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588)
2023(15406)
2022(12416)
2021(11234)
2020(9447)
2019(20696)
2018(20450)
2017(39995)
2016(20799)
2015(23394)
2014(23045)
2013(22633)
2012(20959)
2011(19064)
2010(19534)
2009(19200)
2008(18513)
2007(16869)
2006(15630)
2005(14789)
作者
(58423)
(48341)
(48275)
(46037)
(30723)
(22818)
(22185)
(18366)
(18310)
(17363)
(16480)
(16052)
(15426)
(15372)
(14921)
(14908)
(14219)
(14166)
(13990)
(13727)
(12278)
(11573)
(11518)
(11126)
(11061)
(10953)
(10703)
(10571)
(9608)
(9321)
学科
(103813)
经济(103675)
管理(72709)
(66669)
(58200)
企业(58200)
方法(36542)
(33165)
数学(31978)
数学方法(31763)
中国(31272)
(29104)
金融(29101)
(27832)
银行(27824)
(26818)
(26746)
业经(24689)
(22985)
财务(22944)
财务管理(22903)
地方(22534)
企业财务(22013)
(22004)
(18442)
(16161)
贸易(16142)
(15720)
(15720)
体制(15091)
机构
学院(305713)
大学(304976)
(138985)
经济(136230)
管理(117194)
研究(99619)
理学(98706)
理学院(97804)
管理学(96557)
管理学院(95983)
中国(86076)
(72877)
(62914)
财经(56247)
科学(52084)
(50703)
(48400)
中心(47569)
(46002)
经济学(44764)
研究所(42269)
财经大学(41730)
北京(40383)
经济学院(40084)
(37785)
(36992)
(36064)
师范(35764)
(35386)
业大(34630)
基金
项目(184099)
科学(146361)
研究(141704)
基金(135291)
(113964)
国家(113031)
科学基金(98816)
社会(94034)
社会科(89440)
社会科学(89420)
(70323)
基金项目(70254)
教育(64085)
编号(59130)
自然(58727)
(57617)
自然科(57357)
自然科学(57343)
自然科学基金(56339)
资助(55069)
成果(50205)
(41356)
重点(40706)
(40026)
(39736)
国家社会(39635)
课题(39145)
(38474)
项目编号(38137)
(37413)
期刊
(163855)
经济(163855)
研究(100402)
(60668)
中国(60253)
(48453)
金融(48453)
管理(46914)
学报(37172)
科学(34546)
(34437)
财经(29902)
大学(29510)
经济研究(28222)
学学(27614)
教育(26167)
(25589)
技术(25416)
业经(24575)
农业(22041)
问题(20600)
(17816)
理论(17711)
图书(16413)
国际(16331)
技术经济(15688)
财会(15631)
实践(15608)
(15608)
会计(14895)
共检索到4886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邢会强  姜帅  
《金融控股公司监督管理试行办法》第23条第1款初步确立了我国金融控股公司信息共享的基本规则,实践中"告知-知情-同意"是其基本运行框架。然而,该规则在内容和配套举措方面还十分单薄,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停留于"告知-知情-同意"有效性存疑的窘境,一律要求书面授权或同意将使金融机构承受较重的负担,对个人金融信息的差异性关注不足。通过比较欧美混业经营体制下的信息共享制度,本文发现我国当前在告知义务履行、授权模式选择、例外事由设定、信息差异化保护利用方面亦存在不足。立法者应当认识到,金融控股公司集团内信息共享属于一般个人信息共享的特殊机制,肩负着我国金融创新与发展的重大使命,应当与一般的个人信息共享区别对待。建议以利用与保护相平衡为调整目标,改革授权模式,采用择出同意模式,放宽目的限制,促进信息的利用;限缩改革后授权模式的适用范围以及信息共享的范围,优化告知义务,明确责任规则。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熊鹏  
金融控股公司是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一种有效组织模式。当前各种尚不规范的金融控股公司已成为我国金融业新的组成部分。利用随机边界生产模型比较分析我国金融控股公司背景银行与非金融控股公司背景银行的总要素生产力(TFP),并根据银行盈利能力的评价原则探讨其盈利能力差异的结果表明:近年来,我国银行业总要素生产力的增长率小幅下降,其中,金融控股公司背景银行的TFP增长率呈上升趋势,而非金融控股公司背景银行的TFP大多为负增长;金融控股公司背景银行的盈利能力也明显优于非金融控股公司背景的银行。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李善民  
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技术迅速发展,金融混业经营是大势所趋。金融消费者希望有金融超市能够满足各项金融需求;金融服务提供者则希望融合多项金融业务,实现一体化运营,以发挥业务协同作用。传统金融机构相继开展一体化运营,非传统金融机构也通过投资控股的方式形成金融控股公司,本文统称为"金控公司"。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现有77家金控公司,如平安集团、中信集团、蚂蚁金服等。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梁文宾  陈通  卢丽  
作为金融混业经营的重要组织形式,金融控股公司具有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协同效应。尽管目前实行严格的分业经营模式,我国现阶段仍然存在一些不规范的金融控股公司。科学设计中国金融控股公司模式,需要汲取国内外的经验教训。就目前我国金融业的发展现状和生态环境而言,以商业银行为主体进行纯粹型的金融控股公司的构建应当是发展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现实选择。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胡松  
