)
(9965)
(9760)
学科
(101430)
经济(101331)
管理(66505)
(57011)
(46616)
企业(46616)
方法(31765)
数学(27473)
数学方法(27145)
(26197)
中国(25858)
业经(24488)
(23674)
地方(23409)
(21940)
(17683)
农业(17186)
(15977)
银行(15954)
环境(15946)
(15755)
贸易(15744)
(15406)
(15400)
(15336)
金融(15332)
(15247)
地方经济(14507)
(14350)
产业(13854)
机构
学院(305669)
大学(301055)
(134652)
经济(131845)
管理(113938)
研究(106245)
理学(96598)
理学院(95537)
管理学(94073)
管理学院(93449)
中国(81401)
(64274)
(62474)
科学(60633)
(52620)
财经(49424)
(48361)
中心(48136)
研究所(46992)
(45783)
(44599)
经济学(42044)
(40301)
业大(40288)
师范(39975)
北京(39318)
(38340)
(37882)
经济学院(37407)
财经大学(36202)
基金
项目(196217)
科学(155744)
研究(149561)
基金(141492)
(121553)
国家(120499)
科学基金(103830)
社会(97713)
社会科(92738)
社会科学(92713)
(77483)
基金项目(73009)
教育(68398)
(63751)
自然(62667)
编号(61837)
自然科(61090)
自然科学(61076)
自然科学基金(59959)
资助(56822)
成果(51450)
(44341)
重点(44320)
课题(43381)
(43185)
(41552)
国家社会(40947)
(40916)
(38273)
创新(38258)
期刊
(163780)
经济(163780)
研究(96657)
中国(64570)
(49498)
管理(44733)
(43390)
学报(41922)
科学(39818)
教育(34185)
大学(32666)
(31757)
金融(31757)
学学(30567)
农业(29118)
经济研究(27048)
技术(26874)
业经(26160)
财经(25346)
(22008)
问题(20273)
(16599)
技术经济(15674)
图书(14880)
国际(14407)
现代(14212)
世界(14098)
(14026)
统计(13768)
商业(13575)
共检索到4780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武宵旭  任保平  
数字经济改变了传统经济背景下资源配置的参照系和分析方法,缓解了因信息不对称和有限理性造成的资源配置扭曲,通过“增量补充”和“存量优化”打破了工业化时代形成的现实基础和思维逻辑,实现了要素资源配置机制的重塑。劳动力要素向网络化和个性化配置转变,能精准匹配供需,实现分布式就业;资本要素向场景化和普惠化配置转变,能实现“长尾效应”,让金融回归服务实体本源;技术要素向平台化和智慧化配置转变,能提升技术应用广度和技术实用价值;数据这一全新要素配置机制作用的发挥,不仅能缓解企业全局化需求与碎片化供给矛盾,其共享配置特性还可兼顾效率与公平。因此,构建适宜于数字经济的资源配置体系,减少因监管缺失、技术滥用等造成的资源配置新问题,是释放数字红利、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李剑  肖甦  
本文通过对在经济全球化背景和中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教育买卖双方关系、教育产权重组、教师资源流动性和现行国家教育体制的分析 ,探讨了中国教师资源合理配置的有效方式及现实意义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郑辉  刘艳萌  白兰  
随着市场环境的逐渐变化,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以及区块链等技术不断完善进步,共享经济逐步发展壮大,向多领域拓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与此同时,在传统物流行业发展方面,因为其固有的一些局限性,许多物流企业开始向共享经济靠拢,而在不断的创新发展中,企业在物流资源配置及物流成本方面都面临着许多新的难题。从共享经济大环境入手,全面分析了物流资源配置及物流成本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为实现共享物流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助力。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晓文  
西方国家在推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在贸易领域以管理贸易为主的贸易保护不断加强。这种趋势表现为制定贸易保护政策与提高产业竞争力;充分利用世贸组织规则实施保护;推陈出新各种国内法律法规,加强技术贸易壁垒和绿色壁垒;组建地区经济一体化集团等。这些政策和措施将影响和改变世界资源配置的领域与方向,使全球范围配置资源的最优化选择难以实现。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封伟毅  
随着数字经济时代来临,制造业能否充分利用数字创新要素已成为其能否实现转型发展的关键,将支撑条件以解决其面临的瓶颈制约。为此,需要从加强顶层设计、鼓励智能制造、搭建数字营销平台、协同管发展环境、确立数据标准、加强数据保护、建设数据分析平台、注重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使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路径有效实现的保障措施。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康健  王成荣  王春娟  
数字经济背景下智慧型社区商业呈现空间复合化、功能多元化、智能体验化、便利性四大特征。本文遵循智慧赋能、因地制宜、集约高效、品质优先、试点先行、以人为本的六大原则,分智慧型社区商业中心和智慧型社区生活服务终端两个层级进行智慧型社区商业配置,并以北京社区商业为样本,从政策层面、需求层面、终端层面分析北京智慧型社区商业发展现状,对北京智慧型社区商业配置模式进行异质性分析,进而指导智慧型社区商业配置实践。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吴娟  
