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07)
- 2023(10985)
- 2022(8522)
- 2021(7313)
- 2020(5872)
- 2019(12590)
- 2018(12269)
- 2017(23357)
- 2016(11899)
- 2015(12801)
- 2014(12352)
- 2013(12191)
- 2012(11128)
- 2011(10286)
- 2010(10509)
- 2009(9896)
- 2008(9058)
- 2007(8163)
- 2006(7446)
- 2005(6744)
- 学科
- 济(78291)
- 经济(78258)
- 管理(33060)
- 业(29702)
- 企(24406)
- 企业(24406)
- 方法(21635)
- 地方(20745)
- 业经(19150)
- 数学(18816)
- 数学方法(18608)
- 中国(16687)
- 产业(16004)
- 农(15058)
- 地方经济(14527)
- 学(12406)
- 财(11177)
- 贸(10702)
- 贸易(10696)
- 制(10453)
- 信息(10447)
- 易(10225)
- 总论(10190)
- 农业(10112)
- 信息产业(9704)
- 融(9422)
- 金融(9421)
- 环境(9191)
- 体(8964)
- 银(8706)
- 机构
- 学院(177471)
- 大学(173010)
- 济(85897)
- 经济(84459)
- 管理(65548)
- 研究(62520)
- 理学(56159)
- 理学院(55556)
- 管理学(54707)
- 管理学院(54369)
- 中国(45790)
- 科学(35272)
- 财(35128)
- 京(34815)
- 所(30242)
- 经济学(28068)
- 财经(28032)
- 中心(27633)
- 研究所(27258)
- 江(26366)
- 经(25222)
- 经济学院(24967)
- 农(23332)
- 院(22808)
- 范(22509)
- 师范(22262)
- 业大(22076)
- 北京(21682)
- 州(21323)
- 财经大学(20495)
- 基金
- 项目(116319)
- 科学(92397)
- 研究(87664)
- 基金(83813)
- 家(71837)
- 国家(71303)
- 科学基金(61948)
- 社会(59015)
- 社会科(56318)
- 社会科学(56305)
- 省(47084)
- 基金项目(43162)
- 教育(38116)
- 划(37406)
- 自然(36316)
- 自然科(35470)
- 自然科学(35462)
- 编号(35082)
- 自然科学基金(34815)
- 资助(33326)
- 发(28452)
- 成果(27489)
- 重点(26236)
- 国家社会(25410)
- 创(24688)
- 部(24140)
- 课题(24114)
- 发展(23846)
- 展(23512)
- 创新(23135)
共检索到2698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李豫新 李枝轩 欧国刚
为探究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平台经济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机制及路径,本文在利用熵权法综合评价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平台经济的基础上,采用省份固定效应模型、Tobit截断回归模型、并行多重中介效应模型进行实证和区域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平台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平台经济分别通过增强创新活力、助力数字金融发展、推进市场化进程三条路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且数字金融路径的影响效应最大;区域异质性研究发现,东北地区平台经济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程度最大;东部地区创新活力路径的影响效应最大;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市场化路径影响效应最大。本研究可为有关部门出台相关政策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参考。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李豫新 李枝轩 欧国刚
为探究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平台经济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机制及路径,本文在利用熵权法综合评价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平台经济的基础上,采用省份固定效应模型、Tobit截断回归模型、并行多重中介效应模型进行实证和区域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平台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平台经济分别通过增强创新活力、助力数字金融发展、推进市场化进程三条路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且数字金融路径的影响效应最大;区域异质性研究发现,东北地区平台经济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程度最大;东部地区创新活力路径的影响效应最大;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市场化路径影响效应最大。本研究可为有关部门出台相关政策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参考。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龚月
随着我国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探索数字经济背景下的产业结构优化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文章以产业结构优化为切入点,结合数字经济背景探讨了数字经济背景下产业结构优化策略,旨在说明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高岳林 秦取名 王苗苗
