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41)
- 2023(10012)
- 2022(7829)
- 2021(6593)
- 2020(5098)
- 2019(11211)
- 2018(11158)
- 2017(20814)
- 2016(10966)
- 2015(12225)
- 2014(12401)
- 2013(12585)
- 2012(12472)
- 2011(11717)
- 2010(12112)
- 2009(11365)
- 2008(10974)
- 2007(10049)
- 2006(9565)
- 2005(9277)
- 学科
- 济(77894)
- 经济(77839)
- 管理(28316)
- 业(26054)
- 地方(23943)
- 中国(21951)
- 方法(19536)
- 企(18736)
- 企业(18736)
- 业经(18250)
- 数学(16491)
- 数学方法(16243)
- 农(15847)
- 地方经济(15333)
- 学(13300)
- 融(12198)
- 金融(12198)
- 产业(11816)
- 发(11787)
- 银(11705)
- 银行(11694)
- 行(11503)
- 农业(11420)
- 制(10556)
- 环境(10048)
- 信息(10010)
- 贸(10006)
- 贸易(9995)
- 总论(9735)
- 财(9680)
- 机构
- 学院(172394)
- 大学(171160)
- 济(83418)
- 经济(81744)
- 研究(70224)
- 管理(60518)
- 中国(54890)
- 理学(49581)
- 理学院(48914)
- 管理学(48051)
- 管理学院(47706)
- 科学(40164)
- 京(38495)
- 财(36475)
- 所(36343)
- 研究所(32280)
- 中心(30971)
- 江(28309)
- 财经(27554)
- 农(26900)
- 经济学(26594)
- 北京(25765)
- 院(25258)
- 经(24660)
- 范(24437)
- 师范(24234)
- 经济学院(23450)
- 州(22916)
- 省(21841)
- 科学院(21588)
- 基金
- 项目(102840)
- 科学(80826)
- 研究(77862)
- 基金(72650)
- 家(62733)
- 国家(62180)
- 科学基金(52638)
- 社会(51335)
- 社会科(48865)
- 社会科学(48853)
- 省(40419)
- 基金项目(36238)
- 教育(33438)
- 划(33386)
- 编号(31268)
- 资助(30135)
- 自然(30063)
- 发(29524)
- 自然科(29329)
- 自然科学(29324)
- 自然科学基金(28754)
- 成果(26603)
- 发展(24456)
- 展(24046)
- 重点(23530)
- 课题(22879)
- 国家社会(22054)
- 部(21667)
- 创(20607)
- 创新(19433)
共检索到2984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郭明英
随着数字经济成为提升各国经济发展质量和国际经济话语权的关键领域,与数字经济有关的统计口径和方法也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基础性问题。基于数字经济概念和范围的界定,数字经济统计大体可分为窄口径和宽口径两种类型。在方法上,数字经济统计主要有GDP核算中的生产法、计量经济学方法、指数法等类型。当前,国内外在数字经济涵盖部门及统计方法上仍不一致,直接将GDP核算中的生产法等传统统计方法应用于数字经济统计也存在困难。这些都对现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构成了一定挑战。鉴于此,本文从推动统计核算理论创新、提升数据可得性、完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加强统计结果可比性等四个方面提出建议。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数字经济统计 国民经济核算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陶金元 王晓芳
我国经济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数字经济为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动力。对比主要发达国家数字经济战略,可为我国数字经济驱动创新发展提供借鉴。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经历了互联网行业发展、电子商务主导、数字经济主导3个阶段,存在传统增长方式难以为继、底层技术创新不足与法律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对此,应从战略顶层设计与法律制度建设、优化管理机制、加强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技术创新出发,为数字经济驱动创新发展奠定基石。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创新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华
科技的进步在经济发展历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当今社会,以互联网和信息通信技术为代表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经济发生深刻变革,人类社会正在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之后向数字经济跨越。新的经济形势促进交易模式和规则调整,使得市场环境发生变化,为企业的发展带来机遇与挑战。企业应当提高新技术应用能力,重塑核心竞争力,应对复杂、变革的环境带来的挑战,确立新的竞争优势。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市场变革 企业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佳元
