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237)
- 2023(20378)
- 2022(16739)
- 2021(15359)
- 2020(12939)
- 2019(28988)
- 2018(28647)
- 2017(54923)
- 2016(29529)
- 2015(33306)
- 2014(32957)
- 2013(32371)
- 2012(29430)
- 2011(26295)
- 2010(26607)
- 2009(25123)
- 2008(24690)
- 2007(22259)
- 2006(19349)
- 2005(17568)
- 学科
- 济(143278)
- 经济(143138)
- 业(103744)
- 管理(96553)
- 企(91586)
- 企业(91586)
- 方法(59484)
- 数学(49481)
- 数学方法(48712)
- 业经(38645)
- 农(38128)
- 财(36609)
- 中国(33194)
- 地方(27854)
- 农业(26293)
- 务(25643)
- 财务(25558)
- 财务管理(25513)
- 制(24554)
- 企业财务(24085)
- 学(23843)
- 贸(23481)
- 贸易(23470)
- 理论(23196)
- 易(22749)
- 技术(22045)
- 和(21920)
- 划(19668)
- 策(19513)
- 银(18957)
- 机构
- 学院(430386)
- 大学(421889)
- 济(184593)
- 经济(180996)
- 管理(169727)
- 理学(145846)
- 理学院(144364)
- 管理学(141854)
- 管理学院(141051)
- 研究(137786)
- 中国(106461)
- 京(87524)
- 财(83382)
- 科学(81750)
- 所(68649)
- 农(67772)
- 财经(66532)
- 江(65192)
- 中心(64080)
- 研究所(61841)
- 经(60154)
- 业大(60149)
- 经济学(56353)
- 北京(54673)
- 农业(53153)
- 范(52743)
- 师范(52229)
- 州(51731)
- 经济学院(50633)
- 院(49824)
- 基金
- 项目(280425)
- 科学(222431)
- 研究(207120)
- 基金(203470)
- 家(175307)
- 国家(173810)
- 科学基金(151677)
- 社会(132682)
- 社会科(125930)
- 社会科学(125899)
- 省(111633)
- 基金项目(106538)
- 自然(97003)
- 教育(95994)
- 自然科(94857)
- 自然科学(94834)
- 自然科学基金(93134)
- 划(91759)
- 编号(85054)
- 资助(83751)
- 成果(67632)
- 重点(62760)
- 部(61289)
- 发(61234)
- 创(60284)
- 课题(58011)
- 创新(55820)
- 国家社会(54830)
- 科研(53512)
- 教育部(53114)
- 期刊
- 济(209608)
- 经济(209608)
- 研究(122379)
- 中国(78908)
- 财(68051)
- 管理(67486)
- 农(62511)
- 学报(59114)
- 科学(57040)
- 大学(45888)
- 学学(43594)
- 技术(43564)
- 农业(42734)
- 教育(41700)
- 融(37678)
- 金融(37678)
- 业经(35246)
- 经济研究(34099)
- 财经(33350)
- 经(28855)
- 问题(26623)
- 业(25105)
- 技术经济(24699)
- 统计(23535)
- 策(21752)
- 贸(21528)
- 商业(20980)
- 世界(20101)
- 现代(20101)
- 财会(19541)
共检索到6381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彭永涛 朱俊洁
在复杂多变、竞争激烈的数字经济背景下,为缓解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匮乏、发展滞后等问题,本文采用必要条件分析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两种方法,基于TOE理论框架,探讨数字技术资源、组织动态能力、物流服务生态环境3个层面因素如何影响物流企业竞争优势。研究发现,存在“数字生态构建型”“传统借力发展型”以及“内部专攻引领型”3种引致高竞争优势的组态路径;引致非高竞争优势的组态路径共有3种,分别为“发展失衡型”“内外皆失型”“盲目从众型”,且与高竞争优势路径存在非对称性关系;物流服务生态系统价值共创在产生高竞争优势组态路径中发挥关键作用,而创新能力低下的物流企业则较容易导致非高竞争优势路径的形成。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林虹 林志明 池仁勇
以67个海归创业企业为样本,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考察领导风格、创业导向、组织结构、团队异质性四类变量交互形成的不同组态对海归创业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存在专业研发路径、研发职能路径、职能合作路径、保守职能路径等4条海归创业绩效产出关键路径;(2)高职能多样性是实现海归创业高绩效的必要条件;(3)教育多样性对海归创业绩效不具有影响作用。本文研究结论丰富了海归创业绩效产出内部机制,为海归创业实践活动提供指导和借鉴。
关键词:
创业绩效 提升路径 QCA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丽平 金斌斌
新经济的快速发展促使创业企业呈现出不同于传统企业的成长模式和发展路径。从内生性、外生性和网络化成长3个角度,通过组态视角,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探讨政策环境、区域产业生态、创业团队、价值连接能力、网络能力、基因组态对新经济创业企业非线性成长的等效影响路径。研究发现3条路径,即内外融合跨界协同型、价值连接奇点爆发型和网络聚合生态赋能型。研究表明,创业团队和价值连接能力对创业企业实现高成长性具有积极正向影响;政策环境、区域产业生态和网络能力在创业企业实现高成长性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结论可为新经济环境下创业企业实现快速成长提供借鉴和参考。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林倩 刘晓文
