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10.3.7.203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946)
2023(15583)
2022(12657)
2021(11251)
2020(9205)
2019(20440)
2018(19845)
2017(37887)
2016(19460)
2015(21168)
2014(20564)
2013(19987)
2012(18001)
2011(16167)
2010(15652)
2009(14376)
2008(13182)
2007(11097)
2006(9613)
2005(8379)
作者
(52357)
(44363)
(44040)
(41746)
(27936)
(20949)
(19844)
(17278)
(16715)
(15339)
(14992)
(14821)
(13865)
(13790)
(13497)
(13309)
(13259)
(12717)
(12624)
(12489)
(10645)
(10443)
(10430)
(10128)
(10081)
(9850)
(9436)
(9031)
(8572)
(8534)
学科
(103770)
经济(103688)
管理(59551)
(51878)
(43110)
企业(43110)
方法(40997)
数学(36680)
数学方法(36243)
地方(22770)
中国(22401)
业经(22325)
(21458)
(19633)
(17216)
环境(16418)
(14885)
贸易(14878)
农业(14733)
地方经济(14538)
(14401)
产业(13649)
(13574)
(13141)
金融(13140)
(12737)
技术(12673)
(12573)
银行(12561)
(12376)
机构
学院(274686)
大学(273246)
(126847)
经济(124755)
管理(112143)
理学(98400)
理学院(97468)
管理学(95905)
管理学院(95391)
研究(88746)
中国(66518)
(54336)
(53217)
科学(50662)
财经(44152)
中心(41769)
经济学(40868)
(40805)
(40389)
(37854)
业大(37517)
研究所(37363)
经济学院(36717)
(36390)
(33761)
师范(33413)
财经大学(33161)
(33029)
北京(32912)
商学(30583)
基金
项目(196581)
科学(159089)
基金(147903)
研究(143657)
(127878)
国家(126905)
科学基金(112556)
社会(97999)
社会科(93316)
社会科学(93296)
基金项目(78312)
(75469)
自然(71076)
自然科(69606)
自然科学(69593)
自然科学基金(68347)
教育(65180)
(62755)
资助(58399)
编号(55790)
重点(43830)
(43558)
(43190)
国家社会(42618)
成果(42152)
(42066)
创新(39407)
教育部(38697)
人文(38404)
科研(37507)
期刊
(134786)
经济(134786)
研究(77305)
中国(44987)
管理(42534)
(40054)
学报(36799)
科学(36213)
(31728)
大学(29562)
学学(28202)
技术(26114)
经济研究(23760)
(22358)
金融(22358)
农业(22100)
财经(22033)
业经(21231)
教育(20114)
(19133)
问题(16970)
技术经济(15450)
统计(14699)
(13901)
商业(13129)
(12826)
理论(12054)
决策(11938)
世界(11911)
科技(11904)
共检索到388468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曹长帅   苏迎娟  
在数字经济背景下,为实现工业绿色转型的多驱动要素联动调控,厘清各系统要素的因果反馈回路,文章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模拟了不同情景下工业绿色转型驱动要素的动态效应和实现路径。研究发现:物质资本与技术资本对工业绿色转型存在最佳协同驱动效应,且具有内在耦合关系;数字经济、能源结构、环境政策、技术创新、节能减排等要素均能显著推动工业绿色转型,但人口要素的缓慢增长对工业绿色转型具有抑制效应;与单要素驱动相比,多要素协同对工业绿色转型的拉升作用最为明显。多要素协同的累积效应能够促使各独立要素形成耦合共同体,产生“1+1>2”的协同效应。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曹长帅   郑琼  
在工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背景下,基于2010—2020年我国30个省份(未包括港、澳、台、藏)的面板统计数据,运用系统GMM模型、空间模型、断点回归模型以及中介效应模型,多维度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工业绿色转型的影响特征。研究表明:首先,数字经济对工业绿色转型具有直接驱动作用,且存在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数字基础、数字技术、数字平台及数字金融均对工业绿色转型产生驱动作用,且在驱动效应估计中,数字基础>数字技术>数字金融>数字平台。其次,数字经济与工业绿色转型之间呈明显的倒U形非线性特征,即当数字经济发展到达阈值后,则会对工业绿色转型产生抑制效应,且拐点约在76%水平位置。再次,政府环境规制在数字经济与工业绿色转型之间具有显著的中介效应,中介效应约为22.7%。为进一步深化数字经济对工业绿色转型的驱动效应,中央政府应积极引导工业实体经济确立“数实融合”的发展理念,推动转型驱动政策的空间互联;地方政府应根据自身发展情况制定因地制宜的靶向驱动策略,发挥环境规制政策的潜在作用,实现政府主导结构转型与效率转型的创新补偿效应,通过其带来的正外部性促进工业绿色化发展。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黄成  吴传清  