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革新催生了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基于此,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亟需既精通专业又熟悉数字化信息技术、既具备战略思维又富有创新能力的高质量会计人才。基于扎根理论不需要预先设定理论假设,研究者直接从原始资料中进行经验总结,提炼相关概念、范畴,进而构建新的理论或丰富现有的理论,面对目前数字化技术对会计职能带来的冲击和压力,本文利用扎根理论,通过与高校会计专业(本科)及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的负责人与教师、企业的财务工作负责人访谈,提出了会计职能重塑以内力提升与外部塑造相结合的路径,为今后会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和岗证结合提供了参考。本研究旨在推动会计数字化转型、满足企业人才需求、完善高校专业培养并提炼出理论支撑与实践经验,进而构建出数字化背景下会计重塑路径研究的模型。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郭晓娟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对应用技术型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但是,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仍然处在传统模式中,大部分高校还都是普通本科高校,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因此,一些高校需要对自己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和转型,完成由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的转变。教育资源配置是高校转型的基础,是高校转型所需要的人力和物力的保证,是高校转型一切活动的前提条件。但是,当前高校转型的教育资源配置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和策略予以解决,进而促进高校转型的顺利实施,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徐海东  
基于人口普查、教育统计等数据,文章分析了人才跨省流动背后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与效率问题。文章利用人才培养留存率描述人才净流动状况,论证了人才的流失或流入是地区人才供给量与经济需求量错位的结果。研究发现,2000年以来,东部和西部地区存在人才净流入,东北和中部地区存在人才净流出。各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规模是国家按照地区人口数量统筹规划的结果,以保证教育机会公平;但对于不同规模经济体的人才需求量来说,各省的培养规模存在相对过剩或不足,是其人才净流失或净流入的重要原因。目前,中国高等教育主要由省级财政负担,人才流失导致地方倾向于采取“规模优先”发展策略,仅维持较低的投入水平;而源源不断的人才流入鼓励了地方的“消极投入”策略和“搭便车”行为,投入水平低、投入力度小、教育机会少。据此,文章建议创造人才流动友好型的制度环境、向西部地区配置更多的高等教育资源以弥补其人才缺口、加大高等教育经费的转移支付力度。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梁学庆  张芳  黄志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应如何加快市场机制的完善和适当发挥政府机制的宏观调控作用 ,一直是急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为了实现农业资源综合效益最大化 ,必须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 ,使“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紧密结合 ,相互协调充分发挥其“手段”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黄金芳  
文章基于劳动力要素配置视角,运用2011-2019年我国地级市面板数据,探究互联网发展对区域经济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互联网发展与区域经济差距呈现倒"U"型钟状曲线关系,即互联网发展一开始会拉大区域经济差距,伴随其深入发展并跨越拐点值后,有助于缩小区域经济差距。从劳动力要素配置视角来看,互联网发展有助于减弱劳动力市场分割壁垒和要素配置扭曲程度,促进劳动力要素配置效率提升,且劳动力要素配置下互联网与区域经济差距的倒"U"型作用效果显著成立,互联网与劳动力要素优化配置形成的联动协同效应对缩小区域经济差距具有重要作用。上述结论为数字经济背景下深入推进互联网发展,合理有序引导劳动力要素市场化配置,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汪丹  
21世纪的信息化时代是人才竞争的时代,企业人力资源配置与科学管理直接关系到企业经营的质量效益与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新时代的人力资源是指能够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总和,它具有能动性、可变性、开发性、时代性等特点。从社会宏观层面看,人力资源同自然资源一样是经济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源;从企业微观层面看,人力资源是企业得以高效运转并创造更多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如何在企业内部做好人力资源配置规划和人力资源管理以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特点与优势,是关系到企业生存、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雷起荃  赵曦  
以邓小平同志年初南巡讲话为动力,中国经济发展正以迅猛之势上一个新台阶。与改革开放掀起的新高潮相伴.国民经济运行速度明显加快。在社会再生产各个环节都处在升温的态势下,大胆地探索市场体系的培育和发展对于整个国民经济在良性循环基础上高速增长.并由此确立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庞悦  刘用明  
乡村振兴背景下,优化农村金融配置效率对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意义重大。本文首先探讨新形势下我国农村金融供需两端的矛盾变化;然后从理论层面分析农村金融资源配置困境的本质成因,并结合数字科技的技术优势提出相应破解思路;其后以成都“农贷通”模式为范例,从实践层面归纳破解困境、提升效率的方法举措,并提炼理念原则;最后提出政府在合理职能边界内,围绕疏通市场机制、改善市场环境,应当采取的措施取向。其意义在于,为推动农村金融改革、促进农村金融供需有效衔接、创建农村金融综合服务平台,梳理理论逻辑并总结有益经验。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倩倩   王建冬  
在数据要素市场加速发展的背景下,数据要素具备金融属性将成为数据价值变现的重要途径。本文在对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认为数据要素金融属性包括数据资源、数据产品和数据收益三种,并包括数据资源化、资产化和资本化三个层级。其中,数据资源产品化和数据资产通证化是两次关键跃迁,分别衍生出数据信贷、数据信托、数据资产证券化和股权化等模式。然而,数据资产金融属性仍面临确权难、流通难、价值评估难、投入成本大、安全要求高等问题。对此,应加快研究形成中国特色数据要素产权制度体系;推动有条件的地方和行业开展数据资产金融属性模式先行先试;加快研究形成数据要素价格机制;进一步明确数据资产入表路径;完善数据要素市场监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