文章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以中国31个省份为样本,探索经济发展水平、人力资源、研发资本投入、数据资源、创新能力、数字基础设施的相互作用对各省域数字经济发展的复杂影响机制。结果表明:研发资本投入是导致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高数字经济发展的路径有4条,主要可分为3种发展模式,资本+资源+创新驱动模式、资本+创新双驱动模式和资本+数据双驱动模式,且数据资源与创新能力存在替代作用;非高数字经济发展的路径有2条,资本+创新+基础设施制约型以及资本+数据资源制约型,且与高数字经济发展的路径存在非对称性。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影响路径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许晗
本文基于现阶段经济转型的大背景,回答了企业如何根据这种新的发展要求来积极主动调整自身的竞争策略以达到保持竞争优势的目的。在传统的波特竞争模式下,通过分析外界环境变化对企业资源带来的影响,探索整合企业内外部资源的方式。
关键词:
循环经济 制度设计 资源整合 竞争优势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朱雪春 徐鑫 张伟
创新柔性对企业在不确定性环境下保持健康稳定发展非常重要,如何提升企业创新柔性受到学界关注。现有文献侧重研究单个因素对创新柔性的净效应,鲜有分析多因素对创新柔性的协同效应。基于组态视角,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fsQCA),探讨网络能力和知识共创两个层面的5个变量对企业创新柔性的联动效应及其作用路径。结果表明,网络愿景、网络构建、网络管理、联合型知识共创和嵌入型知识共创均不是构成企业高、非高创新柔性的必要条件,且单个前因条件对创新柔性的解释力较弱,说明影响企业创新柔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存在3条提升企业创新柔性的路径,即资源获取型、发展—管理型和单一型;导致企业非高创新柔性的路径有两条,且与高创新柔性路径影响因素存在非对称性关系。研究不仅能丰富创新柔性相关理论,还可为企业提升创新柔性提供思路借鉴。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舒欢 秦丽群 李明钊
为提升建筑企业社会责任效率,以2019年沪深A股上市建筑企业为样本,使用SBM-DEA方法分析建筑企业的社会责任效率,根据现金流量法对企业进行生命周期划分,使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构建出了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建筑企业社会责任效率的提升路径。结果表明,不同生命周期的建筑企业实现高社会责任效率的途径有所不同。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陈志鹏 陈媛媛
[目的 /意义]政府数字治理在政府管理与社会治理中具有关键作用,选择更为全面的数据和案例进行实证研究,能为存在较大差异的不同省份地区提供更具有实践意义的经验总结与方向参考。[方法 /过程]基于信息熵理论对多种来源的政务数据治理相关数据进行处理,以US2C模型为基础,使用fsQCA方法对31个省份地区的政务数字治理能力、效果、效率等展开分析,并结合条件组态结果归纳得出我国政府数字治理实践的最佳路径。[结果 /结论 ]研究结果揭示,不同条件的省份地区实现高水平政府数字治理的三种典型方式,其中自身条件较差的省份地区主要通过重点关注内部资源分配问题,以提升服务建设水平;条件一般的省份地区则需重点关注用户反馈,以优化服务实施;条件优异的省份地区则通过利用自身优势拓宽政府数字治理开展方向,以实现政府数字治理效率上的突破。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陈雪琳 周冬梅 周阳 鲁若愚
数字平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往往需要大量资金支持,然而,现有文献关于组织身份对其金融资源获取的影响并未展开深入研究。本文选取了61家赴美IPO的数字平台企业,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通过领域维度和角色维度的联动探究获取较高金融资源的组织身份路径。研究表明:存在四条身份路径可支撑数字平台企业获取较高的金融资源,具体可归纳为组织领域双导向的既定领导者身份与组织领域多导向的潜在领导者身份两种模式。其中,数字技术导向与非潜在竞争者为其共同的核心条件。结合现有理论解释和经典案例分析,本文提出了三个研究命题,为数字平台企业获取金融资源提供理论支撑,助力数字经济与平台经济发展。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伟 卢尚坤 高娈
在消费者主导的数字浪潮下,网络效应已成为数字平台型企业扩大市场规模的关键点,依靠网络效应建立用户价值优势成为最核心的竞争策略。本研究在数字经济这一全新背景下,从网络效应视角出发,根据调查问卷获取的数据,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法分析其多影响因素间的组态关系,深入挖掘其前因条件间的有效组合和匹配(即协同)。研究发现:市场定位和价格因素二者之间的协同是网络效应激发过程中的核心条件。技术因素和社交因素二者间的协同是网络效应扩大过程中的核心条件。平台治理和技术因素间的协同关系是网络效应迭代过程中的核心条件。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了“激发—扩大—迭代”三条增强数字平台型企业网络效应的实现路径,为数字平台企业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的参考。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卫国
