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393)
2023(14724)
2022(12060)
2021(10678)
2020(8769)
2019(19863)
2018(19416)
2017(37007)
2016(19733)
2015(22305)
2014(22072)
2013(21961)
2012(20579)
2011(19057)
2010(19293)
2009(18475)
2008(17859)
2007(16277)
2006(14499)
2005(13315)
作者
(61481)
(51265)
(51152)
(48777)
(32580)
(24659)
(23368)
(20094)
(19446)
(18045)
(17633)
(17082)
(16457)
(16180)
(16126)
(16034)
(15419)
(15254)
(15018)
(14938)
(12764)
(12650)
(12511)
(11875)
(11854)
(11400)
(11261)
(11229)
(10345)
(10122)
学科
(105403)
经济(105321)
管理(54852)
(49510)
(40312)
企业(40312)
方法(38425)
数学(33293)
数学方法(32972)
中国(26642)
地方(24270)
业经(23040)
(22798)
(21566)
(19550)
(17401)
贸易(17393)
(16795)
(15981)
农业(15298)
地方经济(14623)
(14233)
环境(14217)
(13913)
金融(13911)
理论(13888)
产业(13796)
(13581)
银行(13539)
(13007)
机构
大学(300259)
学院(299799)
(129956)
经济(127155)
管理(110157)
研究(108692)
理学(94081)
理学院(92901)
管理学(91222)
管理学院(90657)
中国(80157)
科学(67490)
(64330)
(56173)
(55963)
(52135)
研究所(51070)
中心(48663)
(46140)
业大(44686)
财经(44678)
农业(41319)
经济学(41196)
北京(40425)
(40368)
(40293)
师范(39846)
(39226)
经济学院(36852)
(36548)
基金
项目(196912)
科学(154345)
基金(142589)
研究(140346)
(125638)
国家(124664)
科学基金(105909)
社会(90542)
社会科(85843)
社会科学(85816)
(76887)
基金项目(74584)
自然(68068)
自然科(66527)
自然科学(66504)
自然科学基金(65254)
(64861)
教育(63474)
资助(58062)
编号(56507)
成果(45644)
重点(44896)
(44073)
(42313)
(40295)
课题(39133)
国家社会(38040)
创新(37776)
科研(37696)
教育部(36031)
期刊
(150363)
经济(150363)
研究(89714)
中国(57300)
学报(49394)
(46984)
科学(44774)
(42798)
管理(40432)
大学(36300)
学学(34236)
农业(31717)
教育(27922)
(25713)
金融(25713)
经济研究(25478)
技术(25419)
业经(23095)
财经(22671)
问题(20462)
(19719)
(17113)
技术经济(16255)
(15808)
图书(15668)
统计(15152)
商业(14444)
(14200)
世界(14035)
国际(13934)
共检索到4532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黄国妍   李晓   汪传江   刘江会  
数字经济深刻改变了全球要素流动和跨国公司资源配置模式,数字经济跨国公司成为深度链接全球的全球城市“洗牌”的重要变量。“产业—公司—城市”分析框架下,基于数字经济100强跨国企业在全球主要城市的分支机构布局信息,构建嵌套网络来探究数字经济如何重塑全球城市网络格局和中国城市的网络竞争力。研究发现:(1)数字经济正在改变城市网络格局:老牌全球城市的领跑者优势减弱,一些新兴城市弯道超车,城市网络竞争力此消彼长。(2)数字经济网络中,旧金山和东京兼具高吸引力和高控制力;亚洲的新兴城市属于典型的“吸引型城市”;而欧美的一些全球城市则是典型的“决策型城市”。(3)对比传统城市网络,数字经济背景下,东京、伦敦、北京等城市仍然具有强大而稳定的竞争力;新兴城市强势崛起,但主要分布在欧美;部分老牌城市和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城市落伍。(4)中国城市网络竞争力发生重大变化:数字经济100强城市数量超过美国,排名第一;杭州等城市逆袭;但上海、广州等城市表现则与中国整体数字经济竞争力不相匹配。(5)伦敦、纽约和旧金山是重要的全球枢纽型城市,而上海、东京和孟买等仍是国内循环枢纽型城市。因此,中国城市提升数字经济网络竞争力需要建生态、转思维、提能级、调措施。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程晨  张毅  王启飞  