数字经济蓬勃发展赋能产业深度融合,其作用机制可归纳为数据价值赋能、数字技术赋能、网络载体赋能三个维度。其基本逻辑是,数据价值化通过“自身增值效应”和“融合增值效应”催生基于数据生产交易应用的跨界融合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数字技术的无尽连接能力和海量数据汇聚处理能力打破信息壁垒,形成纵向互联、横向相通的新产业生态,弱化产业边界,催生跨界融合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现代信息网络为数字技术、数据价值赋能提供物理载体,发达的网络设施放大“数据自身增值效应”和“数据融合增值效应”,增强数字技术的连接能力和数据汇聚处理能力,提升数据价值赋能和数字技术赋能的绩效。当前,数字经济赋能产业融合也面临着数据标准不统一、兼容性差,数据价值化缺乏相应的制度规则,数据流动共享带来数据安全风险,关键核心技术自身有效供给不足,企业刚性制约数字技术需求有效释放,网络设施建设区域不平衡等问题和挑战。需要加强制度规范建设,充分激发数据价值赋能潜力;增加有效供给释放有效需求,更好发挥数字技术赋能作用;适度超前建设信息网络设施,着力提升网络载体赋能绩效。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陶立敏
数字经济的发展,令我国数字人民币进展加快。数字人民币直接关系到货币数字化的推进及支付体系数字化的转型、国家数字金融基础设施的重构、对冲私人数字货币的影响、金融监管数字化转型的加快及人民币国际化水平的提升。发展数字人民币具有经济转型和制度保障、数字经济发展和应用场景、金融科技发展和竞争容错、高质量经济发展和超大贸易规模等机遇与优势;同时也面临市场、技术及体制约束,以及复杂国际环境的挑战。因此,我国应完善货币及金融法律制度体系、数字人民币监管体系、数字人民币技术体系、金融生态环境体系、跨境支付结算体系,加强数字货币技术与规则和国际合作体系建设。
[期刊] 改革
[作者]
韩晶 陈曦 冯晓虎
蓬勃发展的数字经济能够引发从生产要素到生产力再到生产关系的全面绿色变革,实现对绿色发展的全方位赋能。数字经济为绿色发展夯实要素基础、扩展无限空间、提供根本保障。从动力机制来看,数字经济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为绿色发展提供不竭动力;从演化机理来看,数字经济对绿色发展的赋能效应主要表现为要素融合和精准匹配带来的企业成长和产业优化;从参与主体来看,数字经济能够为绿色发展推动形成以政府、企业和公众为主体的多元治理体系。然而,数字经济赋能绿色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诸多现实挑战,突出表现为:数字鸿沟与地区绿色发展水平差距相互交织,核心数字技术基础薄弱,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困难,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风险溢出,数字流通体系运行不畅,数字治理能力不强。“十四五”时期,充分发挥数字经济赋能绿色发展的新优势,应积极推进数字中国建设、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速建立现代流通体系、加快政府数字化转型。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绿色发展 数字中国建设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徐强 赵欣
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对经济的贡献程度不断提高,逐步成为我国经济创新转型的新引擎。传统产品质量提升、新型商业模式涌现、产品更替速度加快、产品销售渠道升级以及个性化定制的推广等现象都给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的准确测度带来挑战。本文系统论述了数字经济背景下产品界定与分类、新产品入市、定价模式创新以及基期轮换对CPI编制的直接挑战,产品质量变动、商业模式变更、免费品价格确定以及数据结构复杂化对CPI编制的间接挑战,明确了现阶段我国CPI编制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难点。在此基础上,从产品范围更新、轮换基期调整、产品质量调整、价格数据获取以及价格指数发布五个方面,提出了改进我国CPI编制的应对策略,以期进一步提升我国CPI的合理性与规范性。指标粒度方面,强调编制分类指数对分析细化和名义指标缩减的理论实践意义;指标维度方面,提倡针对不同人群、地区、销售方式等多种标志设置针对性指标的政策指导意义;指标效度方面,强化借助大数据技术实时记录、瞬时传输的优势,提升指标时效性、预测结果有效性的统计监测意义。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李瑛
在数字经济创新的推动下,我国已经成为全球重要的数字经济大国。我国金融体系支持数字经济创新虽然整体规模较大,但单笔支持规模较小,且主要集中于商业应用模式领域。在数字经济创新过程中,数据作为核心要素与股权融资具有较强的契合性,成本结构的特殊性与风险投资相适应,流量基数为基础的商业扩张模式及特殊的发展阶段需要大量的、长期性的融资支持。正是因金融支持与数字经济创新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也引发了资本的无序扩张,加剧了市场的早熟,对中小经营者带来了负面影响,同时也扭曲了创新激励机制,加剧了平台的垄断。金融体系支持数字经济创新引发的新挑战,应借助于适应性监管这一框架来建立监管沙盒模式。适应性监管的速度、方向和力度契合了监管沙盒的形式、本质和手段,而且在国内外的监管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此,在树立适应性监管理念的前提下,应确立中国人民银行各地分支机构为监管沙盒的主导机构;拓宽事前申请测试主体的范围,完善申请测试项目具体标准,加强事中事后综合监管的协同,构建事后多维度的评估体系,建立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开放性监管机制;完善事前数据监管程序和事中测试数据共享体系,构建以数据为核心的监管沙盒具体监管程序,以应对金融支持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带来的风险。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徐强 赵欣