测度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转型效率和生态文明建设质量,把脉二者协同效应,对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协同发展具有实践指导作用。在全国视野下,基于2011~2017年省级数据,采用Super-SBM模型测度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转型效率,运用熵权法-Topsis评价模型测度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质量,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实证研究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转型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协同效应。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转型效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上中下游地区呈梯度递增空间格局,省际差异显著;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质量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持平,上中下游地区呈"V"型空间格局,省际差异较小;长江经济带各省份工业绿色转型效率与生态文明建设质量的协同系数普遍较低,且呈加剧趋势,主要原因是生态文明建设滞后于工业绿色转型。建议地方政府提高对工业绿色转型与生态文明建设协同发展的重视程度,着力扭转生态文明建设滞后于工业绿色转型的发展态势。特别要加大国土空间和生态环境治理保护力度,推动长江经济带中上游地区农业和工业生态化发展,普及生态文化,完善生态安全治理体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侯建   严文华  
在数字经济快速扩张和“双碳”目标背景下,基于中国区域省级面板数据,系统探究中国各区域产业智能化水平及其异质性结构,并将环境规制异质门槛纳入产业智能化驱动区域绿色转型的影响机理框架,探讨不同地区环境规制异质门槛下产业智能化对区域绿色转型的非线性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当前中国区域产业智能化水平整体上仍然存在较大发展空间,区域异质性显著。产业智能化对区域绿色转型作用呈现出显著的环境规制异质门槛效应:较低强度的环境规制水平显著抑制了产业智能化对区域绿色转型的驱动作用,而随着环境规制强度增大并超过门槛值时,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激发了产业智能化的驱动效应,进而显著推动区域绿色转型。研究为探索区域数字化转型和“双碳”目标的实现路径提供有效参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侯建   严文华  
在数字经济快速扩张和“双碳”目标背景下,基于中国区域省级面板数据,系统探究中国各区域产业智能化水平及其异质性结构,并将环境规制异质门槛纳入产业智能化驱动区域绿色转型的影响机理框架,探讨不同地区环境规制异质门槛下产业智能化对区域绿色转型的非线性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当前中国区域产业智能化水平整体上仍然存在较大发展空间,区域异质性显著。产业智能化对区域绿色转型作用呈现出显著的环境规制异质门槛效应:较低强度的环境规制水平显著抑制了产业智能化对区域绿色转型的驱动作用,而随着环境规制强度增大并超过门槛值时,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激发了产业智能化的驱动效应,进而显著推动区域绿色转型。研究为探索区域数字化转型和“双碳”目标的实现路径提供有效参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徐军委  刘志华  
基于2011—2017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数字经济与绿色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然后运用PVAR模型对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中国省际数字经济与绿色经济的发展水平在逐步提升,但从区域内部来看差异显著。与东部地区相比,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发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2)从互动关系来看,东部地区基本已实现了二者的协调互动发展,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数字经济与绿色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尚未形成良性互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徐军委  刘志华  
基于2011—2017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数字经济与绿色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然后运用PVAR模型对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中国省际数字经济与绿色经济的发展水平在逐步提升,但从区域内部来看差异显著。与东部地区相比,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发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2)从互动关系来看,东部地区基本已实现了二者的协调互动发展,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数字经济与绿色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尚未形成良性互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杰   王慧  
选取2011—2021年我国285个城市面板数据,借助系统GMM回归模型,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城市绿色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可显著促进城市绿色创新,且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然成立。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对东部、中部以及东北地区城市绿色创新的作用效果更强;数字经济对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试点城市绿色创新的推动作用更显著。机制检验结果显示,产业协同集聚在数字经济对城市绿色创新的影响中发挥显著中介效应。由此,提出强化数字技术创新,激发城市绿色创新动能;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优化城市绿色创新布局;深化产业协同集聚,畅通城市绿色创新渠道的建议,以期为城市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杰   王慧  
