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385)
- 2023(17973)
- 2022(15080)
- 2021(13944)
- 2020(11553)
- 2019(26136)
- 2018(25902)
- 2017(49477)
- 2016(26615)
- 2015(30089)
- 2014(29752)
- 2013(29717)
- 2012(27368)
- 2011(25013)
- 2010(24998)
- 2009(23524)
- 2008(22681)
- 2007(19861)
- 2006(17934)
- 2005(16281)
- 学科
- 济(124816)
- 经济(124692)
- 管理(75807)
- 业(69092)
- 企(57193)
- 企业(57193)
- 方法(48564)
- 数学(41581)
- 数学方法(41170)
- 中国(33158)
- 财(29334)
- 农(28991)
- 业经(27395)
- 地方(26145)
- 学(24756)
- 贸(23889)
- 贸易(23876)
- 易(23202)
- 税(21900)
- 制(20882)
- 税收(20430)
- 收(20260)
- 农业(19143)
- 融(19036)
- 金融(19033)
- 理论(18810)
- 和(18518)
- 银(18265)
- 银行(18232)
- 环境(17943)
- 机构
- 大学(389123)
- 学院(385475)
- 济(166171)
- 经济(162916)
- 管理(147607)
- 研究(135339)
- 理学(126627)
- 理学院(125213)
- 管理学(123280)
- 管理学院(122570)
- 中国(102271)
- 京(83026)
- 科学(79382)
- 财(79111)
- 所(67718)
- 财经(62156)
- 研究所(61141)
- 中心(58801)
- 经(56449)
- 江(55505)
- 农(54606)
- 北京(53469)
- 经济学(51873)
- 范(51788)
- 师范(51416)
- 业大(51250)
- 院(48523)
- 经济学院(46461)
- 财经大学(45944)
- 州(45245)
- 基金
- 项目(252593)
- 科学(199031)
- 研究(189356)
- 基金(184407)
- 家(159448)
- 国家(158175)
- 科学基金(135474)
- 社会(121798)
- 社会科(115582)
- 社会科学(115551)
- 基金项目(96352)
- 省(95021)
- 教育(85746)
- 自然(84221)
- 自然科(82242)
- 自然科学(82224)
- 自然科学基金(80752)
- 划(80590)
- 编号(77057)
- 资助(76027)
- 成果(64501)
- 部(56565)
- 重点(56282)
- 发(54591)
- 课题(52928)
- 创(51919)
- 国家社会(51110)
- 教育部(49254)
- 创新(48595)
- 项目编号(48014)
- 期刊
- 济(188459)
- 经济(188459)
- 研究(127715)
- 中国(71667)
- 财(58971)
- 学报(57587)
- 管理(54963)
- 科学(52964)
- 农(50132)
- 大学(43675)
- 教育(42255)
- 学学(40677)
- 农业(35074)
- 融(33911)
- 金融(33911)
- 技术(32017)
- 经济研究(31794)
- 财经(31353)
- 业经(27516)
- 经(26960)
- 问题(24474)
- 贸(22572)
- 国际(21824)
- 图书(21732)
- 世界(19550)
- 技术经济(19447)
- 业(18483)
- 理论(18248)
- 现代(17127)
- 务(16999)
共检索到5886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杨晓妹 陈思伟 王有兴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数字经济合作逐渐成为中国—东盟的重要合作领域。数字经济对基于传统经济构建的国际税收规则和税收体系造成了冲击,国际社会开始谋求单边或多边税收规则调整,这种新变化对我国与东盟的经贸合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中国—东盟数字税收协调面临着数字经济的税制差异、税收管辖权认定困难以及国际数字税收规则调整风险的多重挑战。为更好促进中国与东盟数字经济合作与发展,应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数字经济税收制度,调整数字经济税收管辖权,适应国际数字税收规则新变化,积极参与国际税收规则的制定。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丽华
随着全球数字经济税收治理方案的不断完善,全球税收治理进一步深化。由于全球税收治理价值指导着全球税收治理的方向,影响着国家的国际税收利益,因而全球税收治理价值问题引发了更多的关注。全球税收正义是全球税收治理所追求的价值,它既是税收正义从一国向全球扩展的结果,也是全球正义在全球税收治理领域适用的结果。但当前全球税收正义在合法性、公平性方面均存在一定问题,这不仅影响了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税改中的利益,也妨碍了全球税收治理善治的实现。在全球税收治理过程中,公平、民主和效率价值逐渐成为全球税收正义统领下构成正义的主要次级价值和重要支柱。中国应从理念、机制路径出发推进全球税收正义的构建,在理念路径方面,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领全球税收正义的构建;在机制路径方面,通过推动建立联合国为主导的全球税收治理机制、增强发展中国家在G20+OECD机制中的集体行动、发挥“一带一路”税收征管合作机制的作用来引导全球税收正义的构建,增强中国在全球税收治理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国家税务总局北京市税务局课题组 张有乾 岳树民 谢思董 范婕