高校科研能力已成为高校创新与发展的关键,科研生产率作为其衡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备受关注,对于如何提高科研生产率的复杂机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具有一定优势。以我国31个省份地区为样本,使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对我国高校的科研生产率的提升路径进行研究,得出高校提高科研生产率的4条影响路径。依据条件变量的不同组合将促进高校科研生产率的路径分为全面型、完善型、激励型和传统型4种,并说明了各类路径适用省份的特点。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松 聂菁菁
不同区域聚集的产业集群显示出创新效率的差异以及创新能力的差异,不同集群应对应不同的创新效率提升路径。以我国创新型产业集群数据为基础,首先使用数据包络分析(DEA)-马姆奎斯特(Malmquist)指数法计算集群创新效率,分为全面型、技术进步型、技术薄弱型、规模经济型4类集群,再使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fsqca)识别出不同情形下影响集群创新效率的7条路径,并分为全面型、环境型、聚集型,得到不同类型集群的创新提升路径。结果表明:(1)北京的创新型产业集群是唯一属于全面型,福建、贵州、重庆、湖北的创新型产业集群属于技术进步型,内蒙古、吉林、云南的创新型产业集群属于技术薄弱型,江苏、浙江、四川、天津的创新型产业集群属于规模经济型;(2)全面型路径适用全面型和技术进步型集群,技术薄弱型集群适合环境型路径,聚集型路径适用于技术进步型和规模经济型集群,但同一类型产业集群在不同地区可以对应不同路径达到提高创新效率的效果;(3)集群数量、产业联盟数和当年发明专利授权数量是影响创新型产业集群创新效率的主要指标。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吴过 江春
数字化转型作为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发展的重要内容,既是商业银行创新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其增强自身竞争力的首选战略。本文基于“组态视角”,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旨在厘清我国商业银行实现高数字化转型水平的组态路径。研究表明:(1)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实现需要经营、管理和要素三个维度的条件因素组合,并非由单一条件因素所决定;(2)高的科技资本投入和良好的董事会结构在实现数字化转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优秀的经营条件和积极的ESG实践也能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3)存在“资本驱动型”“管理驱动型”和“综合驱动型”三种数字化转型模式,不同类型银行对应不同的最优组态路径。本文研究结果明确了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条件因素和组态路径选择,期望能为各类商业银行制定差异化和系统性的实施战略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指导.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宋耘 张瑞秋 陈浩泽
在以技术民族主义为特征的逆全球化时代,中国企业需要加快实现跨越式升级,成长为所在行业的创新引领者,通过控制全球价值链核心活动完成从被治理者到治理者的角色转变。本文以240家中国制造业企业为研究样本,基于“连接—杠杆—学习”理论、组织学习理论与企业核心能力理论,探究对外直接投资、创新优势、企业核心能力三个方面的七个前因条件对控制全球价值链核心活动的组态效应。研究表明,控制全球价值链核心活动的前因组态可归纳为四种模式,即“双元创新驱动型”可引致控制全球价值链准入,“研发优势驱动型”可引致控制核心技术,“研发效率协同型”可引致控制市场活动,“全球资源拉动型”可引致控制全球生产决策。本文从组态视角系统解释了中国企业控制全球价值链核心活动的多重并发路径,在一定程度上弥合了先前研究的冲突结论,推动企业升级的因果逻辑性研究向多维交互的整体视角转变。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任声策 胡迟
采用中国54个省会城市和部分经济较活跃地区的地级市样本,基于创业生态系统理论,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研究了高水平独角兽企业培育绩效的创业生态系统建设路径,得出了7种促进独角兽企业培育的创业生态系统建设方案,根据其要素组成特点分为3种类型,全面型、贫乏型和非制度型创业生态系统建设路径,并说明了各类路径适用不同城市的特点,旨在为不同城市建设创业生态系统提供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转型经济背景下战略试验、创业能力与新企业竞争优势关系的实证研究
教育对外开放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高质量发展的多元路径——基于全国47个典型案例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双循环背景下供应链数字化转型对商贸流通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机制
AMO理论视角下员工服务创新行为驱动路径研究:基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组态视角下县域创新水平提升路径研究——河北省136个县市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
数字化与服务化对制造企业绩效的联动效应研究——基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数字经济的政策工具创新和组合初探——基于大数据产业政策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互动导向对企业绩效有多重要——基于模糊集的定性比较分析
创业导向如何影响企业绩效——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基于因果模糊性的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