选取2011—2021年我国285个城市面板数据,借助系统GMM回归模型,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城市绿色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可显著促进城市绿色创新,且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然成立。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对东部、中部以及东北地区城市绿色创新的作用效果更强;数字经济对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试点城市绿色创新的推动作用更显著。机制检验结果显示,产业协同集聚在数字经济对城市绿色创新的影响中发挥显著中介效应。由此,提出强化数字技术创新,激发城市绿色创新动能;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优化城市绿色创新布局;深化产业协同集聚,畅通城市绿色创新渠道的建议,以期为城市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期刊] 生态经济(学术版)  [作者] 马林  黄夔  
根据浙江省1992~2011年数据,应用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等计量方法,分析其绿色创新能力及其溢出效应与经济增长三者长期关系及变量间协同演进模型。结果表明,三者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关系,绿色创新能力和创新溢出效应内部变量间不仅是协同演进的,而且两者协同演进为经济增长提供内在驱动力,同时,经济增长也会反过来促进两者的不断升级。最后,给出几点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朱齐举  
本文基于我国2013-2019年30个省级行政区流通业面板数据,分别运用DEA-Malmquist指数和超效率SBM-DEA模型从动态和静态两个角度衡量了样本时间内30个省级行政区的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在动态测量中,将能源投入和环境管制纳入考量,以碳排放为非期望产出,测算出省级层面其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率,从动态角度展示各省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趋势和区域差异。在静态分析中,结合超效率SBM-DEA模型测算出的静态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运用高维固定效应回归模型,从实证视角研究了数字经济发展给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带来的影响。结果发现:数字经济水平的提升可以显著提高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数字经济对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在区域间的表现有所不同。通过分组后的分析可以看出数字经济可以显著提高东、西部地区的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因此,要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数字经济与流通业产业融合发展;要因地制宜,制定差异化流通业绿色发展战略;要加快流通业绿色转型升级,统筹流通业协调发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梁树广  冯倩倩  臧文嘉  
数字经济与工业经济深度融合成为重组工业经济要素资源、重塑工业经济结构、推进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力量。基于2011—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利用DEA-ML估计法测算我国各省域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构建省级数字经济水平综合指标体系,运用个体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探究数字经济对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经济有利于提高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数字经济可以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改善能源结构和绿色技术创新三个途径有效提高工业绿色生产效率;门槛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对工业绿色发展的非线性影响,环境规制和研发投入在数字经济提升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过程中均发挥了单一门槛作用;不同地区数字经济对工业绿色发展的影响存在差异。因此,建议将数字技术运用于工业生产全过程,构建工业绿色发展体系,积极引导数字化和绿色化协同发展,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汪海凤   韩刚  
采用2011—2021年中国制造企业A股上市公司数据,基于内外部资源协同视角探讨了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企业绿色投资的影响及作用路径。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有效促进了制造企业的绿色投资,且可以通过促进内外部资源协同进而推动绿色投资。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字化转型主要促进了拥有高风险偏好管理者的企业及非重污染制造企业的绿色投资,对高数字基础设施水平地区的制造企业绿色投资产生的促进效应更大。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红  齐建国  刘建翠  
本文结合技术经济学与系统科学协同理论,提出"循环经济协同效应"概念并探讨其产生的背景、内涵及作用机理。循环经济措施使社会经济系统各子系统间通过物质流、能源流和信息流相互作用和影响产生协同效应,影响系统的资源、价值和环境效率,具有自然科学、经济学和生态学内涵。根据市场的自组织程度、经济发展阶段和技术经济水平的不同,循环经济协同效应分为自组织意义和他组织意义上的协同效应。本文拓展了我国循环经济学理论,为循环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海鹏  
在绿色经济的背景下,对中国的林业政策进行了重新审视和评价。特别是中国推行的木材代用政策,本质上是以不可再生资源取代可再生资源,是与绿色经济理念相违背的。绿色经济背景下,中国一方面应该取消对替代木材行业的支持政策,并且通过征收碳税和环境税限制这些行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应该对林业部门实施补贴和扶持,提高林业生产力,发展壮大林产工业,增强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