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传统商业模式和价值链,对世界各国的税收制度与税收管理都产生了较大影响。为有效应对数字经济带来的税收挑战,世界各国以及许多国际组织开始探索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税收制度与税收管理新模式。在此背景下,本文从税收制度与税收管理两个维度出发,基于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带来的税收挑战,比较借鉴世界上代表性的国家和地区以及重要国际组织应对数字经济发展的税收制度设计与税收管理经验,在遵循统筹建设、循序渐进、因地制宜、简便可行改革原则的基础上,提出适应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税收制度与税收管理的相关建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常昱伟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迎来了数字化的时代,作为一种新型经济形态,数字经济在全球范围发展越来越快。数字经济的核心是数字技术,通过收集、整理、分析、处理及应用大量数据信息,促进了产业数字化转型,转变了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在数字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也给当前的税收征管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和发展机遇。文章在全面了解数字经济背景下税收征管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税收征管 问题 对策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鑫钊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革新,经济发展与信息技术的联系也愈发紧密,经济发展数字化变革趋势明显。基于传统工业经济运行模式的现有税收征管体系难以适应数字经济的发展要求。为了更好地因应数字经济对税收征管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税务机关应从健全税收管辖权判定规则、建立数字化涉税信息共享机制等方面入手,深入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完善税收征管流程,提升税收征管质效,推动税收征管向数字化、智能化、科学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李文 张秋颖
为了应对经济数字化的快速推进对现有国际税收规则的巨大冲击,在二十国集团(G20)的委托下,经济合作组织(OECD)建立了包容性框架,提出了应对数字经济税收挑战的“双支柱”解决方案。该方案于2021年10月由包容性框架136个成员达成共识,并由G20领导人罗马峰会核准通过。其中,支柱一聚焦联结度和利润分配规则的修订,支柱二则聚焦制定全球最低税。但是,“双支柱”方案的真正实施还有赖于各税收辖区修改国内税法和税收协定。“双支柱”方案在达成共识后的一年中,在OECD层面和各税收辖区层面均有一定进展,其中支柱二的进展明显快于支柱一;同时,其也面临重重挑战。这种现状是相关利益各方博弈的结果,市场国与居民国之间、低税国与高税国之间、经济体内部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博弈构成了博弈的主要类型。“双支柱”方案在未来一定时期的可能前景是,支柱二落地实施,而支柱一则由于在范围内主要大型跨国企业的居民国美国无法通过而搁浅,这将导致数字服务税等单边措施泛滥,重燃美国与市场国之间的贸易冲突。当单边措施及其伴生的贸易冲突足够激烈时,美国可能会重新考虑支柱一的实施,而以“多边数字服务税”替代支柱一也是一个可能的选项。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唐玉爽
近年来,伴随着经济数字化的发展,中国的经济形态已由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慢慢向数字经济演进,这势必会对传统的税收管理模式带来挑战。在数字经济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税收管理机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此,本文在介绍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历程及现状的基础上,研究数字经济给中国税收管理制度带来的诸多挑战,并探析相应的解决策略。一、中国数字经济的发展历程及现状(一)中国数字经济的发展历程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随着信息技术革命发展而产生的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杨纯华 王红梅
中日韩与东盟经济合作的现状决定了(10+3)国家间区域性税收协调的深度和广度。本文通过分析中日韩与东盟(10+3)区域税收国际协调现状、困难,提出了(10+3)税收国际协调应该遵循的原则,建议应建立中日韩与东盟(10+3)区域税收协调机制,以及消除货物、服务贸易中阻碍商品、人员自由流动、涉及投资所得等税收因素,以促进(10+3)国家间商品、资本、劳务、知识产权等的自由流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孙正 梁展硕