以中国大陆31个省域互联网发展现状为研究对象,从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水平、互联网应用和互联网经济四个方面构建评价区域网络竞争力的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和核密度估计考察2013——2016年各省市区网络竞争力的时空差异及其动态演进态势,研究发现:近年来,中国整体的网络竞争力不断提升,但省域间数字鸿沟依然显著,网络竞争力呈现出"东部>中部>西部"的阶梯状发展格局;考察期内中国各省市区之间网络竞争力差异表现出先收敛后扩散的发展轨迹,东部地区的网络竞争力差异有进一步扩大趋势,中部地区网络竞争力差异存在收敛迹象,西部地区网络竞争力发展均衡,但面临低端锁定困境。为落实网络强国战略,应借助"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协同的力量,有针对性地增强区域整体网络竞争力和区域间网络发展的协同性,即东部地区着力实现技术突破并发挥创新扩散和辐射带动作用,中部地区充分发挥优势并加快互联网应用和互联网经济发展,西部地区则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并加强互联网应用。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陈章喜  王巧兵  
城市竞争力是单体城市获得经济持续增长的动态能力,其影响因素包括内生因素和外部因素两个方面。在澳门经济转型升级的动态过程中,城市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本文从城市网络的视角,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澳门城市竞争力的内生因素和外部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同时通过与广州、深圳、珠海三个城市的比较来综合分析澳门的城市竞争力状态,提出提升澳门城市竞争力的政策选择。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吴雪明  
全球化背景下的世界经济强国应具备相当强的国际竞争力,而一个正在走向强盛的经济大国,应当伴随国际竞争力水平的逐步提升。今年5月与10月,两家国际竞争力权威评估机构———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IMD)和世界经济论坛(WEF)先后发布了《世界竞争力年鉴(2007)》和《全球竞争力报告(2007~2008)》,公布了各参评经济体国际竞争力的最新排名。本文比较系统地分析了这两大国际竞争力报告的评估理念、指标体系和最新排名。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滕春贤  张超  陈兆波  
本文以生产并销售同质产品,且以制造企业为核心的供应链网络为研究对象,在供应链网络与供应链网络竞争的经济背景下,利用变分不等式理论和纳什非合作博弈理论,建立了需求干扰前和需求干扰后两个阶段下的供应链网络均衡模型,并利用所建模型比较了不同重组方式应对需求干扰的有效性。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曹清峰  倪鹏飞  马洪福  
全球城市网络存在显著的"南北"分化,伦敦、纽约、巴黎等少数北部城市主导了全球城市网络,其内部形成了多中心多层次的核心-边缘结构,欧美日体系与西太平洋-印度洋沿岸体系城市占据了全球城市网络的核心层与弱核心层,广大发展中国家城市则属于边缘层;全球城市体系的可持续竞争力分布具有"哑铃型"特征,两极分化显著,高竞争力-弱中心型的城市占据了主导地位,发展中国家的高竞争力城市不一定属于全球城市网络中的强中心城市。中国城市应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通过积极嵌入全球城市网络来提升自身全球可持续竞争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史修松  徐康宁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技术的飞速发展,创新已成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源泉。本文在阐明创新网络的内涵与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建筑业竞争力现状以及创新网络的重要作用,最后提出了加强创新网络建设提升建筑业竞争力建议。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忠群  王族  钱寅亮  陈云霞  
[目的/意义] 探究在线评论中用户的产品特征观点的变化,以分析产品的竞争力。[方法/过程] 运用超网络建模在线评论中特征观点对及其演变关系,识别最受用户关注的产品特征及其情感倾向和演化,实现产品竞争力的分析。[结果/结论] 通过对不同品牌产品进行实例验证,该模型能够识别用户关注的特征观点对及其情感倾向,发掘产品的竞争优势与不足,为企业改进产品、建立品牌口碑提供决策支持。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尧  梁家祥  朱洪波  