文章基于2013—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从数字基础设施、数字产业发展、数字普惠金融三个维度构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基准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及其分项指标对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的影响机制以及空间效应。结果发现:数字经济及三个分项指标对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数字经济可以通过影响技术创新间接提升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和时间异质性,且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郭凯明 刘冲
发展数字经济须更好结合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如何通过完善反垄断规制体系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引导平台企业在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国际竞争中发挥积极作用,是各界关注的重要议题。本文构建了一个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同时内生的多部门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刻画了数字产业和传统产业在市场竞争结构、数据利用效率和产业融合互促上的差别,研究了平台企业反垄断的重要条件。以促进数字经济创新、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和加快产业结构升级为目标,对平台企业反垄断的必要条件是数字产业内部企业间的替代弹性高于平台企业与传统产业间的替代弹性,即数字产业内部企业垄断定价权低于平台企业垄断定价权。对平台企业反垄断的充分条件取决于平台企业的产出相对规模与数据相对利用效率,当平台企业产出相对规模高于特定阈值,或数据相对利用效率低于特定阈值时,政府应加强反垄断力度。如果平台企业利用数字技术显著改善了消费者福利,或反垄断政策难以有效增强数字产业竞争程度或降低平台企业垄断定价权,那么政府应谨慎使用反垄断监管,反之亦然。本文认为,应以优化法治监管环境、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发挥平台企业技术优势为重点,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贾立江 范德成 武艳君
如何针对于低碳经济的发展,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是进一步促进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重要举措。本文利用通径分析方法和面板协整模型,探讨了各个行业发展和能源消费的依赖关系,揭示了在节能和碳排放约束下产业结构调整的特征。研究结果发现,第三产业产值的比重通过第一产业产值的比重作用于单位GDP碳排放的间接通径系数,也说明第一产业产值的比重下降,和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的上升是目前最为有效的一个方式。工业内部行业的结构调整以实际工业总产值和碳排放强度之间的弹性较高、能源使用效率提高对碳排放强度影响较低的行业进行调整,如有色金属、化纤、食品行业进行调整。而对实际工业总产值和碳排放强度之间的弹性较低、能源使用效率提高对...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邹小芳
在新常态的发展背景下,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方向。在此过程中,流通产业在促进县域经济增长方面有着重要作用。随着我国政府确定流通产业的先导发展地位,对流通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县域流通业面临着现代化改造升级的问题,具体表现为管理现代化需求、仓储现代化需求与运输、综合发展等现代化需求。本文以湖北黄冈市的团风县为例,研究流通业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上的作用。实证研究表明流通业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上有着直接影响。流通业对团风县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消费水平、产业结构、就业与GDP等方面的影响。与此
关键词:
产业升级 县域经济 流通产业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邹小芳
在新常态的发展背景下,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方向。在此过程中,流通产业在促进县域经济增长方面有着重要作用。随着我国政府确定流通产业的先导发展地位,对流通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县域流通业面临着现代化改造升级的问题,具体表现为管理现代化需求、仓储现代化需求与运输、综合发展等现代化需求。本文以湖北黄冈市的团风县为例,研究流通业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上的作用。实证研究表明流通业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上有着直接影响。流通业对团风县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消费水平、产业结构、就业与GDP等方面的影响。与此同时,流通产业对县域经济增长作用十分明显。
关键词:
产业升级 县域经济 流通产业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孙晓 张颖熙
促进数实融合是顺应经济高质量发展新趋势、发掘经济增长新动能的战略选择。数实融合以平台为中枢,有效整合技术与数据并在不同场景应用,实现价值增值。由平台发展衍生而来的平台经济,已经成为数字经济时代主要的经济组织形态和市场运行模式,具有典型的网络效应、普惠效应、创新效应、价值创造效应,通过提质、增效、扩容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构筑新动能。当前,我国乡村产业链面临现代生产要素缺失、产业创新驱动不足、产业链条过短、产业协同能力不足、产业链数字化综合运营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平台经济基于自身特性,能够通过优化乡村产业链要素投入结构、打造纵向延伸与横向拓展的双向一体化,助力乡村产业链全链路数字化升级,实现对乡村产业链的补链、延链、强链作用。促进平台经济与乡村产业链深度融合、释放新发展动能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平台企业、社会多方协同,围绕乡村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提升价值链,推动产业主体、产业结构与产业模式同步创新,以乡村产业链升级助力现代农业农村经济体系构建。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许荻迪