金融控股公司运行的特殊性必然导致其利益主体的冲突性较其他企业更为激烈。受金融行业严格管制的影响,金融控股公司的外部治理机制受到削弱,内部治理机制在公司治理中的重要性则大大提升。严格的行业监管是对公司治理的一个有效补充,但在综合监管手段匮乏的情况下,应强化以提高市场透明度建设为目标的管理。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童华  
随着我国加入WTO ,摒弃分业经营、逐步实现混业经营将成为我国金融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从两种混业经营模式的可行性比较入手 ,提出金融控股公司是我国金融业从分业到混业的现实选择 ,对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现状进行概述 ,探索我国组建金融控股公司的理想模式 ,并在分析我国发展金融控股公司所面临风险的基础上 ,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殷健敏  徐喆  张军  张瑞  
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在法律间隙中的生存和发展,已成为我国金融业发展历程中一个特殊的现象。立法的滞后和监管的缺位,使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经营与发展缺少必要的法律保障和约束,蕴含了一定的风险。本文认为,从金融业长远发展的角度考虑,我国应对国内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持支持态度,应加快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立法,从市场准入、业务监管、风险控制和市场退出等方面规范和促进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闻德锋  
目前,我国在金融机构或普通工商企业基础上形成的两类“准金融控股公司”,存在无法可依、实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相互控制、组建随意、监管缺失、经营无序等混乱现象。为此,迫切需要加强金融控股公司的立法,以促进金融控股公司的风险监管,提高金融效益,保障存款人、投资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我国的金融改革和提高金融国际竞争力。构建金融控股公司立法制度要从安全、效益和提高竞争力的角度出发,通过构建准入制度,有利于金融控股公司在我国的发展;构建防火墙制度,有利于防范风险的传递;构建监管制度,有利于监管机构加强监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付英俊  
<正>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要全面加强金融监管,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2024年召开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上也释放出加强监管的信号,指出金融强国建设的六大核心要素之一就是“强大的金融监管”,提出监管要“长牙带刺”、有棱有角。金融控股公司是市场竞争、金融创新和金融业综合经营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近年来,一些金融控股公司迅猛发展,规模大、业务多元化、关联度较高,聚集了较大的金融风险,可能威胁金融体系稳定与宏观经济稳健运行。金融控股公司已成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核心部门及关键领域,我国迫切需要建立完善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制度。
关键词: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游春  徐徐  
随着国内金融控股公司基于交叉销售的综合金融战略的实施,客户信息保护和在现有法律范围内客户信息共享与交叉利用之间的协调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从客户信息保护的角度区分不同客户信息来源,探讨金融控股公司如何在现有分业经营条件下实现客户信息的合规交叉利用,真正实现集团综合经营的战略协同效应。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徐顺英  
一般认为,金融业随着机构业务规模的扩大而发生平均单位运营成本的下降以及平均单位收益上升的现象。也就是说,金融机构的规模经济是指在经营范围不变的情况下,由于融资规模的扩大导致平均单位融资成本下降而产生的经济,如存款规模、贷款规模、证券市场融资规模等。金融跨业经营的另一好处常被提及的是范围经济,范围经济是从产品的角度来看一家厂商生产多种产品的效益,也即产品多元化的收益。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波  
20世纪 90年代以来 ,全球金融体系呈现出从过去的严格分业逐渐向混业经营转变的趋势。本文探讨了分业经营条件下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动因、过渡性质 ,认为它可以解决我国金融发展需求与监管能力之间的矛盾。在分析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 ,作者提出了我国金融业的战略选择 :培育核心竞争力 ;准确把握金融业务相关多元化原则 ;建立多元化资本结构 ;运用并购手段实现变革 ;有效实施金融控股公司对子公司的控制权 ;强化金融控股集团层面的风险管理责任。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郑海航  徐炜  
我们现在正处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攻坚阶段,对于国有控股公司制度的利用是决定攻坚成败的关键。文章中明确提出并分析了国有控股公司制度的完善是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环节;提出并研究了分类组建、以企业集团母公司为主体实施改造、以纯粹型控股型并行,以纯粹型国有控股公司为方向建立与完善国有控股公司制度的战略举措;以明确国有控股公司治理目标为出发点,以董事会治理为中心,实施“下管一级”的原则,构建国有控股公司的治理体系。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宗成  陈平  
金融控股公司是金融业混业经营的产物,因其包含了不同的金融业务部门或非金融业务的多家控股公司,蕴含着巨大的金融风险。随着金融控股公司在我国的不断发展,如何更好地防范其带来的金融风险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金融控股公司风险的来源和其对传统金融监管带来的挑战,对我国现有监管结构下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提出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