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对经济的贡献程度不断提高,逐步成为我国经济创新转型的新引擎。传统产品质量提升、新型商业模式涌现、产品更替速度加快、产品销售渠道升级以及个性化定制的推广等现象都给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的准确测度带来挑战。本文系统论述了数字经济背景下产品界定与分类、新产品入市、定价模式创新以及基期轮换对CPI编制的直接挑战,产品质量变动、商业模式变更、免费品价格确定以及数据结构复杂化对CPI编制的间接挑战,明确了现阶段我国CPI编制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难点。在此基础上,从产品范围更新、轮换基期调整、产品质量调整、价格数据获取以及价格指数发布五个方面,提出了改进我国CPI编制的应对策略,以期进一步提升我国CPI的合理性与规范性。指标粒度方面,强调编制分类指数对分析细化和名义指标缩减的理论实践意义;指标维度方面,提倡针对不同人群、地区、销售方式等多种标志设置针对性指标的政策指导意义;指标效度方面,强化借助大数据技术实时记录、瞬时传输的优势,提升指标时效性、预测结果有效性的统计监测意义。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宋玉臣 李芳妍
数字经济推动全球各种新型数字技术和商业模式高速发展,不断击破传统商业模式障碍,并驱动着全球价值链的再分工,也为中国带来了深刻的社会变革。深入理解当前信息革命时代下数字经济在中国各领域中的定位,以适度超前培养新增长点,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增长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梳理前沿国家数字经济的发展脉络,并结合中国目前经济建设的布局对比发现,降低数字鸿沟造成的信息落差、增强企业的创新动能以及推进数字技术基础设施建设是当前我国为夯实数字经济高速发展的必要措施。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蓝庆新 汪春雨 尼古拉
新冠肺炎疫情导致世界经济格局深度调整,数字经济已经成为俄罗斯构筑竞争新优势、抢占未来发展先机的重要助力。俄罗斯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数字技术市场化应用、信息与通信技术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的同时,也存在信息基础设施发展滞后、信息与通信技术产品生产能力不足和数字人才短缺等制约因素。俄乌冲突爆发后,美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极限科技制裁严重影响到其技术部门发展、网络主权以及数字产业安全。中俄数字经济合作也面临着电子产品业务下滑、中国高科技企业深受美国次级制裁溢出风险以及中俄网络安全形势愈加严峻等新挑战。面对未来可能更为激烈的数字冷战,中俄两国应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与合作,保障网络安全和国家安全。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黄景贵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吴善东
从国际上看,数字技术优化了金融的触达方式、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服务成本、缓解了信息不对称,但也给普惠金融带来了新的问题和风险。文章从数字技术端、服务提供方及合作方、消费者及投资者三个方面,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本身存在的各类风险,同时研究了数字普惠金融给监管带来的挑战,例如混业跨界模糊了监管界限、耦合性加强带来了监管成本提升、数字化提高了反洗钱难度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制定数字普惠金融国际监管准则、加强跨境监管协作与互委、建立松紧适度的数字普惠金融国内监管体系、提高各方对数字普惠金融的认识及接受度、强化数字普惠金融中的消费者权益保护以及建立健全多维度数据共享机制等对策建议。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高旭 韦有周
数字人民币对于维护人民币发行权、保障国家金融安全,深入发展普惠金融、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具有重要价值。2019年以来,我国已开始在部分地区进行数字人民币试点测试。未来在国际货币体系重塑过程中,数字人民币需要克服复杂国际货币环境问题、技术问题、风险问题、法律及制度问题等多重挑战,在国家经济实力不断壮大的同时,通过技术赋能、机制创新、法律与制度创新以及扩大开放合作等举措,提升自身竞争力。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数字人民币 发展价值 路径探索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夏兴园 赵明岚
我国经济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资源、成本、教育、国际竞争等方面的挑战。通过分析这些挑战因素的程度和边界,以及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所表现出的特点,明确这些约束经济增长的瓶颈,是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所必须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经济发展 人力资源 生产要素成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