随着中国加入WTO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盛行 ,如何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 ,走出世界经济低迷的阴影 ,促成我国实现经济强国的梦想 ,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占据一席之地 ,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大问题。本文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竞争政策和产业政策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并从两者的战略搭配使用出发 ,阐述了提升中国经济竞争力的几种途径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孙冰  姚洪涛  
在全球化背景下,核型创新网络在向全球创新网络演进的过程中面临多市场竞争和关键资源竞争的双重考验。首先构建全球市场环境下核型创新网络多层次竞合模型;其次,运用Lotka-VoLterra模型和演化博弈模型分别剖析核心企业间的竞争关系和尾端企业间的竞合关系,并据此构建改进的LV-eG模型以分析尾端企业竞合关系对核心企业间竞争关系的作用机理;最后,运用matLab对改进的LV-eG模型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核心企业的尾端企业报酬支付能力、创新产品生产能力、创新环境和网络结构对核型创新网络在全球范围内吸引优质企业并在全球市场环境中获取竞争优势具有重要影响。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丽敏   王世权   纪成君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亮洁  杨永春  潘竟虎  
以世界和中国500强企业为样本,应用变异系数、位序—规模法则、空间自相关、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分析西部城市参与全球和全国经济竞争的时空格局及网络结构演变。结果表明:①外资和中国企业的空间格局核心—边缘结构明显,成都、重庆和西安是集聚中心。②外资企业集聚趋势明显,核心—边缘结构强化;中国企业集聚趋势减弱,核心—边缘结构弱化。③西部城市外资和中国企业均存在"组织链末端锁定"现象,参与全球和全国竞争的能力均较弱,但参与全球竞争的能力更弱。④两类企业均围绕成都、重庆、西安、贵阳形成高—高集聚区,呈群体式发展,围绕兰州、昆明形成高—低集聚区,呈据点式发展,其余大部分城市空间自相关性极弱,空间极化不明显,中国企业的区位选择对外资企业有明显的示范效应。⑤基于外资企业的城市网络结构趋于复杂化,集聚特征明显;基于中国企业的城市网络发育趋于成熟,分散效应明显增强;成都、重庆、西安是城市网络的核心城市。因此,西部地区应积极培育具有辐射带动力增长极,吸引国内外企业,增强区际联系,提升西部城市参与全球和全国竞争的能力。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朱金鹤  郭东升  俞止漂  
合理评价环境竞争力,对改善新疆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采用主成分分析及Geoda/GIS定量方法,从自然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环境、人文基础环境3个维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综合分析新疆各地州市环境竞争力、空间相关性及空间格局。研究表明:(1)新疆各地州市环境竞争力综合评价得分整体不高,相对差距较大,且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性;(2)人文基础、自然资源、经济社会3个维度环境竞争力得分整体呈优劣互补、协同发展的态势;(3)从空间角度看,新疆各地州市环境竞争力溢出效应较弱,具有"大连片、带状区、微散落"的空间分布格局并呈现"由北及南"的梯度发展态势。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程玉鸿  陈利静  
忽视或较少关注城市外部与其他城市之间的关系,是当前城市竞争力研究中存在的主要缺陷。对此,本文在对传统城市竞争力研究简要述评基础上,借鉴新城市主义的城市研究范式,从城市网络视角深入解析了城市间关系的竞合二元性,阐明了城市获取竞争力的双重来源,进而从城市竞合关系视角对城市竞争力予以解构,初步构建了城市网络视角的城市竞争力概念模型,为进一步完善城市竞争力的理论研究与科学解释提供了一个新的分析框架。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马殷春  
21世纪初,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不断加快,第三产业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但长期以来,我国第三产业发展存在增速缓慢、结构性滞后与总量不足等问题。纵观美国、日本与德国等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第三产业竞争力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非常明显。通过窥视我国经济增长趋势与第三产业竞争力的现状,分析经济增长与第三产业竞争力的互动关系,并提出加强第三产业竞争力的对策与建议,将有助于提升第三产业竞争力,同时加快我国市场经济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增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