广告支持型平台是平台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数字背景下的反垄断治理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索。本文分析了当前广告支持型数字平台反垄断治理呈现的新趋势,指出其平台特征、数字特征和行为特征为反垄断治理带来的新挑战。为了顺应新趋势、迎接新挑战,应制定相应的反垄断治理新策略,包括采取新的治理思路,使广告支持型数字平台反垄断治理能够符合其自身经济特性和业务实际,以及发展新的治理工具,在广告支持型数字平台反垄断治理的各个环节做出调整和改进。本文的研究丰富了双边市场反垄断理论和新经济治理理论。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明涛 张小玲
随着信息技术和大数据的发展,互联网平台企业借助技术和资本优势异军突起,在平台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对传统的经济模式也造成了严重挑战。平台企业倚仗自身优势,对消费者进行算法歧视、大数据杀熟、平台“二选一”,平台反垄断问题被各界高度关注,学术界对平台反垄断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对中国知网收录的974篇有关平台反垄断的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分析,探寻近年来平台反垄断研究的整体概貌、发展脉络和核心议题。研究发现:我国的平台反垄断研究以法学学者为主,多学科学者参与,极大地推动了平台反垄断问题的研究,研究成果为反垄断理论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由于平台经济尚处于发展阶段,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立法,或者出台配套措施才能适应时代发展,反垄断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拓展和深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滕飞 霍忻
对外直接投资是一国融入世界经济、参与全球产业链分工的重要途径之一。近些年来特别是"入世"以来,我国与世界市场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对外直接投资迅猛发展,逐步由对外直接投资大国向对外直接投资强国过渡,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和国内经济转型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外部环境。本文选取1981-2012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及产业结构优化指标的相关数据,构建了VAR模型,并且采用脉冲响应、方差分解和Granger检验等方法实证分析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与产业结构优化的互动关系,结果显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与产业结构优化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并且在短期内两者呈现出相互促进的发展态势。
关键词:
VAR模型 对外直接投资 产业结构优化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历幸
在经济不景气背景下,产业结构调整立法具有充分的现实基础。相关产业结构调整立法应当具有合理、公平、适度、可操作、即时等价值目标,应当促进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和主导产业的高新技术化,加大对符合循环经济理念的产业的支持,促进能够增加就业的产业的发展。我国的国家立法机关应当有意识地将产业结构调整立法作为当前的重要任务之一。
关键词:
经济不景气 产业结构调整立法 产业结构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长平 施佰发
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是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战略选择。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2010~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数字经济发展和营商环境水平评价体系,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进一步验证数字经济影响营商环境优化进而驱动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路径。研究发现:(1)数字经济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存在显著促进作用,其中产业数字化对产业结构升级驱动效果最好。(2)地区异质性分析显示,数字经济发展驱动产业结构升级的效果为东部优于中部优于西部,且西部地区的驱动效果不显著;时间异质性分析显示,2013年之后数字经济发展的促进效果要优于2013年之前。(3)机制分析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可以通过促进营商环境优化来驱动产业结构升级。(4)市场环境、人文环境、商贸环境以及公共环境均为数字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路径,而政务环境的路径机制还有待考察。基于实证结果,提出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重视营商环境建设的纽带作用和各地区要根据自身情况实施差异化措施等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迟明园 石雅楠
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阶段,需要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目标。数字经济作为以数字技术为支撑的新兴经济形态,与各产业的融合正引发新的产业变革,成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新动力。一方面,数字经济可通过改造传统产业、促进新兴产业形成带动产业结构升级。另一方面,数字经济可从生产方式、经营方式和流通方式方面促进农业产业优化,从研发设计、智能生产和销售管理方面促进工业产业优化,从创新服务模式和丰富服务内容方面促进服务业优化,并从基础层、支撑层和整合层三个层面促进三大产业融合优化发展。因此,应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相关产业并推动产业融合;完善数字技术创新体系,提高产业发展水平;加速数字经济与传统产业渗透融合;依托数字经济推动新业态发展;完善数字经济相关治理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