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为我国国民经济带来新增长潜力的同时,也对传统税收政策体系产生了极大的冲击。数字经济自身存在的虚拟性、跨区域性以及数字型等特点使得我国税制要素的辨认存在困难,同时传统的税收管辖权存在争议。文章旨在通过对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这两个不同领域的特点进行分析,深度剖析数字经济发展与税收政策的不适性;同时,针对目前政策上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借鉴数字经济税收立法的国际经验,强调数据要素在产业链条的形成以及税收征管过程中的关键作用。此外,在“两化”背景下,税务机关、第三方平台以及各部门应利用大数据以及区块链等数字技术构建数字经济协同治税体系,实现涉税信息共享。在社会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从理论和实际层面对数据要素参与分配以促进公平、完善税制设计等方面提供相关的税收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孙正 梁展硕
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在为我国国民经济带来新增长潜力的同时,也对传统税收政策体系产生了极大的冲击。数字经济自身存在的虚拟性、跨区域性以及数字化等特点使得我国税制要素的辨认存在困难,同时传统的税收管辖权存在争议。文章旨在通过对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这两个不同领域的特点进行分析,深度剖析数字经济发展与税收政策的不适性;同时,针对目前政策上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借鉴数字经济税收立法的国际经验,强调数据要素在产业链条形成以及税收征管过程中的关键作用。此外,在"两化"背景下,税务机关、第三方平台以及各部门应利用大数据以及区块链等数字技术构建数字经济协同治税体系,实现涉税信息共享。在社会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从理论和实际层面对数据要素参与分配以促进公平、完善税制设计等方面提供相关的税收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杨欢 李香菊
经济数字化背景下国际税收改革成为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际的重点议题之一。近年来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跨境税源分割失衡加剧等新挑战凸显,倒逼国际税收规则变革和国际税收秩序重塑。市场国“单边征税先行”、联合国试图“双边协商”和OECD推动下的“多边合作共识”共同刻画了当前数字经济时代国际税收规则变革的现实图景。文章基于马克思主义价值创造理论和国家竞争理论,深入剖析经济数字化国际税收规则变革的内在逻辑,解析数字经济居民国与市场国、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展开的多重博弈。立足于中国基本国情,文章提出战略层面积极有为参与全球税收治理建设,制度层面科学有效制定中国应对策略,技术层面持续提升数字化税收治理能力,以期推动形成更具包容性的国际税收秩序。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樊轶侠 王卿
自2019年5月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布《制定应对经济数字化税收挑战共识性解决方案的工作计划》以来,以市场辖区新税权的重新划分为中心的支柱一不断取得新进展。2019年10月,OECD秘书处发布了关于支柱一的"统一方法",其核心内容之一是通过利润分配三层机制设计将新税权的划分具体化。本文简要梳理了OECD发布这一最新应对方案之动因、主要内容和具体机制,并提出其对数字经济税制建设的几点启示:第一,"统一方法"将引发国际税收规则的重塑,会产生三个层次的规则协调。第二,"统一方法"的三层利润分配机制,并非是针对企业所得税规则中数字活动的一般性改革,而是针对数字活动收入的一种临时性方案。第三,"统一方法"暗含提高税收确定性的重要意义。第四,国际税收规则发展从表面上看是税收管辖权的重新划分,实则体现国际税收治理的大国博弈。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谢波峰 陈灏
数字经济通过多年发展,已成为各国政府普遍接受的概念和发展战略。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涉及创新产业和传统产业的融合发展。目前,数字经济在全球发展势头迅猛,但与其相关的税收政策和管理明显滞后。在探讨数字经济税收政策多年之后,国际社会在政策出发点、问题成因、解决思路和技术方案上认识趋同,但在细节上还存在分歧,这缘于数字化产品和服务的弹性变化、价值流转多样化等特征。本文提出,要综合权衡长短期、国内外的政策目标,结合我国财税制度改革的深化,加快建立具有数字经济时代战略优势的税收政策与管理制度。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税收政策 税收管理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吴崇伯 陈慧
由于中国与东盟各国在税收体制上存在较大差异,产能合作税收协调难度较大且存在诸多税收风险。本文对中国—东盟产能合作税收协调的现状及风险进行详细分析,从构建税收协调平台、加强税收协定更新与谈签、加强税收协调的规则与制度建设、构建税收管理与服务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构建中国—东盟产能合作的税收协调机制的相关建议,以期为中国与东盟开展更深入紧密产能合作提供助力支持和制度机制保障。
关键词:
东盟 产能合作 税收协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